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琳音工作室 免費閱讀
第六篇 宋詞的美麗與哀愁
這是一個自由又任性、開闊又禁錮、舒適又離亂的朝代。盛與衰在此交融,高雅與低俗在這裡磕碰,塵世的欲想與來世的幻想在這裡糾結。只有動蕩並立、雅俗同分的時代,才能夠看到如此妖嬈與壯烈。一帶江水,將大宋一分為二,一半給了風花雪月,一半給了山河壯烈。悲壯與嫵媚同存,貪慾與憤慨並彰,還有數不清的繁華,汴梁的車水馬龍、杭州的暖風曛醉、勾欄煙巷裡的醉酒彈歌,宋詞是一幅旖旎又壯烈的山河畫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1.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2.十年:指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應念平聲liang。
4.千裡: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裡」。
5.縱使:即使。塵滿面,鬢如霜:形容飽經滄桑,面容憔悴。
6.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軒:有窗檻的小屋。顧:看。
7.料得:料想,想來。腸斷處:一作「斷腸處」。
8.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裡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作品介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
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闕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寫實;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寫虛。上闕記實,下闕記夢,虛實結合,襯託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詞的悲傷基調。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悽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裡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裡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賞析】
在詩人的妻子王弗祭日的十周年,蘇軾夢魂相擾,夜半驚醒。他惶惶四顧,王弗對鏡梳妝的樣子已經隨著夢醒被四周的黑暗吞掉,伸手一拭,雙鬢已被眼淚浸溼,蘇軾難掩心中沉痛,下床題了這首《江城子》。
據史料記載,王弗為人「敏而靜」,知書達理,秀外慧中。在與蘇軾婚後的生活中,王弗總能在一些生活瑣事上從旁點撥,對蘇軾給予提醒,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詩詞賞析,蘇軾都能從王弗那裡得到不同的驚喜。相傳當年北宋進士王方在四川眉州青神縣的岷江河畔與友人相聚。此地在一片青翠俊秀的山峰連綿的雲海間,其中一山名為中巖,名聲在外。此山中有一汪清泉,水波清澈見底,而池中的遊魚更是頗具靈性,只要臨池拍手,這些魚兒便如同聽到召喚一般紛紛遊來。王方見到此景時愛不勝收,便命人為這池清泉取名,眾人撓頭深思時,一少年已經揮毫而就,寫下了「喚魚池」三個大字,筆法遒勁,取義深刻,王方對面前這個少年頓時生出幾分賞識。
這個少年便是蘇軾。因為年少才俊,蘇軾被王方選為乘龍快婿,將自己16歲的愛女王弗嫁給了蘇軾。才子佳人,珠聯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間佳話了。蘇軾為人豁達,不拘小節,在與客人交往時,常會因無心之失而將人得罪。這時,王弗便凝立屏風之後,將蘇軾之過謹記,然後婉言相告,言辭鑿鑿,令蘇軾心悅誠服。王弗的病逝將兩個人11年的幸福終結。王弗去世的第四年,蘇軾續弦,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也是一個溫順賢良的女子,有著和王弗相似的眉眼。恍惚中,蘇軾似乎又能看到曾經的幕幕往事。
歌曲·吾妻
主播:竇琳 普通話·聲音塑造培訓師 專職配音師 有聲小說演播者,酷愛朗誦,聲音溫暖大氣.
個人微信:13605232881 個人公眾平臺:琳音工作室 喜馬拉雅FM:林音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