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家雷 文化散文 愛好與嗜好

2021-02-14 半部論語文化傳媒工作室

                             

        

                                   愛好與嗜好

豐家雷

人生在世,總有所好。沒有興趣愛好的人生,猶如一壇清水,必定是無滋無味無趣的。愛好是人類應當擁有的權利。愛好與嗜好,儘管兩者都表現為對某種事物很喜歡,意思有相近之處,但程度不同。「嗜好」比「愛好」意思更深一層,不僅僅是喜歡,而且是上了癮,甚至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凡事皆有度,程度不同,結果往往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裡」,性質也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的把握,把握「度」的能力印證的就是人生的智慧。就連喝酒也是如此,小酌怡情,大醉傷身。志趣高雅、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不僅可以助人品悟進退、明德修身,還能陶冶身心、增智怡情,擁抱一顆陽光心態,讓生活富有情趣,裝點人生充滿幸福快樂。但,愛好一旦過了頭,變成了嗜好,那麼,所謂的愛好也很可能變成一把「雙刃劍」,在麻木陶陶然中誤入歧途,成為人生的羈絆,走向縱情沉溺的極端,最後陷入不可自拔的沼澤地。過猶不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愛好是會傳染的。俗話說的好:「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大神。」特別是作為名人、富人、官人,他們有著特殊的身份和地位,造就了他們的特殊的感應力,其影響力、感召力和普通百姓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所作所為,往往倍受關注,很容易成為人們模仿的偶像。在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就營造著一種風向,引領著一種社會追求。良好的愛好,必然引領著社會風氣向善向好;不加以制約嗜好,最終就像墜入無底的沼澤地,越陷越深,可謂「戀什麼就死在什麼上面」。大凡風流佳話,多是地獄根苗。

俗話說的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個人的愛好如果一旦沉溺其中,就會演變成嗜好,就會成為那條蛋上的縫,就會成為細菌侵入的「突破口」。清代人汪輝祖在《學治續說》中慨嘆:「近利以利來,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陰竊其柄。後雖悔悟,已受牽持。」對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來講,領導人的愛好則往往成為被圍獵的「主攻方向」,很多落馬者,最初也大多是被人從愛好入手而拉下水的。窺一斑而知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我們也可以通過愛好了解人,識別人。

明代江陰縣有位叫顏之介的縣令,他手下有兩名小吏:宋如貴和文濤。兩個人都是做文案工作,水平能力相當。幾年後,顏之介官至知府。他管轄的一個縣縣令空缺,上級讓他推薦一個人,他想到了自己當年的這兩位部下。他對這兩個人反覆權衡再三,最後把文濤推薦到縣令的位置上。文濤做了縣令之後,果然不負眾望,成為一個眾口皆碑的好官。對此,有人問顏之介:「宋如貴和文濤他們二人水平相當,能力差不多,表現也都很不錯,為什麼你推薦文濤而沒有推薦宋如貴呢?」顏之介對此有自己的說法:「他們二人的工作表現確實都不錯,但我私下觀察,發現和宋如貴來往的人,都是一些酒肉朋友,而與文濤交往的都是一些文人雅士,所以推薦了文濤。」

「觀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喜好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他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小節見大義,喜好彰顯品行。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人愛好什麼,喜歡什麼,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甚至由此可以推斷出他的人生軌跡。腳上的泡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的輸贏全在於自己,靠不得父母,怨不得別人,賴不得社會。

愛好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健康高雅的愛好,可以讓人們擺脫羈絆、遠離低俗,可以陶冶情操、催人奮進,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富有情趣,生活也更能色彩斑斕。對於擁有這樣愛好的人來說,一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但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一旦過了頭,再好的事情也會變味、變質。再好膾炙人口的美味,一旦變質,也會成為垃圾,甚至是有毒的垃圾。

鹽是個好東西,沒有鹽,人類的生活不堪設想,但吃鹽過量了,壞處也很大,高血壓病就是與攝入的鹽多有關。不作不死,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所以愛好不可怕,一定要適度,不能讓愛好從喜好演變成嗜好。

適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種明智的處理理念和生活態度。衰為盛之終,盛為衰之始。過分的事情往往會伴隨著過分的結果。世間的一切事情都在於符合規律的內在平衡。愛好變成嗜好,平衡被打破,人生也會從喜劇變成悲劇。

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梁武帝就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從歷史記載來看,這個人早年應該是文武兼備、能力超群的,建立梁朝之後,初期的政績也是非常顯著的,他勤於政務,從善從流,勵精圖治,改革時弊,頗得人心。就個人生活而言,也應該是無可挑剔的,他不講究吃穿,身著布衣,木棉早帳,一冠三載,一被二年。不好酒色,自五十歲起不再娶後宮,堪稱一位文武兼修的明君。也是歷史上罕見的長壽皇帝,活了八十六歲。就是這樣一位政績顯著的有為仁君,在位晚年卻爆發了「侯景之亂」,最後被囚禁在臺城,活活餓死,成為一個創業有成、而守業無成的絕無僅有的開國皇帝。

有果必有因。追根溯源,其原因恐怕與梁武帝的嗜好有關。梁武帝有兩大嗜好:一是佛,二是棋。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頗受統治者喜愛,他對佛教的虔敬和崇信,用極度痴迷來形容毫不為過。在位四十七年,建成了大愛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僅都城建康就有佛寺500餘所,僧尼數十萬。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他不但熱衷建造寺廟,最為驚世駭俗的,是他還不顧社稷安危、不顧朝臣反對,走火入魔,脫掉龍袍,披上袈裟當起了和尚,曾三次捨身同泰寺,群臣只得湊錢,將他贖回。

梁武帝還特嗜下圍棋,對圍棋如痴如醉,一旦碰上對手,進入「角色」,甚至連國計民生、軍國大事也會拋到腦後。有一天,同泰寺的大和尚榼頭大師應召入宮來研討佛法。這時武帝正在與人下棋對弈,雙方正殺的天昏地暗,使者稟報:「榼頭大師宮門外求見。」武帝心思全放在棋盤上,正要殺死對方棋子,便隨口說到:「殺掉」。左右侍從以為皇帝要殺掉大師,不由分說,將榼頭推出斬首。下完棋,武帝想起了榼頭大師,問到:「大師怎麼還沒到?」卻見手下人手裡託著一個銀盤,銀盤上正是大師那顆大腦袋。兩大嗜好的不期而遇,榼頭大師的肥碩的、圓圓的大腦瓜子就被端到了盤子裡。對於梁武帝和榼頭大師來說,都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看來魔鬼從來都是孿生的。嗜好成了他和他親手創立的帝國的掘墓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更是一個追問。人生不過百年,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沒有人能只有得到,沒有失去,得失總是相伴而行的。得到總是意味著付出,付出的方向和力度也決定了得到的結果。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跳蚤哪有得到龍種的道理。

這種歷史邏輯和運行規律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不是人可以改變的。學習、工作、業餘愛好、休息時間和精力分配得體了,人生就愜意,事業、家庭甚至身體就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同頻共振,各得其所。否則,往事不堪回首。由此看來,保持一份得體有益的愛好,在喧囂浮躁的世界裡葆有一份清醒與自覺,保存一份內心深處的寧靜,構造起雅致有趣的人生,這才是真正的「好」,這樣的人生才真正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好的興趣受益一生,不良嗜好病一身,成功取決於有個好的愛好
    人生最好的愛好就是享受在琴棋書畫之中,這是最高雅的愛好,是人生最有積極意義的愛好,有了如此好愛好,能使人精神振作,使人有無窮的動力。好的愛好受益一生。02、不良嗜好病一身。人有好的愛好,有的人也有不良嗜好,比如,有的人喜歡喝酒、抽菸、打麻將、有的人喜歡上網聊天,有的人沉迷在玩電子遊戲之中,一般來說,一個人一旦有了不良嗜好,有時想戒也難,要真正戒掉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毅力的。有的人不良嗜好只有要身體原因時才能痛下決心戒掉,可見,不良嗜好對人生是有消極影響的。
  • 男人與嗜好
    作者 ▏平叔是個男人就應該有點嗜好才對頭,菸酒茶啥子都不沾的男人總覺得身上少點啥子……到底少點啥子?氣概?味道?還是荷爾蒙?不曉得。或者就是少點男人身上本來就應該有的毛病!我以為,沒毛病的男人算不得一個真男人。水至清還無魚,何況男人!
  • 因為生活有了嗜好,所以痛苦可以忍受
    有的時候,因為有嗜好,你覺得一切痛苦都是可以忍受的。通常來說,如果你的工作令你不滿意,那你的嗜好就有補償的作用。如果你感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也許只是你缺乏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些幸福的人有很多只是為了快樂而去做事情,他們也會花更多的時間,比如在特定的某一天或者一個周末,去參加一些有趣的、讓人振奮的、令人愉悅的活動。
  • 尋香筆記(一) | 有香味的愛好(1)
    明末清初,江蘇揚州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文人,此人名叫周嘉胄,他有一個頗為雅致的愛好——用香。為了能讓自己和這個愛好一起被後人所銘記,周嘉胄編寫了一部專門記錄中國人用香的書,書名叫做《香乘》。周嘉胄在《香乘》一書的序言中寫道:「餘好香嗜睡,性習成癖,有生之樂在茲,遁世之情彌篤,每謂霜裡佩黃金者不貴於枕上黑甜,馬首擁紅塵者不樂於爐中碧篆。」
  • 晚年情懷(散文)
    晚年情懷(散文)作者:餘其恭         閒暇無事,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沏一杯清茶,放一段音樂,或聽一段戲曲       寫詩作文,是我的特長。充實的文化生活,使我覺得時間的珍貴,真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之感。驀回首,耄耋齡,皓髮翁!然而,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之中。守住自己那顆清靜無染之心,順乎自然,隨緣應事,努力做到「內聖外王」。我想,這應當是最好的修行吧!——關鍵在我。
  • 留給未來的文化記憶——《膠東作家親情散文選》後記
    今年推出的親情散文作品是膠東散文的亮色。佳作不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如有的作者把親情寫作當成了傾吐自己心情的個人感覺,寫得讓讀者害怕;有的作者當成是寫親人的履歷,我要說這不是整理人事幹部檔案;有的是僅限於個人感情的小圈子,文章中不見世情大愛,作為一個成熟的寫作者,這些在寫作中都是要不得的,也是我們親情散文後期編選的一個方向。
  • 談個人愛好
    樊發稼  所謂「個人愛好」,其實就是一種興趣。
  • 面試官問:「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這樣回答,面試官最滿意
    2) 看看你是不是一個好青年,是否有不良嗜好興趣愛好,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喜好,性格,心態,可以從側面來了解候選人的人格完整性。有的人好靜, 有的人好動, 有的人喜歡獨處,有的人喜歡團隊活動,這些都可以在個人的興趣愛好中找到答案。
  •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
    [心情散文]茶如人生吾愛飲茶,特別是在戒菸後,最大的嗜好便是飲茶。不管閒忙,都要用玻璃杯沏上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一旁,靜神寧氣觀看杯中那沉浮的茶葉,嫋嫋上升的水霧。便在不知不覺中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茶在中國已經不單純是一種飲料,它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價值取向。一個會品茶的人,必然會有著更深層次的精神境界。  正如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儉德人」。
  • 周作人的散文清淡又奔放,他這十句名言,文化底蘊濃厚,值得細品
    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親弟弟,他的散文與小品的成就被公認為時代大家,備受肯定和讚揚。周作人一生創作三千餘篇散文,風格清純典雅,情感憂患,是那個時代的佳作,直至今日,對後輩作家及學者都產生很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周作人筆下的十句名言,感受文字雋永的一面,讀完你一定會喜歡上他的作品。
  • 獨特的嗜好:在這世界上,擁有非比尋常的嗜好的7個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那麼一些奇怪的嗜好或成癮現象卻是很常見的,例如有的人喜歡在上廁所的時候玩手機,有的人喜歡跑步的時候聽音樂。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真正擁有較為罕見的嗜好,而且有一些根本無法模仿,並且非常奇怪。接下來,就讓小編和你分享,獨特的嗜好:在這世界上,擁有非比尋常的嗜好的7個人。 1、吃磚土的嗜好
  • 散文精選|那時候過年(原創)
    ●正月初二這天,能喝酒的絕不會空著肚子回家,划拳喝酒是男人的嗜好,有時候娘家人還專門找陪酒招待姑爺,伴著酒香整個人仿佛在雲霧中,天南海北的吹牛,醉著說話,人生也就在這時候最快樂、最豪放!這天很晚才說回家的話,酒半醒著,套上驢車馬車,帶著一家大小哼著小曲往回趕。走時,娘家人還會把自己做的好吃的給女兒悄悄放籃子裡一些,算是回禮,不然婆家人說風涼話。
  • 愛朗讀 約翰·狄克森·卡爾 名家散文 5 第328期
    ▎收聽—朗讀請您收聽愛朗讀 約翰·狄克森·卡爾《名家散文》名家散文作者:約翰·狄克森·卡爾 | 朗讀:紅星肯特郡境內,布萊恩·沛基坐在一扇俯瞰著庭院的窗戶前,面對書桌上大堆攤開的書籍,心中對工作升起強烈的厭惡
  • 散文|除夕的團圓飯
    性格沉靜,愛好古詩詞,2002年大學畢業後,前往遼西朝陽縣進行為期兩年的大學生志願服務遼西北計劃,從事農經站副站長工作。2017年12月加入遼陽市作家協會,先後發表作品50餘篇。現在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長徵街道東方路社區工作。
  • 揭雍正十大極品嗜好!
    雍正皇帝一生有哪些特殊的嗜好?關於雍正的嗜好,有說:「雍正帝勤於政務,很少出巡遊樂,但是閒暇之餘,他對聲色犬馬也頗感興趣,並且玩得想當在行。
  • 第二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 【35】薛立全:母親和櫻花樹
    薛立全,青島市黃島區人,青島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也愛好旅遊、攝影、徒步。在《齊魯晚報》、《青島日報》、《青島晚報》刊登多篇散文。 繼《當代散文》編輯部、海東文化成功舉辦《當代散文》杯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大賽之後,現繼續舉辦第二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大賽,本屆大賽由海東文化全程策劃,當代散文網冠名,具體徵稿如下:本次徵文面向海內外散文作家和愛好者,對山東籍散文作家和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的作品予以關注。來稿必須是未在其它公眾平臺發表的精短原創散文,郵件發送請添加附件和在寫信處添加文字兩種方式同時發送,字數不超過二千字。
  • 張愛玲的散文真是妙不可言
    張愛玲在散文中曾將世俗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場景稱為是「心酸眼亮的一剎那」。因為俗世中的一切,終歸是短暫的、「剎那」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可留戀的,所以在張愛玲的散文中,熱鬧的俗世生活是她的背景音樂,其主題是對人生本質的思考。她的散文既寫俗世又超越了俗世。
  • 《美文》2019年03期 散文觀察 | 在默默中堅定前行 ——新時期以來中國散文價值評析
    專著有《林語堂的文化情懷》《20世紀中國散文精神》《林語堂大傳》等十五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百餘篇。編著文化、散文選本二十多部。在默默中堅定前行——新時期以來中國散文價值評析文|王兆勝      轉眼四十年過去了,改革開放如同春風,吹綠了祖國山川和大江南北,形成一個別樣的景觀。
  • 專長.愛好
    愛好則是讓自己快樂的源泉。每天重複的過著,愛好在給自己帶來開心愉悅的同時,也豐盈著自己的生活。    專長愛好是一種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有個愛好,會點專長,對於調節心理平衡,消除心灰意懶,增強生活信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愛好能陪伴一生,是不棄不離的伴侶。    專長提升你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滋潤著你的精神面相。
  • ...說唱」「樂隊」等文化 以爆款綜藝豐富年輕人愛好和生活方式
    (原標題:愛奇藝成功開發「說唱」「樂隊」等文化 以爆款綜藝豐富年輕人愛好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