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運動品牌盼電商提振銷售,員工幹起了「微商」

2020-12-15 界面新聞

記者 | 羅盈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無不避免地面臨衝擊,線下消費成為短期內最受影響的領域。

在運動用品行業,由於零售門店尚未完全恢復營業,不少本土品牌發力線上銷售平臺,以折扣優惠等方式促銷,作為疫情期間的應對舉措。

與此同時,包括安踏和361°在內的國產運動品牌,員工們甚至臨時充當「微商」角色,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發布產品及優惠信息,以期提振線上銷售。

李寧公司向界面新聞表示,疫情對體育行業發展帶來一定的衝擊,尤其在初期,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李寧電商的增長勢頭造成影響。目前,該公司業務團隊啟動緊急應對策略,電商營業額在穩步恢復。

「針對疫情期間的各種可能狀況,李寧電商團隊在初期便制定多套應對預案。與此同時,針對疫情結束後的恢復期,團隊也已提前制定好運營方案,」李寧方面回應,但不便公開電商預案的具體內容。

目前,從天貓旗艦店的情況看,本土品牌傾向於結合近期的情人節購物季,發放線上滿減優惠券,並針對部分產品推出折扣。各大平臺在顯眼位置標明,湖北以外的地區均能正常發貨。

安踏天貓店優惠活動安踏推出名為「開學季×聚划算」的活動,天貓店內消費滿398元減免100元,同時還有更多疊加優惠券派發。

與此同時,近期,安踏兒童品牌在全國各地的36家微商城已經上線,家長可足不出戶進行線上購物。微商城會上線安踏兒童的最新產品,並不定期推出優惠福利。

李寧亦推出會員活動,最高滿499元減免50元,優惠力度相對小。此外,特步的折扣券最高則是滿400減免50元。

361°結合情人節購物季的優惠活動則更有「誠意」——全場消費滿300減100,此外第二件半價。

361°天貓店優惠活動根據2019財年中期財報,去年上半年,國產品牌線上銷售增速較快,李寧電商銷售額獲得30%高段增長,安踏電商流水增速達40%。目前,各大品牌電商銷售額佔據總額的比例大約維持在10%-30%。

如今,在突發疫情的被動驅使下,運動品牌在電商領域採取措施,或將加快電商布局和銷售佔比的增長。

截至目前,各大國產品牌並未公布線下門店暫停營業的具體情況。

由於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運動用品市場之一,不少國際品牌已明顯受到疫情的困擾。

2月5日,運動巨頭耐克發布公告,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約半數中國門店已暫時關閉,剩下的門店則縮短營業時長。

2019財年,耐克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高達62億美元。該公司預計,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會在短期內對這片市場帶來影響,他們計劃在今年3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相關情況。

今年1月剛上任的耐克集團執行長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在聲明中表示,儘管形勢艱難,但耐克依舊看好大中華區的長期發展潛力。

同一天,阿迪達斯亦表示,暫時關閉在中國的部分門店,同時表明此次疫情會對其在華業務產生負面影響。目前,阿迪達斯在中國擁有約1.2萬家門店,此次關閉的店鋪數量和區域等信息未被披露。

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在疫情面前,同樣採取暫時關閉29家門店的措施,其中武漢國際廣場門店計劃於2月14日恢復營業,其它門店則在2月10日已恢復運營。

德國品牌PUMA表示,中國的工廠關閉至2月10日復業,但會取消或者推遲2月份在中國的所有品牌活動,門店營業情況則未明。

此外,斯凱奇財務長約翰·凡德莫爾最近在財報會議上提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公司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業績將下滑。2019年,該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額達人民幣166億元。

2月11日,Under Armour亦公開表示,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使其第一季度的銷售額減少5000萬至6000萬美元。

從行業反饋來看,今年一季度整體業績受損已經難以避免。但業界普遍對疫情過後的恢復表示樂觀,消費者或會更加重視體育運動和健身領域的消費。

李寧公司向界面新聞表示,「隨著全國防控工作的落實推進,待疫情過去之後,消費者的信心,以及對運動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恢復,消費者的購買力還在。李寧繼續看好體育行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鞋履品牌星期六做起了「微商」生意
    記者 | 黃姍編輯 |周卓然2月16日晚,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期六)宣布採用微商銷售策略。在一篇發布於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中,星期六表示:「集團母公司正式推廣微商化,無門檻招募分銷員,0元啟動資金,只要動動手指,分享時尚好物,疫情期間足不出戶也能賺錢。」星期六集團總部位於廣東佛山,旗下運營多個國產知名女鞋品牌。
  • 「微商套路」拯救新品牌
    「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這是2020年開年零售行業最真實的寫照。一邊是餐桌上的剛需,帶來了生鮮電商的爆發;另一邊是以鞋服為代表的可選消費一片蕭條。大批企業的線下生意被按下了暫停鍵,急速剎車,企業也亟須跑通一條新路,自救回血。
  • 萬字長文:揭秘一年賺幾個億的微商項目是如何起盤的?
    操盤3年,親自操盤5個項目,幫朋友策劃參謀了十幾個項目,深入研究過上百個知名社交電商項目,我自認為還是擁有一定的視野和廣度。在19年的跨境社交電商項目中, 我們20天內招一級經銷商100人,回款近300萬。不說特別牛逼,但是對於當時只有幾個人的小團隊,跨界進入進口電商領域,從0 開始起盤的我們來說,自認為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年賺幾個億的微商項目是如何起盤的?
  • 微商、電商被國家正名!梵蜜琳更是從浪潮中崛起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之下,使得電商逐漸盛行,於是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與此同時,微商更是異軍突起,成為當下熱詞。但是,在現今社會的浪潮中,一個新興事物的崛起,必然利弊雙存。因為在電商圈,發現人們對於微商的看法眾說紛紜,似乎在無形之間,微商已經被定義為"盲目刷屏、洗腦傳銷,瘋狂宣傳"的一種行業。
  • 2020年,火爆全網的社交電商(微商)行業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疫情將人們「封印在家」,吃著零食、刷著手機。 而始終活躍在手機朋友圈裡的,除了大量的疫情相關信息和輿情,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群體——微商。 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作為重大公共事件,衝擊顯而易見。交通旅遊、餐飲娛樂,文化體育等行業首當其衝,大幅降溫。
  • 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
    「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這是2020年開年零售行業最真實的寫照。一邊是餐桌上的剛需,帶來了生鮮電商的爆發;另一邊是以鞋服為代表的可選消費一片蕭條。大批企業的線下生意被按下了暫停鍵,急速剎車,企業也亟須跑通一條新路,自救回血。
  • 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成了微商
    2020年,疫情拉開了序幕,早上8:30打開手機看疫情地圖和數字成了必修課,睡前祈禱明天的數字變的慢一點。期待早日解封,早點恢復平靜,恢復正常的生活。這場疫情對於本不景氣的實體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一片哀嚎。但是做為微商的我們卻發現,曾經最鄙視微商的那些人,卻在夢幻般的以微商形式開場。
  • 微商品牌起盤:微商品牌產品合理定價的意義和低利潤對品牌的影響
    胡小胖本文作者:胡小胖 @ 暢銷書《微商升職記》《微商操盤手冊》作者上一堂課,我們講解了微商的主流模式,這一堂課我們來講一講微商起盤期產品的定價策略微商產品的定價是衡量品牌方運營智慧的集中體現,因為產品定價直接決定了微商市場的佔有率,定價策略要符合品牌戰略和市場屬性。在某種意義上說,定價定生死,一款產品的興衰命運從定價那一刻起也許就註定了。
  • 幹微商當主播、開網店賣保險…戲劇人的半年「待業」腳本
    受訪者供圖小芳2012年從中戲畢業後,這八年來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這兩年,不僅做演員,同時也開始向編劇和導演方向發展,做微商其實是之前就在做的副業。「就算沒有疫情,我兼職也在做微商。朋友信任我,我賣出去的商品都會親身體驗,所以從分享給身邊好友,到最後成為了品牌的代理人。
  • 這家運動品牌的「國貨之光」,一季度依舊keep moving
    在這場與疫情的較量與探索中,走在國產運動品牌行業前列的安踏是如何做的?記者日前來到位於申長路中駿廣場的安踏大廈,聽他們的逆「疫」而上。安踏集團上海辦公室位於閔行區中駿廣場,2019年12月啟用。目前,安踏集團上海辦公室約有500名員工,分別有迪桑特、可隆體育、斐樂潮牌、戶外運動品牌群電商部門及部分零售業務部門。
  • 微商,微電商,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的區別原來是這樣的?
    提到微商,就不得不說微信,雖然現在提到微商,已經不僅僅指在朋友圈賣貨了,但是微商這個名稱的由來,卻是因在朋友圈賣貨而起。大概在三四年前,有人開始在微信朋友圈賣貨,由於那時候的微信朋友圈還比較單純,大多數都是熟人,因此熟人天然的信任背書,讓一些人嘗到了甜頭。其中的一部分人,由業餘賣貨,把它變成了生意,微商由此而來。
  • 疫情之下,從旗艦店到微商的奇幻漂流
    受疫情影響,群眾出門買菜都要口罩、護目鏡、手套全副武裝,逛街這種高危運動自然從計劃清單中划去。無數人空有一顆逛街的心,卻只能在夢裡與漂亮衣服、香水包包、美食大餐相聚。 顧客想念商家,商家又何嘗不是日夜牽掛著顧客。 「一開始有顧客進店,幾個店員都搶著上前迎接,結果把顧客嚇到了。
  • 微商大軍搶佔京東
    寶媽、團長、大學生、導購……這些曾經的微商積極分子,以及在這次疫情中失業的程式設計師、旅行社員工、餐飲店老闆,正不約而同加入一個叫做「芬香」的社交電商。芬香,號稱京東戰略合作夥伴,不僅創始團隊來自京東,還拿到了劉強東和章澤天的投資,而它所做的事情,是用社交裂變的方法,批量分發京東優惠券。
  • 微軟允許永久在家辦公後,發現微軟像極了「微商」!
    我想從商業進化發展規律和一些底層邏輯不變的邏輯中,梳理一條小光輝,照亮無論是微商,還是新個體創業者、傳統企業家、城市白領新貴們的前進之路。微軟:始於PC電腦的洞察,興於電腦流行,革與使命創新,盛於品牌賦能。微商:始於手機微信的洞察,興於私域流量,革與使命創新,衰於品牌賦能。
  • 「微商女王」和代言人粉絲微博開撕!微商離上岸還有多遠?
    作為崛起於社交平臺的一種新型銷售渠道,由於加盟的低門檻,微商迅速在短短幾年內吸引到千萬級從業者。伴隨微商的發展,海量負面報導隨之而來:疑似傳銷、三無產品眾多、維權無門……未來,微商們如何擺脫「不正規」之感,如何在口碑上和正規渠道接軌,是該渠道需要努力和深思的問題。多起明星粉絲「開撕」微商,微商「錯」在哪裡?陳立農和 「CUIR葵兒」的合作不愉快,在微商圈子裡不是第一次。2017年3月,化妝品品牌「三草兩木」本已與陳偉霆經紀人敲定陳偉霆作為品牌全新形象代言人的合作方案。
  • 「打不死」的吳召國|吳召國|思埠集團|未來集市|微商企業|社交電商...
    「打不死」的吳召國微商即將復甦,這是在2019年就有許多業內人士做出的預測。尤其是在疫情的衝擊下,這種說法似乎得到了驗證——現下實體經濟無法運轉,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們在家自我隔離,紛紛發起了朋友圈,轉型微商,發展副業。
  • 浮沉七年,微商挺腰
    自此,整個微商行業步入了規範化,只不過微商這幾年受到了社交電商的極大衝擊,小企業小品牌開始紛紛下滑,不得不找到頭部的社交電商品牌合作,活下來的微商企業,大多數都是有沉澱、積蓄和一些名氣的品牌。 微商7年,儘管曾經也曾一路高歌,但始終無法得到官方的認可和大眾的支持。
  • 口罩搶購大戰中的新微商,如今又湧向了哪裡?
    這幅景象,只是過去幾個月全民搶購口罩熱潮中萬千分之一的一道縮影。而在這場風潮中,各大電商巨頭的心態也在發生一些變化。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因為小小的口罩,外界一度將京東與微商這一群體緊密關聯了起來,而看似毫無關聯的京東健康APP也一度引發了下載熱潮。如今,口罩搶購熱潮已經散去,那些聚攏於口罩大戰中的新微商,如今又轉向了何方,做起了什麼新生意?
  • 歐束、傳奇今生等品牌爭議不斷,微商的時代還能來臨嗎?
    誤導消費者會觸犯《廣告法》和《消費者保護法》,很多微商品牌在賣貨過程中會讓很多代理手中積壓大量貨物。在微商鼎盛時期,行業進入一個誤區,開始頻繁踩雷,管理出現諸多問題。以一大批微商操盤手為例,他們具備良好的包裝能力,懂得保持代理粘性和促使品牌發展,但卻出現大量虛假宣傳的問題。
  • 歐束、傳奇今生等品牌爭議不斷 微商的時代還能來臨嗎
    根據企業查查數據顯示,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生產、銷售,旗下品牌歐束的創始人為宋維樵。  在2019年11月到12月期間,總共牽扯5起司法案件,均為合同糾紛案件。  無獨有偶,微商品牌「傳奇今生」近期也拿了歐束的劇本,上演了同樣的劇情。從目前的情勢來看,這款自稱無毒無害甚至可食用的唇膏品牌的命運,看似也不是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