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份中文日報創辦人司徒源祖籍廣東開平

2021-01-07 大洋網

江門是中國第一僑鄉,五邑報人則是在近百年中國新聞發展史上開風氣之先的先鋒隊,對中國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有著重要貢獻。 在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走近他們,再一次感受前輩的光榮與夢想。

美國華僑司徒源於1856年12月創辦的《沙架免度新錄》,是中國新聞界公認的由海外華僑創辦的第一份中文日報,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據考證,司徒源祖籍為廣東開平。司徒源當時在沙架免度唐人街的興泰洗衣館,設址經營《沙架免度新錄》。業務包括接刻印唐字,承接刊登廣告。司徒源是一個通曉文墨、懂得英語的知識分子。該報之所以叫《沙架免度新錄》,是因為它的創刊地在加利福尼亞州首府薩克拉門託,當時華僑譯之為沙架免度。因19世紀40年代末,聚集在舊金山這兩個地區和加州其他地方的華人,到1852年約有25000多人,美國當時報業已很發達,為中文報紙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沙架免度新錄》的英文名為ChineseDaily News(曾被譯為《中國日報》),這是中文出版物名稱中第一次出現Daily News。這是一份16開兩版的中文日報,毛筆楷書刊刻,文字通俗。該報第一版內容主要是報導當地唐人(華僑)新聞,並參考英文報刊摘譯各地新聞和有關美國官方的消息、法令等。第二版主要介紹火車、輪船的啟行期和時間,以及刊登其他商業廣告。由於當時美國華僑尚少,識字的華僑更少,而報紙的發行量有限,經費不足,所以該報在美國西海岸出版3年便停刊了,但它仍作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報載入新聞史冊。

據了解,在五邑報人當中,除了司徒源外,還有不少。如江海陳少白先生,奉孫中山之命,1900年在香港創辦了中國民主革命派第一張報紙《中國日報》;新會梁啓超先生則從日本開始,創辦了《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兩份著名的報紙;《美洲日報》《世界日報》《華僑日報》《金山時報》等報紙在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紛紛創立,來自五邑的傑出知識分子,不是參與主辦,就是擔綱主筆。還有傑出的華僑代表司徒美堂先生,是公認的五邑先僑報界掌門人,曾創辦《紐約公報》,在抗日戰爭期間不止一次率海外僑報發表宣言,支持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保家衛國事業……江門先僑以報人報國情懷,以家國命運為主題,用手中之筆捍衛華夏尊嚴,書寫圖強篇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文生 通訊員:江軒(圖片由江軒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廣東開平碉樓土特產小吃節暨僑鄉手信展落幕
    廣東開平碉樓土特產小吃節暨僑鄉手信展落幕 2015年10月08日 10:42 來源:江門日報
  • 廣東開平的小鎮,一份僑刊發行了90年,寄送到全世界
    當年,海外華僑在開平,建起了3000多座碉樓,20000多座騎樓和居廬,這些造型獨特的建築融匯了中西方文化,是一個時代的歷史記憶,因為和學習的專業相關,譚金花常常利用假期,回鄉發掘整理相關的資料。一次,在查閱赤坎檔案時,一位名叫鄧朝均的美國華僑子弟,進入了譚金花的視野。
  • 開平碉樓,廣東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
    在影像還很稀缺的年代,我們通過文字了解世界。那時候,讀到巴金先生的這段文字,雖不知道碉樓長什麼樣,卻已心生嚮往。這一次,從廣州轉機,終於逮著時間,停留兩天,來看看惦念已久的開平碉樓。於是,輾轉來到自力村碉樓群。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住、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是開平的地理和社會環境的產物。
  • 臺山鄉親、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去世
    臺山鄉親、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去世 2020-11-20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為開平代言!有你認識的嗎?
    他們為開平代言!有你認識的嗎?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梁金山上升起的朝陽蒼江長堤邊和煦的晚風獨具一格的碉樓村落各種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煲仔飯|豆腐角|鹹湯圓|鹹酥角...《最美碉樓我代言》關梓恆學校:譚宏帙紀念小學指導老師:關雪珊、郭順愛「中西方文化最奇妙最令人震驚的碰撞,要數開平碉樓與村落,融合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加上西方極具特色的建築風格,打造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碉堡式、平臺式..座座都是外國建築文化與當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結晶
  • 在廣東開平,元宵節要吃油飯,你吃過嗎?
    在廣東江門開平,元宵節不吃湯圓,而是要吃油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開平人家家戶戶都煮油飯,油飯就是用瘦肉、臘腸、菜果頭、蝦米、冬菇、大蒜、蔥、麥豆、胡蘿蔔切粒炒熟,飯是用糯米煮成的,加點鹽和油,再放進這些炒好的佐料拌均勻,然後做成一碗香噴噴的油飯。
  • 開平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開平!
    廣東人喜好喝粥,因此粥的品種和製法也非常豐富。開平尤以鯽魚粥和赤坎鎮的鴨粥最有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目前開平市內擁有多家專營鯽魚粥的粥店,其中以曙光路一帶最為集中,這裡的粥店有的面積非常大,生意尤其興隆,由此也可看出鯽魚粥在開平的受歡迎程度。鯽魚粥的做法其實並不複雜,主要原料為上等精米和新鮮鯽魚。烹製時先將米放入土簍中,待煮熟煮爛後再放入鯽魚及其他輔料,快速燙制稍許即可。此粥以粥質順滑,魚肉鮮香取勝,不失為粥中上品。
  • 著名雕塑家司徒兆光去世,曾創作第四套人民幣百元鈔四大領袖浮雕
    據中央美術學院消息,著名雕塑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司徒兆光於3月4日18:50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司徒兆光司徒兆光1940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開平市,是已故著名電影人、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之子。1959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附中,後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 廣東有帥哥!
    「廣東人基本上沒有好看的,就算街上有好看的那都是外省人。」 廣東人也太慘了,要遭受這樣的地域歧視,要我說,醜和好看的人每個不同地方都有,沒有必要這樣按地域歧視。丁真爆紅可以說是男色時代終於到來。女生終於可以憑實力投票。
  • 【開平百企風採】 雅琪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吹瓶機生產企業之一
    開平發布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
  • 面對疫情,開平醫藥健康企業這樣做
    開平健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從2015年的1.9%,發展到如今的5.36%;廣東來納特種車輛製造有限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10%;廣東龍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美國洛杉磯建立研發機構,陸續研製出世界級水平的醫用導管類產品。醫藥健康工業企業產品也逐漸多元化。
  • @全體開平人,重要提醒!「海高斯」過後又有新颱風?這件事情記得做!
    開平發布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海高斯」剛過西北太平洋到南海一帶熱帶雲團又活躍了起來預計未來仍有颱風生成,我們將保持關注颱風面前,時間就是生命>立足開平本土人和事,發布最新的權威熱點信息,是看開平App的資訊板塊的關鍵所在。
  • 知名餐飲集團創辦人去世
    伍沾德為"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父親,他曾向媒體表示,創立美心完全是出於一份民族自尊心。1980 年,伍沾德在女兒協助下拿下中國內地合資企業的第一塊牌照,首開內地" 001 "號合資企業。伍沾德公開資料顯示,伍沾德祖籍廣東臺山,他於美國出生,2 歲跟隨母親回國,小學及中學在廣州受教育,1947 年從廣州嶺南大學畢業。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11 月 19 日發文,悼念中山大學嶺南 ( 大學 ) 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伍沾德博士。
  • 新一批5A景區公示,廣東這家景區「上榜」
    在公示的名單中,有一個廣東遊客非常熟悉的景區——開平碉樓。開平碉樓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華僑文化的典範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築藝術長廊」。據了解,為了創建國家5A景區,開平碉樓不斷提高景區建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及提升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遊客如今再訪碉樓景區,可以有不少新感受。
  • 知名餐飲集團創辦人去世
    伍沾德為「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父親,他曾向媒體表示,創立美心完全是出於一份民族自尊心。1980年,伍沾德在女兒協助下拿下中國內地合資企業的第一塊牌照,首開內地「001」號合資企業。伍沾德公開資料顯示,伍沾德祖籍廣東臺山,他於美國出生,2歲跟隨母親回國,小學及中學在廣州受教育,1947年從廣州嶺南大學畢業。中山大學嶺南學院11月19日發文,悼念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伍沾德博士。
  • 廣東江門市,南宋最後的戰場,作為一個沿海城市,沿海卻沒有城市
    江門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側,因為下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行政區,因此被稱為五邑,江門唯一的本科院校——五邑大學,就是因此得名。 1279年,南宋與元朝最後的決戰——崖山海戰,就在江門市崖門鎮。
  • 1.7元/個的廣東開平烤鴨鹹蛋了解一下?好吃、過癮、會流油!
    廣東開平的烤海鴨鹹蛋可以試一試!這次的鹹鴨蛋,來自廣東開平市~這些鴨子是自然環境放養,每天吃著海螺貝殼、小魚、蝦等豐富的食物。開平優質的鹹鴨蛋醃製出來的鹹鴨蛋,比普通鹹鴨蛋更鮮美。
  • 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公布,江門這3條線路上榜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江門有3條歷史文化遊徑上榜!此次省文旅廳公布的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共有64條,江門市推薦的「江門川島海絲文化遊徑」、「江門僑鄉世界遺產歷史文化遊徑」、「江門僑鄉紅色基因歷史文化遊徑」三條遊徑全部入選。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開平一中積極宣傳引導學生杜絕餐飲浪費丨...
    開平發布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引導學生杜絕餐飲浪費增強節約意識的走進開平一中,紅樓內的LED大屏上正播放著「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宣傳標語;飯堂的牆壁、柱子甚至是飯桌上,到處可見溫馨提示語、宣傳海報,時刻提醒著學生要注意用餐文明、節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