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中國的美企巨頭,已悄悄做大做強,很多人卻還以為是國產貨

2020-12-26 時事新論

深藏中國的美企巨頭,已悄悄做大做強,很多人卻還以為是國產貨

推薦語: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步入了極速的騰飛階段,而很多的外資企業也覺察到了這個史無前例的機遇,紛紛積極布局中國市場。比如像美國的沃爾瑪和寶潔、日本的養樂多,來自新加坡的金龍魚等等,這些深藏在中國幾十年的品牌,其實都是妥妥的外資企業。

而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同樣深藏在中國多年,但卻十分低調的外資品牌,它就是史丹利百得。

說起史丹利這個名字,很多人乍一聽可能會認為是幾年前紅極一時的複合肥廠廣告,但實則不然。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史丹利並不是搞化肥的,而是做手工具、電動工具的,並且他在工具領域已經做到了第一名,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電工工具生產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史丹利百得是一家美國企業,正式誕生於1843年,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一家老牌的工具生產製造企業。

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經常要用到的液壓工具、擰螺絲工具、精密測量工具等等,史丹利都做得非常出色,這也是它為什麼能夠在國內市場大獲成功的主要原因。

自196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美國史丹利公司一直是美國標準普爾500強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史丹利品牌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值得信任、品質卓越的代名詞。在全球,一些標誌性工程建築甚至都是指定使用史丹利生產的五金產品,如美國白宮、英國白金漢宮、馬來西亞雙子塔等等。

而據其發展資料記載,史丹利百得於90年代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且也是最早將壁櫃門概念引入的中國,目前在國內已經有5個規模較大的製造生產工廠。

史丹利百得年銷售額早已突破千億級別

據其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史丹利百得一年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額已達到突破千億人民幣的級別,產品應用滲透到到生產、建築行業等方方面面的領域,比如鐵路軌建設維護、汽車生產以及維修、大型器械製造等等。

作為一家老牌工具製造商的全資子公司,史丹利在疫情下的經營狀況也頗為樂觀,今年前三季度的訂單量為3.7億美元,超過了以往3.2億美元左右的全年訂單量。今年8月,史丹利深圳被寶安區表彰為「堅守先進位造標杆企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0月26日的時候,位於深圳寶安石巖的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公司就宣布解散,官方發文稱這次事件是因為市場整體環境的變化和行業內競爭的加劇所致,集團為此不得不重整業務資源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工廠或將遷至越南發展。

而這次事件,也導致了上千名員工丟掉了工作。

除上述外,大家還知道國內有哪些「深藏」的外資品牌嗎?

相關焦點

  •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 推薦語: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作為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無疑是不可忽視的。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是隨之提升,色、香、味都成了美食的重要標準。在這種情況下,調味品產業也開始在國內紅火起來。
  •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很多自主品牌拔地而起的同時,也有不少的外資企業紛紛選擇進入國內市場撈金。
  • 美國2大牙膏巨頭深藏中國,拿下30%市場份額,很多人卻以為是國貨
    美國2大牙膏巨頭深藏中國,拿下30%市場份額,很多人卻以為是國貨推薦語:7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民族自信也越來越強。雖然在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打響了名氣,但即使是這樣,依舊有很多的洋品牌成功地紮根在了中國市場,並且還發展得如火如荼,有的甚至到了「被國人認為是國貨」的地步,可見他們隱藏得有多深了。而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下,在牙膏行業的2個超級外資巨頭,看看大家平時有沒有買過他們家的產品。第一個:高露潔。
  • 你以為是國產品牌,其實全是「美國貨」,很多人都不知道!
    現如今,很多中國產品都已經走出國門,遠銷世界各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出口商品最多的國家,因此也獲得了一個「世界工廠」的稱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外國產品也看中了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早早就進入國內市場布局了。以至於到現在,很多外國品牌,都被國人當成了國產品牌。以美國品牌為例,我們身邊就有很多老百姓以為是國產品牌,但其實全是「美國產」的商品。
  • 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
    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寸土尺地,但卻擁有著一批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就以日本家電品牌為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家電市場的話語權並非掌握在本土品牌手上,而是那些來自日本的品牌。
  • 國產洗髮水巨頭崛起,擠進行業前三,很多人以為是「外國貨」
    所以世界各國洗髮水巨頭早早在我國紮根,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們來自國外。更有趣的是,一些國產品牌因為起步時間晚,加上品牌名稱比較有「異域風情」,又一度被大家認為是外國貨,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阿道夫。數據顯示,我國的養發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663元,養發相關企業多達2.8萬家,但行業排名前列的國產品牌卻非常少。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十大洗髮水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當中只有阿道夫是國產品牌。好在阿道夫比較爭氣,以15億元的年銷量排在了第2名。
  • 低調的德國冰箱巨頭,大家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默默撈金48年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我們中國科技也在不斷的發展著,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走進了我們普通人的家庭裡面。除了電視以外,各種空調、洗衣機、等一系列的智能家居也越來越常見了,在這些家具裡除了一些我們最常見的美的,海爾品牌之外。
  • 僅僅四天就開始服軟,美兩大巨頭已恢復供貨!
    但美國的做法就是讓他們放棄中國市場,從國產手機廠商用聯發科晶片代替高通晶片開始,我們就已經對美企巨頭說不了,隨著國產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高通、英特爾、三星等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會逐漸減少。此外,我國晶片的5年計劃也是對外企致命一擊,國產晶片將在2025年實現70%以上的自給率,促進了我國半導體國產化的腳步,材料、設備,一步一步布局我國自己的晶片產業,打造屬於自己的製造業。
  • 深藏不露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在中國撈金25年
    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在提及空調品牌的時候,率先想到的一般會是美的、格力。確實,美的、格力空調在國內市場上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其實,國內空調市場中,還有一家深藏不漏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這家空調企業就是大金空調。
  • 美國調味品深藏中國30年,一年賺走300多億,常被誤認為是國產貨
    老乾媽在國內的售價,非常親民,十元左右,價格合理,分量多,優雅細膩,香辣突出,回味悠長,深得高、中、低檔次的消費者喜愛,現已成為國民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之一,網友發明的網紅吃法,尤其在吃炒麵、炒粉時,放點老乾媽「風味雞油辣椒」,進去拌一下真的很好吃,畫風突變,讓人變得食慾大開,還有「老乾媽紅油腐乳」、「老乾媽香辣菜」、「老乾媽紅油腐乳」等等。
  • 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數十億市場,國產牙膏終於登頂
    除了高露潔、佳潔士,還有很多外資品牌也在不斷「瓜分」我國市場份額,而我國的一些本土品牌則紛紛被「擠壓」。比如田七、六必治、兩面針等,甚至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牙膏」也被高露潔所屬的企業聯合利華所收購。當然,在中國的本土牙膏品牌中,雖然有很多逐漸走向「衰落」的品牌,但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也不少,雲南白藥就是其中之一。
  • 日本空調巨頭的小聰明,「偽裝」成國產品牌,默默在中國撈金25年
    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強大,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自我把控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其實意識到國產品牌的產品並不比國外產品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優於國外品牌,比如在手機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國產品牌小米和華為,而在大家電方面,中國也有很多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品牌,比如鐵娘子董明珠的格力空調,以及老牌空調海爾等諸多民族企業
  • 本以為是「洋品牌」,但卻是國貨,實力比華為還強!網友:眼拙了
    導讀:以為是「洋品牌」,但卻是國貨,實力比華為還強!網友:眼拙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最近這幾年在國內也湧現出了很多的巨頭企業,而且還有一大批的企業代表國貨走出了國門,贏得了世界市場的青睞,這些企業都是擁有著超強實力的企業,同時也是國人和民族的驕傲;它們都為國爭光了,是值得我們為其點讚的!
  • 車企大佬試水"帶貨主播":很興奮 提前做功課|付強|東風日產|一汽...
    網易汽車3月20日報導 春節以來,疫情讓大部分中國人 「宅」在家中,也讓不少車企將銷售戰場搬到了線上。其中,直播成為了熱門之選。很多車企老總也「變身」為主播,來到鏡頭前,讓廣大網友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段子手、組團出道、美食博主、VLOG博主……說到做主播,各位車企大佬可謂各顯神通。
  • 國產牙膏巨頭「崛起」,擊敗兩大隱藏「美企」,年營收近300億
    中國製造一直是我國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名片,但在頂尖領域,國產企業卻很少能排得上號。比方說汽車行業,我們通常會想起寶馬奔馳,而不是吉利眾泰。在頂尖領域的落後,幾乎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不過這些年,中國品牌也慢慢開始展露頭角。
  • 外資化妝品巨頭業績集體下滑 國產新銳逆勢追風
    國內外化妝品巨頭備受打擊,業績持續下滑。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化妝品市場率先甦醒,一方面中國市場成為國際化妝品巨頭業績的「唯一救星」;另一方面國產新銳化妝品企業扎堆上市,銷售業績尤為亮眼。同時,國產化妝品品牌與國際化妝品巨頭在線上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中國市場領跑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今年化妝品行業關注的焦點。
  • 洗護巨頭「立白」,開始做眼影了
    顏值經濟當道,當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產網際網路美妝品牌一步步開始控制線上美妝話語權,衝破國際品牌的圍牆,撬動傳統美妝巨頭的座椅,中國美妝市場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混戰局面,早在2006年就顯露過美妝野心的立白坐不住了,終於邁開了「跨界」之足。
  • 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再例如中華牙膏,很多人以為是國貨,但並不是,它是外國產品。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你們可知道這種飲料是哪種?對於這種飲料其實是沒有喝過,也絕對見過或者是見過。這種飲料是一種乳酸菌飲品,而提到這類飲料,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
  • 美國調味品巨頭:「臥底」中國30多年沒被發現,營收是海天2倍
    美國調味品巨頭:「臥底」中國30多年沒被發現,營收是海天2倍推薦語: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別看調味品小小一份,但背後這「舌尖上的市場」可不小。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約2012.4億元,到2019年卻達到了3345.9億元,發展速度十分驚人。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調味品市場有望突破4000億。而說到我國最知名的調味品,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老乾媽、海天味業、李錦記、加加等等,而這其中,海天味業無疑是大家最為熟知、也是實力最強的。
  • 從卡姿蘭到完美日記,廣東人做美妝為啥那麼強?
    數據統計顯示,在寶潔入華的30年裡,累計為國內消費品及相關行業輸送高層次人才超過6000人。其中不乏美妝圈的操盤手:完美日記創始人黃錦峰、新銳護膚品牌PMPM創始人閃爍,HFP創始人呂博等,都有在寶潔任職的經歷。寶潔堪稱中國美妝的「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