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再出風波,支付寶回應可防可控

2020-12-21 支付曝光臺App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份刑事裁定書,引起業內關注。

2018年7月份開始,被告人張某、餘某等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已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使用軟體將相關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並使用上述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帳戶。張某、餘某等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包括邀請新人紅包、通用消費紅包、花唄紅包等)。

1.2018年7月份開始,張某僱傭姚某(另案處理)在其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內工作,使用其購買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支付寶帳號,並使用軟體將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張某、姚某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每個新註冊支付寶至少可以獲取28元收益。從2018年7月份至今,張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至少547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帳戶,從中非法獲利15316元。其中姚某涉及註冊成功支付寶帳戶有239個,非法獲利6692元,個人非法所得2000元。

2.2018年8月份開始,張某教授餘某製作3D頭像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的技術,餘某僱傭被告人**浩進行管理,並先後僱傭被告人劉某、馬某、餘某(另案處理)、張某(另案處理)等人在其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下輪公寓14幢2單元1009室的工作室內工作,使用張某購買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支付寶帳戶,並使用軟體將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9月14日,張某同餘杭飛商議四六開合夥做。餘某、**浩、劉某等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每個新註冊支付寶至少可以獲取28元收益。

至案發,馬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385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帳戶,從中非法獲利10780元,個人違法所得1500元;劉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367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帳戶,從中非法獲利10276元,個人違法所得1500元;餘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298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帳戶,從中非法獲利8344元,個人違法所得1600元;張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103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帳戶,從中非法獲利2884元。

綜上,餘杭飛、**浩等人非法獲利共計30324元,其中張某涉及金額為11172元。

對此,2月18日,支付寶方面回應媒體表示,2018年,支付寶安全系統監測到部分用人臉識別進行身份認證開通帳戶行為異常,第一時間啟動專案預警:上報警方,並且升級人臉識別身份認證的防攻擊技術。經核實,作案者通過軟體利用盜取的公民信息生成動畫頭像,在特定電腦屏幕上播放動畫頭像進行實名認證。這一案件中,並未有用戶因此造成資金損失。

支付寶方面還稱,人臉識別認證目前的準確率為99.99%,2018年出現的這一案例為極小概率事件。案件發生後,經過技術升級支付寶對此類攻擊形式已可防可控,至今沒有再發現類似攻擊案例。支付寶承諾,即便出現小概率的盜刷事件,也會全額賠付。

此前,2019年8月,有媒體報導稱,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使用以自己為原型的3D人頭模型破解支付寶刷臉支付,成功購買了一張火車票。當時,支付寶有關部門也聯繫到該科技公司負責人並做了說明。

支付寶方面表示,系統使用了雙重密碼保護機制,再逼真的照片或3D模型,也不能隨意進行刷臉支付。雙重密碼保護機制的意思是,只有在輸入過支付寶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的手機上,才能使用刷臉支付。

(支付寶App設置-生物識別-刷臉設置頁面)

支付寶最早嘗試刷臉支付,並實現商業化應用。比如2018年12月,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直接將刷臉支付的設備成本降低80%;2019年4月,支付寶宣布推出第二代基於線下消費場景的刷臉支付機具「蜻蜓」,定價1999元,相比第一代直降近30%。

不過,外界甚至監管人士對刷臉支付存在一些看法,認為人臉是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一旦洩露或者被盜取,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支付寶方面曾表示,能率先推出刷臉支付,一是基於其多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的積累(支付寶是最早實現刷臉登錄的金融級App);同時其技術團隊也為刷臉支付商用做了很多獨創的優化。通過軟硬體的結合,智能算法與風控體系綜合保證金融級準確性和安全性,目前識別的準確率為99.99%。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設備安裝情況、現場光線明暗等有可能會影響用戶刷臉的通過率。

支付寶在刷臉支付設備上配備了3D紅外深度攝像頭,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法進行活體檢測,來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視頻或者軟體模擬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此外,在進行人臉識別後,還需要輸入與帳號綁定的手機號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時,支付寶還會通過各種安全風控策略確保帳戶安全。比如刷臉支付功能需要用戶進行開通操作,開通之後才能進行支付,用戶也可以隨時關閉。而且,即便出現帳戶被冒用的極小概率事件,支付寶也會通過保險公司全額賠付。

支付寶推出「蜻蜓」不久後,2019年3月,微信支付推出刷臉支付設備「青蛙」,2019年10月20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推出「刷臉付」產品。

2019年9月,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其中提及,將探索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藉助密碼識別、隱私計算、數據標籤、模式識別等技術,利用專用口令、「無感」活體檢測等實現交易驗證,突破1:N人臉辨識支付應用性能瓶頸,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徵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實現支付工具安全與便捷的統一。

2020年1月21日,首份刷臉支付自律公約出爐,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印發《人臉識別線下支付行業自律公約(試行)》。

比如,「安全管理」章節規定,各會員單位應建立人臉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機制。在採集環節,要堅持「用戶授權、最小夠用」,明確告知用戶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獲得用戶授權,避免與需求無關的特徵採集。在存儲環節,將原始人臉信息加密存儲,並與銀行帳號或支付帳號、身份證號等用戶個人隱私進行安全隔離。在使用環節,收單機構、商戶等中間環節不得歸集或截留原始人臉信息,實現端到端的個人隱私保護。

會員單位應根據用戶意願,為其提供開通或關閉刷臉支付服務。用戶進行刷臉支付時,會員單位應採用支付口令或其他可靠的技術手段(通過國家統一推行的金融科技產品認證)實現本人主動確權,保障用戶知情權、財產安全權等合法權益。

此外,支付寶和微信均表示,如果出現刷臉支付導致盜刷可申請全額賠付。

相關焦點

  • 支付寶回應人臉識別「被騙」:極小概率事件,升級後可防可控
    2018年7月份開始,被告人張某、餘某等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已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使用軟體將相關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並使用上述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帳戶。張某、餘某等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包括邀請新人紅包、通用消費紅包、花唄紅包等)。
  • 支付寶人臉識別BUG被曝光,為什麼人臉識別在歐美難推廣?
    2020年1月2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個刑事裁定書,上面顯示:2018年7月份開始,被告人張富、餘杭飛等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已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使用軟體將相關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並使用上述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帳戶。
  • 央視315曝光人臉識別重大漏洞支付寶秒回應
    央視315晚會今天曝光了人臉識別系統的缺陷 ,央視315晚會現場實驗,通過「人臉識別」竟能登錄他人APP?只要先使用P圖軟體進行「換臉」,便可直接通過換臉後的照片順利完成身份驗證,進入他人的帳戶!也就是說,如果這是一個支付系統,已經被人通過假的人臉識別方式入侵了!
  • 警方破獲詐騙案,支付寶人臉識別安全再受打擊,網友直言不放心
    從2018年起,阿里巴巴與騰訊就在這是開始人臉識別支付的布局,2019年已經有很多的人臉識別機器於各大城市上架。同時微信與支付寶都在奮力爭取商家與用戶的認可,讓大家把二維碼支付都更換成人臉支付,不過這件事情想要順利推行似乎沒這麼簡單,不僅是國外的吐槽聲音很大,國內同樣有阻力。
  • 支付寶將上線刷臉支付 人臉識別發展或將提速
    視頻顯示,一位測試者不用手機、不輸入帳號,僅靠刷臉就能實現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方面今日證實此視頻,並表示已完成「刷臉支付」從實驗室到商用的最後一步,不久將會在合作夥伴的門店上線。  據新浪科技5月19日消息,根據曝光的內測視頻,用戶只需2步便可完成「刷臉支付」:先進行人臉識別,識別過程僅需1秒;識別成功後再輸入支付寶綁定手機號的後4位,雙重驗證後即可完成支付。
  • iPhone X與支付寶人臉識別對比哪個安全 官方分析很透徹
    可以想見,在未來一段時間,人臉識別解鎖可能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新標配(雖然發布會上首次演示沒成功識別)。  支付寶自2015年率先實現人臉識別登錄,將其應用於金融級場景。上線2年來,已服務數億用戶。我們找來了螞蟻金服的生物識別團隊,讓他們來聊聊,與Face ID的人臉識別技術相比,支付寶的技術,未來的應用場景上有哪些異同。
  • 人臉識別如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
    這些判例披露的犯罪行為,主要集中在網貸平臺通過非法獲取公民人臉識別信息開通網貸帳號,或將人臉識別信息共享給催收公司,或將這些信息變賣獲利。此外,也有電信公司人員在未告知公民的情況下,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開通手機卡。 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份判例披露了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人臉識別系統,進而實施詐騙的情況。
  • 人臉支付、刷臉賣房……人臉識別的喜與憂在交替上演
    不僅刷臉賣房出事故,進售樓處看房也被迫戴頭盔。前不久,一段「男子帶頭盔看房」的視頻引起熱議。背後的原因是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一些地產售樓部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戶比對,以防「飛單」,而頭戴頭盔的男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臉。
  • 美方有公司破解了支付寶的人臉識別?是真的嗎?
    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去銀行存錢了,而是會把錢放在自己的支付寶帳戶中,這樣的話,大家在使用金錢的過程當中,會變得更加簡單一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之前很多人身邊的現金用完之後,就需要去銀行裡面取錢,這其實是相當麻煩的。因為排隊的人較多,如果取大額數目的話,還得提前和銀行進行預約,星期六星期天放假的日子是取不到錢的。
  • 3D列印對戰3D人臉識別,人臉支付還安全嗎?
    人臉支付是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追求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體驗的必然產物。人們從大鈔小鈔的現金到這個卡那個卡的銀行卡支付,再到這個碼那個碼的掃碼支付,然後到其延伸產品聚合支付,最後到現在「風波」不斷的人臉支付,支付方式不斷更新,用戶體驗度不斷提升。
  • iPhone 12 系列價格曝光/支付寶回應黑產,人臉識別未被突破/中國...
    文章提到了眾多企業,包括電信、華為、支付寶、美團、蘇寧金融等,引發大家對財產安全的警惕和討論。對此,支付寶相關人員在朋友圈回應表示,安全實驗室同事已經和文章作者聯繫上,確認了文章所披露的黑產在支付寶裡沒套到錢和信息;且支付寶承諾資金被盜全額賠付,包括手機丟失導致的。
  • 與支付寶合作,天津啟用「律師類電子證書」 具備人臉識別功能
    6月5日,天津市政府召開啟用「律師類電子證書」新聞發布會,天津市司法局、天津市律師協會與市公安局、支付寶平臺創新研發的全國首例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律師類電子證書」正式啟用,標誌著天津市律師管理工作從傳統的紙質時代開始邁入全新的電子時代
  • 【盤點】人臉識別的2020年:諸事不宜
    2018年12月13日,支付寶推出輕量級人臉支付終端「蜻蜓」;3月19日,微信支付在服務商大會上展示輕量級人臉支付終端「青蛙」;4月17日,支付寶推出第二代基於線下消費場景的人臉支付終端「蜻蜓」;5月23日,全國首筆基於央行支付標準的線下刷臉支付交易花落寧波。
  • 人臉識別之後,山東參保人可通過支付寶實現更多線上服務
    山東的參保人,繼通過支付寶可以實現社保卡實名認證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人臉識別」後,近期有望「解鎖」新功能,即實現社保信息查詢和線上支付等線上服務
  • 5人製作千個3D頭像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被判刑
    2018年7月份開始,被告人張某、餘某等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已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使用軟體將相關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並使用上述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帳戶。
  • 馬化騰支招「防忽悠」,升級人臉識別防止老年人遊戲沉迷
    於是,借著上網課的需求,借來爺爺奶奶的手機,再找個藉口拿到爺爺奶奶的身份證,指尖一動,遊戲玩家裡面突然就多了一大批的"老年人玩家"!他們不僅用爺爺奶奶的身份證實名認證上網,還找藉口幫老人家設了銀行卡密碼。趁著爺爺奶奶不注意,"刷我的卡",充值買皮膚,買裝備!這樣的事情可真不少!
  • 困於人臉識別
    2018年7月,浙江紹興一名叫張富的大專畢業生,利用非法購買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將相關公民的照片製成3D頭像,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在他被查獲的電腦裡,警方發現了200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2019年,18歲、初中文化的田某,通過抓取、攔截、保存銀行系統下發的人臉識別身份信息數據包,在一個手機銀行APP內使用虛假身份信息成功註冊了帳戶。勞東燕知道這項技術的隱憂。
  • 人臉識別剛要普及,怎麼就被禁用了?
    人臉識別大家都不陌生了,從 iPhone 上面的 Face ID 再到支付寶刷臉支付,這個曾經只有在科幻電影上面才能見到的技術逐漸變得越來越司空見慣。假如你曾經自己來看過房,又被人臉識別機記錄下來,你再去找中介,就無法享受中介的團購優惠,因為你已經被機器認定為 「 自然到訪用戶 」。所以就出現了有些人帶著頭盔口罩去看房的現象。。
  • 人臉識別的全名:「人臉•過一陣子就被破解•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大家都比較熟了,尤其是去年iPhone X面世,將面部識別推上了風口浪尖,各種惡搞本君還記憶猶新。
  • 人臉識別 有溫度更要守法度
    落地場景多 濫用引爭議選好商品,在櫃檯前選擇刷臉支付,通過人臉識別後,只需輸入手機號碼後幾位就可完成付款——在北京一家甜品店內,不少消費者通過刷臉支付設備為所購商品結帳。「刷臉支付比手機掃碼還要便捷一些,解決了手機沒電時的支付難題。對很多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來說,刷臉支付也可以減少不便。」消費者胡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