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上,兩個領導要你先敬對方,你要先敬誰才不失禮貌?
酒局飯局上的應酬,陪同領導喝酒一直都是一門大學問。要有禮貌地敬酒,不能讓領導太過尷尬,說話的時候,也不能貿然指責領導,讓領導下不了臺階。總之,在敬酒這一塊,一直都是要現場隨機應變,活學活用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在場只有一位領導還好,要是有兩位甚至三位以上領導的時候,你要怎麼做呢?讓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你端著一杯酒,準備去敬你這桌最近的領導劉總,但是劉總卻推脫了,讓你先去敬對面的王總。
但王總卻拒絕讓你先去敬劉總。這兩位領導便開始了「戲精模式」,在不斷地相互推讓,你夾在中間,到底該先敬誰呢?一個都不敬,那就十分失禮了,一下子就會得罪兩個領導,你點兵點將隨機選一個領導敬酒,選對了還好說,選錯了,事後少不了一頓敲打,說你敬酒沒有選對對象。這樣又會讓你身後兩難。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究竟該先敬誰呢?
第一點:看主客關係
敬酒時候,要看主客關係。一般都是先敬客再敬主。假如對方領導是客戶,首先要尊敬客戶的領導。你這邊的領導是不會怪罪你的。中國素來都是禮儀之邦,所以先敬客人是理所應當的,而且能讓領導一同參加的酒席,那麼這場酒局的地位就一定很重要。
如果兩位都是客戶那邊的領導,那麼你就可以從座位上看出誰是主導,每個上座的位置,主賓的位置,都有講究,你哪怕了解一點酒席座位上的皮毛,都很容易從座位上判斷是誰是主誰,誰是次,通過座位就能分辨出到底應該先敬誰的對象了。
第二點:看職位等級
職場中最講究的就是職務的高低。如果兩個人都身為領導層,但是他們在領導層的職位有高有低,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先敬高等級的領導。除非你故意不給對方面子,先敬了第一等的領導,這樣就會鬧得高一等的領導非常不愉快。
他雖然推脫是要先敬對方,但並不代表這是一定要你先敬對方。除非你是初次參加這樣重要的酒局,或者有領導清楚你不知道兩者的職位的高低不同,出於同情心幫你解釋了一兩句。否則你第二天可能就會被公司直接開除了。
如果只是領導職位的高低,那麼很多人都不會認錯,只怕摻雜其他一些你不知道的因素。第一,聽從雙方領導的勸告,尊重自己關係良好的恩人領導。二是認為領導都這麼隨意了,那麼敬誰都可以。
遇上這樣的情況,就一定要冷靜,不管低等的領導對你是否有恩,都要先從高等的領導開始做起才行。
第三點:看臉色
這一點上,就需要一點經驗來判斷了。有些領導只是出於禮貌性地參加酒局。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就非常考驗你察言觀色的能力,不僅要看酒局上領導的臉上局部的細節變化,還要根據平日裡能觀察到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判斷。
有時候,很容易出現同級的領導都在酒局上面,這時候你如果拿捏不準的話,那麼就敬距離自己最近的領導,不要先無視最近的領導先敬遠的領導。這樣跨距離敬酒,會讓距離近,卻在最後被敬的領導很不爽。
第四點:講究舒服
遇上兩位領導相互推脫敬酒,又不知道該敬誰的時候,就一定要講究給其中一人敬酒的時候,讓另外一位領導也非常舒服,不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開口說話。不會傷及兩位領導的面子。
靠自己的方式來化解這份尷尬。其實一般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杯酒同時敬兩位領導,將一碗水端平,誰也不得罪誰。但是如果你聽從其中一位的領導,敬酒敬了對方,但是敬錯了對象。就會讓另外一位領導很不舒服。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是只有幾個人,比較私密的場合下,那麼你的敬酒就可以隨和一點。不過和兩位領導一起吃飯,一般都是發生在公司聚餐中,所以你真不知道先敬誰時,那不妨就一起敬好了。
總結:總之,酒局一直是職場社交上不可避免的場合。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在酒局上得罪他人。而酒局有時候又是在職場上一個輔助的手段。你要根據自己的特性,在酒局上靈活地應變,這樣,才能將自己的狀態發揮到更好,再注重一些酒局上的細節。就能好好地在酒局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