怎麼罰款都交了「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信用修復也有「適應症」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瞭望

原標題:罰款都交了,怎麼「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

作者:《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鄭生竹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記者在江蘇等地調研發現,當前企業信用修復還存在部門間程序不同、信息共享不足等問題。專家建議,應儘快解決信用修復條線多、公示系統不統一等障礙,提高一體化水平,降低企業信用修複製度性交易成本。

信用修復也有「適應症」

「幾天後,我們準備參加兩個項目投標,但『信用中國』上有企業曾被行政處罰的公示,招標方不認可公司資質。」採訪中,有企業代表向記者倒苦水,之前罰款交了,失信行為也已糾正,沒想到還有麻煩。

「企業一旦受到行政處罰,相關信息就會同步到『信用中國』網站上公示,影響企業參加招投標、政府採購等資格。」業內人士說,交了罰款並不意味著「麻煩」就會自動解除,企業需要先主動整改,糾正失信行為,再申請信用修復。

為了保障企業失信主體權益,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2019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對「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的修復工作予以規範,並規定了行政處罰信息修復條件。

首先,申請人須已履行行政處罰決定,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完成需要整改事項;其次,申請人公開做出信用承諾,並提供身份材料;最後,行政處罰信息在信用網站上的公示時長已滿足最短公示期。

一般情況下,按照失信行為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可將行政處罰信息劃分為涉及一般失信行為和涉及嚴重失信行為。其中,涉及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為3個月到1年,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為6個月到3年。

最短公示期滿後,失信主體可提出信用修復申請。如果失信主體出現賄賂、逃稅騙稅、惡意欠薪、非法集資、合同欺詐、傳銷、製售假冒偽劣產品和故意侵犯智慧財產權、虛假廣告等特定嚴重失信行為,其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為3年,期間不予修復。

記者採訪發現,近年來,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無意間出現信用瑕疵,對信用修復需求有所增加,但數量並沒有明顯增長。

以江蘇為例,目前企業信用修復集中在環保、住建、安監、交通等領域。「這四類領域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佔全省總數一半以上。」江蘇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23日,江蘇通過「信用中國協同工作平臺」共辦理行政處罰信息修復申請20889件。其中,環保領域信用修復申請佔比近四成,為修復申請最多的領域。

信用修復堵點何在

修覆信息難共享、修復途徑不寬闊、修復意識待提升……記者調查發現,受官方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沒有完全打通、市場化企業信息查詢系統沒有信用修復有效途徑、企業自身的信用管理和修復意識沒有明顯提升等因素影響,企業信用修復仍存困難。

其一,信用修覆信息「打架」,跨部門溝通難度大。

當前,多個渠道公示企業信用記錄。比如,「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因兩大系統分屬不同部門,修復路徑不盡相同,修覆信息常「左右互搏」。

「一些企業到信用辦反映,在『信用中國』網站已撤下了失信記錄,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的記錄仍然存在。」江蘇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俞心越說,「信用中國」網站可接受企業或委託中介機構申請修覆信用,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只在接到行政處罰機關的信用變動記錄後才撤銷公示,一般不接受企業或中介機構申請修復。

其二,市場化信用修復潛藏灰色地帶,增加了企業修復成本。

一些市場化網站歸集了大量行政處罰信息,但有的無法及時錨定企業後續修復動態,有的未規定修復途徑,這導致「信用中國」等官方平臺撤下失信信息公示後,在天眼查等市場化平臺上仍能看到涉事企業的行政處罰信息。

同時,有些不正規的市場化信息查詢平臺還潛藏著灰色地帶,「惡意註冊」和「虛假認證」等情況時有發生。

紅盾徵信(宿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利權說,有的企業擔心沒有修復的處罰信息會影響招投標、銀行貸款,不得不花錢刪除,給企業造成負擔。未來隨著社會整體誠信意識提高,商業信用網站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涉事企業如需修覆信用信息,相關成本或將成倍增長。

其三,信用修復意識不足,風險意識欠缺。

記者隨機走訪了江蘇十多家企業,多數受訪企業對信用修復並不了解。有的企業雖聽說過「信用修復」,但並不清楚具體修複流程。

「企業信用管理意識仍然淡薄,對信用修復缺乏了解。」俞心越說,由於當前還沒有專門的信用立法,在一些企業看來,信用約束不是「硬槓槓」,對企業信用風險的重要性不夠重視。

探索建立統一標準的信用修復機制

針對當前政府部門間以及政府部門與第三方信息歸集網站間存在數據孤島現象、信用修復政策不一致、部分企業信用管理意識不強等問題,多位受訪者建議探索建立統一標準的信用修復機制。

一是加快建立完善協同聯動、一網通辦的信用修復服務。

專家認為,政府部門間信用修複數據宜做好同步共享,拓寬信用服務機構與政府信息共享的渠道。將各部門信用信息匯集到統一平臺,做到「應公開、盡公開」,避免由於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公開水平不一致造成數據源不統一等問題。

有技術人士建議,利用大數據或區塊鏈技術建立跨部門的信用基礎資料庫,以數據開放鼓勵社會創新,實現社會共建。以完整的數據鏈與各部門、數據應用方、社會專業機構進行共享,鼓勵社會各界利用先進技術研究和推動社會信用建設。

二是儘早建立企業信用數據應用指導標準。

專家建議,在保障信用信息客觀完整的基礎上,根據違法時間、違法行為嚴重性、違法頻率、歷史表現等因素,建立信用數據應用指導標準。在政府採購、銀行貸款等領域規範統一標準的同時,為潛在數據社會應用主體提供指導,保留多元數據應用主體對數據是否採信的決定權。

三是信用立法工作應早日提上日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我國尚缺乏系統性的信用法律體系。行政法規、國務院規範性文件、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圍繞信用責任已經破冰,但仍存在倡導性較強、操作性偏弱、立法階位有限以及文件之間相衝突等問題。建議儘快啟動信用立法工作,明確信用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之間的互動關係,對天眼查等市場化信息查詢平臺的公示行為予以規範。

相關焦點

  • 「失信」帽子難摘,信用修復不要各自為政
    記者在江蘇等地調研發現,當前企業信用修復還存在部門間程序不同、信息共享不足等問題。(10月27日人民網)罰款都交了,履約清償了債務等,失信行為已經糾正和整改完畢,但企業「失信」的帽子卻一直難摘掉,信用修復成為讓企業頭疼的難題。筆者認為,「失信」帽子難摘,勢必影響失信企業整改積極性,反正早整改晚整改,都是一樣的難摘帽結果,失信企業就有可能拖著不整改。
  • 失信「帽子」如何摘?信用修復讓失信企業有「路」可走
    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了守信的「甜頭」,同時也有不少納稅人吞下了失信的「苦果」。信用機制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激勵?戴上「失信」帽子的企業如何「摘帽」?需要糾錯的企業還有沒有出路?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不給失信企業發展「斷後路」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近年來,國家稅務部門定期按照信用信息目錄,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稅收違法「黑名單」等稅務領域信用信息。發改、金融、公安、市場監管、海關等部門據此聯合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殺傷力」十足。
  •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 只因失信「帽子」沒摘
    原標題: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只因「帽子」沒摘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 鼓勵信用修復!河北3家建築企業摘掉「失信帽子」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劉志彬、劉鵬)8月14日,河北省住建廳發布公告,將沽源縣液化石油氣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移出建築市場主體嚴重失信名單(以下簡稱「黑名單」)。根據《河北省建築市場主體失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將上述3家企業移出「黑名單」。據了解,河北省自2019年7月1日開始施行建築市場主體失信名單管理,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將在本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活動中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建築市場主體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布,並對其採用重點監管、信用約束、聯合懲戒等措施進行監督管理。
  • 優質納稅信用成為企業發展「金名片」 納稅修復機制不給失信者「斷...
    近年來,我國納稅信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向多領域擴展,優質的納稅信用日益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金名片」。而企業能夠主動糾正逾期申報繳稅等19種失信行為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修復申請,改善自身納稅信用狀況。
  • ...國家發改委: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不予信用修復
    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在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對網絡詐騙、非法集資、劣質疫苗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且不良影響無法挽回的,將不予信用修復。
  • 《指導意見》明確三種信用修複方式
    信用修復是我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制度。現在社會非常關注的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你講到的有些企業非主觀故意違法行為得到糾正之後,這些失信信息能不能退出公示。二是有些非主觀故意,而且失信行為已經糾正了,能不能移出「黑名單」。三是有些失信行為被記入了信用記錄,這種負面的信用信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屏蔽或者刪除。
  • 信用修復「及時雨」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助力企業「輕裝」上市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海寧市許多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一些急需金融貸款、參與招投標等信用支持的企業,因存在不良信息,又不了解信用修復,錯失商機造成損失。為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來看看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是怎麼信用修復的吧!提到火星人廚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成立於2010年4月,是我市土生土長的科技型企業,致力於研發、製造和銷售無煙灶、集成水槽等現代化廚房用具。
  • 國家發改委:信用修復正在加快完善中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張文暉)25日於北京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表示,信用修復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正處於加快完善的過程。信用修復是指失信主體在徹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之後,為重塑自身的信用主動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確認符合條件後,撤銷相關信用措施的過程。陳洪宛指出,目前在加快完善的主要包括《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的三種方式。一是失信行為整改後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 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召開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修復培訓會
    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召開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修復培訓會為切實提高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社會誠信意識,積極引導有關工作人員以及市場失信主體進一步了解信用修複方式和程序,督促失信企業加快對失信行為的整改落實,加強做好信用修復工作,雲浮市交通運輸局於2020
  • 護照作廢出國受阻被執行人積極還款修覆信用
    原標題:護照作廢出國受阻被執行人積極還款修覆信用「我每年都要出國參加這個會議,今天才知道自己的護照作廢了,都怪自己經營公司失信……法官我還有什麼辦法彌補嗎?」近日,出國遇阻的劉川(化名)急匆匆地給南潯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打來求助電話。
  • 湖北荊門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 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荊門隆仕石化有限公司因在抗擊疫情中積極捐款捐物,組織復工復產,在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滿一年後,被湖北荊門市市場監管局提前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這是該市因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而受益的近2000家企業之一。
  • 浙江以環境信用分級分類提高監管效能
    信用動態修復撬動企業高效能整改  環保意識、監管效能雙提升  浙江省環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以部門協同、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為特點,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跨部門、跨領域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並形成一股鞭策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環境行為的監督力量。
  • 53歲的創業失敗者,現在是失信被執行人,負債200多萬怎麼還?
    ,大多數都是一些中年創業失敗或因商致貧者。那麼,一個53歲的創業失敗者,現在是失信被執行人,負債200多萬怎麼還?我認為,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如果你命都不保了,談什麼債務償還根本沒有意義。在保證生存的基礎上,如果能拓展自己的掙錢途徑,能多多少少還掉一部分債務,那是最理想的結局。至於說到200多萬的負債,只能說是盡力去償還,什麼時候能還清?那就不要管那麼多了,想多了沒用。
  • 倆姑娘高鐵上摘口罩吃東西,鄰座男子勸阻無果怒了;山東造謠搶糧者被抓;入境人員未如實報告信息將列入失信黑名單...
    賀某和鄧某認為,自己吃東西是因為餓了,而且列車上也沒有明確規定不讓摘口罩吃東西。她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從上海站發車,到在池州站下車,近4小時的車程中,雙方均表示自己沒有過錯,不接受調解。鑑於調解失敗,列車抵達安徽池州站後,三人被交由池州站派出所繼續處理。目前鐵路部門並沒有禁止在高鐵上飲食,也沒有規定不得短暫摘下口罩。
  •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與不良信用記錄,不僅是記錄5年耗子尾汁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是人民法院建立的旨在解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難問題,對那些不積極主動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議等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對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而不良信用記錄是銀行業將信貸過程中未按照約定期限還款的個人和企業的違約行為報送徵信機構進行登記,形成個人信用報告。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期限一般2年,被執行人有暴力、威脅抗拒執行,或者多個被執行失信行為的,可以延期一至三年。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報送徵信機構。這裡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具有額外的信用懲戒功能,不僅僅是信用記錄5年。
  • 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
    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有利於促進被執行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提高司法公信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
    根據失信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採取輕重適度的懲戒措施,不得隨意增設懲戒措施或加重懲戒,確保過懲相當。五是健全和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有利於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明確規定不可修復的失信信息外,失信主體按要求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均可申請信用修復。
  • ...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
    一、信用建設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於2000年左右就提出了社會信用體系的概念,並將其作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但受到認識不統一、缺乏制度創新和應用場景等多種因素影響,在長達15年的時間內信用建設都進展緩慢。
  • 開車與多部門信用掛鈎!不文明將嚴懲!
    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的違法駕駛人員及外地市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在濰坊市發生的交通失信行為,參照本辦法執行。行為人不滿十八周歲有違反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的行為不認定為交通失信。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