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因冠狀病毒在空氣中傳播而生病,這是重新開放的一個巨大挑戰

2020-12-23 生物谷

2020年6月26日訊 /

生物谷

BIOON /——作為一名研究傳染病的科學家,Douglas Reed專門研究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但他也是教會安全小組的成員。


過去幾周,隨著各州開始放鬆限制,Reed及其同事一直在討論是否以及如何安全重啟服務。但冠狀病毒遠未消失。當他們試圖弄清楚如何在保護會員的同時保持服務時,有一個問題特別值得關注: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有多普遍?


如何傳播病毒


呼吸道感染通常通過三種可能的方式傳播:直接接觸、飛沫和空氣中的顆粒。


接觸傳播發生在當一個人接觸帶有活病毒的物體時並生病。


飛沫是人咳嗽或說話時從口鼻流出的粘液或唾液的小顆粒。它們的直徑從5微米到數百微米--從一個紅細胞到一粒沙子。大多數水滴,尤其是大水滴,會在幾秒鐘內落到地面,通常飛行距離不會超過1或2米。如果有人對著你咳嗽,你就生病了,那就是液滴傳播。


空氣傳播的發生是因為空氣中的粒子被稱為液滴核。液滴核是直徑小於5微米的粘液或唾液。人們說話的時候會產生液滴核,但是當小液滴蒸發和縮小的時候也會形成。許多小水滴收縮得非常厲害,以至於它們在撞到地面之前就開始漂浮,從而成為氣溶膠。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人們在說話的時候,每秒鐘會產生數千個這樣的微粒核,這些懸浮的微粒可能含有活病毒,在空氣中漂浮數小時。它們很容易吸入,如果含有活病毒,會讓人生病。小液滴核傳播冠狀病毒的能力,對像教堂這樣的地方是否能重新開放以及如何重新開放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大流行初期,美國CD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最擔心的是,冠狀病毒會通過表面和大液滴傳播。


但是,對SARS-CoV-2進行的研究越多,就有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傳播正在發生,儘管這是有爭議的。美國CDC和WHO現在都建議普通民眾佩戴口罩,但對於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如何在世界各地重新開放公共場所的人們來說,問題依然存在:空氣傳播到底有多重要?


實驗室的空氣傳播壽命


要被感染,人需要接觸活病毒。如果病毒在人吸入之前死亡,他們就不會生病。


為了測試SARS-CoV-2在空氣中的生存狀況,研究人員使用特殊設備製造出霧化病毒,並使其在空氣中長時間傳播。然後,研究人員可以提取病毒樣本,看看它在氣溶膠中能存活多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早期研究,讓病毒在空氣中傳播了4個小時,並在整個過程中發現了活病毒。Reed參與的後續預印本研究發現,冠狀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長達16小時。


無論是最初的研究還是Reed參與的研究,都沒有測量溫度、溼度、紫外線或汙染對氣溶膠中病毒存活的影響。有證據表明,模擬陽光可以在7分鐘內滅活表面唾液或氣溶膠中90%的SARS-CoV-2病毒。這些研究表明,病毒在室外可以迅速滅活,但在室內傳播的風險仍將存在。


來自現實世界的證據


實驗室研究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但現實世界的情景指出了空氣傳播的真正風險。


來自中國、新加坡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報導稱,在接受COVID-19治療的醫院的病房中發現了病毒,在通風系統中發現的病毒含量非常低。來自中國的報告還在一家百貨公司的入口處發現了病毒的證據。到目前為止,這些研究是使用聚合酶鏈反應測試來尋找病毒DNA片段,而不是活病毒。他們不能告訴研究人員他們的發現是否具有傳染性。


關於空氣傳播風險的直接證據,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和國外的一些案例研究。


一項研究追蹤了韓國一個呼叫中心的一名感染者如何感染了94人。此外,有廣泛報導稱,中國廣州一家餐廳的一名感染者將病毒傳染給了另外9人,原因是房間裡的空調設備產生了氣流。


也許最令人震驚的是華盛頓教堂唱詩班的例子。一個人在唱詩班唱歌感染了另外52人。唱歌和高聲發聲通常會產生大量氣溶膠,有證據表明,有些人甚至在正常講話時也是氣溶膠的超級釋放者。這次事件中的一些感染可能是飛沫或直接接觸造成的,但一個人能夠感染這麼多人這一事實強烈表明,空氣傳播是這次爆發的驅動因素。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比較了緩解措施的成功程度,比如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試圖確定病毒是如何傳播的。作者得出結論,氣溶膠傳播是主要途徑。這一結論在科學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但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確實顯示了口罩在減緩COVID-19傳播方面的有效性。


這對重新開業和個人意味著什麼?


證據強烈表明,空氣傳播很容易發生,很可能是這次大流行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當人們開始冒險回到外面的世界時,必須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有一種簡單但並非完美的方法可以減少空氣傳播:戴口罩。由於人們可以在出現症狀前或無症狀時傳播病毒,普遍戴口罩是一種非常有效、低成本的減緩大流行的方法。


由於主要的風險是在室內,增加通風率和不讓室內空氣循環將更快地從室內環境中清除病毒。(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麥當勞暫停重新開放美國餐廳 要顧客員工戴口罩
    由於美國部分地區的冠狀病毒病例繼續激增,7月24日麥當勞暫停重新開放美國餐廳的做法並繼續持續30天。該公司還將從8月1日開始要求顧客戴口罩。麥當勞員工將接受培訓,以解決這些情況,該公司將重新為我們和我們的特許經營商的員工共享資源,他們希望重新進行降級培訓。厄林格和薩萊布拉寫道:這項政策的目的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並專注於在客戶無法或不願意戴口罩時快速找到解決方案。在客戶拒絕戴口罩的情況下,我們會採取額外的程序,以友好、快速的方式處理他們。
  • Nature:兒童如何傳播冠狀病毒?科學家們到現在都還不清楚!
    2020年6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自大流行初期以來,兒童在傳播冠狀病毒中的作用一直是一個關鍵問題。現在,隨著一些國家允許學校在封鎖幾周後重新開學,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 新型紫外線燈:可殺死空氣中的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這項研究的領導作者、哥倫比亞大學迷走神經內科和外科醫學院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放射研究中心主任大衛·布倫納(David Brenner)博士表示:「根據我們的研究成果,在目前的監管限制內通過C波段遠紫外線進行持續的空氣消毒,可能會大幅降低人類居住的室內環境中經空氣傳播的病毒水平。」
  • 空氣溼度與冠狀病毒的關係
    空氣溼度與冠狀病毒的關係冬天,寒冷的氣溫迫使我們躲在屋裡取暖。不幸的是,當我們提高恆溫器的溫度時,我們也去除室內空氣中的溼氣,從而降低我們家的相對溼度(RH)。這種降低的溼度不僅會造成舒適性問題——它還可能造成健康問題.這種乾燥的室內空氣會使我們的皮膚和嘴唇感到乾裂,引起鼻子流血和喉嚨疼痛,並導致靜電衝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乾燥的室內空氣會增加流感和COVID-19等空氣傳播病毒的傳播速度。
  • Nature官方呼籲,所有新冠狀病毒研究者「保持共享,保持開放」
    這篇文章中,《自然》稱,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阻止病毒的傳播,幫助受到感染的人們,這就包括研究病毒是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增加診斷設備的供應和加速疫苗的開發。石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這種病毒可以殺死人類細胞,並通過與另一種冠狀病毒相同的分子受體進入人類細胞,這種冠狀病毒與引起SARS的冠狀病毒類似。澳大利亞的一個實驗室於1月28日宣布,已經從一名從中國返回的感染者身上獲得了病毒樣本。研究小組正準備與其他科學家分享這些樣本。
  • 歐洲領導人警告美國權衡不用疫苗的重新開放風險 US, European...
    >ELANA SCHOR,MIKE STOBBE和MICHAEL KUNZELMAN紐約(美聯社)-在一個周末,當大量的流行病困擾的人們因封鎖數周而出現時,美國和歐洲的領導人在知道取消疫苗可能需要數年的開發周期後,開始權衡取消COVID-19限制重開經濟的風險和收益。
  • 20英尺距離、5分鐘後被感染:韓國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室內傳播
    該研究——是對越來越多有關該病毒通過空氣傳播證據的補充——凸顯了韓國的細緻而常常是積極的接觸者追蹤做法是如何讓研究人員密切追蹤該病毒是如何通過人群的。「在這次暴發中,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間的距離是……遠於通常接受的2米(6.6英尺)液滴傳播距離」,研究作者們寫道。
  • 氣溶膠傳播是什麼意思?和空氣傳播有什麼區別
    2月8日,在上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確認了新冠肺炎的三種傳播途徑,包括此前被微信闢謠助手定義為謠言的「氣溶膠傳播」。按照衛生防疫專家的解釋,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那麼,氣溶膠傳播意味著什麼?專家稱,不是病毒在空氣中瀰漫,不用緊張。
  • 大公司晨讀:蘋果推遲中國公司辦事處、零售商店的重新開業時間
    蘋果推遲中國公司辦事處、零售商店的重新開業時間  受疫情影響,蘋果於2月初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所有公司辦事處,商店等辦公場所,預計關閉時間將持續到2月9日。該公司正努力在2月10日當周重新開放公司辦公室和聯絡中心,並且為零售店的重新開業做準備,其在線商店仍然開放。該公司並未提供具體的開業日期。
  • 冠狀病毒封鎖:哪些歐洲國家正在放寬限制?|捷克_社會|挪威_社會|...
    餐館,酒吧和體育賽事因只有超級市場和送餐服務而關閉。奧地利商店可能會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重新開放。奧地利政府已採取行動限制人們的行動自由近一個月後,該國開始放寬鎖定措施。允許4300平方英尺以下的非必需品商店以及五金店和花園中心開放。大型購物中心和美髮店將於5月1日效仿。將要求人們在商店和公共運輸工具上戴口罩。
  • 斯裡蘭卡推遲開放!塞席爾8月1日重新開放
    斯裡蘭卡重新開放旅遊業的計劃,一切準備措施都在認真地執行。但現在卻不得不推遲,在Covid-19病例激增之後,該國決定推遲原定於8月1日宣布的開放時間。 斯裡蘭卡在6月底取消了遏制措施,原因是該病毒在其國內已受控制、傳播程度較低。但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斯裡蘭卡上周出現的一系列新的冠狀病毒病例,253名患者在一夜之間檢測出陽性,所以斯裡蘭卡不得不推遲開放,至於何時重新開放,有確定消息時,小編會及時和大家分享。
  • 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什麼是氣溶膠?是否等同經空氣傳播?我們該如何...
    簡單地說,氣溶膠是一些在空氣中懸浮的超小顆粒,這些顆粒還可能引發疾病。   要了解氣溶膠傳播,有必要先解釋下空氣傳播。   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到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的更小顆粒。
  • 「6·23」奧林匹克日,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重新開放
    2020年6月23日,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選在這一天重新開放,這是該館因新冠肺炎疫情於2月27日關閉後,近4個月來首次開放。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位於東京新宿區,在國立競技場對面,與日本奧委會位於同一座大樓內。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長、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山下裕泰,在重新開館日發表了致辭,傳遞了信心。
  • 網絡迷因:亞文化傳播的下一個風口
    1976年,英國進化生物學、動物行為學專家理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了「迷因」的概念,他將這個詞定義為「模仿產生的東西」,認為迷因是文化變遷的基本單位,文化的傳承和革新是人們通過對特點文化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和複製而實現的。簡單來說,迷因做為承載文化的觀念和基本單位,可以將文字,語言,動作或者其他對象迅速引起大眾傳播。
  • 新型冠狀病毒在空氣中可以存活多久?事關預防效果,早知道早受益
    恐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說實在話,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對這種病毒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只能聽從醫學專家的建議。專家告訴我們,這種病毒會引起一種新型的肺炎,預防它的辦法之一就是要戴好口罩。戴好口罩的意思是說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通過戴口罩可以有效隔離空氣中的病毒。那麼,新型冠狀病毒在空氣中可以存活多久?
  • 防新冠狀病毒傳播感染,不宜使用吸塵器清掃房間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揭示:吸塵器在吸塵的同時,會將帶細菌的塵埃重新排放出來,使室內的空氣汙染更嚴重,很容易引發哮喘和過敏等疾病。科學家們檢測了11個品牌共21款吸塵器,包括2款商業用機,機齡從6個月至22年,售價介於100到800美元不等,品牌包括Dyson、Electrolux、Hoover、iRobot與Sanyo,測量了62種空氣微粒物質。
  •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空氣有毒?還能開窗嗎?
    正常人一個噴嚏下去,數以億計的病毒被呼吸道強勁的壓力噴射出來,大於100微米的飛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離內,而氣溶膠(圖中紅色雲霧)卻可以飄散在9-10米內的空氣中,經歷蒸發、乾燥,慢慢蛻變為被上皮細胞包裹的冠狀病毒微粒,這些瀰漫著病毒的「霧氣」如果達到足夠高的濃度,是可以通過眼角膜等黏膜進入體內的。
  • 冠狀病毒拯救了地球!印度北部的空氣汙染急劇下降!
    來自美國宇航局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的大學空間研究協會(USRA)科學家帕萬·古普塔驚訝道,冠狀病毒拯救了地球!導致空氣汙染急劇下降急劇下降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社交距離的限制,而歸根結底就是冠狀病毒,正式由於冠狀病毒導致了封鎖,從而使得印度北部乃至全球的空氣汙染有所下降!
  • 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重新開放,壓抑之後生意爆滿
    羅馬特殊行業服務者講述疫情下的生意狀況,而同在歐洲的阿姆斯特丹紅燈區已經宣布重新開放,生意很紅火。  該市著名的妓院區並沒有完全恢復正常,儘管性工作者和嫖客必須遵守嚴格的新規定。    重新開放後的紅燈區依然人潮洶湧
  •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解析百歐森地鐵空氣淨化消毒裝置
    然而面對還在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工具出行的人們,在人流聚集區做好自身防疫外,地鐵的防疫設備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健康安全呢?接下來百歐森帶你一起解析地鐵裡的空氣淨化消毒裝置。地鐵做為地下建築,在地面空間環境相對而言,是一種典型的封閉的有限環境。地鐵車站環境緊閉,客流量大,空氣品質很差,主要靠機械通風與中壓空調進行空氣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