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後,志願軍老戰士終於見到烈士家人

2020-12-26 荔枝網新聞

2020年10月21日《姑蘇晚報》A05版

  媒體曾報導過90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姚靜,60多年來一直珍藏著她的戰友李霽犧牲前送給她的紀念品——一隻繡有和平鴿和「贈給最可愛的人」等字樣的白色布袋,以此懷念這位埋骨異國的戰友,姚靜一直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尋找,10月20日,老人終於見到了李霽烈士的妹妹。

  姚靜告訴記者,在朝鮮戰場上,女兵比男兵更盼望能收到祖國人民的慰問,因為這樣的布袋裡除了裝有肥皂、牙粉等日用品外,還有女孩子們喜歡的糖果零食、木梳發卡等。每次部隊分發慰問品時,也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刻。有一回,李霽把領到的慰問袋拿到我面前,笑嘻嘻地說:「慰問袋裡好吃的我拿走了,這個布袋好漂亮,就送給你留個紀念。」接過布袋,我把它放進隨身的挎包裡。沒想到,不久後李霽就在一次空襲中犧牲了,這個慰問袋成了她留給我最後的紀念。

  離休以後,每每看到這隻布袋,姚靜就會想起戰場上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腦海裡就會浮現李霽的音容笑貌。她盼望著在有生之年,能見到李霽的家人。為此,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苦苦尋找和等待。

  好消息傳來。最近,姚靜和家裡人在輾轉聯繫了多個部門後,終於打聽到了李霽烈士的妹妹在上海的地址。經過聯繫,兩位老人約定了見面時間。

姚靜(左)和李霖合影。 姚靜供圖

  20日下午,在上海市徐匯區一棟居民樓裡,一身戎裝,神態凝重的姚靜和一位老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位老人就是李霽烈士的妹妹李霖。「終於找到你了,真是太好了!我就想告訴你,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想著李霽,一直在掛念她!」「謝謝老大姐,這麼多年還記得我姐姐!」見到姚靜後,87歲的李霖激動不已,握著的兩雙手久久沒有鬆開。

  李霖也是一名轉業軍人,曾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代女傘兵。李霖說,雖然之前不認識姚靜,但只要是姐姐的戰友,就覺得特別親切。提起姐姐李霽,李霖老淚縱橫,她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和姐姐從小一起長大,關係最要好。姐姐從小其實很膽小,但參軍以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到了朝鮮以後,她還一直和我通信,在信上不斷鼓勵我在部隊要好好鍛鍊學習,克服困難,將來也到朝鮮戰場上和她一起戰鬥!」1953年4月以後,家裡再也沒有收到李霽的來信,直到革命烈士犧牲證明書寄到家中,親人才知道了這個噩耗。母親當時堅強地說,李霽為保家衛國犧牲,她是光榮的!「姐姐的信件圖書等遺物我一直珍藏著,這些是她留給我們的念想。睹物思人啊!」前幾年,李霖曾去了一次朝鮮,踏上姐姐拋灑熱血的土地,老人向烈士犧牲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雖然沒能去姐姐的墓前祭奠,但我相信,她能感受到。」

  雖然之前從未謀面,兩位老人還是一見如故,一起聊著戰場上的故事和軍旅生涯的點點滴滴。她們說,抗美援朝戰爭已經70周年了,經歷過的人對「活著」這個詞,有著更深的理解,「最可愛的人」不應該隨時間的推移而被淡忘。

  苦苦尋找的戰友親人找到了,姚靜多年的心願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臨行時,姚靜拉著李霖的手說:「我相信,我和你姐姐的這一段戰友情仍將繼續書寫專屬於我們那代軍人的歲月芳華,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了解我們這代軍人的熱血和精神。」

  (來源:蘇州日報 編輯/錢薇)

相關焦點

  • 獨家解密: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回家之路
    曹舒昊 攝軍史專家、長篇報告文學《陸戰之魂》作者董保存分析說——這批烈士遺骸,都是打過「三八線」的勇士,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在三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50年冬至1951年6月發生了第三、四、五次戰役,越過「三八線」作戰時犧牲的志願軍烈士,部隊在後撤時就地進行了掩埋。這部分烈士的遺體已完全腐爛,只剩下一具骨骸。
  • 王力張德華江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和高齡困難老人
    這份榮譽屬於所有烈士!」「如果回到當年,年輕的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衝鋒到最前線,保衛國家、保衛人民!」回憶起往昔那段崢嶸歲月,兩位志願軍老戰士激動落淚,卻一如當年那樣果敢堅毅。「你們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奮不顧身,是『最可愛的人』,你們的不朽功勳,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祝老戰士健康長壽。」
  • 浙江江山志願軍老戰士祝開樓:鐵盒裡的「秘密」深藏60年
    原標題:鐵盒裡的「秘密」深藏60年 位於浙贛邊界的浙江江山市鳳林鎮桃源村,有一棟不起眼的磚瓦老屋。在旁人眼裡,這家的男主人祝開樓就如同這棟老屋,平凡而普通。 自從兩年前全國開展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祝開樓深藏了60餘年的故事才漸漸浮現:這個沉默寡言、埋頭幹活的老農,居然是一位立過戰功的志願軍戰士。
  •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第...
    異國他鄉的中國志願軍烈士們終於回國了!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即將於韓國當地時間27日上午10點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常正國率中方交接代表團出席儀式,中韓雙方代表現場籤署交接書,確認交接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禮兵將護送烈士棺槨登上解放軍空軍專機,烈士英靈將回到祖國和人民的懷抱。
  • 92歲志願軍老戰士,為小學生講述抗美援朝故事
    「志願軍裝備簡陋,渡江時就靠腳上一個鐵鉤,當時就有戰友掉入江中犧牲了……」說到犧牲的戰友,志願軍老戰士張慰民潸然淚下。今年92歲的張慰民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且受過傷的志願軍女兵。1951年底,她被所在部隊選為第二批志願軍歸國代表,也是該部隊唯一的女代表,在國內受到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當天上午,定慧裡小學禮堂裡300餘名小學生整齊就坐。
  • 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的任務是親手安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
    1950年11月27日,時任志願軍第26軍後勤部第三醫院文化教員的張書義和戰友換上厚棉衣,揣上高粱米,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時年17歲的他被任命為烈士安葬組組長,負責安葬烈士和轉運重傷員。  「安葬組的工兵班查看地形、挖好墓穴。護士用酒精擦淨烈士身上的泥汙和血跡,為他們整理衣物。組長清點烈士遺物,登記信息,在簡易地圖上標註安葬地點。
  • 洛陽籍烈士馬世賢「回家」!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今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歌 李宗寬 通訊員 餘子愚 楊文博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在仁川舉行,此次共交接117具烈士遺骸和1368件相關遺物,其中籍貫為洛陽孟津的烈士馬世賢也在長眠他鄉69年後「魂歸祖國」。
  • 黃美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
    融媒體訊 日前,縣政府副縣長黃美華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高文周
  • 18萬志願軍烈士為何長眠於朝鮮
    1950年11月25日,美軍3架B—29轟炸機轟炸志願軍總部大榆洞時,被投下的凝固汽油彈擊中犧牲,年僅28歲。遺體就埋葬在大榆洞的山頭上。1951年底,志願軍總部遷至檜倉。1953年7月停戰後,毛岸英遺體遷移至檜倉。由於毛岸英的特殊身份,對其安葬曾有一番爭議。有人認為須安葬在瀋陽,也有人建議要入北京八寶山。為此,志願軍烈士安葬工作部門對毛岸英的遺體做了運回國內的準備。
  • 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返回祖國
    我們將銘記志願軍烈士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首爾時間27號上午10點,北京時間27日上午9點,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共同舉行了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常正國率中方交接代表團出席儀式。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為志願軍烈士棺槨覆蓋國旗後,中方舉行簡短悼念儀式。
  • 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三位志願軍烈士親屬均已確認
    今天,運20接志願軍烈士回家。在這批移交的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林水實、丁祖喜。據此前消息,烈士馬世賢、林水實的親人已分別找到。目前丁祖喜烈士家庭基本信息也已確定:安徽蕪湖無為市嚴橋鎮人,1944年入伍,志願軍某部排長,1953年7月11日在朝鮮戰場犧牲。
  • 志願軍老戰士觀看《金剛川》:穿上軍裝後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
    10月25日,致敬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觀影活動在成都中影晴瑞影城舉行,韓秋雨、王光柄、鄧永康、郭明清等川籍志願軍老戰士和部分現役軍人代表,以及眾多市民一起觀看了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最新電影《金剛川》,影院還為到場的志願軍老戰士送上了終生免費觀影卡。
  • 70年後,一群志願軍老兵再次合唱這首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19日在京開幕。20日上午9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親屬代表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 帶去一包糖果 裝回一袋獎章——記志願軍老戰士林志洲
    新華社南京11月19日電題:帶去一包糖果 裝回一袋獎章——記志願軍老戰士林志洲新華社記者劉藝手掌大小的白布袋子早已泛黃髮舊,林志洲卻珍藏了近70年。「我是1952年7月入朝參戰的。糖吃完了,袋子我一直貼身帶著,這樣感覺祖國就在身邊。」89歲的林志洲輕輕摩挲著手裡的袋子,仍秉持當年的信念,「絕不讓任何人侵犯我們的祖國。」1952年12月,林志洲所在的第24軍奉命由元山港開赴戰場中線,接防已在上甘嶺持續作戰多日的志願軍部隊。
  • 外眼看山東·央媒一周圖片擷英|向志願軍老戰士致敬 「棚二代...
    1953年,在石硯洞北山反擊戰中,龐興海因頭部重傷昏迷被送往後方醫院,戰友沒有找到他,以為他犧牲了,向國內發回犧牲通知,他的名字還被刻在烈士紀念碑上。1958年,回到家鄉的龐興海才知道自己成了「活烈士」。龐興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2、姜明山
  •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三位烈士親屬均已確認
    三位志願軍烈士親屬均已確認 今天,運20接志願軍烈士回家。在這批移交的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林水實、丁祖喜。據此前消息,烈士馬世賢、林水實的親人已分別找到。
  • 這位年過八旬的志願軍老戰士為何珍藏著一個護身符?
    86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於志明,顫顫巍巍地舉起了布滿皺紋的右手,面向展覽牆上「空軍英雄」王海、劉玉堤、趙寶桐、孫生祿的照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發生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館中,在場的觀眾無不動容。70載歲月洗禮,歷史的記憶從未褪色。
  • 烈士落葉歸根,祖國永記忠魂。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9月27日,第七批共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離家還是熱血兒女,歸來已是報國之軀。這段僅幾百公裡的歸程,烈士們卻等了足足半個多世紀之久。70年前,這些最可愛的人留下「保家衛國」那句承諾,義無反顧地用血肉之軀把祖國護衛在身後,將炮火擋在了國門之外。
  • 東陽包場請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看電影 電影院裡的特殊黨課
    東陽市委宣傳部、組織部、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以包場免費放映的形式,邀請一批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和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擁軍家屬等觀看電影《金剛川》。滿頭銀髮仍軍裝筆挺,戴著榮譽勳章的老戰士一走進電影院,就受到熱烈歡迎,掌聲經久不息。
  • 珍貴影像首次披露,101名志願軍老戰士講述,【英雄兒女第一集:祖國...
    珍貴影像首次披露,101名志願軍老戰士講述,【英雄兒女第一集:祖國召喚】 2020-10-28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