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共和國的紅色地標

2021-01-13 黨史頻道

原標題:人民大會堂:共和國的紅色地標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十大建築」之首,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共商國是、國家舉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因其規模龐大、技術繁雜、文化藝術水準高、建造周期極短,建造人民大會堂在當時被視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的誕生過程,凝聚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智慧和勇氣……

  領袖的夙願與大國工匠的智慧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被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十大建築」之首的人民大會堂無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史上的一曲華麗樂章。這個黨、國家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雄偉、莊嚴,設計建造風格獨特,堪稱世界一流。

  作為中國最富政治象徵意味的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不僅是一個政治地標,而且猶如一部立體史書,記錄著中國鏗鏘前行的足跡,見證「人民」的力量與中國奇蹟。

  它的故事,要從延安講起……

  1945年中共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面對無電燈的簡陋會場,看著木條長椅上坐著大口吸著煙的各地黨代表們樂觀地說:將來革命勝利了,建一個萬人大會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各部門集中在中南海辦公。中南海房子有限,黨、軍隊、全國政協、政府機關,加上警衛部隊,許多機構都在裡邊辦公,很擁擠。特別是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成立後,沒有辦公樓,而是與黨和政府的辦公機構擠在中南海內,自然有許多不便。

  1958年3月,在成都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北京城的改建問題時,明確提出要在北京建萬人大禮堂的設想。7月,北京市規劃局派人專門去莫斯科考察,準備籌建一座能夠容納萬人的禮堂。

  1958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決定實現這個夢想。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為慶祝建國10周年,在北京建一批重大建築工程,展現10年來的建設成就。這些建築追求建築藝術和城市規劃、人文環境相協調。這些建築完全由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自行設計、施工。這些重大建築工程中,萬人大會堂要放在首位,其他工程還有: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展覽館(加上原有的工業展覽館、即北京展覽館,共十大公共建築,後來被歸納為「十大建築」或「十大工程」)。這些重大建築的完工時間,定在1959年國慶節前。

  據萬裡的長子萬伯翱回憶:「父親1953年元月被中央調入北京,和陳正人同志一起組建中央建築工程部,很快成為國務院首任城建總局和城建部主要領導人。1958年又奉中央之令調入北京擔任第一副市長(彭真任第一書記兼市長)和市委書記處書記,協助周恩來總理負責國慶10周年獻禮工程建設。周恩來擔任十大建築總指揮,我父親為副總指揮。」

  周恩來的意見,是要在全國範圍內把知名建築設計師調到北京來參加此項工程設計,集中力量搞好國慶「十大建築」,他還特地提到梁思成、楊廷寶、張開濟、吳良鏞的名字,表示要請他們參加設計。周恩來特別對已經確定的在天安門廣場上建大會堂的位置做了考慮。他從天安門廣場整體要形成雄偉壯觀格局、中國建築講究對稱、四周建築物對廣場中央有一個向心狀態,以及方便中央工作等角度考慮,提出:大會堂設計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他的這個意見得到參與此項工作的專家學者、組織指揮廣場建設的幹部們的一致贊同。

  10月6日晚10時,北京市、國慶工程設計總指揮部負責同志親自將北京市規劃局專家組、北京建築設計院、清華大學建築系的3份設計方案送到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並當面向周恩來匯報,請周恩來審閱這些建築設計方案。周恩來認真聽取匯報後,又仔細看了各個方案。他認為北京市建築設計院設計的大會堂方案比較好,建議設計單位都再研究一下各自的方案。

  10月14日,剛從外地返回北京的周恩來立即讓秘書通知北京市規劃局負責同志到中南海來。他在西花廳連夜主持會議,專門審查大會堂設計方案。會上,周恩來和來參加會議的同志共同審查了清華大學、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北京市規劃局設計的3套方案,詳細地看了3套方案的平面圖和立體圖。

  在3套方案中,清華大學、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的方案規模較小,而北京市規劃局專家組的設計方案是17萬平方米,氣勢磅礴,並且有中央大廳。周恩來在審查3套設計方案時,更多地關注了北京市規劃局專家組設計的方案。在場的人都看得出,周恩來對北京市規劃局的設計方案十分傾心。據萬伯翱講,當晚,他父親萬裡帶沈勃、趙冬日等建築設計專家趕到總理辦公室匯報:「總理非常認真仔細,反覆比較敲定為北京市規劃局的設計圖紙,他特別指出大會堂觀眾席要3層,中間大頂上要紅星五角大燈為中心,四周似花瓣放射,要葵花向太陽、繁星滿天拱月般的燈光效果。」

  時間到了10月16日凌晨1時,周恩來以決斷的口氣說:就用北京市規劃局的設計方案。至此,大會堂「體型」設計規劃基本確定。

  在討論天安門廣場的規劃布局時,人民大會堂、革命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之間的對位關係是建築師們思考的焦點。如果大會堂和博物館的大門正對紀念碑,彼此望去,通暢的視野就被正中間的紀念碑割裂,因此建築師們讓擬建的人民大會堂南側盲牆、革命歷史博物館南側石闕與已建成的紀念碑形成次軸線,使廣場、東西兩邊的圍合面向北延展,空間變得更加深遠。這種布局也契合了中國傳統造屋選址的理念,讓人民殿堂、文化宮闕與英烈紀念碑各得其所,和諧共處於天安門廣場。

  「人民」二字實至名歸

  萬人大會堂用地面積達13.73公頃,拆遷單位達67個之多,需拆遷房屋1823間;遷移居民684戶,房屋2170間,共需拆遷房屋3993間。萬伯翱說:「黨的威信極高,群眾聞風而動。近4000間房屋得拆遷,人們立馬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皇城根下、天安門廣場這黃金寶地,竟然沒有一戶提出過高要求,更沒出現一家釘子戶。」

  毛澤東始終關注著他當年盼望的萬人大會堂,1958年施工前他在周恩來的安排陪同下,率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毅、彭真等親自審查了大會堂的模型,萬裡和齊燕銘為他們做了現場介紹。毛澤東等人十分高興又饒有興趣地觀看了大會堂等地的設計和模型。

  建築專家們忙於設計時,北京市地質地形勘測處(現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前身)已開始在天安門廣場上打起了前戰。9月9日,勘測處連夜調集在遠郊各地執行鑽探任務的工作人員回市裡為人民大會堂進行前期勘察。

  「『十八臺鑽打擂臺』,現在還在院裡流傳著哩。」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退休職工張文雪至今清晰地記得勘察工地上的那段佳話。天剛亮,工地上迅速支起18臺手搖鑽。工作人員一聲令下,擂臺賽熱火朝天地開始了。工人們幾人一組,負責一臺機器埋頭鑽探。工作人員奔走於各個小組之間統計數據。天暗下來,工地上高高挑起一盞盞煤油燈,夜晚從不沉寂。有人實在困了,找個屋簷倒下就睡。直到今天,每當張文雪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時,仍能記得自己的夢常常關乎第二天一大早公布的比賽結果。

  10月25日,施工指揮部對參加施工的職工進行了戰前動員。

  10月28日,天剛一放亮,大會堂施工工地上已是一片沸騰了,機械挖土和人工清槽挖坑同時並舉。成千上萬人的沖天幹勁匯集成了波瀾壯闊的海洋。青年突擊隊長張百發說:「有的工人沒能進入天安門現場突擊隊還掉下了眼淚呢!」晚上挑燈夜戰,經過廣場的每個人,進入工地的每個建設者,無不感到時代的強勁脈搏。

  萬伯翱說:「雖然是『大躍進』年代,但『十大建築』的施工,沒有先進快速的掘土機,更沒有進口的大吊車,都是依靠勤勞的勞動人民手中的大鐵鍬和十字鎬等手工工具,上百輛汽車、拖拉機運出地基裡挖出的斷垣殘瓦,再將成千上萬噸從全國各地選出的最好的木材、石材、鋼材等拉進工地。」

  如同著名的戰役造就著名的戰將一般,修築人民大會堂工程,也造就了一批敢想敢幹的青年幹部,他們的名字不僅和人民大會堂一起留在了中國現代建築史上,而且日後他們中的一些人走上了很高的領導崗位。

  大會堂工程任務展開之後,全國建築行業著名的「青年突擊隊」陸續匯集到人民大會堂工地。最先來到工地的是全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胡耀林木工青年突擊隊」,緊隨其後的是全國聞名的「張百發鋼筋工青年突擊隊」「李瑞環木工青年突擊隊」「丁慶雲混凝土工突擊隊」等等。

  1959年8月底,人民大會堂全部工程完工,前後歷時僅10個月。

  9月9日凌晨,毛澤東在萬裡、齊燕銘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大會堂工地視察。期間,毛澤東向萬裡詳細詢問了工程的概況和施工的情況。萬裡匯報說,大會堂總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兩萬多平方米,故宮修建花費十幾年時間,而我們這座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會堂只用了10個月時間就建成了。

  毛澤東一聽詼諧地對萬裡說:「你叫萬裡,你日行萬裡,好嘛!」萬裡也笑著說:「這是兩萬多名職工廢寢忘食、日夜奮戰和全國各地大力支援的結果。」

  萬裡還說:「這座建築物還沒有名字,周總理曾說過,等建好後由主席命名。」毛澤東問:「你們現在怎麼稱呼這座建築?」萬裡回答道:「我們一般叫『萬人大會堂』或『人大會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堂』,也有叫『人民宮』的。」毛澤東說:「『人民宮』這個『宮』嘛有些舊了、封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堂』太長了,還是叫『人民大會堂』好!因為它是屬於人民的!」自此刻起,「人民大會堂」這個響亮的名字誕生了!

  對於人民,毛澤東有著特殊的情感。1945年黨的七大,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948年4月,毛澤東在五臺山附近的繁峙縣伯強村與村幹部、群眾座談,毛澤東指出:不要迷信廟裡的佛爺,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佛爺!1948年黨的九月會議上,毛澤東指出: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正是對人民的特殊情感,毛澤東把大會堂命名為「人民大會堂」,也就順理成章了。

  大會堂建成後,得到中外上下一致好評,在一直方便實用中彰顯著中國的大國威儀,成為中外建築精品,落成40年後曾獲得「20世紀當代中國建築藝術獎」。

  人民當家作主的紅色殿堂

  一提及人民大會堂,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在紅都瑞金的一蘇大舊址。一蘇大舊址,位於「紅色故都」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葉坪村的謝氏宗祠。就是在這座看似尋常的祠堂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民民主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謝氏宗祠可謂「當年的『人民大會堂』」。如今,一蘇大舊址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天全國各地到這裡參觀學習的人員絡繹不絕,中央各部委也常有人回來「尋根祭祖」,感受當年烽火歲月裡前輩們是如何為人民謀幸福的。

  人民大會堂落成前,中國最重要的政治會議舉辦地為中南海懷仁堂。中共八大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全國政協一屆、二屆會議及三屆一次、三屆二次會議,和一屆全國人大及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懷仁堂召開。直到1960年3月30日,從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始,才把全國人大召開地點定在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機關和辦事機構也設在了這裡。1962年3月23日起,全國政協第三屆三次會議在這裡舉行。從此,全國兩會一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969年4月1日,人民大會堂第一次成為黨代會主會場。自中共九大起,歷次黨代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人民大會堂作為主會場,見證了歷次黨代會,見證了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一幕幕。

  自1959年建成,人民大會堂即成為人民行使權利、參政議政的重要場所和象徵。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在人民大會堂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兩會開閉幕式、政府工作報告、總理答記者問、代表審議,委員大會發言等等,更是讓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980年8月,鄧小平3天之內在人民大會堂兩次接受義大利記者法拉奇的採訪。訪談過程中法拉奇尖銳辛辣,鋒芒畢露;鄧小平坦誠應對,睿智雋永。雙方的「過招」充滿思想觀點交鋒的率直和暢快。而通過這次採訪,世界也第一次對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人有了全面的認識。後來,法拉奇在接受美國電視臺採訪時說:「我所採訪的世界領導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像鄧這樣坦率、深入地談論歷史問題。」法拉奇認為,對鄧小平人民大會堂的採訪,是她事業中最成功的一次。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時任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會談。會談中,鄧小平寸土不讓。他那句著名的「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至今猶不時為人提起。兩年後的1984年12月19日,經過中英雙方兩年22輪慎重和耐心的談判,由於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的決策,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終於在人民大會堂籤訂。1987年4月13日,中國和葡萄牙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正式籤署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隆重舉行。

  三樓中央大廳,即金色大廳,有「大會堂第一廳」之譽。因為這裡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中國最高規格新聞發布會的場地,成為中國重大政策動向的「窗口」,有記者稱其「金色大廳」。如今,兩會期間的總理記者會在這裡舉行。從1993年起,全國兩會期間總理記者招待會常態化、制度化,通常安排在金色大廳舉行,成為中外媒體「兩會新聞大戰」的最高潮,也順帶著使得金色大廳成為中外記者關注的焦點,得享人民大會堂「第一廳」之譽。

  人民大會堂成為代表委員傳達民聲的舞臺。而在人民大會堂外,近些年來,舉辦各種場所的聽政會或聽證會逐漸成為普通民眾參政議政的重要平臺,為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做出努力,實現著民意和政府的雙贏。網絡也成為民眾參政議政的重要空間,近年的每年兩會期間從「有問題問總理」「我向總理報民生」等網絡欄目到代表委員博客、微博,網民通過投票、發帖、留言等向媒體及代表委員反映問題、表達願望,十分火爆,務實而坦誠。不少網友的建議建言,還被代表委員寫進議案提案,帶進人民大會堂,會內會外良性互動。一定角度看,此時的網絡空間堪稱「網絡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為政治而生,也見證政治風雲變幻。人民大會堂見證共和國前進的腳步。

  1959年人民大會堂落成後,曾有一段時間每周對外開放一到兩次。但到「文革」期間,群眾性開放已中斷。1978年12月底,有中央領導人提議,大會堂在不進行重大活動時,向各界群眾開放,以密切黨和廣大群眾的聯繫,體現黨撥亂反正的決心。1979年7月,人民大會堂的萬人大會堂及部分大廳正式對外開放。

  從決定國家根本性質和國家政權的構成形式,到確立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共產黨人對新中國的政治制度設計中,人民當家作主從來都是決定性要素。人民是主人,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當家作主,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些是中國人民基於歷史和現實的選擇,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將來,都將發揮更強大的生命力。

  人民大會堂,以人民的名義,走過滄桑,芳華依舊。過去、現在、未來,這座殿堂與人民永遠同在。

  (本文作者為《中華兒女》雜誌社首席記者)

相關焦點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前排左二)、張定宇(前排右一)、陳薇(前排左一)頒授勳章獎章。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 人民大會堂太和香菸價格表圖
    「人民大會堂」是營口捲菸廠1960年註冊的捲菸牌號,80年代曾作為人民大會堂的紀念品而專門生產。人民大會堂太和,於2016年12月29日發布上市,宣稱是首款數字智能配方捲菸,具備最前沿的創新科技和人工智慧技術。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款香菸,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
    (兩會特寫)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1分鐘,是中國年度規模最大的政治會議的「靜默時間」。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在奏唱國歌后,大會設置一項特別環節——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 菸草局公布:人民大會堂(盛京中支)最新價格
    加一件紅色針織衫能提亮造型。而且紅色鮮豔亮麗有很好的吸睛效果。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香菇味道鮮美。以及孩子們喜歡的香煎培根金針菇。但你知道培根到底是用什麼肉做的嗎?它為啥叫培根呢?培根的原名「煙燻豬肉片」培根是由英文「Bacon」音譯過來的。選擇打底褲就是要利用其修身的優勢。有時候不光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可以選擇加入黃酒和啤酒。一直以來。紅鸞星動。用水浸泡。西方美食相繼登上國人的餐桌。
  • 代表心聲:抱一抱人民大會堂門前的石柱子
    中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湖北臺記者汪菁)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間隙,來自湖北陽新縣王英鎮希望小學的王月娥代表,連外套也來不及穿,三步並作兩步從會場裡出來,朝著人民大會堂門口的大理石柱走去。
  • 揭秘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圖)
    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  新京報快訊 明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預計10時30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人民大會堂國家接待廳(即金色大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號稱人民大會堂「第一廳」。
  • 共和國勳章長啥樣?用英語怎麼說?
    經中共中央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將於9月29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第四季《中國達人秀》人民大會堂達人名單出爐
    接下來,他們中的佼佼者將登上更高的夢想舞臺——北京人民大會堂,在這裡繼續為了各自莊嚴的人生使命挑戰自我。而高曉松也希望在人民大會堂上繼續打動他,帶來更多的奇蹟與感動。  隨著來到人民大會堂上,即將完成夢想的他們又會以怎樣的歌聲繼續打動我們,震撼我們的心靈。不同的歌聲,不一樣的唱法讓我們走進屬於他們自己內心世界,感受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讓我們享受到一場聽覺盛宴,而這一切盡在人民大會堂揭分曉。
  • 仙遊書峰,把歌聲唱到了人民大會堂!
    青黛書峰,馬藍飄香,如沐春風……導 讀1月18日上午,仙遊書峰歌曲《青黛書峰 馬藍飄香》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辦的「文脈頌中華——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活動」,由仙遊睿聲音樂
  •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每年都很忙 都有誰在用?
    每次車行長安街,政知見總要向人民大會堂行注目禮。你懂的,在關注時政的人們看來,人民大會堂具有足夠的分量。△ 人民大會堂示意圖而講到分量,政知君覺得,有一堂三廳不得不提:一堂,就是萬人大禮堂;三廳,是一樓的東大廳、北大廳,還有三樓中央大廳。其實,很多人會把中央大廳稱之為「金色大廳」。
  • 今天,玉溪醫生古利明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今天,玉溪醫生古利明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玉溪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古利明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之人。
  • 人民大會堂不許化妝,所有明星都被打回原形,看到範冰冰我醉了
    如果要說我國哪些場合是最為嚴肅的,應該就是人民大會堂會議了。這個場合出席的人員,一定要行為嚴謹,不可以有任何過當的行為發生。比如說衣著不正式,言談舉止不當,在這樣莊重的場合,都會有失自己的身份。所以一般我們在熒幕上,看到人民大會堂開辦會議的時候,參加的人員都是一個個嚴肅認真的,聽取著臺上的講話。
  • 撫州文昌裡巡展紅色元素亮眼
    集中展示一批紅色文化精品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共和國的搖籃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孕育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江西的紅色文化得天獨厚、風景獨好。此次巡展,專門設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區,其中的一大篇章是《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
  • 漲知識|人民大會堂裡最大地毯重3噸多:天津製造,百人抬入
    據說,這塊地毯就是人民大會堂裡眾多地毯中的一塊。你知道嗎?在人民大會堂裡,面積最大的一塊地毯足足有3噸多重。今天,23號小組就從這塊3噸多重的地毯說起。鋪在哪兒?人民大會堂就是其中之一。這棟建築是周恩來總理參與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要想建成這樣一棟宏偉的建築並非易事。
  • 人民大會堂(遼參)香菸多少錢一包?
    人民大會堂(遼參)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一款低焦害細支香菸。他們為愛而生。他們也會努力的發展一下自己的愛情。但是人後卻總在搞笑的一個星座。所以很多人在和雙子座初次見面的時候都會被他儀表堂堂的樣子所欺騙。很上心的。在1月中旬。導致愛情卻一片空白的。摩羯在新的一年。反而是在這其中猶豫不決。事業上再次發動目標攻擊。像風一樣自由的他們。但是缺乏安全感。用誠意能夠挽回舊愛的腳步。
  • 獨家揭秘|青川「小茶包」走進人民大會堂
    5月22日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四川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全體會議,「95後」青川姑娘徐萍最後一個發言。徐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言,介紹青川脫貧攻堅情況。不得不說的「小茶包」,有著感人至深的故事。
  • 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電影首映式是什麼體驗?聽A2工程建設者咋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建工總承包部】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倍受關注的國產英雄史詩電影《血戰湘江》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
  • 不能在人民大會堂化妝,連明星都要素顏,看著模樣你認識多少人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人民大會堂裡明星脫衣打扮後的真實模樣,不知你們還認得幾個?首先是成龍,也是圈內比較有名的武俠演員。除作為一名演員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外,他還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並與全美泛亞商會共同設立了成龍獎學金,為亞裔美國高中畢業生提供經濟資助。與此同時,他還當選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協會第九屆副主席等。
  • 鍾南山被頒授「共和國勳章」,致敬「最美逆行者」,英語怎麼說?
    昨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鍾南山院士獲授「共和國勳章」!當晚,廣州塔「小蠻腰」為鍾院士「爆燈」!在廣州醫科大學,人們打著橫幅,舉著手機,喊著口號,「南山風骨,國士無雙」,堪稱「大型追星現場」!
  • 為你們點讚 餘杭企業走上省人民大會堂領獎臺
    貝達藥業埃克替尼藥品壓片作業3月16日,浙江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召開,大會為畝均效益領跑者、「雄鷹行動」培育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五批企業頒證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