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2021-02-19 琳音工作室

點擊琳音工作室  免費閱讀

第六篇  宋詞的美麗與哀愁

      這是一個自由又任性、開闊又禁錮、舒適又離亂的朝代。盛與衰在此交融,高雅與低俗在這裡磕碰,塵世的欲想與來世的幻想在這裡糾結。只有動蕩並立、雅俗同分的時代,才能夠看到如此妖嬈與壯烈。一帶江水,將大宋一分為二,一半給了風花雪月,一半給了山河壯烈。悲壯與嫵媚同存,貪慾與憤慨並彰,還有數不清的繁華,汴梁的車水馬龍、杭州的暖風曛醉、勾欄煙巷裡的醉酒彈歌,宋詞是一幅旖旎又壯烈的山河畫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1.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2.十年:指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應念平聲liang。

4.千裡: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裡」。

5.縱使:即使。塵滿面,鬢如霜:形容飽經滄桑,面容憔悴。

6.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軒:有窗檻的小屋。顧:看。

7.料得:料想,想來。腸斷處:一作「斷腸處」。

8.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裡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作品介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

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闕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寫實;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寫虛。上闕記實,下闕記夢,虛實結合,襯託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詞的悲傷基調。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悽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裡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裡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賞析】

在詩人的妻子王弗祭日的十周年,蘇軾夢魂相擾,夜半驚醒。他惶惶四顧,王弗對鏡梳妝的樣子已經隨著夢醒被四周的黑暗吞掉,伸手一拭,雙鬢已被眼淚浸溼,蘇軾難掩心中沉痛,下床題了這首《江城子》。

據史料記載,王弗為人「敏而靜」,知書達理,秀外慧中。在與蘇軾婚後的生活中,王弗總能在一些生活瑣事上從旁點撥,對蘇軾給予提醒,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詩詞賞析,蘇軾都能從王弗那裡得到不同的驚喜。相傳當年北宋進士王方在四川眉州青神縣的岷江河畔與友人相聚。此地在一片青翠俊秀的山峰連綿的雲海間,其中一山名為中巖,名聲在外。此山中有一汪清泉,水波清澈見底,而池中的遊魚更是頗具靈性,只要臨池拍手,這些魚兒便如同聽到召喚一般紛紛遊來。王方見到此景時愛不勝收,便命人為這池清泉取名,眾人撓頭深思時,一少年已經揮毫而就,寫下了「喚魚池」三個大字,筆法遒勁,取義深刻,王方對面前這個少年頓時生出幾分賞識。

這個少年便是蘇軾。因為年少才俊,蘇軾被王方選為乘龍快婿,將自己16歲的愛女王弗嫁給了蘇軾。才子佳人,珠聯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間佳話了。蘇軾為人豁達,不拘小節,在與客人交往時,常會因無心之失而將人得罪。這時,王弗便凝立屏風之後,將蘇軾之過謹記,然後婉言相告,言辭鑿鑿,令蘇軾心悅誠服。王弗的病逝將兩個人11年的幸福終結。王弗去世的第四年,蘇軾續弦,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也是一個溫順賢良的女子,有著和王弗相似的眉眼。恍惚中,蘇軾似乎又能看到曾經的幕幕往事。

 

歌曲·吾妻

主播:竇琳 普通話·聲音塑造培訓師 專職配音師 有聲小說演播者,酷愛朗誦,聲音溫暖大氣. 

個人微信:13605232881  個人公眾平臺:琳音工作室   喜馬拉雅FM:林音小道.

相關焦點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江城子》——相思茫茫,千古離殤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為他的亡妻王弗所作。全詞如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 《江城子》丨值得賞味的蘇軾與妻書
    —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作於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當時蘇軾在山東密州作知州。這是一首感人至深流傳千古的悼亡詩,全詩充滿了悽婉哀傷的基調,為蘇軾悼念結髮之妻王弗而作。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解釋這首詞,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蘇軾,因夢見早逝的愛妻,而寫下的一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侍翁姑恭謹,對詞人溫柔賢惠,恩愛情深。
  • 這首詞可以媲美蘇軾的《江城子》,寫得同樣很深情,讀來潸然淚下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震驚文壇,被評論家認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此詞一出所有同類型的作品盡數皆廢。這首悼亡詞也的確是稱得上少有的佳作;蘇軾以男人少有的深情,寫下了對於妻子王弗的懷念,儘管當時王弗已經逝世十年了,但是蘇軾依舊還在思念對方,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相思,讓蘇軾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似乎在他的愛情上,我們只記得這首驚豔世人的《江城子》,記得他與愛妻王弗之間的愛戀。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蘇軾在與王弗成為夫妻的11年之後,王弗離世。再過十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被創作出,為了思念亡妻。
  • 蘇軾,曾擔任密州太守,寫《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文學人物,我喜歡讀蘇軾的詩詞,能夠給我帶來美感,帶來正能量。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蘇軾很催淚的一首詞,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無論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與九州同」;亦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它們總能以最真摯的肺腑之言,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發自肺腑的一首催淚詞。因為它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且寫得極其沉痛纏綿,所以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 詭神詩話:江城子·夜行,水遠山高路漫長,夜蒼茫,夜未央
    詭神詩話:江城子·夜行,用韻詞林正韻第二部江陽。 水遠山高路漫長。夜蒼茫,夜未央。 風聲嗚咽,心事漸難藏。千裡獨行南北遠。星月隱,偶微光。
  • 蘇軾為愛妾王朝雲寫的悼亡詩,哀怨悽婉,令人不忍卒讀
    最著名的「悼亡詩」,莫過於蘇軾為亡妻王弗寫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蘇軾這首詞寫得纏綿悱惻,相信女人都會喜歡,讀過後一定會被感動
    蘇軾身上的那種浪漫情懷,也是很讓人感動,特別是在原配妻子王弗逝世後,一直還在思念著對方,儘管他後來又娶了王朝雲,不過對於他來說王弗是靈魂伴侶,不過這段令人感動的愛情,其實並沒有維持多久,可是蘇軾始終深愛著她,即使是在她逝世後,也依舊還是思念她,從來沒有忘記。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只要讀懂了,也就懂得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有魅力的一位,千百年來人們對於蘇軾的喜愛,可以說是體現在方方面面,關於他的文學作品,那也是經久不衰。他的每一首詩,每一首詞,那都是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情深意重,尤其是他後期寫給妻子王氏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愛情詞裡的壓卷之作,後世評價這首詞,認為此詞一出餘詞皆廢。
  • 親情篇|古詩詞兩首,記耄耋之年的祖母西歸有感!
    江城子·頭七悼祖母歸去乎?音容長存。祖母生於乙亥年,於丙申年正月十一日寅時西歸,享年八十有一矣。時逢頭七之日,特作此詞,聊慰哀思。一生勞苦鬢成霜。病膏肓,念農忙。註: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興起於晚唐,來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莊最早依調創作,直至北宋蘇軾時始變單調為雙調。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韻。
  • 人文讀書會|蘇軾詩詞短評大賽獲獎結果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短評張麗明參賽作品:夢裡悼亡情更真三等獎(五名)範曉紅參賽作品:《惠崇春江晚景》賞析二等獎作品寫盡悽涼意,一讀一斷腸——《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簡析作者:安安這闋詞,真情鬱勃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蘇軾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讓宋詞真正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由於他獨特的風格,還有對於宋詞全新的理解,讓他的作品深入人心,受到了歷代讀者的追捧。其實在此之前,詞是無法與詩歌相比,對於絕大部分的傳統文人來說,詞只是屬於消遣之作,真正的文人是以詩歌為主,不會把詞當成是文學作品。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文豪蘇軾的深情,夢醒淚流不止,寫下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這句詞出自文豪蘇軾筆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也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想必很多人對這首詞都不會感到陌生,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這首詞背後那個被稱作「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感人故事。話說這年正值蘇軾在中巖書院讀書,中巖風景絕佳,寺下有一綠潭。
  • 宋詞之爭:「豪放派」與「婉約派」兩大流派徒有其名,名實不符?
    在這當中更是開創了一代新的文學表現形式「宋詞」。與唐詩比肩,與元曲齊名,與明清小說同日而語的「宋詞」究竟有何魅力,才惹得眾人紛紛效仿,流傳千古?這當然離不開宋詞的兩大流派,兩大流派一個叫做「豪放派」,以蘇軾、黃庭堅、辛棄疾等人著稱。「豪放派」詞跟它字面意思差不多,主要特點就是視野恢弘、不拘一格,表現出詞人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