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 太古裡街區的第一主角

2020-12-12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鬧市藏古剎。劉陳平攝影

大慈寺。劉陳平攝影

太古裡。

民國時期大慈寺片區手繪圖。

  

□馮暉文/圖

  大慈寺路因街邊那座大慈寺得名,大慈寺路是個新街名,但大慈寺的歷史非常久遠。
  20年前我家住爵版街,去大慈寺很方便,出穿巷子左拐即到。上班地點在東門水碾河,每天騎自行車都會從大慈寺門前經過。那時,我總會想,這寺廟的大門怎麼會修成這樣?既怪異又小氣,照壁前的大石獅蹲在街邊也顯得莫名其妙。


成都唯一的唐代佛寺

  大慈寺路,是成都東西幹道蜀都大道靠東的一段。它東接府河上的東風大橋,西連紅星路步行街,曾被稱為「東風路」。過去,這條街上有兩棟建築很有名氣,一個是東風電影院,一個是成都第二百貨大樓。現在,這兩個地標都早已消失,太古裡商業區成為這一帶的新地標。
  太古裡的東邊是大慈寺社區,這裡每周三下午2點都有川劇演出,氛圍輕鬆隨意,與其說是表演,其實更像是社區居民的自娛自樂。
  大慈寺處於太古裡的半包圍中,但它依舊是這一帶街頭活劇中真正的第一主角,老成穩重、見多識廣,太古裡在它面前是頑皮的孩子。
  古寺始建於唐朝,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難成都,親自書寫匾額「大聖慈寺」。正因為有這塊匾額,寺院在後來的唐武宗全國滅法中躲過一劫,是成都唯一保留下來的唐代佛寺。
  大慈寺是中韓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當年規劃修建寺廟的無相禪師是古代朝鮮半島新羅國的王子,他在四川學習、生活多年,因此,大慈寺俗稱「太子寺」。而這裡也是日本禪宗的源頭,在大慈寺出家並受戒的道隆禪師是第一個東渡日本傳播禪宗的著名禪師,是日本禪宗文化的開山祖師。


曾經是全國最大的寺廟

  現在,繁華的商業區與古老的佛寺如此之近,反差又如此之大,不知是現代商業藉此增添歷史底蘊,還是彰顯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這讓我想起了身處上海鬧市區的靜安寺,一道紅牆,兩個天地,頗有些時空穿越的感覺。
  今天大慈寺的規模比古代小了很多。站在大慈寺路邊看寺廟入口會覺得有些奇怪,難道這寺廟坐南朝北?一屏照壁加兩扇小門,這哪是大門的樣子啊?其實大慈寺的山門是朝南開的,就在現在面向太古裡水池的位置。廟內的接引殿在現在大慈寺路的中心,而藏經樓已經是在街對面的位置了。
  1958年城市東西幹道東頭延伸時,拆除了包括接引殿、藏經樓在內的後院,形成了現在的這個格局。我們從大慈寺路進入寺廟,其實是從建築群的後面入寺。
  歷史上大慈寺一度是全國最大的寺廟,面積約千畝。現在大慈寺的佔地面積估計最多不過30餘畝。鼎盛時寺廟東抵城牆,南到北糠市街南端,西牆在北紗帽街藥師殿和錦江街諸葛井之間的位置,北達四聖祠街和天涯石南街、東街、西街,現在的書院南街、東街、西街一帶在唐宋時期都在大慈寺的範圍內。
  大慈寺的鐘鼓樓原址在何處?有待考證。
  《華陽縣誌》記載:「銅鐘閣在寺前糠市街,亦屬大慈舊物,但不知為何園之銅鐘耳。」銅鐘在北糠市街中段東側,西側應當是鼓樓的位置,依照佛寺的建築慣例,寺門在鐘鼓樓的南邊。


大慈寺路原名「東風路」

  明代,大慈寺發生火災後重建,面積減小許多。寺北很大部分變成了宰相萬安的私人宅邸。明末清初,大慈寺和整個成都城一起被毀。經過了大約200年斷斷續續的建設,方才恢復元氣,但佔地面積只有40餘畝。1958年,成都往東擴修棉花街,取名東風路,也就是現在的大慈寺路,接引殿及以北建築被拆除,大慈寺的面積又一次減少,只有唐代的三十分之一。
  從北步入大慈寺,曼陀羅花面帶微笑,送上一陣幽香,這是一種優雅含蓄的歡迎姿態。記憶中的成都博物院早已遷出,那座絲瓜藤下的老茶園早已消失。改建後的大慈寺顯得更加氣派,大院裡一棵巨大的古銀杏樹在陽光下蒼勁挺拔,有幾分老當益壯的味道。
  這寺廟的僧人頗有些情趣,冬天,銀杏落葉都被精心地保留了下來,滿地金黃,讓人眼前一亮。一把小巧的竹几安放樹下,頗有些古畫的禪意。遊人和香客紛紛在樹下留影,姿態誇張,充滿創意與喜感,一臉平靜的僧侶無聲地走過,與樹下的熱鬧形成一種反差與對比。這裡已成為成都冬天拍攝銀杏的佳處。
  枝顫,風撫,袈裟飄動,落葉偶爾悄悄在發間和肩頭停留。
  寺裡忙上忙下的覺能法師居然是一位資深的攝影愛好者,時常用手中的索尼相機記錄寺院生活的點滴。年輕的法師告訴我,現在大慈寺常常舉辦攝影展,周安的老街舊影和葉青的川劇影像專題展結束後,曉龍的攝影展將在春天舉辦,那是關於手機與生活的展覽,圖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的。

相關焦點

  • 到春熙路旁遠洋太古裡大慈寺,品咖啡飲蓋碗茶,很時尚也很老成都
    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你多半會走到春熙路,到了春熙路不去大慈寺和遠洋太古裡看一看,應該會有點遺憾。它們彼此就是一條人行橫道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去逛一逛。你可以從成都任何地方坐公交車或者地鐵,(建議坐地鐵不堵車)到春熙路站,一出地鐵口,一定會被一片格調大氣而不失古典的建築吸引,那裡就是遠洋太古裡,和它懷抱裡的大慈寺。
  • 成都必打卡大慈寺,已有1600多年歷史,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
    但是,在眾多的景點和小吃中,有一座位於市中心最著名的寺廟,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這就是大慈寺,又叫古大聖慈寺,位於成都最繁華的街區,毗鄰大海中的太古裡。這是一個罕見的與世隔絕的佛教場所。大慈寺建於魏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規模宏大的千年古剎。
  • 國內知名商業項目賞析|成都遠洋太古裡
    成都遠洋太古裡,是由太古地產與遠洋集團共同開發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式的購物中心。因其毗鄰成都的千年古剎大慈寺,因而又被很多人稱為「大慈寺遠洋太古裡」,讓太古裡這個商業項目,平添了幾分文化韻味。先簡單說說大慈寺。
  • 太古裡的得與失
    大慈寺片區,自古就是一個特殊的商業片區。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該區域大規模的低洼棚戶區與其所處的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域形成較大反差。時針回撥,2008年,成都決定在此打造融合佛教文化、川西建築文化、民俗文化和新商業文化的「寺市合一」新街區。
  • 福州為什麼沒能出現太古裡
    項目操盤手有很多解題思路,其中一個思路是為對標成都太古裡。 太古裡是成都的城市商業名片,潮人聚焦,潮牌林立。帝封江片區要呈現與太古裡類似,低密度的步行遊覽式街區,這事兒是否靠譜?
  • 城市旅遊:帶你走進成都太古裡,不來走一走,怎知自己是土狗?
    來太古裡走一走,感覺自己是土狗?最近成都太古裡過了,都火到過來了,今天帶大家走進街拍聚集地。成都遠洋太古裡坐落成都中心地帶,是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和遠洋集團 (Sino-Ocean Group)攜手發展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態購物中心。成都遠洋太古裡位於成都市中心,交通便利。北 臨大慈寺路、西接紗帽街、南靠東大街,並與成都地鐵2號及3號線的春熙路交匯站直接連通。
  • 成都太古裡成為「網紅聚集地」——但是一般人卻不想去
    在太古裡,看另外一種成都。太古裡的建築大多是2-3層的獨棟建築,青瓦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大面積落地玻璃幕牆,顏色以咖啡色為主,不失川西建築風格,整個街區與相鄰的大慈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即傳統又現代。太古裡是分「快裡」和「慢裡」的。「快裡」是外圍三條購物街與兩個廣場,為成都人提供暢快淋漓的逛街享受。「慢裡」則是圍繞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裡巷以慢調生活為主題。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會的休閒品味、林立的精緻餐廳、歷史文化及商業交融的獨特氛圍。
  • 成都太古裡的夜景是什麼水平?看看實拍美景,你來下結論!
    成都太古裡璀璨夜色,原創攝影。一場雨後,我們去拜訪成都太古裡。成都太古裡位於成都春熙路南邊,緊鄰著名的大慈寺。夜色中的成都太古裡,原創攝影。夜色迷離的成都太古裡,原創攝影。說它是購物街區,還不如說它是城市中的一個景點。
  • 成都藏著一條入選「全球最酷50城市街區」的街道,就在太古裡旁邊
    前段時間,英國權威旅遊指南雜誌《TimeOut》官網刊文評選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區」,錦江區钂鈀街成功入選。而且,排名很不錯,位列總榜單第19名、中國區第一名。作為成都一條百年老街,長度只有500餘米,西起於崇德裡,東止於天仙橋南路,距離成都的繁華區域太古裡也不過區區幾百米而已。作為成都人獨特的記憶,根據政府規劃,原钂鈀街早在十年開始精品化城區打造,有機嵌入民國風建築、青年文創小店等特色元素,現在正以「網紅打卡地」和「文藝清新拍攝地」的新標籤,刷新著遊客們的成都印象。
  • 成都商業項目逼格排行榜出爐 遠洋太古裡第一
    簡介:2010年12月31日,太古地產、遠洋地產宣布聯合以20.03億元競得成都市錦江區大慈寺片區和東大街附近一宗地塊,項目定案名為「遠洋太古裡」。成都遠洋太古裡是太古地產和遠洋地產攜手發展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態購物中心。
  • 成都遠洋太古裡總經理伍玉珊:成都人需要怎麼樣的商場?
    在大慈寺周圍生活了20多年的北京畫院專職藝術家魏葵通過一幅《玉成街 68 號》水墨畫,描繪了他眼中成都的新舊交融,他表示玉成街與當前繁華摩登的成都遠洋太古裡街區僅一牆之隔,這裡是老成都對「錦城」的未來想像。
  • 開放式街區封閉式管理 成都「網紅」太古裡又回來了
    遠洋太古裡商業街區已逐步恢復人氣春天的嫩芽閃著迷人的光暈,一道道陽光衝破陰雲,正好打在綠樹紅牆上……漫步在成都遠洋太古裡,這個現代與傳統交相融合的地方再次與春天不期而遇,移步易景讓人流連其間。正當市民王卉舉起手中的相機,定格太古裡春天的曼妙時,微信小程序提醒彈了出來,提示她可以去%Arabica門店取幾分鐘前通過手機下單的咖啡。測量體溫、清潔雙手後,王卉沿著店裡的單向動線圖,取到這杯想念已久的「網紅」咖啡。捧著手中的咖啡,看著太古裡街區的人流穿梭不停,王卉知道,往日活力四射的「網紅」街區太古裡又回來了。
  • 在成都太古裡擺攤,我賣了35塊
    魔 幻 商 圈成都太古裡是個魔幻的地方。中國歷史最著名的宗教行者,西遊記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在他前往天竺取經前,曾先後到成都、荊州、長安等地習漢地佛法。公元622年,年輕的玄奘法師來到成都,在大慈寺受具足戒。安史之亂後,帝幸蜀。來到成都的唐玄宗見到大慈寺的僧人在街頭布施,頗受感動,便親筆題名「大聖慈寺」。
  • 芬蘭品牌Marimekko登陸成都遠洋太古裡
    2014年12月18日全新的Marimekko專門店於成都遠洋太古裡正式開幕。成都是繼上海、北京後時尚業新新崛起的城市。
  • i 店鋪 Elle主筆《DESIGNER》雜誌專題: 成都太古裡歷史傳承和現代商業的傳世之作
    太古裡驚豔登場,它亮出來的,不光是那些首入成都的耀眼品牌;它登上的,也不僅僅是市中心商業新地標的舞臺,它背負的是大慈寺上千年的歷史傳承,它承載的是現代消費模式發展的創新姿態!成都遠洋太古裡,從計劃初始,就要成為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世之作!
  • 3位舊成都「打撈者」,記錄了遠洋太古裡曾經的煙火氣
    路人甲高陽:夢裡不知身是客高陽第一次路過大慈寺門外是2006年夏,那時剛來成都找工作,在大慈寺正門對面附近一條小巷子裡(今太古裡廣場附近)與人合租了套樓頂小屋。他獨住一間約10平米的小書房,月租僅300元。作為路人,他和大慈寺的緣分一開始並未發生,如今,也未結束。
  • 成都太古裡吃喝玩樂全攻略
    第一站 IFS隱秘免費新玩法IFS這隻爬牆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網紅,也是太古裡的必打卡點之一。離地鐵二號線春熙路站非常近,出地鐵口步行兩分鐘即達。圖:小紅書/二混幫三幫主圖:小紅書/@裡裡錦從下面中規中矩的拍熊貓會比較單調,而且由於樓層較高也會不太好拍。
  • 抖音網紅原來是在這裡拍出來的——「太古裡」
    陌生人,你好這次的目的地為太古裡,成都網紅爆款聚集地,街拍,抖音,網紅全部聚集於此,位於成都遠洋太古裡位於春熙路地鐵站,從遠處看過去和一般的商業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隨著一步步逼近,慢慢的發現了他的 獨具匠心,建築的確獨樹一幟,縱橫交織的裡弄、開闊的廣場空間,儼然一副大都市面孔,引來全國人民的目光與關注,但成就太古裡不僅僅是這裡的商業,建築。還有這裡每天川流不息的人兒,成為太古裡不可缺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試想一下如果太古裡沒有人了他還是太古裡嗎?
  • 成都「網紅坑」專治低頭族,位於太古裡商圈,中招的人多不勝數
    說到成都,很多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不僅是網紅城市,甚至也是很多遊客們備受追捧的旅遊城市,成都有不少的景點,尤其是節假日被圍得水洩不通,除了這些,在成都有著著名又熱鬧的商業街,絕對要屬太古裡了。這裡也是很多本地人和外地遊客來成都必去的地方,成都太古裡位於成都市錦江區,臨近春熙路商業步行街,這裡將現代商業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但是就在太古裡卻出現了這樣一個「坑人」的景觀水池。
  • 隱藏在鬧市的成都寺廟,就在太古裡之中,是攝影師的鐘愛之地
    隱藏在鬧市的成都寺廟,就在太古裡之中,是攝影師的鐘愛之地成都這個城市最近幾年是很受人們歡迎的,這裡迷人的景點、美味的食物,吸引著每個人的目光。在這個城市當中,除了自然美景之外,還有很多的人文景點,其中大慈寺就是非常不錯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