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民國時期的上海灘,陳獨秀這樣說:
「上海的社會哪一種人最有勢力?表面上看,政治的、經濟的大權都在西洋人手裡,但社會底層卻不盡然。大部分工廠勞動者、搬運夫,大部分巡捕、大部分包打聽,這一批活動力很強的市民都在青幫支配之下。」
他還說:「他們老頭子的命令效力強過工部局。他們所作的罪惡實在不少,上海的秩序安寧可以說操在他們的手裡。」
青幫,傳統三大幫派之一(青幫、洪門、哥老會),關於三大幫派,小編另闢新文撰述。
青幫歷史悠久,又稱清幫、安清幫。
最早的雛形自明朝始,形成規模大約在雍正年間,當時的漕運水手為了和官方作鬥爭,秘密結社。因以漕運為主業,故又稱糧船幫。
到了民國,所謂亂世養黑幫。
青幫的勢力在上海灘迅速壯大,形成仁社、榮社、恆社、興中學會、江北幫等五大派系。
主要人物有眾人皆知的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
青幫勾結軍閥政客,廣收門徒,霸佔地盤,設賭場妓院,販毒綁票勒索,為了追逐勢力和金錢,無惡不作。還有的青幫頭目,巨額投資工商業,可見其能人亦不少。
青幫成員不僅有大量的城市遊民和流氓,而且接納了產業工人、知識分子、以及中小民族資本家等階層。巔峰時,青幫的組織到了幾乎無孔不入的程度。
舉例子,上世紀30年代:
上海紗廠中,男工有70-80%加入了青幫或其他幫派;
上海的人力車夫有90%加入了青幫;
上海的碼頭工人也有70-80%加入了幫派。
不完全估計,當時的上海幫會分子有50-60萬之眾。而當時上海市的人口不過300萬。
本文男主蔣志清,又名蔣中正,常被稱呼為「蔣介石」。
男主就叫蔣中正,蔣志清是曾用名(雖然不止這一個,還曾用過瑞元、周泰等),字才是「介石」。
介石同學年輕時,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雖然幼年喪父,家境一般,但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到當時軍事上比較先進的日本留學,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能。
雖然被日本人騙去洗馬、擦鞋,沒學到真正的日本軍事精髓,但鍛鍊了介石同學的精神和體魄,最重要的是認識了義兄陳其美,加入了同盟會。
陳其美乃一猛人也,辛亥革命前後,積極奔走,肩抗反清大旗,不怕犧牲的鬧革命。
辛亥革命勝利後,陳其美成了上海督軍。
上海督軍有多厲害?
黃金榮厲不厲害?上海青幫的頭號人物。
因為在上海,因為看戲,扇了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幾巴掌,第二天就被盧永祥的部下何豐林抓了起來,被盧筱嘉狠狠的揍了一頓。
若不是杜月笙的幾百萬大洋,一代流氓大亨黃金榮,生命估計就定格在40多歲了。
而盧永祥這種不入流的軍閥,豈能和陳其美相比。
蔣介石在辛亥革命中寸功未李,急匆匆敢回國時,辛亥革命已經結束了。
但陳其美依然讓蔣介石在滬軍當了團長。這就是苟富貴勿相忘的經典例子。
然而,蔣介石的前途卻隨著義兄陳其美被袁世凱暗殺,戛然而止。
蔣介石,一位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將近三十歲的失意男子,自此,只能在上海獨自謀生。
上海灘豈是好混的——特別是志大才疏的蔣介石同學。
蔣介石同學不生產、不製造、不貿易,偏偏做起了證券行業——又稱割韭菜的行業。
原因何在?
幹革命是需要花錢的,介石同學認為做證券來錢快,可以為革命快速募集大量資金。
很快,不善此道的蔣介石同學背了一屁股債。
當時欠債不還,是要被追殺的,搞不好小命就沒了——美玲女士還等著他結婚呢。
所以,蔣介石不能有事,怎麼辦呢?
有些人命中注定是有貴人的。
上海總商會會長虞洽卿,和蔣介石是同鄉,看好這位年輕人。
虞洽卿給蔣介石出了一個主意,把蔣介石一通吹噓後,介紹給了青幫頭子黃金榮。
黃金榮看人的眼光一般,只不過是給虞洽卿一點面子,才勉強答應收蔣介石為徒。
1916年,已經29歲的蔣介石以「蔣志清」的名字遞門生帖,拜黃金榮為師,正式加入了青幫。輩分還行,和杜月笙、孫悟空一樣,為「悟」字輩。
把蔣介石的債務擺平,對黃金榮而言,算是送給徒弟的一個小禮物。
蔣介石在青幫做了哪些事呢?
一句話,他什麼事都沒做。因為很快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件:「永豐艦事件」。
陳炯明炮轟孫中山在廣州的總統府,孫中山被迫躲到了永豐艦上。
政治嗅覺靈敏的蔣介石,在日本時就通過陳其美認識了孫中山,只恨無緣加強關係。
孫中山在永豐艦避難,這種拍馬屁和抱大腿的機會,可謂千載難逢,蔣介石立刻就要南下「護駕」。
聽說蔣介石要南下「護駕」,黃金榮非常講究的給了蔣介石几百塊盤纏錢——黃金榮看人眼光不行,投資眼光不錯,這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啊。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蔣介石從此平步青雲,成了黃埔軍校校長、北伐軍總司令。
北伐軍攻克上海後,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還特意去黃公館看望了黃金榮,據說還送給黃金榮一塊金表,以感謝曾經的照顧。
深層次的目的,無非有兩個:
一是告訴黃金榮,拜其為師、加入青幫的人叫「蔣志清」,而我是北伐軍總司令「蔣中正」。不要搞混淆了哦,否則,想想盧永祥和盧筱嘉。
二是黃金榮的青幫勢力必須為我所用,彼此合作,互利雙贏。
黃金榮和青幫,都是聰明的。事實上,1927年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事件,就有青幫的大力協助。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蔣介石 「論功行賞」,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分別被任命為「總司令部」顧問、「軍委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等職。
南京政府需要經費時,蔣介石會讓上海的幫會強迫江浙財閥們捐款。
鑑於上海有「租界」,蔣介石控制不了的資本家,幫會便心領神會的對資本家們「運用強硬手段促使上海銀行家和商人認購新的國庫券」,甚至不惜「綁架富戶」,進行勒索。
利用幫會進行走私、販毒等活動,從中謀取暴利,也是蔣介石增加財政收入的常用手段之一。
同時,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
既然得到了蔣介石的扶持和縱容,上海的幫會在南京國民黨政府存在的十年間(1927—1937年)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青幫等幫會,不再是單純的黑社會,而是「政幫合一」了。
非但使幫會公開化、社會化、合法化,更使幫會如虎添翼,急速膨脹。
本文由後知後覺吳原創,歡迎關注和評論。
青幫大佬劇照
青幫三大佬
大佬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