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和科技感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探索出了大量改革創新舉措,並孕育出了眾多引領科技創新的產業和企業,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寶貴的經驗。
一、從兩名技術員到200萬科技大軍
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建立之際,全市技術人員只有一名拖拉機維修員和一名獸醫。
40年後,深圳科技大軍人數超過200萬。
統計公報顯示,深圳專業技術人員2019年達到183.5萬人。
眾多創新載體和創新型人才共同孕育出了大量專利成果。
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
科技作為深圳的標籤,在40年間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奇蹟,如今的深圳擁有超過3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0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
深圳的改革開放成就,離不開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的企業,尤其是以技術能力為核心優勢的一大批科技企業。
深圳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2010年的1353家增加到2019年底的1.7萬餘家,僅2019年就新增2700多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
三、基礎設施、創新載體提供硬體支撐
近年來,深圳也一直積極爭取和布局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創新載體數量呈現裂變式增長。
四、創新科技治理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大破大立,把科研項目的立項權交給企業
(二)開創科研管理新範式,裂變創新驅動強能量
資料來源:每經記者、新華社、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深圳檔案信息網
製作:省技經中心廣東科技政策法規與體制機制改革智庫、省科技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