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叫做「刺五加」的野菜怎麼吃?

2020-12-23 老姚談植物

一,關於刺五加

真正的「刺五加」是分布於我國東北、河北、山西等地的一種落葉灌木,通常生長在森林中或灌叢中。

刺五加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中國樹木分類學》;別名在吉林叫砍拐棒子;在河北興隆叫一百針;在河北還叫老虎潦等。它的植株多分叉,高一到六公尺,在一、二年生枝上有密刺,刺直而細長,針狀,向下彎,基部不膨大;葉為掌狀複葉有小葉三到五片;傘形花序,花朵紫黃色;果實圓球形,有五稜,黑色。它的嫩葉和芽人們採摘作為野菜食用。

在我們西北地區人們通常把蜀五加和糙葉五加的嫩葉和芽採摘食用,

在市場上有賣的,

也叫「刺五加」或「五月典」、「五撮典」等。

以上這三種植物都是五加科五加屬植物。它們的主要用途,一是根皮可以代「五加皮」藥用;二是種子榨油工業用;三是嫩葉可食用。

二,「刺五加」作為野菜怎麼吃

在我們這裡通常是在四五月採摘它們的嫩葉和芽,回家後焯水除去苦味,再做涼拌菜或醃製鹹菜食用,

由於它有苦澀味道,做菜前必需焯水處理。味道獨特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我也看到在一些地方也有炒食或包餃子等食用的。

根據資料「刺五加」的根皮具有祛風溼、強筋骨等作用,至於它的嫩葉主要作為新鮮野菜食用罷了。

相關焦點

  • 刺五加葉的功效與作用 刺五加葉子怎麼吃
    平時人們收取藥用植物刺五加時,不但會收取它的根還喜歡採集它的鮮嫩葉子,據說它的葉子也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但對它的具體功效與作用,人們了解的並不全面,今天我會對此做一詳細介紹能讓大家知道吃刺五加葉的好處,同時也會讓大家知道刺五加葉子應該怎麼吃。
  • 農村過去豬都不吃,現在比豬肉還貴的刺老芽,卻成為有名山野菜
    農村樹上的野菜「刺老芽」,價格比豬肉還貴,這是為啥呢?刺老芽又叫刺頭、刺樹芽、刺芽菜,因鮮嫩、味美、營養高,是山野菜的一個品種,且被人們熟知而又喜愛。刺老芽是生長在農村路邊、荒溝、荒山野地上,山區特別多,適應環境能力非常強,草食動物不敢取食的一種灌木刺叢,灌木莖杆上生長著鋒利的密密麻麻的小尖刺,扎人手非常厲害,疼痛難忍。這種植物因沒有天敵,生長旺盛,繁殖非常快。近幾年來,由於人們崇尚綠色健康食品,對這些山野菜倍愛有加。
  • 農村這樹滿身是刺,嫩芽是稀罕野菜,營養高30一斤,見到別錯過
    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野菜可以吃每年到了春季的時候,無論是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的小夥伴們,有很多人都喜歡拿著一個小筐子去郊區或者農村的土地上採摘野菜吃,認為這種野菜吃起來最健康、美味的。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農村這樹滿身是刺,嫩芽是稀罕野菜,營養高30元一斤,見到別錯過。
  • 紅油豆豉刺五加
    紅油豆豉刺五加By 天使愛米麗2008窗外霏霏細雨,今日是母親的節日!祝所有媽媽,女性同胞收穫真心的禮物和快樂。最有個性的,味道濃鬱的一道涼拌菜。刺五加,新鮮嬌嫩山野菜有點澀澀的苦味。清涼敗火。傳統中醫裡,刺五加有有軟化血管的效用啊原料:刺五加、香菜、蒜末、幹紅椒、炒芝麻、紅油、黑豆豉、生抽、香醋、糖。做法步驟:第1步、1刺五加,擇去前面一段老梗後清洗乾淨。香菜洗兩三根,蒜二瓣,芝麻炒香備用。
  • 【杏林科普】藥食同源——刺五加
    驚蟄過後,天氣回暖,雲南這個植物王國生長著多種多樣的鮮花、野菜,心靈手巧的雲南人,把各類野花野菜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而且很多鮮花、野菜具有不同功效的藥理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刺五加。
  • 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哪些?請配圖?
    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很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自小在農村長大,對各種野菜有很深的感情與有趣的回憶,現在每次回老家最大的愛好就是去田裡挖野菜。分享一下我們當地農村常見的能食用的野菜吧。春天農村常見的可食用的野菜很多。
  • 飯桌上不常見的野菜,吃過的人是少數,農村人才認識!
    野菜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野菜都是我們春天給大家介紹的薺菜、莧菜、婆婆丁什麼的,今天花花給大家介紹幾種不常吃的野菜,看看你認識幾種吧! 1、苦龍芽 學名大三葉升麻,也加興安升麻,是長白山地區的野菜,別的地方很少見,每年五月採摘它的嫩秧子,焯水後炒菜涼拌都可以,入口微苦,後慢慢回甜,配稀飯吃別有一番風味。
  • 滿身都是刺,卻成民間極品野菜,如今15元一斤,吃過的人不多
    卻成民間極品野菜,如今15元一斤,吃過的人不多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尤其是野草特別的多,對於野草,很多農民朋友是又愛又恨,畢竟很多野草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對於農作物的生長還是有不小影響的,尤其是還有些野草身上還長了刺,在幹農活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會被它們劃傷。
  • 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
    作為地道的農村人,從小到大,許多野菜都在記憶中、更在平時的飲食生活中陪伴著我。那麼,對於我來說,有哪些野菜算得上是美食呢?很多朋友都在分享薺菜、蒲公英、馬蘭頭等,確實,這幾種野菜農村極常見,味道也不錯,我也喜歡。但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幾種我們湖南炎陵農村常見的野菜,這幾種野菜也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綠色山珍。一:苦齋。
  • 那些買不到卻有人吃的野菜,吃過的人很少,卻別有一番滋味
    雖然也是青菜,但卻是野菜,在飯桌上不常見但是卻別有一番滋味。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各種平時能吃的野菜吧,看看你吃過幾種。第一種是刺嫩芽。刺嫩芽又稱刺老芽、五加科植物,一般以其嫩芽為食是非常好吃的山珍,營養豐富,煮後可以蘸醬吃特別讓人有食慾,也可以炒菜、做配菜、或者調餡。 如今,也有在溫室大棚在種植刺嫩芽了,運送到全國各地。第二種是苦力芽。
  • 農村路邊的野菜,一毛錢不用花,清腸刮油排宿便,越吃越健康!
    都說城市生活比農村好,依我看可不見得,前幾天去了鄉下看望奶奶,哪裡的環境是真的好,沒有尾氣到處都是清新的味道。有很多天然的植物,甚至就連土路邊都有不認識的植株,回去問奶奶原來那竟然還是一種野菜,叫做刺兒菜。
  • 甘肅小夥小時候吃過的10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甘肅人,小時候一定是從農村開始自己美好的童年的,小時候吃野菜也就那樣,沒覺得多麼好吃!慢慢的長大了,反而經常想吃小時候吃的野菜,有時候連自己都搞不明白自己到底想吃的是野菜還是童年。六、五葉五葉學名五加,為五加科五加屬植物。落葉灌木,有時蔓生狀。掌狀複葉,在長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小葉常五片。夏季開花,花黃綠色,傘形花序。主食其嫩芽或剛發生的嫩莖。品質以四月中旬的嫩芽為最佳。可鮮食,亦可曬乾,或冰箱冷凍後,於秋冬季食用,品質不變,是招待親朋好友的佳品。五加的根皮為中藥。
  • 農村這3種野菜,是女人的「天然補品」,最後一種城裡人不會吃
    ,吃野菜的風氣越來越流行。在農村,有3種常見的野菜是女人的「天然補品「,雖然常見,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能吃,尤其是最後一種,城裡人壓根不會吃!1、馬齒莧馬齒莧(xian第四聲)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野菜,它生長在田坎邊,草叢裡,但是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它,因為它的長相太低調了,趴伏著的根莖和短小的葉子,都註定人們忽視它是可以吃的野菜,而且它有股獨特的味道,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很香,不喜歡的人怎麼都接受不了這股異味。
  • 雲南農村的20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以下是正文雲南人發現美食的天賦真是無人能比從小就上山下水致力於山貨野菜的開發在農村長大的雲南娃沒挖過野菜找過山貨都不足以談童年這些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美味野菜不僅美味解饞還有藥用價值更是雲南人深深的童年記憶1刺老包小時候一到每年三四月,就背著籮筐去挖竹筍時順口摘一包刺老包,拿回家洗淨涼拌,清涼可口。
  • 農村地裡的「紫背菜」,既能觀賞又能吃,還是天然補血野菜
    在南方有一種野菜很受歡迎,葉面是綠色的,葉子背面卻是紫色的,這種野菜被叫做「紫背菜」,也有人叫它「血皮菜」。
  • 這野菜全身是刺,人稱「六月金不換」,補血補鈣錯過可惜了
    ,對於很多喜歡吃野菜的人來說炎熱的夏天是沒趣的。事實上,有幾種野菜現在吃正當季,比如灰灰菜,蓬子菜等,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一種野菜,鈣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很多,不僅補鈣補血還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在農村人稱「六月金不換」。
  • 中藥刺五加!
    刺五加小葉,稀見3葉為何呢?先說下刺五加繁殖方法,在自然界野生刺五加只有2種繁殖方式,一種是通過根莖萌發產生無性植株。另一種為有性的種子繁殖。刺五加的花絲問題就在於刺五加的有性繁殖,其實是一個很薄弱的環節,也是致其漸危的主要原因。
  • 鄉下這種有刺野草,蛇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鄉下這種有刺野草,蛇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大家好,現在我們對野菜的喜歡也越來越高了,各個地方的野菜現在也在漸漸被接受,這些野菜的美味也是更加的得到了我們的認可了,因為他們的營養和好吃的味道,讓我們不斷去認同它們,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應該也有很多野菜是我們沒有發掘或者是認識的吧,用野菜做成美食,我們還是吃過不少的,就以我自己來說,我媽就喜歡弄些野菜回來吃,但是雖然是野菜,我媽做起來我們吃著還就是這麼好吃,不僅感嘆美食真好。
  • 農村的「燈籠花兒」用來餵豬,現在有人把它當野菜,真的能吃嗎?
    提起「燈籠花兒」,我以為是我們煙臺招遠南鄉農村常見的那種開紫色燈籠狀小花的野生沙參,在我們當地叫做「馬肉根」。後來仔細察看題主提供的圖片,原來是指我們當地的「醬碟」,也是苦菜的一種。這種野菜可以餵豬,也可以當做野菜食用,確實好吃。
  • 這種山中野菜,人稱「刺老芽」,以前無人要,如今賣得比豬肉還貴
    文/花草百科錄 圖/來源於網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山裡面的野菜賣得比我們栽種的蔬菜貴多了,有時候要貴十幾倍,尤其是一些深山裡長出的野菜。這些野菜,對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來說,都已經吃膩了,沒想到城裡人還真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