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La Peste)是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書通過描寫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在突發鼠疫後以主人公裡厄醫生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那些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擁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絕望不頹喪,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的偉大的自由人道主義精神。
故事梗概
小說講述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發生瘟疫,突如其來的瘟疫讓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無知,掩飾諉過,甚至想利用災難來獲取利益;原來過著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憑著黑市門路,為人民帶來各種禁品,突然成為了城中的風雲人物;小百姓恐慌無助、自私貪婪,每天都只是過著頹廢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鎖,無人能夠自由進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著住在城外的親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幹的記者被迫過著無親無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參與自願隊消磨時間。主角裡厄醫師這時挺身而出救助病人,與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過,他的妻子卻遠在療養院,生死未卜。
最終鼠疫退卻了,然而儘管喧天的鑼鼓衝淡了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可是奧蘭人永遠不會忘記鼠疫曾給他們帶來的夢魘。
《鼠疫》這部小說的意義在於,加繆給自己設置了一道難題、一場考驗——一場對其「反抗」哲學的考驗。在反抗鼠疫的極端情境中,幸福與反抗、「有益」與「有趣」、歷史與當下產生了複雜的衝突與糾葛。歷史需要反抗,若反抗,必然需要犧牲幸福,加繆卻又擔心放棄幸福會讓「反抗」走向幸福的反面,如此,則無法介入歷史,只能是「靜止的」反抗。
1947年《鼠疫》獲得了法國批評獎。50年來暢銷不衰,被認為是加繆最有影響力和社會意義的作品。
小說《鼠疫》藉助對苦難、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將現代人的生存困境推到極致,構造了人類反抗姿態與荒誕處境之間的張力,肯定了一種力所能及的行動,提示無神時代的現代人在愛中尋找信仰之源。進一步確立了加繆在西方當代文學中的重要地位。
作品評價
蘇珊·桑塔格《加繆的〈札記〉》:「他這樣做的時候常帶有一種合乎情理而又自信輕鬆、優雅寬厚的非人格性的神氣。」
孫甘露《當你咳嗽讀什麼》:「偉大的加繆,通過鼠疫發現世界之荒謬,而時髦的人則通過瘟疫發現時髦。」
作家蔣方舟:「這是一部無論篇幅、題材、文筆和主題都無可挑剔的小說。」「我會反覆閱讀這本書,不斷告訴自己什麼是善,以及在動蕩、戰爭、劫難的極端環境下怎樣繼續做一個善良的人,告訴自己怎樣在集體的荒謬和失控中堅守正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