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6月21日報導 (文/派翠克)當6月17日下午,孔二狗終於在微博上發出聲明的時候,這位曾經想把《三體》打造為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的遊族影業CEO,會不會想起2015年4月22日,他意氣風發地宣布《三體》定檔2016年7月的時候?
然而從宣布定檔以後,除了幾張劇照以外,任何宣傳都不見了蹤影。到了2016年6月17日,臨近原定的上映檔期只有半個月的時候,觀眾們連一支預告片都沒有看到。這個時候,開始有人在網絡上爆料:三體爛尾,素材被廢,孔二狗離職。《三體》也在一剎那,從「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變成了「第一部爛尾科幻電影」。這部備受期待的影片和遊族影業一起,成功地搶走了電影記者對上海電影節的關注,讓一個普通的周五變成幾方角力的戰場。
網易娛樂通過多方調查,採訪了多位和《三體》項目有關的人士。從他們的話語中,將散落一地的碎片慢慢拼湊還原,從拿到版權立項開始,各方都希望能從《三體》這部電影中獲取好處,但沒有經驗的團隊最終讓這個龐大的項目漫漫失控,變成了當下的雞毛一地。
項目多次易手 有版權無團隊立項難
2013年9月,電影局網頁上便出現了《三體》電影的立項,但是直到2015年,電影遲遲未拍。這其中,有曾經多次傳出版權和合作團隊幾經易手的消息,甚至連原作者劉慈欣也有許多擔憂。這其中,就要說到版權持有者張番番和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
2014年,曾經的小說作家孔二狗搖身一變,變成了遊族影業的CEO,在產品發布會上,率先公布了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拍成系列電影的消息,每部投資2億起,共拍6部,導演將由遊族影業的籤約導演張番番擔任。然而在此之前,這個項目則是在一家名為盛世新影的公司手上,而張番番則是該公司的合作導演。
為什麼《三體》項目轉換公司而張番番導演的頭銜不變?這是因為早在2009年,他便靜悄悄地買下了《三體》的全部版權。「這已經是公開的了,因為張番番有這個版權,他要求就是跟他合作必須由他當導演。」曾經出任遊族影業副總裁的楊璐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在2009年,張番番拿到的改編權只有五年的期限,而在於盛世新影合作產生分歧後,張番番結識了遊族影業的CEO,孔二狗;以遊戲起家的遊族影業對《三體》的開發設想非常全面,除了影視改編,還包括周邊衍生品、遊戲開發等等。而這,則促成了張番番搖身一變,成為遊族籤約導演的重要原因。
而在遊族接手《三體》項目之時,還曾經放話將與好萊塢團隊「深度合作」。事實上,這也是遊族對於導演張番番能力的不信任:一方面是挾版權以實現導演之夢,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接《三體》電影一下子將公司打造成國內龍頭。各懷心事的兩方選擇合作,在誰都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電影很容易走向失控。
在6月17日,當記者撥通《三體》小說原作者劉慈欣的手機後,電話那端的大劉語氣也顯得有些無奈。當記者問到是否會等版權拿回來後另尋合作,劉慈欣只簡短的告訴記者,版權已經賣了。事實上,2009年賣給張番番的時候,這部後來如此火熱的小說,僅僅值一個「無人問津」的價格。
從2009年拿到版權,到2014年12月宣布項目,再到2015年正式開拍。《三體》經歷了7年光陰,但到底什麼時候上映,現在也仍然只有一個無限延期的答案。而拿著版權的張番番導演,在離開盛世新影加入遊族,現在電影在遊族手上變得前途未卜之時,又會帶著《三體》電影走向何方?有消息稱,某媒體平臺旗下影業公司將接過《三體》的電影項目。而根據記者觀察,在《三體》事件爆發當天,該媒體並沒有對這一事件進行任何報導。而在事件發生的前幾天,此影視公司所曝光的網劇名單中,正有《三體》,並且是與慈文傳媒、遊族影業聯手打造。在張番番手握《三體》版權的當下,該影業將接手電影版的傳言已經在圈內四起。但能否順利上映,還是要看特效是否能做到滿意。
特效量大超乎想像 零經驗帶隊想靠《三體》練手
此番《三體》延期,重要的原因是電影的特效與成片效果據說令人失望。事實上,從電影項目公布,關於內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能否拍好這部科幻片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下來。尤其是在《三體》小說獲得雨果獎之後,不少粉絲都在擔心以現有的能力,遊族能否拍好三體。之前小範圍試映的粗剪版評價就並不是特別高,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質疑《三體》的聲音越來越多。
關於這個粗剪版本,作為《三體》電影總策劃的楊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粗剪版的確很多人看完是不滿意的,但是很正常,畢竟就是最最原始的版本,沒有特效,沒有很好的敘事。據一位接近遊族影業的人士透露,遊族也是希望能夠通過拍攝《三體》,迅速掌握操作大製作電影的技能,同時打響遊族品牌的知名度。但從沒有過製作高特效電影經驗的團隊,第一次就操作體量如此巨大的電影,結局如此混亂,並非不在意料之中。
在事發當日,有消息指出,電影直到2015年7月實拍結束後,才開始尋找特效的合作對象。就這一消息,記者詢問了當時項目參與度較高的楊璐,他告訴網易娛樂,從電影開拍,VHQ作為合作的特效公司,就已經介入其中:「在還在畫草圖的時候特效公司進來了,我們見了很多的特效公司,最後選擇VHQ,也是因為他們給能我們一些比較完整的一些前期的準備,包括一些數字預演,包括他們做一些比較嚴格的流程把控這些。」
但為什麼後來VHQ退出,又換成了以Pixomondo為首的四家公司來做,楊璐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告訴網易娛樂,在自己離開遊族的時候還沒有看到大部分成品。而據記者了解,VHQ此前參與度最高的電影其實是《狼圖騰》,在其中也只是進行了暴風雪的特效製作和部分狼的表情繪製。而像數字預演,其實就是用非常粗糙的動畫代替分鏡頭劇本,藉以安排燈光、演員走位,和製作飛船、三體人、宇宙等特效場景與生物來比,並不是什麼非常具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以這樣一家小公司的實力來承接《三體》特效量如此巨大的電影,實在是讓人有些擔憂。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後期又追加了一筆資金來做電影的特效。本身體量如此龐大的特效電影,後期就相當花時間,而在追加特效資金且更換特效公司的情況下,《三體》延期實屬意料之內。現在來看,對於特效製作周期的不熟悉,嚴重拖了這部電影和整個影業的後腿,乃至造成了接下來的高層變動。
高層不斷出走 遊族外強中乾《三體》夢斷?
孔二狗此番離開遊族影業CEO的職位,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因為《三體》。但在孔二狗之前,尚有熙頤影業的韓薇曾短暫出任過遊族影業的CEO。但為什麼她會光速離職,據網易娛樂了解,極有可能是她無法處理《三體》所留下的爛攤子。
而在韓薇前後,則有多位遊族高管離職。2015年5月,遊族副總裁肖飛離職創立向上影業;2015年11月,同為公司副總裁的楊璐也選擇離職,並在今年2月創立元力影業。而目前影響最大的,則是遊族影業的聯合創始人孔二狗證實,自己早在近一年前就不再擔任遊族影業CEO一職了。這意味著,從2015年6月開始,遊族影業的CEO便另有其人。
然而在遊族成立之初,並不是這樣。此前孔二狗不僅豪氣表示要不計成本地做特效,也篤定小說的粉絲絕對不會失望。在公司每個人都在說要把《三體》拍成中國最棒的科幻片之時,半年之內便有四位高管離職,CEO便已經換了兩個人。曾經擁有120多名員工的遊族影業現在僅有30多人,有離職員工向媒體透露,微博更新速度如此緩慢,也是因為宣發團隊幾乎流失殆盡。網易娛樂也注意到,從5月13日開始,名為「三體電影」的官方微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更新,直到6月17日,電影延期被迫曝光。
而在事情發生之後,不少離職員工又跳出來,紛紛想從自己前東家的爛攤子中分得一杯羹。調查中記者發現,最初曝光《三體》爛尾的,是一個名叫「Woody Bruce」的帳號。據知情人士透露,此人早前為經營三體社區的遊族影業員工,後被公司開除。而在新聞發酵的6月17日上午,某自媒體帳號迅速貼出了一篇原遊族影業COO諸葛小花的採訪長文。時間跟隨緊密,難免令人生疑。
而根據網易娛樂獨家消息,此前Woody Bruce正是諸葛小花團隊的一員。知情人士透露諸葛小花在遊族接觸《三體》項目時,主要負責商業合作與宣傳,對電影進展並不是十分了解。此番接受採訪,又大肆宣揚自己的新公司,難免又讓人懷疑炒作之嫌。而從遊族離職的其他員工,或是三緘其口,或是在遊族官方聲明公布後才偶有鬆動。諸葛小花的回覆如此迅速,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否有為炒作自己新公司而提前設計。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遊族影業便意識到《三體》不能如期上映。但宣發團隊的流失使得無人對臨近上映日期時可能遇到的質疑作出預判,最後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發布聲明,張皇而被動,使得《三體》的口碑進一步滑落,完全被限制在了「電影質量差」的刻板印象中。
從2014年12月到2016年6月,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讓一部電影和一家公司遭遇了如此多的磕絆。目前《三體》仍然是備受廣大科幻迷們關注的電影,而在經歷過此輪事件後,三體是否能夠度過後期,儘快定檔,仍然讓人有些擔憂。高管離職,無人接手的現象仍然是這個投資達到2.2億人民幣的電影最大的挑戰。在這樣的一次公關戰後,如果《三體》的質量假如如此不堪,那麼它就真的有可能變成接手公司所深陷的泥潭。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李琳鎧_NK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