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蟠、中油蟠系列桃品種關鍵栽培技術較好地解決裂果
王力榮
長期以來,裂果是限制蟠桃、油蟠桃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桃裂果可分為裂核(果核開裂)、裂頂(果頂不閉合)、裂皮(果皮開裂)3 種(圖 1),其中蟠桃主要是裂核和裂頂,油桃主要是裂皮,油蟠桃兼具裂核、裂頂和裂皮。中蟠桃、中油蟠系列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的使用,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贏得了種植者和消費者的廣泛喜愛,為我國桃產業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不同品種裂果率不同,部分果農不能很好地掌握防裂果技術,尤其是 2020 年春季連續幾次的低溫霜凍及強降雨等極端氣候導致裂果率增加。為此,作者科研團隊對部分主要蟠桃、油蟠桃產區進行了現場考察和電話諮詢,發現晚霜對中蟠桃和中油蟠系列品種坐果的影響不大,但中蟠桃 11 號、中油蟠 11 號等果實較薄品種的裂果率上升,而對中蟠 13 號、中蟠 17 號、中油蟠 7 號和中油蟠 9 號影響不明顯。作者根據蟠桃、油桃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新育成品種的生物學特點,提出其配套的栽培技術要點,以進一步提高蟠桃、油蟠桃的質量,促進蟠桃、油蟠桃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蟠桃果頂不閉合
油桃裂皮
油蟠桃裂果
圖1 桃裂果類型
1 蟠桃、油蟠桃品種的共性生物學特點
1.1 蟠桃
果實發育特性表明,蟠桃果實發育早期生長素含量低,縱向細胞分裂次數少,果實厚度小;在同一個遺傳群體中,與圓桃比較,蟠桃單果質量為圓桃的 60%,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圓桃增加 1 個百分點;因此,蟠桃果實縱徑小、食用方便、風味甘甜。蟠桃縱向肉薄,引起果核外露、果頂不閉合、果頂開裂、果核開裂;同時部分蟠桃品種的果頂凹陷,容易積水,增加了裂核概率;硬核期不均衡的水分供應(降雨及灌溉)可加劇此過程。硬核期裂果,裂果輕者,後期可癒合,但有傷疤;裂果重者,後期不能癒合。從品種的角度看,蟠桃的厚度越大、果頂越平,裂核的概率越小,如中蟠 13 號、中油蟠 7 號和中油蟠 9 號等裂核率小於中蟠桃 11 號、中油蟠 5 號等。
1.2 油桃
油桃起源於我國南疆和河西走廊西端乾旱地區。該地區光照強,果面形成花色苷能力強,色澤豔麗;在同一個遺傳群體中,油桃單果質量比圓桃降低 20%,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圓桃增加近 2 個百分點;同時,油桃果實呼吸作用強,表皮細胞氣孔高度木栓化,造成果點(俗稱糖點)明顯、連片成鏽,使得果面不乾淨。為適應乾旱氣候,油桃表皮細胞角質化、有蠟質層;當有不均衡水分供應時,亞表皮細胞大量吸水膨脹,表皮細胞擴張能力差,造成油桃裂皮。與蟠桃一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的品種,果鏽及裂果越嚴重。
1.3 油蟠桃
兼具油桃、蟠桃的特點,光滑無毛、色澤豔麗、果形獨特,食用更方便。在同一個遺傳群體中,與圓桃比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提高 4 個百分點,風味更甜;而單果質量降低近 50%,因此大果油蟠桃的育種更難;同時油蟠桃聚合了蟠桃裂核、油桃裂皮的缺點,更容易裂果。細胞學分析表明,油桃、蟠桃和油蟠桃的表皮細胞下都有明顯的澱粉粒層,在遇到突如其來的水分時,澱粉粒快速膨脹、分解,而此時的表皮細胞壁已經角質化,不能適應亞表皮細胞膨大的需求,即產生嚴重裂果。因此油蟠桃裂果比蟠桃、油桃更為嚴重,不僅要預防裂核引起的裂果,還要預防後期大量降雨引起的裂皮、裂果。
2 中蟠、中油蟠系列品種的共性栽培技術要點
2.1 選擇適宜的栽培區域
黃河中下遊及黃淮海流域為其適宜栽培區,具體包括山東、河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河南中北部、山西運城、陝西渭南、甘肅中東部、新疆南疆等地區。南方夏季多雨地區,油蟠桃和蟠桃品種裂果嚴重。中蟠桃11 號和中蟠 17 號在河北秦皇島有凍害。
2.2 適度規模,精細化管理
油蟠桃的栽培難度比蟠桃和普通桃大。首先,不建議大面積種植油蟠桃;其次,油蟠桃栽培對種植者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不建議新手種植;再次,需要精細化管理,油蟠桃市場定位在精品甚至極品,能做到精細化管理的才建議種植油蟠桃。蟠桃的栽培難度比油蟠桃略小,但比普通桃大,因此如果市場定位是大路貨,不建議種植蟠桃,更不建議種植油蟠桃。
2.3 平衡施肥、均勻灌水,降低裂果率
秋季落葉前施足有機肥+緩釋肥,在果實膨大期追施一次複合肥即可。在果實硬核期不能大水漫灌和施用衝施肥。最好在硬核期後果實成熟前 30~40 天加施腐熟的餅肥。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滴灌;不能滴灌的可細水長流,保持土壤一定的溼度,避免過旱時大水漫灌。水流最好不要直接澆在主根上,在距離主幹 40~50釐米處開溝為宜。
2.4 多留花、晚疏果,合理負載
修剪以留中長果枝為主,疏花要輕,要適當多留花;疏果不宜過早,在裂核現象表現後疏除裂果,再定果;產量過高,減弱樹勢,降低果實風味品質,增加果實裂皮概率;產量過低,樹勢偏旺,果實大,容易裂核。合理負載,保持樹勢中庸、健壯。
2.5 利用散射光給果實打「遮陽傘」
不套袋栽培時,讓油蟠桃果實「藏」在樹葉下,給桃果打上「遮陽傘」,利用散射光,避免太陽直射而造成的日灼和果面粗糙。設施栽培弱光條件下,油蟠桃的果面比露地栽培更光潔、更漂亮。
2.6 套袋栽培,提高果面「顏值」和安全性
不套袋,節省勞動力成本,但銷售價格低;套袋改善果面顏值,避免果面直接與農藥接觸,可提高安全性,而且在雨季可延長掛樹時間。套袋或不套袋,要根據品種的特點,極早熟或早熟的裂果輕品種可不套袋;中晚熟品種最好套袋;還要根據市場定位,高端定位建議套袋。果袋以外黃內黑(紅)+蠟紙雙層袋為好。不去袋採摘,生產「金果」;去袋 3~5 天后採摘,生產「紅果」。建議以生產「紅果」為主,因為「紅果」更容易避免果面瑕疵,並可提高風味品質。
圖2 中蟠7號(露地不套袋果)
2.7 適時採收,提高果實風味品質
肉質一般的品種,如中蟠 13 號和中蟠 17 號等,不能規模化發展,只能作為成熟期配套品種,且應在八成熟時採收;肉質好的品種,如中蟠桃 11 號、中油蟠 5 號、中油蟠 9 號,可在八九成熟時採收,風味品質更好。蟠桃果柄短、粗壯,採摘時可先輕輕轉動果實,然後再採摘。離核品種易發生採前落果現象,採摘時易撕皮,更要小心採摘,如中蟠 15 號和中蟠 19 號。
2.8 適宜設施栽培的品種
設施弱光和封閉的環境使得油蟠桃果面比露地的相對乾淨;雖然弱光造成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但由於油蟠桃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對較高,因此油蟠桃品種在設施中往往表現較好。早熟、需冷量中等的品種,包括中蟠 7 號、中蟠 9 號、中蟠 13 號,中油蟠 5號、中油蟠 9 號、中油蟠 11 號和中油蟠 13 號可以在設施中種植,其中中油蟠 9 號綜合性狀表現最好。
3 中蟠、中油蟠系列品種特性及栽培要點
3.1 中蟠 7 號
6 月中旬成熟(成熟期指鄭州地區露地栽培條件下,下同),平均單果質量 160 克,大果 250 克,是早熟品種中的大果類型(圖 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風味甜;果肉黃色、果肉厚,果頂閉合良好,硬溶質,黏核;露地栽培可不套袋,應在果實硬核後加施一次腐熟的餅肥,進一步提高果實風味品質。
3.2 中蟠 9 號
6 月下旬成熟,單果質量 180 克,大果 300 克;黃肉,風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14%;硬溶質(圖3)。掛樹期長,但果肉薄、果頂閉合一般,有裂核,根據市場定位,可選擇套袋栽培。樹勢健壯,結果部位有葉片遮擋,果面可更乾淨。
圖3 中蟠9號(露地不套袋果)
3.3 中蟠桃 11 號
7 月下旬成熟,單果質量 200 克,大果 400 克以上;黃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18%,風味濃甜,硬溶質。掛樹期長,應在果皮底色的綠色完全褪去後再採,不應早採(圖 4)。該品種的貯運性良好,可冷庫貯藏、錯期銷售。不足之處是果肉厚度較薄、果頂輕度凹陷、有裂核;在秦皇島有凍害,不宜在石家莊以北露地栽培。
不套袋果
套袋果
圖4 中蟠桃11號
3.4 中蟠 13 號
6 月底 7 月初成熟,果形好、果頂閉合良好、果面乾淨、茸毛短、漂亮(圖 5),可不套袋栽培;單果質量 225克,大果 400 克;黃肉,黏核,肉質偏軟,要適時採收;產量高,應嚴格疏花疏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風味不夠濃鬱,硬核後,可加施腐熟餅肥。
不套袋果
套袋果
圖5 中蟠13號
3.5 中蟠 15 號
7 月下旬成熟,單果質量 200 克,大果 350 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風味香甜;果肉黃色,果肉厚、果形好;硬溶質,離核(圖 6),耐貯運性一般,可作為配套品種發展,有採前落果現象,應適時採收。採摘時有撕皮發生,應輕轉果實小心採摘。
圖6 中蟠15號
3.6 中蟠 17 號
晚熟(8 月上旬中旬)、果實大(單果質量 250 克,最大420 克)、果形好(圖 7);黃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風味濃甜;幼果果頂有流膠現象,應晚疏果、早套袋;黏核,硬溶質,肉質一般,要適時採收;抗冬季絕對低溫的能力差,在秦皇島有凍害,不宜在該地區露地種植。
不套袋果
套袋果
圖7 中蟠17號
3.7 中蟠 19 號
7 月中旬成熟,果實很大(大果質量 550 克)、果肉厚(圖 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風味甜;黃肉,硬溶質、離核,果實採摘不宜過晚,採摘時要轉動果實小心採摘,避免用勁過猛果柄處產生撕皮而影響貯運性。
露地不套袋果
露地套袋果
圖8 中蟠19號
3.8 中油蟠 5 號
6 月下旬成熟,果面全紅、光澤度好(圖 9),單果質量 180 克,大果 250 克;果頂閉合程度一般,應避免強光直射,應有葉片為果實遮光;黃肉,高糖低酸,七成熟有酸味,八九成熟風味香甜;黏核,硬溶質,肉質較硬,遠距離運輸可以在八成熟時採收,近距離銷售可以在九成時採收。
不套袋果
套袋果
圖9 中油蟠5號
3.9 中油蟠 7 號
7 月中旬成熟,果實大而厚、果形好、果頂閉合良好(圖 10),是油蟠桃品種中外觀最漂亮、裂果最輕的品種,單果質量 250 克,大果 350 克;黃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風味濃甜,黏核,是綜合性狀最好的品種。定植後2~3 年的幼樹期豐產性一般,注意控制樹勢,冬季修剪以長放為主;套袋後果皮較嫩,可帶袋採摘。
不套袋果
套袋金果
套袋紅果
圖10 中油蟠7號
3.10 中油蟠 9 號
7 月上旬成熟,果實大、果形好,單果質量 200 克,大果 350 克;黃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風味好;硬溶質,黏核,肉質好(圖 11),但果面糖點明顯、有裂皮;套袋後果面有返紅現象,應套深色果袋。在設施栽培弱光條件下,套袋果實返紅現象比露地輕、果面更乾淨。
露地不套袋果
露地套袋果
設施套袋果
圖11 中油蟠9號
3.11 中油蟠 11 號
6 月上旬成熟,小果型,單果質量 40 克,大果 70克;黃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8%~23%,風味好;硬溶質,黏核,肉質好(圖 12),掛樹期 10 天以上;果頂閉合一般,有裂頂,應多留果,避免大肥大水,減少裂果。不用套袋栽培。在設施栽培弱光條件下,果面更乾淨。
不套袋果
露地不套袋果
設施不套袋果
圖12 中油蟠11號
3.12 中油蟠 13 號
6 月中旬成熟,果形好,單果質量 120 克,大果 16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17%,風味香甜(圖 13);豐產性好,但果實偏小、肉質一般,要適時採收。
不套袋果
套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