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帽子難摘,信用修復不要各自為政

2020-12-09 華聲在線

丁家發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記者在江蘇等地調研發現,當前企業信用修復還存在部門間程序不同、信息共享不足等問題。(10月27日人民網)

罰款都交了,履約清償了債務等,失信行為已經糾正和整改完畢,但企業「失信」的帽子卻一直難摘掉,信用修復成為讓企業頭疼的難題。筆者認為,「失信」帽子難摘,勢必影響失信企業整改積極性,反正早整改晚整改,都是一樣的難摘帽結果,失信企業就有可能拖著不整改。因此,呼喚全國統一權威的信用修復渠道,早整改則早摘帽,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失信企業有動力積極整改。

一般而言,企業失信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往往在經營活動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觸雷」,造成事實上的失信行為。近年來,特別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企業經營一度出現困難,無意間或被迫出現信用瑕疵的現象有所增加。而企業一旦受到行政處罰,相關信息就會同步到「信用中國」網站上公示,影響企業今後參加招投標、政府採購等資格。但交了罰款並不意味著「失信」的帽子就自動摘除了,企業需要先主動整改,糾正失信行為,再申請信用修復。

而信用修復並非易事,或成了長時間拉鋸的「跑馬拉松」。根據有關規定,涉及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為3個月到1年,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為6個月到3年。最短公示期滿後,失信主體才可提出信用修復申請。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信用修復便遙遙無期,「失信」的帽子就很難摘掉。

當然,「失信」的帽子難摘,在一點程度上可以倒逼企業經營儘可能誠實守信,避免失信行為。但發生失信行為後也不能「一棍之打死」,要給失信企業一個糾正和整改的機會。但目前的現狀,等於剝奪其糾正和整改的機會,嚴重影響失信企業的整改積極性。一方面,由於信用修復時間過長,很多企業等不起,就有可能另起爐灶,對原失信行為不管不問;另一方面,多個渠道公示企業信用記錄。比如,「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分屬不同部門,修復路徑不盡相同,修覆信息常「左右互搏」,讓企業苦不堪言。

筆者認為,信用修復千萬不要各自為政,呼喚在國家層面應儘快解決信用修復條線多、公示系統不統一等障礙,提高一體化水平,建立全國統一權威的信用公示和修復渠道,從而降低企業信用修複製度性交易成本,讓失信企業在糾正和整改後,能通過統一的渠道在最短時間內摘掉「失信」的帽子,才能提高失信企業主動整改的積極性,讓經營等活動儘快步入正軌,不再因失信而處處受限。

相關焦點

  • 怎麼罰款都交了「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信用修復也有「適應症」
    來源:瞭望原標題:罰款都交了,怎麼「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作者:《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鄭生竹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 失信「帽子」如何摘?信用修復讓失信企業有「路」可走
    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了守信的「甜頭」,同時也有不少納稅人吞下了失信的「苦果」。信用機制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激勵?戴上「失信」帽子的企業如何「摘帽」?需要糾錯的企業還有沒有出路?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然而,一個完善的納稅信用管理體系,不但要有失信懲戒機制,還要有相應的信用修復機制,不給失信者「斷後路」。實際上,在建立納稅信用修復機制方面,我們國家的探索一直在進行。
  • 鼓勵信用修復!河北3家建築企業摘掉「失信帽子」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劉志彬、劉鵬)8月14日,河北省住建廳發布公告,將沽源縣液化石油氣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移出建築市場主體嚴重失信名單(以下簡稱「黑名單」)。根據《河北省建築市場主體失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將上述3家企業移出「黑名單」。據了解,河北省自2019年7月1日開始施行建築市場主體失信名單管理,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將在本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活動中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建築市場主體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布,並對其採用重點監管、信用約束、聯合懲戒等措施進行監督管理。
  •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 只因失信「帽子」沒摘
    原標題: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只因「帽子」沒摘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 優質納稅信用成為企業發展「金名片」 納稅修復機制不給失信者「斷...
    近年來,我國納稅信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向多領域擴展,優質的納稅信用日益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金名片」。而企業能夠主動糾正逾期申報繳稅等19種失信行為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修復申請,改善自身納稅信用狀況。
  • ...國家發改委: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不予信用修復
    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在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對網絡詐騙、非法集資、劣質疫苗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且不良影響無法挽回的,將不予信用修復。
  • 《指導意見》明確三種信用修複方式
    信用修復是我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制度。現在社會非常關注的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你講到的有些企業非主觀故意違法行為得到糾正之後,這些失信信息能不能退出公示。二是有些非主觀故意,而且失信行為已經糾正了,能不能移出「黑名單」。三是有些失信行為被記入了信用記錄,這種負面的信用信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屏蔽或者刪除。
  • 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召開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修復培訓會
    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召開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修復培訓會為切實提高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社會誠信意識,積極引導有關工作人員以及市場失信主體進一步了解信用修複方式和程序,督促失信企業加快對失信行為的整改落實,加強做好信用修復工作,雲浮市交通運輸局於2020
  • 國家發改委:信用修復正在加快完善中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張文暉)25日於北京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表示,信用修復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正處於加快完善的過程。信用修復是指失信主體在徹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之後,為重塑自身的信用主動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確認符合條件後,撤銷相關信用措施的過程。陳洪宛指出,目前在加快完善的主要包括《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的三種方式。一是失信行為整改後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 湖北荊門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 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荊門隆仕石化有限公司因在抗擊疫情中積極捐款捐物,組織復工復產,在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滿一年後,被湖北荊門市市場監管局提前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這是該市因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而受益的近2000家企業之一。
  •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與不良信用記錄,不僅是記錄5年耗子尾汁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是人民法院建立的旨在解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難問題,對那些不積極主動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議等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對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而不良信用記錄是銀行業將信貸過程中未按照約定期限還款的個人和企業的違約行為報送徵信機構進行登記,形成個人信用報告。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期限一般2年,被執行人有暴力、威脅抗拒執行,或者多個被執行失信行為的,可以延期一至三年。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報送徵信機構。這裡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具有額外的信用懲戒功能,不僅僅是信用記錄5年。
  • 社會信用建設法治化的新起點、新境界、新思維——解讀《國務院...
    尤其是針對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和程序、信用信息共享公開範圍和程序、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標準和程序、失信懲戒、信用修復、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等若干重大問題,《指導意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法治安排。由此,社會信用法治建設將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新的發展徵程。
  • 護照作廢出國受阻被執行人積極還款修覆信用
    原標題:護照作廢出國受阻被執行人積極還款修覆信用「我每年都要出國參加這個會議,今天才知道自己的護照作廢了,都怪自己經營公司失信……法官我還有什麼辦法彌補嗎?」近日,出國遇阻的劉川(化名)急匆匆地給南潯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打來求助電話。
  • 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
    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有利於促進被執行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提高司法公信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浙江以環境信用分級分類提高監管效能
    據介紹,浙江省根據相關企業環境信用信息,將企業評價結果分A優秀、B良好、C中等、D較差、E差五級。評價結果納入「雙隨機」抽查監管,對於信用狀況好、風險小的企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儘可能地減少對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對於信用狀況一般的企業,則執行常規的抽查比例和頻次;對於存在失信行為、風險高的企業,則增加抽查比例和監管頻次。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
    根據失信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採取輕重適度的懲戒措施,不得隨意增設懲戒措施或加重懲戒,確保過懲相當。五是健全和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有利於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明確規定不可修復的失信信息外,失信主體按要求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均可申請信用修復。
  • 信用修復「及時雨」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助力企業「輕裝」上市
    但是一些急需金融貸款、參與招投標等信用支持的企業,因存在不良信息,又不了解信用修復,錯失商機造成損失。為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來看看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是怎麼信用修復的吧!提到火星人廚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
  • ...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
    與任何改革創新一樣,由於沒有現成的經驗和做法可資借鑑,個別地區和領域在快速推進信用建設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制度建設滯後和偏離正常軌道的情況。尤其是個別地方、個別領域出現了公共信用信息記錄、失信名單認定、失信聯合懲戒範圍隨意擴大、泛化傾向,以及信用修復較難、權益保護不到位等問題,對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造成了一定影響。信用體系的核心機制是信用的發現機制和懲戒機制。
  • 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加大隱私保護力度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著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規範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機制,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在支撐「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意見》確定了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主要工作任務。
  • 五大關鍵詞,同心展望2021社會信用體系新藍圖
    黃榮指出,各級工商聯要充分認識「信易貸」平臺的重要作用,把做好「信易貸」工作作為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重要抓手。要制定並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落實主體責任,切實抓好工作落實。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以建立企業信息披露制度、信用承諾制度等七項制度建設為依託,加快建立完善企業信用制度。加強對「信易貸」平臺的推廣,積極開展有關政策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