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老木匠走紅海外 圈粉百萬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南寧7月17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 張壘)最近,久居廣西的63歲阿木爺爺憑藉榫卯工藝在國外某視頻網站走紅。視頻中,他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就打造出魯班凳、魯班鎖、搖椅、拱橋等精緻的木器,引來眾多海外網友稱讚。有網友甚至留言: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阿木爺爺是山東聊城人,現居廣西梧州,名叫王德文,是一位木工匠人。而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瓜視頻上的「阿木爺爺」。在許多期視頻的開頭,他揮揮手,和觀眾打招呼,隨即坐下,進入他的木工世界。

人生前半場,王德文靠著木匠手藝養家。人生後半場,他以鑽研木工技藝為樂。王德文曾用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做成縮小版世博會中國館,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

截至目前,王德文已在西瓜視頻吸引了250萬粉絲,在海外則獲得超過百萬粉絲、近2億次播放量。王德文說,自己從小就對木工活特別感興趣:「我這輩子就把這一個事情幹好幹細緻就行了,然後讓兒子發視頻,讓更多人學會,也能掙點錢補貼家裡小費。」

對於走紅,他表示「沒啥感覺」,希望將來能掌握更精湛的技術,為大家呈現更好的作品。「當時兒子說我成網紅了,我說什麼網紅啊,我們都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一個幹木工活的老木工。」

相關焦點

  • 西瓜視頻創作人阿木爺爺展示榫卯工藝,引數百萬網友點讚
    最近,一位63歲的大爺憑藉榫卯工藝相關短視頻走紅海外。大爺名為王德文,山東聊城人,現居廣西梧州。他的本職是一位木匠,而其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瓜視頻上的「阿木爺爺」。  截至目前,王德文已在西瓜視頻吸引了250萬粉絲,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則獲得超過百萬粉絲。
  • 火爆海外!李子柒後,廣西63歲「阿木爺爺」驚呆億萬外國網友!
    近日,一位住在廣西的阿木爺爺 (Grandpa Amu) 因為一手獨特的「中國絕活」走紅國外,視頻在海外獲得了近2億次的播放量。 戳視頻了解阿木爺爺的超強神技能 視頻來源:西瓜視頻 憑藉著精湛的木工技術,阿木爺爺在國外廣受關注和好評,目前在海外視頻平臺Youtube上已經圈粉118萬,視頻播放總量超過2億。
  • 木工技藝圈粉數百萬 「阿木爺爺」走紅海內外網際網路
    從山東聊城到廣西梧州帶孫子的老木匠王德文,不用釘子、膠水,一榫一卯做出魯班凳、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等木器,讓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綻放出令中外人士驚嘆的光彩。  在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幽靜的山林深處,鋸木的沙沙聲與潺潺的小溪流水聲相互應和。
  • 鹽城西鄉老木匠
    老木匠姓徐,是一位遠近聞名、技術精湛、心地善良的粗細料木匠。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已經上小學了。記得放暑假期間,我和小夥伴們到生產隊農場去玩,當時就聽其他人說老木匠在造木船,我們就興高採烈地跑到造船的地方去玩。
  • 「老二次元」匠人走紅!72歲「斜槓青年」獲粉百萬,被稱「火雲邪神」
    72歲木雕匠人與27歲拍客攜手「破圈」72歲的盧正義年輕時是個木雕匠人「他們之前沒做過手辦一方面覺得自己不一定能做好一方面覺得學手藝多年,不該來做這個」但盧正義接受了他的突發奇想兩人一拍即合製作木雕收穫百萬粉絲
  • 作為一個「粉仔」,不吃廣西粉,枉做廣西人!
    黃山歸來不看嶽,廣西歸來不吃粉!友仔友女你們知道嗎?現在全國人民談起廣西,除了吃,就是粉了!在這「民以食為天」的廣西,什麼唱山歌騎老虎都得往後排了!/ 那些被廣西粉徵服的全國人民 /曾經,有一個沒來過廣西的外地人問:你們廣西人是不是不吃飯的啊?一天到晚都吃粉!膩不膩哦?
  • 廣州「五金少女」畢業季走紅:圈粉百萬,淘寶變現
    生活在廣州的「淘寶五金少女」,就在這樣的口號裡悄然走紅,圈粉百萬。她們是一個90後女生組合,主業卻不是唱歌跳舞,而是拿起扳手、鐵鉗、螺絲刀幫人改造出租屋。她們會自己動手製作工具,設計適合狹小出租屋的用具,在網上賣出爆款,讓十萬年輕租房者享受她們的創意,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她們是這座城市裡獨特的網際網路創業者。
  • 海外抗「疫」中藥材走紅 2020年中國中藥材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附...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中醫藥及中藥材在國外市場一度走紅。據外媒報導,自美國紐約3月初公布首例新冠肺炎確證病例以來,市民加強防禦,不少人當地中醫藥點搶購傳統中藥。據悉,當地唐人街藥店的中藥材銷量增長,板藍根、金銀花等中藥材出現脫銷。
  • 廣西網紅木匠爺爺火到國外,就憑一技榫卯工藝
    2017年,幹了大半輩子木匠的王德文帶著重要任務從山東老家來到了廣西,為了討孩子的喜歡,他想到了用自己熟悉的木工活製作出千奇百怪的小玩意,而這一切都讓正在做自媒體的兒子拍攝了下來,讓許多網友都認識了這位憨厚老實,又心靈手巧的網紅木匠——阿木爺爺。
  • 中國電視劇海外實力「圈粉」
    新華社長沙10月26日電(記者阮周圍、張格、張玉潔)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外交風雲》發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國家和地區,並即將通過網絡平臺登陸26個國家;優秀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陸續上線海外多地……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憑實力「圈粉」。
  • 螺螄粉「出圈」
    恐怕沒有哪個可以像螺螄粉一樣「出圈」—— 「螺螄粉還不發貨」「李子柒建螺螄粉廠」等全年有關螺螄粉的話題接連不斷,使八桂這一特色米粉數次登上微博熱搜。在時下一些「非遺」產品日漸式微的狀態下,一碗螺螄粉卻釀出了新潮味,在傳承人眼裡,它的走紅之路就像其烹飪出鍋的歷程。
  • 致那些逐漸消失的農村匠人-木匠老煙
    第三等木匠是修建廟宇的,把這些修建廟宇的木匠列為第三等,並不是因為廟宇的工藝簡單,而是因為廟宇含有不吉之意,陰氣太重,經手過廟宇的木匠,基本上是沒有人家會再請他們來修建住房的。就算是有人請,他們一般也是不會接這樣的活路,因為這是很不道德的事,弄不好,是會對自己不利的。所以,木匠一般都不太願意承接廟宇的活,就算要做,也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木匠去做,年紀大了,做了廟宇就不再建別的房子了。
  • 「人物影像」老木匠與新師傅
    他心無旁騖地守護著木匠的老手藝,並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兒子,共同無言地訴說老木匠、新師傅在木工技藝裡的情懷堅守。他的名字叫劉祥德。老祥叔正在簡陋的工棚裡擺弄自己的木雕從小熱衷畫畫現年64歲的劉祥德家住龍陵縣龍新鄉龍新社區大橋組,寨鄰寨舍的年輕人都親切地叫他「老祥叔」。
  • 「老年版李子柒」:什麼網紅不網紅的,我就是個木匠
    廣西盛夏日頭猛烈,他被曬得黝黑,於是粉白色的疤異常突兀。阿木爺爺說,做木匠活,剮蹭都是難免的,過去50年,大大小小的傷在他身上四處爬。不過,隨著現代化工藝的突飛猛進,木匠這個老行當也在逐步衰落,活兒越來越少,時間久了,幹活時留下的疤也慢慢痊癒。
  • 螺螄粉臭?聞臭師年入百萬
    螺螄粉近年來也是個「大紅大紫」的「明星」產品。一提到螺螄粉,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臭,也有人印象是辣,還有人直接流口水…… 螺螄粉在網上已經是「臭名昭著」了。除了核心的特製高湯外,酸筍就是螺螄粉真正的靈魂。柳州螺螄粉產地廣西柳州,廣西竹筍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真正醃製酸筍的不是我們經常飯店吃點冬筍炒肉片的冬筍,而是夏天的竹筍。夏天的竹筍又分麻竹筍,苦竹筍,毛竹筍,刺竹筍等。我們老家就喜歡用毛竹筍醃製酸筍。
  • 誰吃過廣西四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老友粉,北海豬腳粉
    廣西的每個一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賣湯粉店的影子。在商業區,粉店被裝修得高大上。在小巷,夫妻兩人支起的小檔,叫做粉檔。在鄉鎮,趕集的日子,各粉店、粉檔人滿為患,從早上到晚上,走了一批又來一批。早上趕集,沒吃早餐的,到粉店來碗粉當早餐,趕集的時候趕上的是中午,來碗粉當午餐。
  • 當代「魯班」,63歲中國木匠在YouTube獲千萬贊,成中國「網紅...
    人如其名,這位叫「阿木爺爺」的老人極擅長木匠手藝。不管多麼普通的木頭,到了他的手裡,都能變成精緻的工藝品。    因為手藝高超,阿木爺爺也被稱為「當代魯班」,憑藉一雙巧手在 YouTube 上圈粉119萬,全部視頻總播放量累計超過 2 億,單就木拱橋那條播放量就有4000多萬。
  • 滿幫貨運大數據:增幅超500% 螺螄粉「走紅」
    作為可速食食品,在疫情期間,螺螄粉稱霸銷售榜;隨著疫情好轉,螺螄粉憑藉獨到口味持續吸粉。螺螄粉從什麼時候開始「走紅」?哪裡的螺螄粉最受歡迎?哪裡的朋友最愛嘬粉?滿幫貨運大數據為你一一解析。最大增幅超500%,雙十二制霸消費榜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今年螺螄粉銷售量同比去年增長明顯。
  • 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破百億,又酸又臭的它是如何長成一個大品類的?
    12月18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蒙啟鵬表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達到105.60億元,較去年增長68.80%,日產量最高達325萬袋,並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眼下,柳州正致力於將螺螄粉打造成為「雙百億」產業,即袋裝螺螄粉的產值超過100億元,原材料等附屬產業也要超過100億元。
  • 貴州大山裡的「網紅」小夥:自學木匠技藝 獲粉上百萬
    近年來,短視頻呈現出火熱的流行趨勢,安旭將自學木質手工藝品的製作流程在短視頻平臺上向網友展示而走紅。近日,記者走進安旭在鄉村所打造的「世外桃源」,探訪其背後的創作故事。【解說】由於受到長輩的影響,安旭從小就對木質手工藝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村裡、家裡的老木匠使用過的工具,在安旭的眼裡可是個寶。在家大門口的牆上,安旭將所收集到的木匠工具逐一進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