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老峪溝村|「黃花坡」下種黃花 村民種出「致富花」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黃花坡」下種黃花 村民種出「致富花」

說起「黃花菜」,人們並不陌生。就是這一朵朵小黃花,成了老峪溝村的「致富花」。

位於昌平區西部山區的老峪溝村曾是低收入村。自2017年起,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合作社在老峪溝村「黃花坡」腳下租賃村內土地,種起了黃花菜。為提升種植水平,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昌平區環監站,及時提供技術支持。不僅豐富了種植品種,還提升了種植技術。

經過兩年的嘗試,老峪溝村迎來了黃花菜豐產期,並於去年底成功脫低。如今,當地已逐步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市場銷售、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產業示範區,村民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野生黃花品種單一

技術幫扶發展產業

「以前,村民主要種植老玉米、銷售杏仁,沒有像樣的產業,收入來源很少。」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理任永傑回憶說,「合作社特別希望幫助老峪溝村打開農產品銷路,但是單純依靠銷售這些農產品的收入,無法帶動農戶脫低。」

轉機出現在2017年。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實地考察,發現了老峪溝村獨特的區位優勢。村內擁有昌平區的最高峰,在海拔1439.36米的頂峰生長著幾百畝野生黃花,這片地區俗稱「黃花坡」,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黃花菜生長。但是,老峪溝村的黃花菜品種單一、花期集中,不利於採收,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昌平區環監站決定在品種上和技術上提供支持。

種植採收關鍵期

技術培訓在田間

當年,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開始在老峪溝村「黃花坡」腳下,租賃村內土地種植黃花菜。當地村民除了能獲得租地收益,還能到地裡參與種植採收,增加收入來源。為了解決黃花菜花期集中、難以有效採收的問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這片土地上示範種植了不同花期的黃花菜品種,如早熟的「四月花」,中熟的「猛子花」、晚熟的「長嘴子花」等。

「在黃花菜種植、採收的關鍵時期,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為村民開展技術培訓。明確施肥策略,講解採收標準,有效提高了採摘效率和花蕾質量。」任永傑說,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還示範安裝了微噴帶、指針式微噴等設備,有效解決了山坡地澆水、施肥困難等問題。另外引入地布抑草技術,解決了山區草害嚴重的問題。

黃花開在半山腰

採摘加工創特色

從去年開始,老峪溝村的黃花菜進入豐產期,老峪溝村也順利實現了脫低。

北青報記者近日來到昌平區流村鎮老峪溝村。爬至半山腰,成片的黃花開得熱烈,一株株足有半人多高,每根枝頭長出很多細長的花骨朵。

「採摘一定要選個大飽滿、質地松、花嘴欲裂未裂、色澤發黃的花蕾,這樣的口感最佳,營養價值也高。」任永傑說,目前黃花菜採摘價格為每斤20元。但是新鮮的黃花菜貨架期短。為此,合作社增添了冷庫、烘乾機等設備,將黃花菜加工成幹製品,延長了貨架期。

據介紹,新鮮的黃花菜經過烘乾機12小時處理,即可變成乾菜,經過封裝後即可出售,價格在每斤50元至70元。此外,烘乾的黃花菜經過炒制後,還可以進一步醃製成黃花醬等特色產品。黃花菜提升了老峪溝村的知名度,成為當地特色旅遊產品。

延伸

全市黃花菜種植面積約500畝

北青報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目前全市黃花菜種植面積約500畝,黃花菜不僅適宜北京山區種植,而且可以種植於設施園區,為市民休閒採摘提供新選擇。據了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延慶綠富隆觀光園、通州三寶香農業專業合作社、懷柔喇叭溝門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等地進行了黃花菜新優品種的示範種植,市民可前往觀光採摘,體驗購買。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根和花蕾均是民間常用藥,花蕾有鎮靜作用,其塊根主要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等功效。此外,黃花菜的食用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等人體所必需的養分。但是,新鮮黃花菜中含有名叫「秋水仙鹼」的物質,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3至5分鐘,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撈出用水洗淨後再進行炒食。食用黃花菜乾品時,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後再食用。

說起「黃花菜」,人們並不陌生。就是這一朵朵小黃花,成了老峪溝村的「致富花」。

位於昌平區西部山區的老峪溝村曾是低收入村。自2017年起,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合作社在老峪溝村「黃花坡」腳下租賃村內土地,種起了黃花菜。為提升種植水平,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昌平區環監站,及時提供技術支持。不僅豐富了種植品種,還提升了種植技術。

經過兩年的嘗試,老峪溝村迎來了黃花菜豐產期,並於去年底成功脫低。如今,當地已逐步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市場銷售、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產業示範區,村民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野生黃花品種單一

技術幫扶發展產業

「以前,村民主要種植老玉米、銷售杏仁,沒有像樣的產業,收入來源很少。」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理任永傑回憶說,「合作社特別希望幫助老峪溝村打開農產品銷路,但是單純依靠銷售這些農產品的收入,無法帶動農戶脫低。」

轉機出現在2017年。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實地考察,發現了老峪溝村獨特的區位優勢。村內擁有昌平區的最高峰,在海拔1439.36米的頂峰生長著幾百畝野生黃花,這片地區俗稱「黃花坡」,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黃花菜生長。但是,老峪溝村的黃花菜品種單一、花期集中,不利於採收,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昌平區環監站決定在品種上和技術上提供支持。

種植採收關鍵期

技術培訓在田間

當年,昌平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開始在老峪溝村「黃花坡」腳下,租賃村內土地種植黃花菜。當地村民除了能獲得租地收益,還能到地裡參與種植採收,增加收入來源。為了解決黃花菜花期集中、難以有效採收的問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這片土地上示範種植了不同花期的黃花菜品種,如早熟的「四月花」,中熟的「猛子花」、晚熟的「長嘴子花」等。

「在黃花菜種植、採收的關鍵時期,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為村民開展技術培訓。明確施肥策略,講解採收標準,有效提高了採摘效率和花蕾質量。」任永傑說,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還示範安裝了微噴帶、指針式微噴等設備,有效解決了山坡地澆水、施肥困難等問題。另外引入地布抑草技術,解決了山區草害嚴重的問題。

黃花開在半山腰

採摘加工創特色

從去年開始,老峪溝村的黃花菜進入豐產期,老峪溝村也順利實現了脫低。

北青報記者近日來到昌平區流村鎮老峪溝村。爬至半山腰,成片的黃花開得熱烈,一株株足有半人多高,每根枝頭長出很多細長的花骨朵。

「採摘一定要選個大飽滿、質地松、花嘴欲裂未裂、色澤發黃的花蕾,這樣的口感最佳,營養價值也高。」任永傑說,目前黃花菜採摘價格為每斤20元。但是新鮮的黃花菜貨架期短。為此,合作社增添了冷庫、烘乾機等設備,將黃花菜加工成幹製品,延長了貨架期。

據介紹,新鮮的黃花菜經過烘乾機12小時處理,即可變成乾菜,經過封裝後即可出售,價格在每斤50元至70元。此外,烘乾的黃花菜經過炒制後,還可以進一步醃製成黃花醬等特色產品。黃花菜提升了老峪溝村的知名度,成為當地特色旅遊產品。

延伸

全市黃花菜種植面積約500畝

北青報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目前全市黃花菜種植面積約500畝,黃花菜不僅適宜北京山區種植,而且可以種植於設施園區,為市民休閒採摘提供新選擇。據了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延慶綠富隆觀光園、通州三寶香農業專業合作社、懷柔喇叭溝門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等地進行了黃花菜新優品種的示範種植,市民可前往觀光採摘,體驗購買。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根和花蕾均是民間常用藥,花蕾有鎮靜作用,其塊根主要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等功效。此外,黃花菜的食用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等人體所必需的養分。但是,新鮮黃花菜中含有名叫「秋水仙鹼」的物質,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3至5分鐘,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撈出用水洗淨後再進行炒食。食用黃花菜乾品時,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後再食用。

相關焦點

  • 「黃金草」種出致富路
    新華社武漢6月9日電 題:「黃金草」種出致富路新華社記者李偉清晨天剛亮,湖北竹谿縣兵營鎮羅漢灣村的田裡,一簇簇黃花菜長勢正旺,十幾位村民忙著採摘花蕾。不遠處的田埂上,村民陳家梅將新鮮的花蕾過秤,按個頭大小分批揀到竹筐。「花蕾長到食指長時,品質最佳,趁早採摘,然後蒸煮晾曬。」陳家梅說,2018年在駐村扶貧幹部柯玉斌動員下,她將家中5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開始種植黃花菜,眼下已進入長達45天的豐產期,一年下來能賺上萬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忘憂草、脫貧寶 大同黃花成為「致富花」
    中國日報7月16日電(記者孫瑞生 劉玉坤)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筆下的金針就是現在風靡全國的大同黃花。時值七月,山西大同如期迎來今年的黃花菜採摘季。連片的黃花地中,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
  • 豐鎮市官屯堡鄉孟家營村把小小黃花菜做成致富達康的大產業
    盛夏時節,在官屯堡鄉孟家營村的黃花產業扶貧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採摘黃花。黃花俗稱金針菜,它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自古就有「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的美譽。2018年春季,孟家營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與豐鎮市海生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入股種植黃花500畝,發展黃花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基地由合作社負責經營,村委會監督管理。產業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帶動輻射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什麼花
    對於」黃花閨女「這個詞,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一般都在影視劇裡出現的過。
  •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指什麼花?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黃花閨女」一詞,不僅在古代,放到現代,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人人皆懂,意思主要是代指沒有出嫁的大姑娘。
  • 「黃花姐」和她的「黃花」產業經
    晾曬場上的黃花菜李玉婷與黃花菜的緣分很深,她生長的大荔縣蘇村鎮三裡村本就是當地黃花菜主產地,每當她回家看到村民頂著盛夏的驕陽,卻總是不掙錢。於是她下定決心,放棄曾經安穩的日子,「觸電」成為一個新農人,把黃花菜搬到「線上」。
  • 黃花美食你品嘗過嗎?
    7月10日,2020年鹽池縣「母親花開忘憂鹽州」母親花節文明實踐活動啟動。鹽州緣聚八方客,大壩黃花正飄香!7月10日,2020年鹽池縣「母親花開忘憂鹽州」母親花節文明實踐活動在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的黃花海洋中舉行。
  • 莫道農家無寶玉 遍地黃花是金針
    古話中晉北農家的「寶玉」黃花,這幾年終於成了「致富花」。 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45歲的安春霞,將大同火山群腳下的這些五瓣七蕊的黃色花蕾,視作珍寶。 別名忘憂草、金針菜,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的黃花,擔得起百姓口中「珍寶」的美譽,因為它改變了這塊土地上人們的命運。 地處雁門關外的大同,歷史上是戰爭頻仍的苦寒之地。
  • 處女為何叫做黃花閨女?
    咱們傳統文化裡,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稱呼,比如說各個年齡段,都有特定的稱呼,七老八十了的老奶奶,還自稱是豆蔻少女,那是要被人笑話的
  • 龍江夜讀|黃花風鈴木下的約定
    黃花風鈴木下的約定黃阿彬記得2018年春季,單位組織我們到離縣城十多公裡的大燕村植樹。這是單位掛鈎的縣級貧困村,有三百多戶、一千三百多人,村民基本上姓黃。我們種的是黃花風鈴木,據說清明節前後會開漂亮的黃花。半年後,我被組織選派去那裡當扶貧工作隊長,全村有三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總共12人,兩戶國定,一戶省定,每戶都有一名二級殘障。
  • 呂梁農民喜收「大同黃花」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近日,呂梁市方山縣水溝灣村2017年從大同雲州引進的黃花菜迎來了豐收採摘期,百畝「大同黃花」開遍了水溝灣村的山山梁梁。黃花別名忘憂草、金針菜,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
  • 搭建橋梁、精準幫扶,蘇寧家樂福產地直採「大同黃花」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古話中晉北農家的「寶玉」黃花,即將在家樂福上架了!近日,蘇寧家樂福生鮮採購團隊遠赴山西大同雲州區,原產地直採正宗質優的「大同黃花」,為當地提供穩定的銷售渠道,促進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 山西大同青年返鄉做「新農人」 家鄉蝶變遍地「致富花」
    武俊傑 攝中新網大同7月24日電 題:山西大同青年返鄉做「新農人」 家鄉蝶變遍地「致富花」作者 李庭耀 屈麗霞皮膚黝黑,笑容樸實,這是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吉家莊鄉村民劉生進給人的第一印象。7月23日,大同市烈日當空,這是當地黃花收穫季節裡農民們最盼望的天氣,蒸熟的黃花菜可以在太陽下快速晾乾,劉生進頂著日頭,在地裡奔忙。2011年,當時36歲的劉生進辭去外地工作,回到家鄉吉家莊鄉牛寺溝村,開始了他的「新農人」生涯。「回到村裡當選了支部書記,一個是老百姓想讓我回村,再一個就是我從小熱愛農村。」
  • 天鎮縣馬家皂鄉:發展黃花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我們去年已經脫貧了,今年又種下了黃花,以後增收更有保障了!」連日來,天鎮縣馬家皂鄉農民忙著為剛剛種下去的黃花澆水,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去年,該鄉發展黃花種植面積535畝,全鄉535戶貧困戶實現戶均1畝黃花。今年,該鄉繼續擴大黃花種植面積,投資50餘萬元,種植黃花235畝,確保農民能夠持續穩定增收。(苑捷 晉寧 賀曉林)【來源:山西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多多記日記:黃花夾竹桃
    黃花夾竹桃的中文學名是:黃花夾竹桃黃花夾竹桃的別稱有:酒杯花、柳木子、黃花狀元竹等。黃花夾竹桃的植物學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捩(liè)花目——夾竹桃科——雞蛋花亞科——蘿芙木族——黃花夾竹桃屬——黃花夾竹桃。黃花夾竹桃的命名者及年代:(Pers.) K. Schum. 1895。
  • 聽,大同黃花品牌魂在怦怦跳動 - 山西新聞網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留下囑託:「把大同黃花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為了把總書記的囑託落到實處,晉商品牌課題組和山西省品牌協會於6月初赴大同市雲州區調研,探討研究大同黃花塑造品牌的比較優勢與市場潛力。
  • 薔薇花園:一枝黃花
    你依然單株佇立但周圍,都是你的族群孤獨而雄壯你的選擇就是我生你亡 你是那麼美足以挑起一場無聲的戰爭你的眼神溫柔而決絕——不要如此曖昧地愛我要麼愛我要麼滅了我一枝黃花就是一場戰爭「一枝黃花」高度通常1米多,有的高達三四米,花色金黃,莖直立,通常細弱,單生或少數簇生,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分枝。葉形與花序式有極大變化。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 今天,正安「黃花」坐上「專車」去上海啦!
    4月15日,在正安縣和溪鎮大坎居遵義興亮農業有限公司廠區,工人們正對黃花有序裝車,首批價值24萬元的黃花搭上了前往上海的「專車」。「遵品入滬」充分利用「上海援黔」這一政策,提升遵義農產品標準,讓優質農產品走出貴州市場,同時也為上海市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原生態產品,通過消費扶貧方式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 滿城黃花盛放,一起「雲」上賞黃花風鈴!
    春天枝條葉疏,清明節前後會開漂亮的黃花;夏天長葉結果莢;秋天枝葉繁盛,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冬天枯枝落葉,呈現出悽涼之美。這就是黃花風鈴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現出不同的獨特風味。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一起暢遊花海波海公園春風徐來黃花風鈴木便盛開圖:
  • 山西省天鎮縣馬家皂鄉引進黃花種植235畝
    一位已經摘掉貧困帽子參與種植黃花的農民,一邊揮舞鐵鍬種植黃花,一邊高興地和一起種植黃花的同伴們說:這些黃花的種植,我們已經脫了貧的戶,以後增加收入,就又有了保證!山西省天鎮縣馬家皂鄉,2019年底經過國家評估驗收整體退出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