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Crocs官方表示,關閉工廠只是不再自己生產鞋履產品,交由第三方鞋履製造商負責,洞洞鞋並不會消失。
Crocs與Balenciaga的聯名鞋款FOAM。來源:視覺中國
8月7日,美國鞋企Crocs宣布關閉位於義大利的全球最後一家工廠。這家因生產洞洞鞋而風靡全球的企業,今年二季度已關閉墨西哥工廠,義大利工廠是其全球最後一家。
雖然早在2017年,Crocs就宣布將逐步關閉旗下工廠及一百多家門店,但當工廠即將全部關閉的消息傳出後,還是引發了外界對Crocs是否要結束營業的猜測。
消息一經發布,以為洞洞鞋要停產的鞋粉在社交媒體表達自己的傷心與惋惜,不少時尚公眾號發表文章稱「洞洞鞋將在地球上消失」,但事實上,Crocs關閉工廠只是不再自己生產鞋履產品,交由第三方鞋履製造商負責,洞洞鞋並不會消失。
關廠自救
與大多數美國品牌的製鞋企業一樣,Crocs的鞋履製造商主要位於中國和越南,在過去三年中由Crocs自己生產的鞋履產品在總產量中的佔比不超過15%。
在發布關閉最後一家工廠後,Crocs緊接著又發布了一篇解釋文章,表示公司為了精簡業務,不再自己生產鞋履產品,但會交由第三方鞋履製造商負責,Crocs將繼續專注在製作舒適鞋子的業務上。
關於Crocs關閉工廠,將生產環節外包,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認為,這非但不會給Crocs帶來負面影響,還會因停止工廠運營降低成本而帶來正向影響。
賴陽認為,從生廠商變成品牌運營商是許多企業都在做的戰略轉型,
體育用品獨立觀察專家馬崗則認為,關掉工廠,是分工進一步細化的結果,讓代工廠加工是大多數專注創意和創新的品牌企業的做法,Crocs選擇外包生產環節是明智的。
Crocs關閉自營工廠,將生產環節外包這一策略,得到了多位行業專家點讚。根據界面新聞報導,有分析師認為,將生產全部外包,能讓Crocs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節省資金,從而更好地進行產品創意與研發。同時,有助於打開當地市場,降低物流成本。
當然,也有人認為,代工也意味著Crocs的核心材料和設計細節被洩露的可能性加大,從而產生假冒產品。但馬崗認為,假貨盛行會對Crocs造成傷害,但同時也能快速讓Crocs成為街頭品牌。
對於Crocs來說,關閉工廠屬於這家業績不斷下滑的企業自救的舉措之一。
由於產品的造型和功能性太過單一,加上過於功能性的定位和經久耐用的材質讓消費者復購率不高。從2012年起,Crocs的業績就已大不如前。此後,這家公司曾試圖通過加速產品設計改良,在高跟鞋、帆布鞋的開發上加大投入力度,但都收效甚微。過快擴張的產品線,反而令公司經營模糊了焦點,丟掉了既有的優勢。
根據Crocs公布的2016年財報,2016財年全年,Crocs銷售額同比下跌4.95%至10.36億美元,毛利潤微跌1.9%至5億美元,毛利率為48.3%,全年淨虧損錄得3173.8萬美元,這已是Crocs連續4年錄得淨虧損。財報數據顯示,Crocs2016年一共在全球售出5610萬雙鞋子,較2015財年的5860萬對鞋子的銷量減少了4.2%。
執行長Gregg Ribatt在電話會議上坦承,Crocs的經營狀況非常糟糕,2018年底前將關閉160家業績不良門店,即佔總店數量的29%,剩餘門店將不足400家。截至2016年底,Crocs在全球共擁有558家門店。
2017年Crocs最新執行長安德魯·裡斯(Andrew Rees)上臺後,制定了重新聚焦核心產品、削減產品條線、關閉不盈利店鋪、壓縮成本等計劃。
目前看,這一系列「組合拳」的推行,已經收到了一些成效。據Crocs2018年二季度報顯示,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內,Crocs淨利潤同比增長67.9%至3040萬美元,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13億美元上升4.7%至3.28億美元,其中電商收入上升23.8%,同店銷售額上升7.1%。
根據財報,Crocs線上銷售增長迅猛,馬崗對於Crocs削減門店,布局電商的戰略表示贊同,「在電商高度發達的今天,不能以門店的數量來衡量企業的規模。Crocs藉助電商的優勢補充傳統門店覆蓋不足的缺點,這個做法本身很明智。」
毀譽參半
Crocs創立於2002年,創始人們注意到加拿大Foamcreations公司生產的特殊材料木底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穿著也十分舒適,因此在原基礎上作出一定修改後設計出一種本來為划船運動準備的鞋子。這種鞋子的外形和拖鞋十分類似,鞋面上布滿了洞眼,同時還有一條用以防滑,可以轉動的帶子。
在品牌推出初期,由於洞洞鞋不夠美觀的外型,反對者甚至用「其醜無比」等詞語來形容Crocs的產品。
Crocs則藉機以「Ugly is Beautiful」作為自己的宣傳語,推出各種類型和顏色的主題鞋,拖鞋上的小洞也可插上各種小飾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一度成為名人明星的必備街拍單品。
甚至因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黑色短襪加洞洞鞋的奇葩搭配,洞洞鞋還一度被稱為「布希鞋」。有了各路明星的背書和追捧,Crocs在21世紀前十年裡的銷量一路走高,2008年的收入一度超過10億美元。
但爭議一直存在。即使Crocs擁有大批死忠粉,同時也有大量反對者。反對的人,從不吝於用刻薄的語言來諷刺Crocs的設計,「它醜得觸目驚心,醜是一切的原罪」「鞋上的洞洞簡直是你尊嚴流失的出口」,也有很多消費者因為性價比太低而diss它,「塑料鞋三百多性價比有點低,也沒有辦法穿著上班,如果求便利的話幾十塊錢的涼鞋也能替代」。
喜歡的Crocs人認為它舒適、便捷、耐穿,是宅人必備神器,一位每年夏天都要入手洞洞鞋的消費者告訴《中國企業家》,原本只是為旅遊準備,沒想到穿了一次後,就覺得再也不想換別的品牌的涼鞋了,「不磨腳,非常方便,穿著它跋山涉水都可以,雖然不夠好看,但是比普通涼鞋要特別」。
在被質疑小眾追捧、材質單一後,為了保持持續的競爭力,Crocs開始不斷和大品牌合作,力求為洞洞鞋注入新鮮的活力。Crocs與大牌的每次合作,都能因為審美爭議而引發大量討論。
2017春夏時裝周,Crocs與英國品牌ChristopherKane合作推出售價人民幣2200+的「大理石花紋洞洞鞋」;
2017秋冬時裝周,Crocs與ChristopherKane 再次合作推出了售價人民幣4500+的「皮毛滾邊洞洞鞋」;
2018春夏時裝周,Crocs與ChristopherKane第三度聯手推出了「水鑽涼拖鞋」。
這幾款合作的洞洞鞋被時尚博主認為是「辣眼睛」、「顛覆美學」、「荼毒時尚」的存在。
而真正將Crocs推向時尚聚光燈下的是,2017年10月其與奢侈品牌Balenciaga在巴黎時裝周發布的聯名鞋款FOAM,經典款洞洞鞋新增加10釐米厚的鞋底,並點綴Balenciaga的logo與一些小配飾,FOAM便誕生了。
正如洞洞鞋剛問世時一樣,FOAM的推出引起大眾一片譁然,眾多網友發布不理解、醜等諷刺性話語。然而這雙售價高達850美元的變形版Crocs洞洞鞋,在發售的當日立刻售罄,其創造的銷量奇蹟與大眾截然不同的評價又一次將Balenciaga X Crocs 話題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升溫。
儘管Crocs被時尚界人士稱為時尚毒瘤,但喜歡它的人依然極度狂熱。
賴陽認為,這正是Crocs的特色所在,消費者會被它的獨特性所吸引,認同這個品牌的消費者,會變成品牌忠實的粉絲,「雖然這個產品窄眾,也會有一定爭議,但如果Crocs變得大眾,反而會變得平庸,一旦它的獨特性不再,跟其他品牌沒有差異性,很可能消費者會被替代商品吸引,忠誠的消費者反而會變少。有爭議不代表不好,同質化的競爭壓力更大。」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版權說明: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眾號後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wujian1@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