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2020-12-16 滄海一粟了無痕

四書五經對於中國人來說,真的是名聲太大,如雷貫耳,好像只有把這四書五經都能倒背如流的才算是滿腹經綸似的。那麼這個所謂的四書五經到底是哪四書、哪五經呢?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傳統上,把這四書五經看作是儒家的名著或經典。儘管孔子做了「十翼」,我個人還是覺得《周易》不是局限於儒家的,應該是先於儒家、超脫於儒家的。

今天,想探討一下「中庸」這個概念。《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部分,後來單獨拿出來,成為四書中的一書,可見中庸的思想對於儒家的重大意義。

一般的理解,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溫不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而這個「庸」字更容易讓人產生平庸、一般般、很普通的聯想,所以,很懷疑中庸思想的權威和價值,應該配不上那麼高大上。

但是,孔子曰了:「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這話什麼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但很少有人能夠持久保持這種德行。

是不是很驚訝?竟然上升到了如此高度,可見,這個看似普通的「中庸」應該有很深的道理在其中。

中庸的真正含義是中正、中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所謂中正是說明君子做的每件事都符合道義,是公正公平的。但不是說,面對敵人時不可以雷霆萬擊,幫助弱者時不可以傾其所有,是每件事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進行,積累起來,在一個長期的時間段裡,中和就起作用了,顯得不偏不倚,不溫不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

面對三岔口,中庸不是一定選「左中右」裡的「中」,而是右正確便選右,左更好便選左,始終選擇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態度、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力度……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中庸」,能長久保持中庸之道的確不容易,所以孔子認為這是最高的德行。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中庸就是老好人,不得罪人,不發脾氣,沒有個性,這樣的理解未免太狹隘了。

相關焦點

  •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庸之道嗎,如何才算把握了中庸
    儒家思想的精髓大抵體現在孔子的中庸思想。至於怎麼樣才算學會了儒家之精髓,若以中庸思想為儒家精髓來看,要學會中庸,首先得把握中庸思想的靈活性和原則性。但是,世事無常,而中庸思想所講求的那個度總是難以掌握的,所以,還沒有誰可以說自己已經學會了中庸的,只能說在走向中庸的路上。
  • 中庸的意義是什麼
    中庸的意義為:中庸書中: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爾?譯白:平常的德行要努力實踐,言行要謹慎,有不足之處不能不勸勉自己,言行一致君子怎麼能夠不忠厚呢?所以中庸兩個字其實應該拆開來看,其中恪守正道謂之忠,謹小慎微謂之庸。所以中庸連起來翻譯就是「恪守正道,謹小慎微」。這個和中庸書本中的敬,誠,忠是一致的。儒家本身是人乘善法,仁義禮智信對應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五條戒律。所以中庸意義本意也是修行方法:恪守正道,言行謹慎。
  • 「君子中庸」
    子思引用孔子語錄,直接目的當然是展現孔子中庸思想,同時也是要證明自己在前面的論說是有根據的,是孔子思想的延伸與發揮。在說「君子中庸」之前,先說孔子的另一個論斷:「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中庸》所載為「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文字有異,大意相同。中庸作為道德,大概最高了;民眾缺少它很久了。
  • 大學中庸原文
    ◎ 白話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治國),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齊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養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養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誠意);要想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必先明理—窮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慾,修正其不正確的觀念(格物)。※格者:正其不正。
  • 新生兒取名:出自中庸的精選好名,冷門且好聽!
    《中庸》是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重視德行與修養,指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誠,《中庸》中不乏哲理豐富之佳詞佳句,如果引用得當,選擇適宜,來作為寶寶的名字,那麼對寶寶的人生將大有助益。很多父母擔心為寶寶取的名字重名率高,不夠獨特,或是名字內涵不夠豐富,這裡江南易林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從《中庸》挑選一些含義豐富,冷門好聽的名字。以下是江南易林從《中庸》裡精選的好名,家長朋友們可以進行參考。
  • 鬼神都是有德行的,何況要做人
    孔子說:「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開它。天下的人都齋戒淨心,穿著莊重整齊的服裝去祭祀它,無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頭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詩經》說:『神的降臨,不可揣測,怎麼能夠怠慢不敬呢?』從隱微到顯著,真實的東西就是這樣不可掩蓋!」
  • 你對於《中庸》中的,中庸之道與君子常體是如何理解的
    《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相傳戰國時期是孔子之孫子思所著,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意義和影響不亞於《論語》。《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 《中庸》二十句名言,帶你感受至高的大道境界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至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終正式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
  • 中庸的思想淵源,以及與仁、中和的關係
    《洪範》的「皇極」,即是「無偏無陂(頗)」,所謂「極」,原指房屋的大梁,乃房屋中最高最正最中的重要部件,引申為大中至正的標準。《尚書·酒誥》,「各永觀省,作稽中德。」時常反省自己,切實實踐中德,此處「中」與「德」連用,其含義為「中正」之義;《尚書·大禹謨》堯禪讓禹「允執其中」;西周初年,周公治理國家時也倡導「惟良折獄,罔非在中」,只有做到「中正」才能治理好國家,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源頭,最初都是政治思想中的「用中」, 「中正」是對治理好國家而言,主要講政治之德即「中德」,更側重於做事的最高原則。
  •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中庸》,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知道了:讀《中庸》一定要讀各家的註解,否則根本無法理解那些超級大詞是在表達什麼,並且各朝大儒對《中庸》的理解是按照通經致用的原則,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漢朝與宋朝的大儒們,對中庸的解釋有什麼不同?01漢朝的理解說到漢朝人對《中庸》的理解,我們必須得先回憶一下之前說過的《尚書》。漢朝迷信的是天人感應、五行生剋之類的神秘知識。
  • 中庸 | 第六章(13):祭祀和宗教
    我們在前面簡單大概說明《中庸》引用孔子所說天人之際的「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開始,到「舜其大孝也與」,以及「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三段文章,貿然一讀,好像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本旨,以及「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學養境界,似乎接不上關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拾人牙慧?要結合《道德經》56章細讀
    什麼是孔子提倡的「中庸」?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就是:中庸作為一種德行,應該是至高無上的吧,大家都很少去秉持了。在莫大的理解中,儒家的「中庸」,就是「客觀」,講究的是個「無我」,啥事情都要站在實事求是的立場上,不以個人喜好和價值觀去評判,啥事情都要符合「人道」的標準,。
  • 中庸的理想狀態,是一切處於和諧之中.
    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中庸的理想狀態,是一切處於和諧之中,不處極端。「中庸」是中國古代一個至高的行為標準,它是哲學上講的那個最合適的「度」。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不怨天、不尤人,不為外物所動。耳順,就是悲天憫人,就是理解與包容。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
  • 亞里斯多德的中庸學說——也許中西哲學在那時差異並不大
    在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那裡還真地發現了中庸思想,掩卷長思,還真地發現跟我們古代的中庸思想差不多。我還講了中庸之道的哲學我國的中庸,洋洋大篇,取其最要者「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認為處理事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態度是最高的道德準則。
  • 中庸作為天地萬物的本體,其實現的順序和過程,就是中庸
    《中庸》探討了道的一般本性,但它認為其一般本性不是其他什麼,而就是中庸自身。因此,道不是此種道或彼種道,而就是中庸之道。 但在日常語言中,中庸常被誤解。它一般被認為是一種沒有是非判斷的折中的態度,或者是一種平常的和平庸的狀態。總之,中庸的日常用法並不具備積極的意義,而只有消極的意義。
  • 孔府菜《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之中庸
    以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之哲理,不斷完善創新,加之千百年來,孔府名廚巧師們潛心研究,師承舊制,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逐漸形成了自成一格,名卷珍饈齊備,品類豐盛,完美,中庸調和,明雅,味美,器和,養生之精粹的《衍聖公府菜》暨《孔府菜》也使孔府菜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傳承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官府菜。
  • 新生兒取名:精選中庸裡清新儒雅、智慧過人的好名字!
    《中庸》是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專門論述人生修養與境界,在內容上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認為「至誠」是人生最高境界。很多家長為寶寶取名首選是唐詩、宋詞、楚辭、詩經等一類的古籍,往往會忽視《中庸》。其實《中庸》博大精深、藏著滿滿智慧。江南易林整理了120個精選《中庸》中的寶寶名字,家長朋友想要為寶寶取一個清新儒雅、智慧過人的好名字,那就請看下文。
  • 用簡單的三個字概括《中庸》思想,做到了你就快樂了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的著作,他在全面掌握孔子的思想體系後,還創立了自己的思想,進一步將孔子的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孔伋認為「中庸」是社會中人的最高道德標準,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那什麼是「中庸」呢?大多數人認為就是一種不偏不倚的狀態。
  • 人生正道貴「中庸」,學會中庸之道,你才不會平庸
    按儒教學說,執中是處理問題的最高智慧,大到治國理政,小到日常瑣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均可以、並應當應用。執中的含義大致為恪守中道、無過無不及、執兩用中、和而不同、通權達變,其反義則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簡單思維方式。
  • 吞噬一切的中庸皇女——永恆烈焰攻略
    (我這個配卡只有3.5X,假如是主強度我記得最高有8X)必須程度:★★(後期被更好的代替)火雞是經典的四維戰甲,也就是強度,持久,效率,範圍都需要的戰甲,而這類的戰甲最大的缺點就是中庸,再加上技能實在沒啥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