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幼教|幼兒園是否踐行真的蒙氏教育,看這三點就夠了!
蒙特梭利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越來越多的家長對蒙臺梭利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內心還是有一些模糊。作為父母的您,如果想為孩子選擇一所純正的蒙氏幼兒園,一定要拒絕那些打著蒙特梭利的名號收費,實際上卻不能擺脫傳統教育影子的幼兒園。
當我們希望為孩子選擇一家蒙氏幼兒園,千萬不要被幼兒園的表面裝修所蒙蔽,判斷一家幼兒園所是否踐行純正的蒙臺梭利教育,我們建議您親自登門考察,主要從三大要素去考量:環境、成人和孩子。
首先,看環境。環境是教育理念的延伸
蒙臺梭利認為,環境的重要性僅次於生活本身,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力量。當你來到一家蒙氏幼兒園,可以先從戶外看環境,純正的蒙氏幼兒園一定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空間,因為戶外是孩子接觸自然,認識自然,感受自然的重要場所,不是多麼漂亮的遊樂設施所能解決的。戶外空間大小當然要根據園所能容納孩子的數量去判斷。
當你走進蒙氏教室,首先觀察環境的整體情況。蒙氏環境一定是有準備的,教室是否通透明亮,教具、圖書、玩具,書包、水杯是否擺放有秩序,而非雜亂無章,因為這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蒙氏環境的家居材質都是天然的,桌椅板凳多是原木的,整體色調是淡雅的,而非五顏六色的,教室往往還要點綴綠植等自然元素,包括孩子們的環創作品,這樣的環境才更加生動。
其次,蒙氏教具通常都是與孩子的身體比例相匹配的,方便孩子進行操作。比如,孩子在清掃環境,你完全不用擔心掃帚太大,孩子的手握不住。仔細觀察,各種教具都是從左到右,從簡單到複雜、從具象到抽象擺放的,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毫不誇張的說,真正的蒙氏環境,每個細節都是為孩子「量身定製」的。
其次,看成人。對待孩子的行為方式及語言
無論是蒙氏幼兒園還是傳統幼兒園,愛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是,愛,在蒙氏幼兒園升級成了一種刻進骨髓裡的信仰。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充滿了愛和尊重。包括了愛的語言、愛的行為方式,總而言之,你一定會感覺到一種愛的文化與氛圍。
比如,老師想要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必須蹲下身來和孩子保持平視,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和成人之間是平等的,被尊重的,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你聽不到任何命令的口吻,而是商量與合作。
蒙氏班級通常由一名主班和兩位助教組成。主班老師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與考核獲得專業教學資質。現在比較受蒙臺梭利權威認可的有AMI(國際蒙臺梭利協會)、AMS(美國蒙臺梭利協會)證書。同時,擁有豐富的蒙氏幼兒園教學經驗,通常在5年以上。
蒙氏教育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如果老師坐在孩子身邊演示著什麼,一般是在進行工作的示範。每一次示範都是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點而設定的。如果孩子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老師不會輕易插手,而是保持觀察,鼓勵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引導。
蒙氏教育並非灌輸式教學,因為老師的角色是觀察者、協助者、引導者,跟隨孩子的成長發展規律展開教學。
第三,看孩子。專注工作,自由活動
純正的蒙臺梭利教育不會給孩子貼標籤,沒有好孩子與壞孩子,聽話的孩子與不聽話的孩子的差別。每個孩子都在有條不紊的工作,在遵守環境規則的前提下,孩子在教室裡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事,跟自己想交往的孩子交往,他們擁有選擇的自由。
你會觀察到有的孩子獨自進行工作,有的孩子和小夥伴一起完成一項工作。工作的間隙,孩子可能會去吃點心,或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交談一會兒。縱觀整個教室,你會發現既有剛入園不久的小孩子,也有小大人模樣的大孩子。
因為真正的蒙氏環境是混齡的,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健全人格。對於獨生子女克服適應能力不足的問題有重要作用。通過與不同年齡的孩子相互交往,自然地學會了人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以自我為中心。
混齡教學方式,是孩子從幼兒園教育自然過渡到正規的小學教育的最佳模式。實踐證明,在跨世紀蒙氏混齡班生活、學習過的孩子,個個都呈現出自信、專注、陽光、健談、善於社交、樂於合作等特點,而且進入小學、中學後品學兼優,個個都是班幹部,呈現出全方位的爆發式效果。
因此,我們判斷一家蒙氏幼兒園是否在實行純正的蒙氏教育,就要從環境、成人和孩子三個方面去判斷,要看幼兒園的內核而不是表面。真正的蒙氏教育是科學的,蒙氏孩子的內心是強大的,人格是健全的,這些都將為他們以後的人生打下全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