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擔任密州太守,寫《江城子·密州出獵》

2020-12-21 歷史這邊讀好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文學人物,我喜歡讀蘇軾的詩詞,能夠給我帶來美感,帶來正能量。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豔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捲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在蘇軾的筆下,蘇軾擔任密州太守的時候該是多麼的瀟灑呀,眾人簇擁著,蘇軾去打獵。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蘇軾的表面,真實的蘇軾不是這個樣子的。蘇軾是一位有著遠大志向的人,他想要報效國家,想要為老百姓多做一些好事。在密州擔任太守讓蘇軾很屈才。蘇軾通過寫這首詞表達了自己的懷才不遇的心聲,蘇軾的無奈,蘇軾的委屈都躍然紙上。

這首詞的詞牌名叫《江城子》,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興起於晚唐,來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莊最早依調創作,此後所作均為單調,直至北宋蘇軾時始變單調為雙調。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為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填仄韻者。代表作有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

密州就是今天的山東諸城,在山東東南,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諸城自然資源豐富,諸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無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氣溫12℃,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宜人。蘇軾曾任密州太守兩年,留有200多首詩詞歌賦。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諸城名人輩出,孔子的學生、女婿公冶長,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清代東閣大學士、書法家、宰相劉墉(劉羅鍋),《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庫全書》總裁竇光鼐等都是諸城人。在現代文學史上,湧現出了王統照、臧克家、陶鈍、王願堅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崔嵬、李仁堂等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相關焦點

  •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豪放派經典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全詞「狂」態畢露,慷慨激憤,氣象恢弘,充滿陽剛之美。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軾第一首豪放詞的誕生:《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就是這有趣的一個。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不過每到一處,都會留下他超然灑脫的身影,留下豪情滿懷的文字。作為文人的蘇軾,滿腹經綸,已是北宋文壇明星;作為士人的蘇軾,剛直犀利,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願請求外任,先是做了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密州,今山東諸城縣。這一年,蘇軾四十一歲了。
  • 高考語文早讀17:《登飛來峰》《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①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助記] 上片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出作者躊躇滿志的英雄氣概。②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秀書法:經典宋詞之三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讀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北宋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蘇軾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不僅在詩、詞、散文、書、畫領域造詣頗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餚亦大有研究。
  • 古詩詞鑑賞——江城子·密州出獵「北宋」蘇軾
    主旨全詞通過密州出獵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突出詞人的豪放、英勇,並借歷史典故委婉地表達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殺敵報國、和愛國思想。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託克託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欺眾.後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少了六個首級),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後,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雲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節
  •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東坡真正成為蘇東坡的開始
    但是蘇軾橫空出世,他打破了詞的常規,以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抒發真實性情與獨特的人生感受,開創了「豪放詞的先河,」成就了宋詞的另一座高峰。蘇軾豪放詞開山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論人生豪邁,還看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東坡,豪放詞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詞風以大氣豪邁、狂放霸氣為主,《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他早期抒豪情、寄壯志之作。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首詞是蘇東坡四十歲時的作品,當時他因為受到王安石的排擠,自請出京,公元1074年調往密州任知州。在任期間革新除弊,勤政愛民,頗有政績,為百姓所擁戴。但蘇東坡是有遠大抱負的,他的眼光不限於一州、一城,可惜當時「新黨」把持朝政,英雄無用武之地,鬱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
  • 而立之年的蘇軾在密州做過哪些讓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事情
    一、滅蝗災,太守初建功是朝廷知道密州有旱災、蝗災,故意將蘇 軾派到這裡來,還是上天要考驗蘇軾,派了蝗蟲來為難他?不管什麼原因,蘇軾剛來密州時,正值當地大旱之年,又有蝗蟲災害。蘇軾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難,餓孚棄兒滿地。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詞臨其境]蘇軾因為與朝廷時政不合,為了避開朝廷的殘酷政治鬥爭,他主動提出離開朝廷,到地方密州任太守。雖然王朝雲說蘇軾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但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蘇軾,骨子裡有著那麼一股子「君輕民重」的勁。
  • 蘇軾移守密州,用一首《望江南》抒發內心悵惘,連珠妙語隨意而出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蘇軾的父親蘇洵去世。蘇軾與弟弟蘇轍扶靈還鄉,丁憂三年後回京,遭遇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第一輪打擊。短短兩年之間,眾多師友紛紛離京。公元1071年,蘇軾因上書議論新政,被王安石黨羽彈劾,於是自請外放杭州。三年後,蘇軾改任山東密州知州。
  • 蘇軾最霸氣的一首詞,影響深遠,僅開頭7個字,就令人熱血沸騰!
    >而說到蘇軾的豪放之詞,就不得不提他在較早時期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獵》。當時蘇軾由於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合以及烏臺詩案的影響,先後被貶四次(一說五次),在被貶之前,蘇軾在密州任知州兩年,正是這兩年的時間蘇軾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國是各方面不可撼動的地位,蘇軾自己也曾經為自己的異於常人、獨樹一幟而感到驕傲: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
  •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是年冬,蘇軾作新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蘇軾《江城子》——相思茫茫,千古離殤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為他的亡妻王弗所作。全詞如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 《江城子》丨值得賞味的蘇軾與妻書
    —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作於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當時蘇軾在山東密州作知州。這是一首感人至深流傳千古的悼亡詩,全詩充滿了悽婉哀傷的基調,為蘇軾悼念結髮之妻王弗而作。
  • 不知名網友為廣場舞大媽寫了首《江城子》,開篇就驚豔,大寫的服
    大學小夥子高龍,寫了首《桔子》,「我是春天裡出生的綠皮野獸,在秋夜裡悄悄吞下十瓣月亮」,只有短短24個字打敗2.6萬首作品,拿下大學生短詩大賽大獎。 本期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這樣的詞作,詞作《江城子.廣場舞大媽》,這是一位不知名網友為廣場舞大媽所寫。其實早前筆者也曾讀過不少網友以廣場舞大媽為題材寫的詩作,多數只能算是打油詩,雖風趣卻並不算有水平。但本期這位網友,挑戰的卻是兩宋經典詞牌「江城子」,這就讓人眼前一亮了。
  • 宋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4.千裡: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裡」。5.縱使:即使。塵滿面,鬢如霜:形容飽經滄桑,面容憔悴。6.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軒:有窗檻的小屋。顧:看。7.料得:料想,想來。腸斷處:一作「斷腸處」。8.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現存詞作362首,其中多為奔放豪邁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蘇軾被派往密州(今山東諸城)擔任知州。詞的上闕描述自己帶領將士們出城會獵的場面,「老夫」是作者自稱,當時蘇軾還不到40歲,卻自稱老夫,大有經歷過多曲折後心態漸老的意思。作者左手牽黃狗,右臂託雄鷹,跟隨他的將士們則頭戴錦帽,身著貂裘,千人的隊伍像風一樣席捲而來。
  • 蘇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蘇東坡一生曾兩任杭州,如今走在杭州,無論哪個角落,都有他的影子,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但他所到之處皆有鮮花為他盛開,清風為他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