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雀斑樣增生 :位於表皮基底層的單個黑色素細胞增生,可以散在分布或連續性分布, 見於良性或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 。
2.派傑樣播散 :黑色素細胞單個散在或呈巢狀霰彈樣分布於表皮全層。 顯著的派傑樣播散一般見於皮膚黑色素瘤,黑色素細胞痣偶見局灶性、低位派傑樣播散。
3.水平生長期:皮膚黑色素瘤發展的早期階段,腫瘤細胞局限於表皮內(即原位黑色素瘤) ,或者已進入真皮乳頭層,但腫瘤細胞以單個或小巢狀存在,真皮內瘤巢小於表皮內瘤巢且沒有核分裂象。 一般認為本期腫瘤性黑色素細胞不具有真皮內成瘤性 。
4.垂直生長期:皮膚黑色素瘤發展的中晚期階段,黑色素瘤細胞進入真皮並向縱深發展,真皮內出現大於表皮內瘤巢的腫瘤細胞團,可見核分裂象。 本期腫瘤性黑色素細胞具有真皮內成瘤性。
5.Breslow厚度:指皮膚黑色素瘤的腫瘤厚度,是 T 分期的基本指標。 非潰瘍性病變指表皮顆粒層至腫瘤浸潤最深處的垂直距離 ;潰瘍性病變指潰瘍基底部至腫瘤浸潤最深處的垂直距離 。
6.Clark水平分級:指皮膚黑色素瘤的浸潤深度,分為 5 級。 1 級表示腫瘤局限於表皮層(原位黑色素瘤) ;2 級表示腫瘤浸潤真皮乳頭層但尚未充滿真皮乳頭層;3 級表示腫瘤細胞充滿真皮乳頭層到達乳頭層和網狀層交界處;4 級表示腫瘤浸潤真皮網狀層;5 級表示腫瘤浸潤皮下組織。
7.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在腫瘤細胞之間浸潤、破壞腫瘤細胞巢的淋巴細胞,不包括圍繞於腫瘤周邊的淋巴細胞 。當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較多時提示預後好 。可用浸潤淋巴細胞的密度和範圍來表示程度:無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有但不活躍(局灶區域有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活躍(整個腫瘤床內瀰漫的淋巴細胞浸潤) 。
8.消退 :黑色素瘤的消退包括臨床消退和組織學消退,對於臨床和組織學消退的判斷仍較為困難且有一定爭議。 組織學消退一般指機體對黑色素瘤的自主反應,包括淋巴細胞浸潤、黑色素瘤細胞減少或消失、噬黑素細胞反應、真皮纖維化和表皮萎縮等。 目前關於消退與黑色素瘤預後的關係仍有爭議。
9.微衛星轉移:位於皮膚或皮下組織的顯微鏡下轉移灶,鄰近或位於原發性黑色素瘤深部,不與原發瘤相連。AJCC黑色素瘤分期標準中不做大小和距離要求。
10.衛星轉移 :與皮膚原發性黑色素瘤間距不超過2cm 的肉眼可見的皮膚和/或皮下轉移灶。
11.移行轉移/中途轉移 :指位於皮膚黑色素瘤原發灶和區域淋巴結之間的皮膚和/或皮下組織中,且與原發瘤間距超過2cm 的臨床顯性轉移灶。
12.外科切緣:指外科醫師進行皮膚黑色素瘤切除術中所觀察到的腫瘤距切緣的距離,是臨床判斷切緣寬度的主要依據。
13.前哨淋巴結 :腫瘤發生淋巴道轉移的第一站淋巴結,最早用於黑色素瘤,不同部位的黑色素瘤有相對應的前哨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