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標題,為什麼說這個調味料是你想像不出來的味道。這裡將要介紹的柚子和國內常說的柚子不是同一個東西,國內指水果,這裡的是如檸檬一樣的調味果。據說國內也有這樣的調味果,叫香橙,知名度遠遜日本。至少我這個北方人沒在國內聽說過。前幾年我在朋友圈曬柚子料理時,有朋友對我所用的柚子提出疑問。不同的植物用同一個漢字名,有利也有弊,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把人搞糊塗。
國內常說的柚子,日本稱作「文旦」。
第一次吃的柚子胡椒,是女兒同學的媽媽,也是我的鄰居送給我的。這位媽媽告訴我,她母親寄來了很多,吃不完(可憐天下父母心)。嘗試第一口,就知道被它的外表欺騙:看著綠油油養眼的東西,居然在我的舌上橫衝直闖,同時送來滿嘴清爽的柑橘芳香。那刺激決計不是胡椒能匹敵的,那芳香也勝過記憶裡的柚子。問過朋友才知道,胡椒在九州那一帶有辣椒的意思,柚子是日本的柚子,其柑橙的芳香氣味勝過我們食用的水果柑橘類。九州盛產這類柑橘屬「水果」,用來做香料或者代替醋。比如現在這個季節,超市裡秋刀魚旁邊常常擺著醋橙(スダチ),用的就是果實的酸,從「醋橙」這個名字就能猜測一二。還有比醋橙大的臭橙(カボス)。
在超市上看見的醋橙和臭橙幾乎都是綠色,它們的果汁灑在烤得金黃的秋刀魚上,海鮮加鹽味,再配上酸爽,日本秋天的一大風情物語。在超市裡比較常見的柚子則是冬至前完全成熟的黃色果實,很少看到有綠色的柚子賣。日本有一個習俗,冬至那天泡柚子澡,認為這樣可以一整個冬天不生病。我在知道了柚子胡椒後,忍不住手癢想自己做,可是市面上找不到綠色柚子。直到十二月某一日,嫁到產地的朋友給我送來了幾十個黃色的柚子,那之後我才有了柚子胡椒的貨源保證。
能做柚子胡椒的時期很短,要瞄準時機,等到柚子足夠大,又不過分成熟變黃的時候。柚子還是綠色的時候香味更濃,變黃後的味道就不一樣了,做不出一樣味道的柚子胡椒。當然也有人用黃色的柚子和紅色的辣椒做,顏色很漂亮,但味道達人會說這是走味的東西。舌尖不靈敏、不挑剔味道的人就不用計較了。
我家住的這一帶也盛產柚子,附近的毛呂山町就號稱柚子之鄉。每年十一月地方上會組織圍繞山坡柚子園的穿越活動,上山下山有十幾公裡,過足爬山的癮,還能欣賞滿山滿樹黃色的柚子,品嘗柚子茶。這一帶冬天喝豬肉湯汁(豚汁)不僅放切細的蔥,還要放柚子皮調味,幾口下去開胃不少,不由得再來一碗。農協裡還有柚子核賣,買回來放入日本清酒,自製化妝水。
還有一種叫做鬼柚子的果實,個頭是一般柚子的幾倍大,幾乎有中國的柚子一般大小,只是渾身坑坑窪窪,不辜負「鬼柚子」這名字。賣烏骨雞蛋給我的人家有一棵鬼柚子樹,每年冬天我都會向這家人家買上一兩顆。它的個頭註定它是做Marmalade(果醬)的最好選擇,一個就能做一大瓶。厚厚的皮省去了用小柑橙做時的麻煩。我常把它用糖煮熟,曬乾成鬼柚子皮糖,是下午茶的好搭檔。冬天做麵包摻一些進去也是我的大愛。當年有剩的話,次年情人節時粘一層巧克力,更是絕妙組合。
工具:剪刀,手套(必須戴,否則後果自負),搓蘿蔔渣用的日式研磨器(すりおろし),沒有就用刀削,磨芝麻的碗或者用攪拌機,或者用刀剁碎
柚子和辣椒的比例為1:4
綠色的柚子,用插板或者刀削下綠色的皮,綠色下面的白皮發苦不用。綠色的尖椒用剪刀剪掉梗,再剪開去籽。
懶人的辦法
放進攪碎機裡打碎,越細越好,拌上百分之十五的自然鹽,裝入消毒的瓶子裡,完成。一周後就可以吃。完成品放冰箱裡,取時用乾淨的器具,這樣可以保存一年。
講究的做法(用日式研磨器)
柚子用搓板搓下綠色的皮,尖椒去籽後切小用磨芝麻的碗磨碎,越小越好。照片所示是我磨了十分鐘的成果,其間還夾雜沒磨碎的「大」顆粒。最後混合加鹽裝瓶。
黃色柚子取皮,裡面的白皮最好都挖掉。放鍋裡加水,燒開後煮四五分後,倒掉水,再反覆兩遍。煮好後切片放冷水裡泡一晚上,這些步驟都是為了去除皮裡的苦味,如果喜歡苦味,可以少煮一次、少泡一會兒。如果怕苦,就多煮幾次,泡的時候換水,多泡一會兒。皮擠去水分(別太用勁,擠爛了就前功盡棄了),放糖,糖的分量約為皮的重量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百(糖分三次放)。水不要放多,漫過皮就行。煮半個小時,皮煮成透明就行,這期間剩下的糖也分兩次放入,注意別煮糊,不時輕輕攪拌或上下顛鍋(有一個小竅門可以讓所有的皮泡入煮汁,就是在皮上蓋一個日語叫「落し蓋」的金屬蓋子,大小比鍋小一圈,戳有很多洞孔便於通氣)。熬至汁幹,取出,再放一些糖拌一下,天好的時候一片一片擺開曬,也可以在100度的烤箱烤一個小時左右。幹後再拌一次糖(照片所示是用甘夏做的,鬼柚子大,所以可以切片,產量更高,製作過程輕鬆很多)。
♦ 每周一三五六晚上推文,周日客座
♦ 吹捧指責吵架,歡迎各種挑剔
♦ 常駐寫手:江潔,阿海,文馨,周君藏
♦ 編輯:江潔
掃二維碼,關注微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