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姑蘇晚報》A05版
媒體曾報導過90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姚靜,60多年來一直珍藏著她的戰友李霽犧牲前送給她的紀念品——一隻繡有和平鴿和「贈給最可愛的人」等字樣的白色布袋,以此懷念這位埋骨異國的戰友,姚靜一直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尋找,10月20日,老人終於見到了李霽烈士的妹妹。
姚靜告訴記者,在朝鮮戰場上,女兵比男兵更盼望能收到祖國人民的慰問,因為這樣的布袋裡除了裝有肥皂、牙粉等日用品外,還有女孩子們喜歡的糖果零食、木梳發卡等。每次部隊分發慰問品時,也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刻。有一回,李霽把領到的慰問袋拿到我面前,笑嘻嘻地說:「慰問袋裡好吃的我拿走了,這個布袋好漂亮,就送給你留個紀念。」接過布袋,我把它放進隨身的挎包裡。沒想到,不久後李霽就在一次空襲中犧牲了,這個慰問袋成了她留給我最後的紀念。
離休以後,每每看到這隻布袋,姚靜就會想起戰場上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腦海裡就會浮現李霽的音容笑貌。她盼望著在有生之年,能見到李霽的家人。為此,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苦苦尋找和等待。
好消息傳來。最近,姚靜和家裡人在輾轉聯繫了多個部門後,終於打聽到了李霽烈士的妹妹在上海的地址。經過聯繫,兩位老人約定了見面時間。
姚靜(左)和李霖合影。 姚靜供圖
20日下午,在上海市徐匯區一棟居民樓裡,一身戎裝,神態凝重的姚靜和一位老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位老人就是李霽烈士的妹妹李霖。「終於找到你了,真是太好了!我就想告訴你,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想著李霽,一直在掛念她!」「謝謝老大姐,這麼多年還記得我姐姐!」見到姚靜後,87歲的李霖激動不已,握著的兩雙手久久沒有鬆開。
李霖也是一名轉業軍人,曾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代女傘兵。李霖說,雖然之前不認識姚靜,但只要是姐姐的戰友,就覺得特別親切。提起姐姐李霽,李霖老淚縱橫,她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和姐姐從小一起長大,關係最要好。姐姐從小其實很膽小,但參軍以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到了朝鮮以後,她還一直和我通信,在信上不斷鼓勵我在部隊要好好鍛鍊學習,克服困難,將來也到朝鮮戰場上和她一起戰鬥!」1953年4月以後,家裡再也沒有收到李霽的來信,直到革命烈士犧牲證明書寄到家中,親人才知道了這個噩耗。母親當時堅強地說,李霽為保家衛國犧牲,她是光榮的!「姐姐的信件圖書等遺物我一直珍藏著,這些是她留給我們的念想。睹物思人啊!」前幾年,李霖曾去了一次朝鮮,踏上姐姐拋灑熱血的土地,老人向烈士犧牲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雖然沒能去姐姐的墓前祭奠,但我相信,她能感受到。」
雖然之前從未謀面,兩位老人還是一見如故,一起聊著戰場上的故事和軍旅生涯的點點滴滴。她們說,抗美援朝戰爭已經70周年了,經歷過的人對「活著」這個詞,有著更深的理解,「最可愛的人」不應該隨時間的推移而被淡忘。
苦苦尋找的戰友親人找到了,姚靜多年的心願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臨行時,姚靜拉著李霖的手說:「我相信,我和你姐姐的這一段戰友情仍將繼續書寫專屬於我們那代軍人的歲月芳華,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了解我們這代軍人的熱血和精神。」
(來源:蘇州日報 編輯/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