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又防範...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小花媽媽 父母堂

開學·專題

父母堂

撰文:小花媽媽

開學了,神獸們歸籠。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剛上小學,從學校到家要走上一段路,或者需要乘坐公交地鐵,你能放心地在沒有大人陪同下,讓娃一個人完成這段路嗎?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不願意,接送孩子上下學,是每個上學日對家長來說風雨無阻的任務。

有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是: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我國可是書包都要家長背著上下學的啊。

1

日本孩子竟然能自己上學?

以前去日本玩的時候,我曾搭過早間的日本地鐵,常常見到單獨或者三五成群的日本小學生穿梭於車廂之間。

他們身穿校服,戴著學生帽,背著款式相似的書包,上面還掛著乘車的票卡,身邊沒有大人陪同,年紀小的估計只有六七歲左右。

在日本,除了讓孩子自己上學,讓孩子獨自去家附近跑腿買個醬油之類的,也是件平常的事。

像《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經典動漫中,也多次出現了孩子獨自幫父母外出跑腿的場面。

作為一名家長,你會讓自己6、7歲的孩子獨自乘坐交通工具上學嗎?會讓4、5歲左右的孩子幫你去家附近的商店跑腿嗎?

以上這些事,在日本家長眼中,都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他們崇尚「獨立教育」。

2015年,澳大利亞SBS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小型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其中就記錄了一位日本7歲孩子Noe Ando獨自上學的全過程:吃完早餐後出門前往地鐵站,搭乘電車,期間中轉新宿站,一個號稱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

在Noe Ando的母親看來,如果父母一直在身邊陪同,她就永遠無法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要是她迷路了,或是上錯了車,她就必須自己找出原因。如果她找不出來,也就回不了家了。」

秉持「自立教育」的日本家長們都認為,孩子是小花也是大樹,成長過程中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在風雨中歷練。

2

日本的『通學路』

日本的小學是按人口密度分,家住哪兒,就在已劃好片的小學入學。一般情況下,如果在城市裡的公立學校就讀,從家到學校的路程,基本在步行時間二十分鐘之內。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去的話,也保證孩子能在住所的4-6公裡內入學。

學校會事前規定好學生上下學的路線,開學前每家都會收到入學資料,其中有一份很重要的就是「路線圖」,選好家到學校的路徑,如果不申請變動的話,今後的6年都是這一條線路。

如果有兩條線路都能回家,其中有一段路不一樣,按規定不能擅自換路回家。在開學前一個月左右,家長會帶著孩子反覆考察一段路線。

這些孩子往返學校的路線,叫做「通學路」,在馬路上或者街邊的電線桿上,都有顯著的標識,提醒來往車輛注意減速和避讓孩子。

雖然在通學路上沒有家長親自送,但並不代表沒有人看著。家離的近的孩子會組成一個「通學小組」,由高年級的帶隊,引領和保護一下低年級的學生。

志願者、家長會、警察一起守護著上學孩子。

就近派出所的警察會派出警車巡邏,並派人手和所在地區的居委會熱心的志願者們一起在路邊執勤。

家長會(PTA)會組織家長在通學路上執勤,對全職媽媽來說比較方便,像上班族媽媽輪到執勤的時候,就需要跟公司請假。在日本的公司裡,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社會常識,所以這種假也很好請。

3

為保證孩子安全

有哪些驚人的小細節

警署會定期去學校宣講交通安全知識,比如畫好的通學路路線是走過街天橋,那就絕對不能為了圖個方便去走橋下的斑馬線;路上遇見了困難應該向誰求助……

日本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大概就是這樣從小培養出來的,然後就在習以為常中長大成人了。

孩子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是因為他們往往突然竄出來,駕駛員來不及避讓,這是因為孩子的視野一般只有大人的60%,他們沒有看到路上有車。

讓上下學的孩子能被駕駛員看到,日本採取了相當細節的小措施。

① 通學帽 & 書包套

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學生在路上都會戴一頂小帽子,叫做「通學帽」,要求上下學路上必須佩戴。

一年級新生除了有黃色的通學帽之外,還有黃色的書包套,醒目的黃色讓孩子更容易被看到。

② 舉手,讓自己被看見

大人還會教孩子們在過馬路時要高高的舉起手臂,讓駕駛員叔叔看到自己。在路上行走能被駕駛員及時看到,交通的安全性就會得到很大的保障。

③ 巧妙的書包報警器設計

日本的書包都有很多別致的設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書包上一般都掛有像鑰匙鏈一樣的警報器裝置,如果孩子遇到緊急情況,一拽就能發出響亮的警報聲,向周圍人提醒。

4

無大人接送的『通學路』上

會有人販子拐賣兒童嗎

一定會有家長疑問,要是有人販子怎麼辦?

日本的拐賣人口現象也比較特殊,日本有1.26億人口,但每年誘拐案件卻不足百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日本刑法對拐賣兒童和收養被拐賣兒童刑期大體相同,所以沒有買賣,就沒有拐賣。

其次,日本人看待誠信問題是當做比命更加重要的,對拐賣人口這種事情絕對的零容忍。如果犯了跟誠信有關的問題(如造假、拐賣、作弊),從監獄出來後才是真正進入「人間地獄」的開始,將會失去購買車輛、購買不動產、貸款等事情的資格,簡單來說就是被剝奪了所有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生不如死。

每年不足百件的誘拐案件與各界的努力也息息相關,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給小朋友制定三原則:拒絕、逃跑、不靠近。

↑老師給學生指定的三原則

在路上或是其他情況下學生感覺到危險,看到掛有「兒童110之家」標誌的人家、店鋪,就可以趕緊進去求助,貼有這樣標識的民宅或商家都是自願參加活動的自願者。

大家有沒有看過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在我之前一篇文章「」中,我曾提起過日本「集體主義教育」的理念。

集體主義精神貫穿了他們的一生,從幼兒園裡的學前教育就開始體現了,孩子們從小就會被灌輸一種集體觀念:求助於他人,服務於他人。

這種「社會信任感」能讓日本家長如此放心孩子、放心社會。

以上種種措施都大大降低了意外的發生,日本孩子在通學路上,會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日本父母才會放心地讓孩子出門。

對於「孩子上下學」的話題

你有什麼想說的

原標題:《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又防範「梅姨」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延吉市教育局關於做好雨雪降溫天氣安全防範工作的通知
    為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工作,現就加強我市教育系統應對防範工作緊急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視,超前防範。各學校要克服麻痺鬆懈思想, 高度重視此次雨雪降溫天氣可能帶來的危害,以高度的政治 責任感、飽滿的精神狀態、良好的工作作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第一時間通過微信、QQ、簡訊等方式向師生和家 長發布預警信息。
  • 日本父母從不接孩子上下學,他們不怕人販子?網友:這種下場誰敢
    曾經看到日本學生的書包,都是經過精心製作的,他們國家的書包製作工藝極其複雜,自然費用也是極高的。但是,每位家長都願意為自己的孩子買一個超貴的書包。因為這些書包不僅顏值高,而且有很強的保護性,非常適合人體,可以幫助孩子很好的減壓。
  • 為何日本家長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學?看下日本對人販子的處罰:誰敢動
    一說到「梅姨」這號人物,想必不少人對她有著深刻的印象,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社會的轟動,被大家稱之為「人販子之首」,因為被梅姨拐賣過的孩子,幾乎是很難被找到,申聰也是最近才有幸被找回,可見人販子無處不在,他們拐賣孩子的手段也一直在不斷更新,用各種方法去誘騙小孩。
  • 錯峰上下學、「棋盤式」排座、配備「一米健康運動包」……明天滬...
    上下學錯峰時間精細計算到每分鐘;教室布局調整,座位由「插秧式」變成「棋盤式位;為學生配備「一米健康運動包」;體育課上瑜伽、太極,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舒緩……在不斷積累復學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滬上各學校進一步升級校園防控措施,確保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讓疫情下的校園生活逐漸回歸正軌。
  • 一邊遊戲「闖關」一邊學安全,交通安全從娃娃抓起!
    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事故。兒童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佔49.5%,其次是乘車,佔31.1%。在兒童步行交通事故中,62%的兒童過馬路時存在猛跑、加速、中途折返等行為,停車位橫穿馬路、車輛視覺盲區和「內輪差」、距離大貨車過近是造成兒童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 小學生騎共享電動車上下學,安全問題應引起社會關注
    我問他上幾年級?他說上三年級。天啊,10來歲小孩竟然騎電動單車。綠燈一亮,小孩飛快地騎著車衝過路口,消失在車流之中,我真為捏了一把汗!小孩騎共享電動單車這不是個案,每天都會見到,有時三五成群在車流中追逐,有時車後還帶個同學飛馳。每次見到,我都為他們提心弔膽!
  • 專家: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安排好的溺愛」,媽媽怒懟:無知
    交通事故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重要的威脅。據2013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安全事故。其中相當大的部分發生在上下學的過程中。02為什麼日本孩子自主上下學是安全的1)交通事故佔比小
  • 日本孩子的獨立,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育兒寶媽羨慕不已!
    而在日本,孩子們從小就被要求著獨立長大,1歲的寶寶就能自己學會吃飯。不管是穿衣吃飯還是整理家務,只要是孩子能夠獨立做的事情,日本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獨立解決。到了6、7歲讀書的階段,日本孩子也是自己獨立上下學,拎著飯盒、背著沉重的書包回家。接送孩子?在日本基本看不到這樣的情況。
  • 新樂市小宅幼兒園:交通安全伴我成長
    本網訊(通訊員 牛小玉) 為了普及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幼兒自我防範能力,進一步增強家長接送孩子的安全意識,12月2日上午,新樂市小宅幼兒園以「全國交通安全日」為契機開展了「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宣傳教育活動。
  • 青島初三學生5月8日返校複課 各學校教學、就餐、上下學等做好充分...
    家長們既覺得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但在這個特殊疫情時期,總不免有些擔心和焦慮——孩子進校後,安全如何保證?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記者採訪了解到,經過反覆演練,各初中學校對於開學後的教學工作、就餐流程、上下學安排等已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是作為初三學生人數最多的市區初中,青大附中在開學準備過程中更是細緻入微。
  • 日本家長心真大,讓孩子自己上下學!了解下日本對人販子的處罰吧
    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以前的社會沒那麼複雜,我們小的時候也是自己上學放學,自己走回家。然而現在人販子變多了,一不小心沒看住孩子,孩子就有可能被人拐走。更有甚者,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有人販子抱起孩子,還撒謊說孩子是他的,實在是讓人氣憤到牙痒痒。不少家長認為,即使給孩子配上了兒童手錶,孩子自己上學放學也很難讓他們安心。因此一些家長還會拜託爺爺奶奶去學校門口接孩子,確保孩子的上學放學路上能夠安全。但是在日本,情況就不一樣了。
  • 如何提高安全和防範的意識
    家長提問: 嶽爸,我小孩也跟你大兒子一樣六年級。你如何向你小孩解釋社會的醜惡和不文明?我不知道如何開口跟他說。 嶽爸: 這個方面,就我兒子來講,是一個分段教育和引導的過程。我沒有一次性、系統地跟他談這個,這也不是最好方法。往往是遇到一件什麼事,我就展開,延伸去講。這個安全的意識,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樹立的。
  • 取消大型集會、錯峰上下學……初、高三開學後這些變化請注意
    按照廣東省的安排,全省普通高中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將在明天(27日)正式返校。回校後的學習生活會有什麼改變?有升旗儀式嗎?體育課會怎麼上?近日,記者採訪東莞市多所中學了解到,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學校的日常管理將有不小變化,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配合,確保安全有序返校學習。
  • 從他律到自律 杭州市澎博小學上下學交通文明教育有妙招
    從他律到自律 杭州市澎博小學上下學交通文明教育有妙招 2020-12-15 15:22:00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
  • 日本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把小朋友練成了防災專家
    小朋友的日常安全一直是不少家長、老師擔憂的焦點,而大家常常感嘆日本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上展現出更加熟練的能力,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災難安全 日本是地震高發的國家,幼兒園常常組織各種防災演練,2.3歲的小朋友從入園起就會學習如何正確佩戴防災帽,這項訓練會在幼兒園階段持續下去,小朋友也越來越熟練
  • 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些車輛為圖省事竟在學校旁邊逆行
    近日,大連市民李先生向半島晨報微信報料平臺反映,每天早晚,中山區風景小學旁邊的七星街都有車輛逆行,導致此路段經常堵車,交通混亂,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李先生家住中山區風景小學附近,旁邊的七星街是一條單行道。
  • 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
    我國自改革以來約共發生5次大地震:邢臺7.2級地震、雲南大關7.1級地震、遼寧海城7.3級地震、唐山7.8級大地震、汶川7.8級大地震等以及全國範圍內的N次中小地震。這些災害無時不在提醒我們生命寶貴,以及需掌握必要的防範地震的安全知識。然而不僅是我國常有地震發生,鄰國日本也是一個地震頻發的「災區」,甚至日本發生的地震次數在亞洲屈指可數,那麼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呢?
  • 豆豆鹿丨時事新聞:「禁摩限電」後,媽媽們還怎麼接孩子?
    孩子年幼時,必須照顧他們。孩子長大上學後,需要每天接送。每天在學校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除了孩子外,還被父母包圍著。簡而言之,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心中,接送孩子上學和放學尤為重要。但是,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家庭的交通工具是摩託車和電動汽車。自禁摩限電政策實施以來,許多母親在接孩子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很多父母不禁質問:「禁摩限電」後如何接孩子?
  • 日本小學生背的是什麼書包?價格居然可以達到6000塊錢!
    二、多方面保護學生安全日本小學生和中國的小學生不同,他們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自己上下學,爺爺奶奶絕對不會接送他們。所以父母最擔心的也就是他們的交通安全問題,而這個書包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在日本小學生的書包上蓋和側面有螢光帶,當孩子在昏暗的地方行走時,書包上的螢光設計能夠給人帶來視覺上的衝擊,保障孩子的交通安全。書包的背部,被設計成柔軟的波動形狀,讓孩子儘可能的舒適。在內部,還會有一塊緩衝板,可以減少孩子摔倒時的衝擊力。如果小孩子沒踩穩往後倒下去,書包會像枕頭一樣保護孩子的頭部。
  • 專家指責接送孩子是「溺愛」,希望向日本家長學習,被家長怒懟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恰好總是伴隨著危險,家長放心不下孩子,生怕孩子離開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出了什麼意外。所以,孩子上下學、去同學家玩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家長親自接送,這樣家長才會覺得安全一些。而看到這種情況,一所大學教授批判到:這樣半步不離的跟著,遲早毀掉中國孩子!每到放學時間,學校周圍準會堵住,車子根本過不去,行人只能靠擠,這種做法不僅會影響到正常交通秩序,還容易導致孩子無法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