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刺五加
真正的「刺五加」是分布於我國東北、河北、山西等地的一種落葉灌木,通常生長在森林中或灌叢中。
刺五加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中國樹木分類學》;別名在吉林叫砍拐棒子;在河北興隆叫一百針;在河北還叫老虎潦等。它的植株多分叉,高一到六公尺,在一、二年生枝上有密刺,刺直而細長,針狀,向下彎,基部不膨大;葉為掌狀複葉有小葉三到五片;傘形花序,花朵紫黃色;果實圓球形,有五稜,黑色。它的嫩葉和芽人們採摘作為野菜食用。
在我們西北地區人們通常把蜀五加和糙葉五加的嫩葉和芽採摘食用,
在市場上有賣的,
也叫「刺五加」或「五月典」、「五撮典」等。
以上這三種植物都是五加科五加屬植物。它們的主要用途,一是根皮可以代「五加皮」藥用;二是種子榨油工業用;三是嫩葉可食用。
二,「刺五加」作為野菜怎麼吃
在我們這裡通常是在四五月採摘它們的嫩葉和芽,回家後焯水除去苦味,再做涼拌菜或醃製鹹菜食用,
由於它有苦澀味道,做菜前必需焯水處理。味道獨特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我也看到在一些地方也有炒食或包餃子等食用的。
根據資料「刺五加」的根皮具有祛風溼、強筋骨等作用,至於它的嫩葉主要作為新鮮野菜食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