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日前,立訊精密發布公告,將以3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緯創(Wistron)中國iPhone製造業務,也就是獲得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緯新資通)的100%股權。若此次收購順利完成,立訊精密將順勢進入iPhone的組裝供應鏈。
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立訊精密成為首家代工蘋果設備的中國內地廠商背後,是崑山廠效益平平利潤減半的現狀。
崑山廠利潤腰斬
緯創是全球最大的ODM代工廠之一,與富士康、和碩共享iPhone整機代工訂單。緯創過往主力做舊款iPhone,新iPhone由富士康以及和碩雙工。2017年開始,緯創開始做新iPhone訂單,為此,緯創斥資兩億在崑山擴廠,生產蘋果廉價iPhone。
如iPhone去年上市的iPhone 11系列新品,緯創與和碩、富士康三家代工iPhone11,而iPhone 11 Pro /iPhone 11 Pro Max則由富士康獨家代工。
富士康通常訂單量在50%以上,和碩在30%左右,而緯創在10%浮動。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緯創在大陸崑山、泰州、中山、重慶、成都擁有5個製造中心。通過財報可以看到,而此次立訊精密收購的緯新資通,主營業務為手持行動裝置之產銷,也就是為iPhone的主要生產基地。
緯創出售崑山廠,或許與效益有關。拿下新iPhone訂單的三年時間裡,緯新資通的營收如今止步不前,利潤更是連年下滑。2018年營收從608億漲到767億新臺幣之後,2019營收上漲不到0.1%,也就是767.5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82億。而且利潤更是腰斬一半以上,2018年利潤為1.6億新臺幣,2019年僅有6081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444萬。
而2018年年初打造智能終端產品主要廠區時,預計建成之後,年銷售額更是將達543億元,正好為2019年的營收的3倍。
在曾經的雄心壯志面前,緯創對智慧型手機業務表示悲觀態度。在年報中,他們認為全球市場出現衰退,消費者期待更多5G手機上市,但是產品力不足,換機周期延長。
一方面始終未能打入高端機型產業鏈,一方面營收表現平平,市場卻又低潮。緯創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後,對崑山廠態度的發生轉變。中美關係之下,緯創印度工廠或受益,緯創今年計劃將iPhone的組裝重心轉移至印度,陸續加碼投資包括在東南亞的越南、印度等。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年初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今明兩年將擴大布局全球市場,預期今年非中國產能比重將達22-25%,明年三成保底,更是有望突破5成。
立訊一手好牌
立訊精密是消費電子的龍頭企業,以PC連接器起家,通過收購崑山聯滔進入蘋果供應鏈。頗為巧合的是,就在緯創穫得新iPhone訂單的同年,蘋果CEO蒂姆庫克拜訪立訊精密崑山工廠,立訊精密隨後獲得了無線耳機AirPods訂單。
緯創以及立訊精密背後,離不開蘋果的扶持。這一次立訊精密從緯創碗裡獲取iPhone訂單,外媒表示,或在蘋果的指導之下。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先前透露,2021年,蘋果可能會讓部分配件代工廠擔任代工業務。
立訊精密與富士康淵源頗深。立訊精密的CEO王來春為富士康在內地工廠的第一批工人。在富士康十年後,王來春與其兄成立香港立訊公司,並2004年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早期立訊精密一半的營收來自於富士康。
2010年,立訊精密在A股上市。十年間,立訊精密的營收從10億突破到625億,不僅增長超過62倍,立訊精密市值達到4190億元,已遠超鴻海集團。
崑山廠運營表現雖然平平,但卻是緯創重金打造的優質資產。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緯創集團加碼投資崑山後,開展新科技項目,把高端智能產品、新產品研製放在崑山,打造智能工廠。為此,崑山緯創更是把利潤較低的產品向外轉移,而把高端智能產品、新產品研製放在崑山。重點打造智能終端產品主要廠區,年產能高達6000萬臺,在原來產能基礎上翻了三倍。
立訊精密的實力不容小覷,它的成長之路,與鴻海如出一轍。正是不斷從其他廠商手中分食從Mac、iPad、AirPods等周邊代工,一步步打入iPhone組裝供應鏈。雖然從舊款iPhone開始,但在蘋果對立訊精密的扶持可見一斑,此前消息顯示,蘋果公司還建議立訊精密對為iPhone、Macbook提供金屬機殼的可成科技實施一筆重大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有了蘋果扶持,崑山廠在立訊精密運作之下,很有可能獲得更多的中高端機型訂單。屆時,緯創曾在崑山描繪的藍圖,或將由立訊精密接棒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