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粑粑麻麻們給自家寶貝購買玩具時,可能更多考慮的是外觀、價格以及好不好玩等因素,往往容易忽略玩具的安全性。
港真,這種「壞習慣」得改哦!
不注意細節,寶貝可能會受傷的。
這不,最新風險監測結果顯示,深受孩子喜愛的旋轉玩具,有的自帶「暗器」,可能割破小孩皮膚、甚至扎傷眼睛。
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來看詳細的風險監測情況。
日前,針對旋轉玩具在高速旋轉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碎片飛濺扎傷和銳邊或尖端割傷風險,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廣東省質監局風險監測中心)聯合深圳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開展了一次旋轉玩具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22日以「危險的旋轉玩具」為題專門對此進行了深度報導。
省標準化研究院牽頭的項目組通過實體店和網絡渠道,先後兩次從市場上採集76批次陀螺和16批次拉哨這兩種最常見的旋轉玩具樣品,模擬兒童使用旋轉玩具時的各種實際場景,開展實驗室風險驗證試驗。
↘10.53%(8/76)的陀螺玩具樣品在撞擊試驗中產生碎片,9.21%(7/76)的陀螺玩具樣品在可靠性測試中檢測出有銳邊和尖端,能割破模擬人體皮膚。
↘31.25%(5/16)的拉哨玩具樣品在跌落試驗中產生碎片,33.33%拉哨玩具樣品在可靠性測試中檢測出有銳邊和尖端,能割破模擬人體皮膚。
↘且經過風險驗證測試存在危險的樣品大多是無廠家確認或廠家信息的「三無產品」。
經過反覆模擬試驗,參照GB/T 22760—2008《消費品安全評估通則》,綜合傷害發生的總體概率和嚴重程度分析,風險評估專家認為,陀螺和拉哨旋轉中碎片飛濺傷及眼和面部造成的傷害嚴重程度可以達到嚴重等級甚至非常嚴重等級,相關風險處於「中等」風險。
根據省標準化院採集到的傷害事故案例也顯示,目前已發生多起旋轉玩具傷害兒童和成人的事件,其中對兒童眼睛造成的傷害較為嚴重。
而旋轉玩具由於其結構輕巧、休閒娛樂性強,已深受大部分兒童和年輕人的青睞。故此,這樣的風險不容忽視。
通過對以往旋轉玩具造成的不少傷害案例分析發現,旋轉玩具存在的風險源主要有兩方面:
↘旋轉玩具在使用中尤其是經過頻繁碰撞、跌落後,可能破裂產生碎片,玩具高速運轉時飛出的碎片可能濺到圍觀的兒童面部,扎傷眼睛和皮膚;
↘陀螺本身帶有的銳邊和尖端,或是碰撞、跌落後產生的銳邊和尖端,若在高速旋轉中不慎被兒童觸碰,可能割傷手,若在非正常玩耍或失控情況下整個陀螺可能打到人體,導致較為嚴重的割傷。
既然如此,各相關方自然要「做嘢」啦~~
目前的國家玩具標準中,沒有針對陀螺、拉哨等旋轉玩具在高速旋轉和反覆跌落、碰撞情況下的可靠性及銳邊作出針對性要求。而歐美的玩具標準以及國際標準也均未對旋轉玩具做出特別要求。標準規範的缺失,導致產品質量的市場監管方面存在不足。企業在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也沒有主動考慮可能存在的相關安全風險,導致部分產品邊緣粗糙,風險進一步加大。
為避免產品傷害事故的發生,企業要主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題責任,重視旋轉玩具的銳利邊緣及破碎等安全隱患,改進產品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玩具產品安全,做到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
(陀螺銳邊割傷實驗人員手指)
質量監管部門會通過新聞媒體等渠道向社會發布旋轉玩具風險警示提醒消費者,及時查處假冒偽劣玩具產品,並通過召回、推動標準的制修訂等措施來完善質量監管。省標準化研究院已根據此次風險監測結果,通過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提交了旋轉玩具的標準修訂草案。
家長在為孩子選購玩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儘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旋轉玩具,對於無CCC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識、無品牌型號、無生產廠家、無警示說明標識的產品,不要購買。尤其是在電商平臺購買時,應選擇產品信息完整的產品,核查企業CCC認證標識。
↘現場選購時應仔細檢查玩具的外表面,如存在明顯的銳邊,不要購買。
↘家長要負起看護職責,不允許孩子使用「三無」拉哨等高危玩具,合格的旋轉玩具在使用過程中若因碰撞等產生碎片和銳邊,也須停止使用,防止割劃傷或進一步產生碎片。
↘家庭、學校和社會都要加強兒童日常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主動預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發現問題玩具產品,可向質監、工商部門舉報。
最後送上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危險的旋轉玩具」報導(視頻時長18分03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壕請隨意)
來源:廣東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