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讀書 · 夏天
主播 | 樊登讀書 · 夏萌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在抱怨:「生活這麼難,為什麼還要活著?」「活著真沒意思」!
但是抱怨歸抱怨,生活還是要繼續。
餘華在《活著》中寫道: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事物而活著。
我們因為「不得不」來到這個世界,又將因為「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
你會發現,我們抓得住的從來不是開始,也不是結局,而是從開始到結束的這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人生」。
為什麼常常覺得人活著沒意思?因為你的這個「過程」失控了!
小時候,我們活著是為了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前程。
畢業後,我們活著是為了好好努力,有一份好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
成家後,我們活著是為了努力拼搏,賺更多的錢,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
每個人生階段,似乎都有不同的「使命」。
為什麼我們的人生會失控?因為我們錯把「使命」當成了「活著的意義」。
所以,拋開這些所謂的「使命」,終其一生,你究竟為什麼活著?
關於人生的意義是一道哲學命題,胡適先生在《人生有何意義》一書中寫道: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他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
胡適先生回國後,見到了八九年未見的同學朱子平,這個被歲月打磨得不成人形的同學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這幾年以來,差不多沒有一天不問自己道:人生在世,究竟是為什麼的?像我這樣養老婆,餵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嗎?」
朱子平的一生,求學,生存,娶妻,生兒育女,是否像極了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看似完整的人生,但是他卻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終日困於迷惑中,以致被他人冠上「神經病」的稱號,讓整個家庭窮困潦倒。
佛曰:
眾生平等!命運不是絕對公平的,但是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只不過它給到每個人的命題不一樣,所以難易程度與挑戰也不盡相同。
就像有些人可以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有些人一出生就只能生長在貧瘠的農村。
這讓我想起了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他出生在宿遷的一個貧困村莊,家境貧寒。
他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的時候,全村湊了500塊錢給他上大學,以致成就了如今偉大的企業家。
他憑藉堅韌不拔的毅力,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功成名就後他也榮歸故裡,回報家鄉,回報父老鄉親。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要生活在社會的桎梏中,命運的枷鎖有時候其實掌握在自己手裡。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要把「命運的不公」當做自己萎靡不振,苟活一生的理由。
人們常說「生活要有奔頭」,人生的「期待」和「希望」都是自己創造的。
古語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人生意義三要素便是:讓自己富足,讓他人幸福,讓世界更美好。
你可以試圖問問自己:你的人生做到了其中的幾維?
這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係,也是一個由小見大的過程。
很多人弄亂了順序或是丟了其中的某一維度,便容易陷入「人生無意義」的迷局中。
讓自己富足,才能讓人生載滿能量
很多人可能會問:怎樣才能讓自己富足?賺到錢就可以富足了嗎?
我們可以一分為二來看這個問題:富足即物質富足與精神富足。
這裡的物質富足不是要你大富大貴,而是你的經濟能力要能支撐你人生的追求。
所以二者之間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
所以我們該如何讓自己富足呢?
首先,我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歌德說過:
很多人在進行人生選擇的時候,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點:自己想做這件事嗎?
上大學的時候選專業,畢業以後選工作,結婚的時候選對象,很多人都聽從了家人的安排完成了人生的每一個「目標」,開始過著安逸的生活。
有些人也許可以知足常樂地過一生,但是有些人卻身陷囹圄,鬱郁不得志。
有個遠房的侄女,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她自己原本熱愛的是播音主持,但卻聽從父母的建議報了醫學院。所以有時候能否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會直接影響結果的好壞。
我們要選擇在合適的時候工作,在合適的時候結婚,在合適的時候生子。
這裡所謂的「合適」是指你想去做這件事的時候,而不是年齡到的時候。
漫漫人生,我們要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不要被人生推著往前走。
其次,我們要做有利益價值的事。
雖說追求夢想無關金錢,但是在當今社會,我們也不能丟了生存之本。
這裡的利益價值是指你在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或工作的時候,要去評估這件事是否具有利益價值。
這裡的利益價值不是指你做這件事能賺多少錢,而是這件事對於社會是否會創造利益價值。
因為社會是經濟化的社會,只有以某個目標或利益作為前提努力奮鬥,社會經濟才會得到發展,如果每個人都安貧樂道,社會也將停滯不前。
最後,我們要有一個興趣愛好。
無論什麼年紀,都要保留一份興趣愛好。不為他人,不為苟且,只為自己。
興趣愛好是內心最真實的本能追求,不馳於空想,不婺於虛聲。比如音樂、舞蹈、看書、繪畫、寫作……
有人幸運,得到一份與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工作,將其作為一生的事業。而更多的人,興趣愛好是業餘生活的一種追求。
「人的一生中,必須有一樣,不以此謀生的工作」,這就是你的興趣愛好。
俗話說:
要學會愛自己,才能懂得愛別人。
所以我們的人生要擁有富足自己的能力,才會有能量去釋放給他人以及這個世界。
讓他人幸福,才能找到內心的滿足
生命所賜予我們的,不只是一場個人的旅行。
「讓他人幸福」,這裡的「他人」不是泛指除了自己之外的別人,而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家人。
還記得畢業以後第一次自己賺了錢給父母寄第一筆錢時候的心情嗎?
還記得第一次攢了幾個月的工資給伴侶買禮物時的喜悅嗎?
還記得有了孩子的那一刻責任與喜悅交織的複雜心情嗎?
人生開始獨立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是因為我們可以有能力給予家人幸福了。
我認識一個陽光大男孩,家境優越,人長得也帥氣,在大學畢業之際就在家人的安排下把結婚、生孩子一步到位了。
家庭圓滿,生活富足,按理說也算是人生贏家了,但是他曾告訴我自己差點得了抑鬱症。
整天除了家裡的「一地雞毛」,找不到人生方向,又不想一生碌碌無為,所以在內心幾乎把自己逼上了絕境。
為什麼生活讓你感到痛苦?
是因為你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給予身邊的人幸福,所以那些仿佛自己擁有的東西頓時變得虛無縹緲起來。
有時候不是真正你的東西,你就算用力也抓不住…
所以只有自己經濟獨立,才能精神獨立,從而才有能力讓他人幸福。
你才會找到自己身為子女,身為伴侶,為人父母的價值感與滿足感,你才會發現自己在外努力奮鬥有了實際的意義。
讓世界更美好,成就不朽的人生
人生的意義,有時候不限於自己,不限於家人,生命更多的是要我們在這人世間留下一些東西,讓這個世界得以更美好地發展下去。
在孔夫子小時,有一位魯國人說: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而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說你要做震驚世人的壯舉,而是要保證你所做的事是能夠讓世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雖然想要留下「腳印」很難,但是我們不能失去竭力行走的勇氣。
因為如果我們懷揣著信仰去做這件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也將更加充滿能量。
寫在最後
生命本身不過是一件生物學的事實,其實生一個人與生一隻貓、一隻狗並無分別。
無論在什麼時代,怎樣的社會環境下,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追求。
你若成天不思進取,碌碌無為,那這就是你一生的意義;
你若發憤圖強,決心去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那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
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樊登讀書。每晚7點,陪你用讀書點亮生活。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