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房地產調控不放鬆

2020-12-09 閃電新聞

房地產調控不放鬆(銳財經)

日前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強調,要堅定不移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謀劃好「十四五」時期住房工作,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業內人士指出,這次會議對前期市場調控效果給予了肯定,未來,「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總體精神和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

「房住不炒」不會變

根據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0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保持平穩回落態勢,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座談會指出,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夯實城市主體責任,加強房地產金融調控,房地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會議指出,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繼今年7月24日房地產座談會後,今年召開的第二次房地產相關工作座談會,兩次同時提到「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

中國社會科學院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榮盛發展首席經濟學家尹中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看出,中央對前期市場調控效果給予了肯定,而且要繼續堅持深入,政策大方向不會改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在房地產定位方面,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在房地產和宏觀經濟的關係方面,繼續強調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在房地產調控方面,提出了要完善政策工具箱,這也再次印證房地產市場嚴管的政策導向。

不搞「一刀切」

此次座談會還提出,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堅持不搞「一刀切」,鼓勵和指導城市政府因地制宜,完善住房保障方式,落實好城市主體責任。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0月份,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幾個中心城市房價漲幅靠前,漲幅前五名均來自這兩大區域。前十名中,這兩個區域佔了7個,如果再加上蘇州、東莞等沒有納入到70個大中城市樣本的城市,這兩大城市群的數量會更加突出。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近年來,樓市區域之間的分化十分明顯。這種分化的背後,與經濟基本面緊密相關。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近年來高新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十分突出,人口流入較快,整體經濟活力高,房價的支撐力也普遍表現得更強一些。

尹中立指出,中國的房地產調控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早年間面對房價的持續上漲,每年中央政府都要出臺一個統一政策,用同一種政策去約束、監管,「一根繩子、一個尺度」,房價調控不打折扣。「這次會議再次強調要採取差異化的措施,也就是因城施策的政策,不搞『一刀切』,是為了避免政策的衝擊對宏觀經濟形成幹擾,目標就是讓整個市場和宏觀經濟更加平穩地運行。」尹中立說。

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

近期,「眾籌打新」「代持炒房」等現象接連在深圳樓市出現,演繹著樓市投機的造富與冒險。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表示,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對「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尹中立指出,「炒新」行為本質上是套利行為,主要套取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市場價格的差價,新房和二手房的差價源於限價政策。「如果政府進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比例,確保大多數的市民能夠購買到保障性住房或享受保障性租賃住房,上述難題有望得到解決。」尹中立表示。

此次座談會強調,要以保障性租賃住房為著力點,完善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近日表示,要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結合城鎮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

尹中立表示,當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的住房供求已經基本平衡,有些城市已經出現供給大於需求的現象。「高品質的住房價格可能會上漲,使得不同層次的住房價格差異擴大。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相關政策,擴大保障房的覆蓋面,就可以讓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消費不受商品住房價格的影響。」

孔德晨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經濟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經濟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2020-12-10 05:17: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2020年12月10日 05: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唐山市:關於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原標題:唐山市:關於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9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加強房地產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糧食庫存充足 「大國糧倉」這樣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中國糧食庫存充足,其中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大國糧倉」這樣管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糧倉內存放的玉米。本報記者 李 婕攝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生產區內的糧倉外景。
  • 人民日報海外版:陳時中欠江蘇臺商一個道歉
    前段時間青島市公布全市全面核酸檢測結果,陳時中馬上質疑稱千萬人口全陰性是「不可能的結果」。這些陰暗言論,散播出濃濃的「反中」「仇中」的「政治病毒」。雖然江蘇臺商一案最終水落石出,但對當事人已造成困擾和傷害。其所任職的公司也受到波及,導致崑山市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連夜對全體員工進行2000人次的核酸檢測和環境消毒殺菌處置。然而,對於這一切,陳時中並未公開道歉。
  • 收緊房地產調控 海南取消商品房預售背後的「一石三鳥」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收緊房地產調控!海南取消商品房預售背後的「一石三鳥」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在全國各個城市紛紛出臺放鬆預售條件的政策,意圖挽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房地產企業時,一個「炸雷」不期而至。
  • 臨海這家咖啡店被《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注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臨海攜手在臨臺企同心戰「疫」目前在臨臺企有序復工復產3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了陳佑昇坦言,食材堆積消耗不掉,再加上擔心疫情擴散,當時經營壓力很大。不過出於對這家店的熱愛,他還是決定「咬咬牙,堅持經營下去」。考慮到疫情防控,陳佑昇主動改良菜品,將經營重心轉為線上外賣業務。當地食品衛生、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配合,上門檢查、簡化手續、加速審批……僅僅幾天時間,「TAIPEI」咖啡店就在各外賣平臺火速上線。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方面積極抗疫復工,既聚焦主責主業,又做好全社會基礎保障;一方面專注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緊緊咬住目標不放鬆。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全國多地出現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加碼的態勢
    時至年末,全國多地出現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加碼的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全國多地發布了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二套房信貸首付比例、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調整購房搖號政策等。後續不排除還有城市會在前期基礎上繼續加碼調控的可能。全國多地樓市政策收緊的趨勢已經出現。
  • 海南房地產調控達預期目標 實現發展動能轉換
    圖為航拍海口西海岸房地產項目。資料圖。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月15日電 (王子謙 王曉飛)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系列之第五場新聞發布會15日舉辦。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霍巨燃說,海南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房地產調控達到了預期目標。
  • 人民日報海外版:社交招聘聚焦數位化人才需求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社交招聘聚焦數位化人才需求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聶傳清)「2020MAX脈脈年度僱主評選頒獎盛典」日前在北京召開。
  • 快訊|人民日報海外版評網絡佔卜:多是斂財之舉
    財經網科技12月25日訊,據新浪科技消息,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
  • 人民日報海外版:緊跟「國潮」消費的腳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緊跟「國潮」消費的腳步(品牌論)對「85後」「90後」來說,耐克、阿迪達斯等國外品牌毫無疑問是童年記憶中的「潮牌」。買一雙新款耐克、阿迪,可以跟小夥伴顯擺一整天。對本土品牌來說,「造一雙好鞋」可能已不是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造一雙吸引人的好鞋」。這就從製造環節,上升到了設計與營銷的環節。款式更新換代加快、主題設計更迎合本土消費者審美,這些都是「國潮」興起的另一大原因。洋品牌雖然資本雄厚、渠道眾多,但畢竟決策層同市場距離較遠。
  • 房地產調控,補齊最後一塊拼圖,炒房越來越難了
    作者:吾心生   來源:樓市微觀察(loushi666)   近日住建部發布《全國房屋網籤備案業務數據標準》,推進房地產市場監測「一張網」建設。   目前幾個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已經實現聯網。
  • 加強房地產調控!唐山發最新通知
    ,就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大加快商品住宅用地供應。根據房地產市場運行形勢,在市中心區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實行「限房價、競地價」的土地出讓政策,實施比例不低於供地面積的50%,對於「限房價、競地價」出讓方式供應的地塊,將已確定的房屋銷售價格寫入土地出讓合同。房屋銷售時,不得超出確定的銷售價格辦理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 三、堅決有效防止房地產開發企業捂盤惜售。
  • 繃緊調控這根弦、完善政策工具箱,房地產座談會釋放什麼信號?
    這是繼7月24日房地產座談會後,韓正今年主持召開的第二次房地產相關工作座談會;兩次同時提到「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會議對既有的調控政策給予肯定,但也有新的信號釋放,其中不斷完善的政策工具箱,則是房地產嚴格調控的政策導向。
  • 鄭州樓市:房價跌回兩年前 開發商苦盼調控放鬆
    作者 | 郭亦非 編輯 | 張慶寧  編者按:  在「因城施策」的新調控時代,歲末年初,一些城市通過下調房貸利率、放開限購限價等手段,悄然給限購鬆綁。  2019年這個春天,中國樓市註定既敏感又混沌——供求之間在博弈,土地市場在博弈,利率政策在博弈,各城小幅鬆綁樓市舉措,也是在與上級強調的「房地產調控城市主體責任」博弈。  《稜鏡》編輯部相信,此時樓市報導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實地調查和趨勢判斷。因此,我們分赴一二三線城市,希望給諸位看官提供第一手的信息。  是為「踏春中國樓市」第二篇,關於二線龍頭鄭州。
  • 十二年蝶變 2020樓市政策關鍵詞梳理 2021房地產調控展望
    9月4日,杭州新政要求對熱點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按照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購房需求的原則制定銷售方案,加大無房家庭房源傾斜比例。11月24日,成都新政規定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其中無房居民家庭房源不低於房源數的70%,剩餘房源用於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選購。
  • 人民日報海外版: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3日 第 02 版)本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潘旭濤)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儀式日前在北京舉行。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二手交易平臺應加強監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二手交易平臺應加強監管(雲中漫筆)如今,在網上買賣閒置物品已成為深受大眾歡迎的「雙贏」交易模式。據悉,用戶常在線交易的二手閒置物品有數碼產品、手機、家居日用品、影音家電等。與網絡購物平臺一樣,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也潛藏有信息不對稱、平臺監管不到位等通病。因很多二手交易平臺未設質量評估標準,形成了商品好壞、真假只有賣家知道,買家需自行判斷的情況。據調查,在二手平臺交易買賣東西時,38.22%的受訪者表示曾遇到過二手商品質量存疑等問題,且事後維權舉步維艱。比如有些買家發現賣家承諾保真的化妝品是假貨時,卻往往因證據不足陷入維權的「死胡同」。
  • 人民日報海外版:「歧視華人論調」比病毒更可怕
    近年來,「辱華」「排華」言論在少數國家及外媒偶有「冒泡」,其背後是種族主義者摘不下的「有色眼鏡」與甩不掉的刻板印象。此次,少數人煽疫情之風、再點種族主義之火,實為既無新意、也不人道的偏見。盲目無知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