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上市卻頻遭質疑 嘉楠科技聯席董事長孔劍平:上市後的「新開始...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魏官紅

5月12日凌晨3時23分,比特幣迎來了裡程碑事件——史上第三次獎勵減半。這一夜,許多幣圈投資者徹夜守在電腦前,等待著這四年一次減半時刻的降臨,期待著新一輪上漲行情的開啟。但最終,市場平靜地度過了這一天。

3800美元、5000美元、8000美元、10000美元、8600美元……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比特幣經歷了312極端暴跌行情,又重新站上10000美元的高點。而就在減半前夕,5月10日,比特幣再度暴跌超1000美元,幣圈投資者的心情也似幣價一般坐上了過山車。

比特幣誕生十一年,類似這樣的大起大落並不少見,背後「賣鏟子」的礦機廠商們的命運也隨之幾經沉浮。

憑藉發明了全球第一臺ASIC晶片礦機,全球第二大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NASDAQ:CAN)於去年率先登陸資本市場,這也成為2019年區塊鏈行業的熱點事件之一。不過,雖然成功上市,嘉楠科技近期卻陷入了做空風波和集體訴訟。

在比特幣減半、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上市後的嘉楠科技是否會有新打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杭州錢塘江畔的嘉楠科技,和公司聯席董事長孔劍平聊了聊。

孔劍平的辦公室命名頗有意思。嘉楠科技將公司形容成一片「森林」,而孔劍平選擇將最不起眼的「小螞蟻」作為自己辦公室的名字。和許多科技公司高管喜愛休閒風穿搭一樣,孔劍平身著帶有嘉楠科技Logo的連帽衛衣出現在記者面前。在採訪過程中,他談及業內人士關心的嘉楠科技未來發展思路、股價下挫、行業周期律動等話題,並分析了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

對於嘉楠科技的未來,孔劍平給出的定位是:以晶片為核心切入點,布局區塊鏈計算晶片和人工智慧晶片,同時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

嘉楠科技聯席董事長孔劍平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赴美上市:「第一股」光環來之不易

2019年11月21日晚,杭州錢江新城燈光璀璨,「BTC」、「BLOCKCHAIN」、「CAN」等字樣在錢塘江沿岸的高樓上滾動閃爍。

這場盛大的燈光秀的主角正是嘉楠科技。

此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嘉楠科技的一眾高管正站在納斯達克的上市臺前,迎接等待了近四年的歷史性時刻。

孔劍平回憶稱:「嘉楠科技上市之日創造了兩個『納斯達克之最』——敲鐘現場到場人數最多、觀看上市直播人數有史以來最多。」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區塊鏈、比特幣的魅力。

新的時代來臨了。

就在嘉楠科技上市前,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之前在《徵求意見稿》中處於淘汰產業類別的「虛擬貨幣挖礦」被刪除,挖礦產業頭上的「緊箍咒」得以摘下。

嘉楠科技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了一劑催化劑,點燃了幣圈和區塊鏈行業。不少外行人也開始關注,或是重新審視這個「新物種」。

一時間,「全球區塊鏈第一股」、「比特幣礦機第一股」、「AI晶片第一股」等稱號湧向嘉楠科技。

「相對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產業,一條新的大賽道。因此,不管是哪家公司上市,大家對行業內的第一股都很關注和期待,也就有了這些稱號。」但孔劍平強調,「嚴格意義上講,我們是一家晶片定位的公司。」

圖片來源:嘉楠科技官網截圖

在「第一股」光環的背後,嘉楠科技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

上市前的三年時間裡,嘉楠科技四處碰壁。2016年,嘉楠試圖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登陸創業板;2017年,公司再次尋求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擬赴港上市,最終期滿失效。如今,終於圓了上市夢,但隨著比特幣的漲跌,相比於2018年擬赴港上市時不少投資人給出的100多億美元的估值,目前嘉楠科技市值縮水明顯。

在回憶這段一波三折的上市路時,孔劍平顯得十分平靜。其實,2015年,嘉楠科技就明確了要上市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上市來補充一部分資金,更多的還是希望通過IPO,讓越來越多的人對行業、公司及品牌增進了解,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在這三年時間裡,和監管機構的反覆溝通,耗費了嘉楠科技不少的時間。「這個行業實在太新了。」孔劍平解釋道,「晶片產業不新,但我們下遊的應用產業,也就是應用晶片來計算數字貨幣的礦機產業,這個行業太新了。很多監管機構沒法在短時間內理解,但在另一面,我們看到,監管機構並沒有把我們否掉,也在不停地補充知識體系。」

「可能是停牌時間太長或者問詢時間太長,我們沒有耐心繼續等下去,因此我們也在主動轉換上市的方向和途徑。」孔劍平表示。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審核速度則遠遠超過了孔劍平的預期。「去年7月,我們提交招股書,整個審核過程非常快。」他回憶稱,「實際上,我們是在2019年1月,趕在美國政府關門前,和SEC做了溝通。我們把擬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都發給了他們,他們看完以後覺得基本沒有什麼實質性障礙。」

「SEC是一個很開放的監管機構,他們關心的問題主要是是否涉及數字貨幣的收入、財務和法律的合規性等。我們回答了,也就OK了。」孔劍平說道,「我們的成功上市,將讓更多人能更正面地理解這個行業,以及期待它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可能也為我們的友商打通了一條路。只要合法合規,符合經營規則、當地法律,每家公司其實都有機會上市。」

一直以來,三大礦機巨頭都渴望進入主流資本市場。同嘉楠科技一樣,比特大陸和億邦國際的上市之路也異常坎坷。2018年,三大礦機廠商集體擬赴港上市,但均未能如願。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公開表示,礦機商不符合港交所「上市適應性」的核心原則。

嘉楠科技打響了礦機企業上市的第一槍,也為同行IPO進程帶來了曙光,礦機廠商開始陸續赴美IPO。4月24日,億邦國際正式向SEC提交IPO申請文件。

嘉楠科技「還在築底階段」

雖然被資本市場接納,但嘉楠科技上市後的股價表現難言樂觀,有人甚至戲謔地將其股票代碼CAN讀作「慘」,這也給投資人潑了一盆「冷水」。

上市首日,嘉楠科技的股價經歷了從暴漲到破發。嘉楠科技發行價為9美元/ADS,當日開盤價為12.6美元/ADS,較發行價暴漲40%,隨後逐漸回落,報收於8.99美元/ADS。而截至美東時間5月13日收盤,嘉楠科技報收於5.99美元/ADS,較發行價下跌逾30%。

「短時間的股價下跌,確實令IPO投資人有所損失。但公司內部並不是太關心股價。」孔劍平回應稱,「我們希望能集中精力把公司的產品開發好、把公司運營好,長期來說,這才能給投資人帶去更多的回報。」對於股價的波動,他猜測,很多投資人可能將公司股價和幣價直接聯繫上了。

確實,2019年,比特幣市場經歷了明顯的跌宕起伏。一季度,比特幣保持在3000多美元的低位,二季度則飆升至1萬美元以上。而進入2019年下半年,這一漲勢未能維持,價格開始緩慢下跌,不斷下探到7000美元附近。

這也直接體現在嘉楠科技2019年的業績表現上。2019年,嘉楠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4.23億元,同比下降47.41%;2019年淨利潤虧損10.35億元,而2018年淨利潤為1.22億元。

進入2020年,「黑天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股市、原油、黃金市場經歷震蕩,比特幣也未能倖免,「避險資產」神話被打破。3月12日,火幣網數據顯示,自晚間7時起,比特幣價格「飛流直下」,一個多小時跌逾15%,一度跌破6000美元關口,次日更是一度探至3800美元。

另一方面,礦機企業的生產銷售同樣難逃衝擊。嘉楠科技預計,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將不到6000萬元,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除了礦機硬體銷售的方式外,嘉楠科技也在考慮採取類似機械租賃等新業務方式,「讓機器跑起來」,產生現金流。

好的一面是,目前嘉楠科技帳上現金較為充裕。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嘉楠科技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5.166億元。「從3月、4月的情況來看,國內物流以及公司的生產基本恢復正常,因此國內市場影響不大。」上述高管表示。

在孔劍平看來,當前嘉楠科技「剛小學畢業,上初中」,處於築底階段。「我們公司要成為什麼樣子,跟行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他說道,「區塊鏈行業還在回調、上升階段。」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其實,在嘉楠科技邁入「學堂」前,孔劍平便與公司有了「聯繫」。

2013年,孔劍平進入幣圈後,從二手市場購買了一批阿瓦隆一代礦機,然而那年比特幣行情如同過山車,衝高之後急轉直下,許多炒幣者損失慘重。

這批讓孔劍平賠了一筆錢的礦機,正是嘉楠生產的。

「雖然虧了錢,但當時我有兩個判斷。首先,我認為數字貨幣、區塊鏈大有未來,這項技術的確提高了一定的效率,將來如果大規模應用或者大規模被接受,肯定會有更大的機會;第二,當時比特幣還都是技術極客在玩,很多東西靠這幫技術極客在驅動。我認為能夠研發出阿瓦隆的這個團隊一定是一個非常牛的團隊。」

2015年,當時嘉楠團隊正尋找融資。孔劍平和嘉楠科技董事長張楠賡一拍即合,向嘉楠投資760萬元,成為這家企業早期投資人之一。同年,孔劍平還為嘉楠引進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的基金投資。孔劍平形容,這一年的嘉楠從「小作坊」轉為了真正的公司。「那一年,我們真正建立了董事會的運行機制。」

到了2016年2月,孔劍平進一步收購公司股份,一步步成為僅次於張楠賡和李佳軒的公司第三大股東。

在投資嘉楠的同時,孔劍平還把自己也投了進去,進入嘉楠的管理層。「如果只是一個財務投資人,看行業看得沒有那麼明白,或者行業看明白了,對公司的實力和未來發展空間卻沒法更好理解。只有對行業的判斷、對公司內部運營都理解透徹了,才能長期去持有一家公司。」孔劍平說。

在參與公司實際運營中,孔劍平深刻感受到了在比特幣牛熊轉換間公司的變化。「比特幣牛市時,誰都來求你買礦機,感覺公司前臺都能接到無數的訂單,但這種狀態其實不是靠公司的實力。」他說,「牛轉熊的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也很有價值,企業會真正思考哪些地方還需要提升,應該去做什麼。」

談起自己的搭檔張楠賡,孔劍平的評價是,「他是一個比較專注的人,這麼多年一直專注在硬體晶片上」,「能專注在一個領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身邊的各種機會、誘惑太多。」

嘉楠科技一路走來,管理層也常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孔劍平表示:「可能會有誰都不願意接受誰的意見的時候,但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最終投票表決決定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去做。誰的決定都有可能對、可能錯,但在這些事情上,絕不能內耗,增加內部成本。」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2020年幣圈會怎樣?

當前,嘉楠科技的業績仍高度依賴礦機收入,未來幣價的走勢勢必會影響其收入。那麼,比特幣產量迎來再次減半的2020年,幣圈會怎樣?

512減半日前夕,比特幣價格重回10000美元,引得業內隱隱興奮。不少人將此與比特幣產量減半在即聯繫了起來。

為了避免通貨膨脹,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就規定,每生產21萬個區塊,比特幣獎勵就會減半一次。按平均出塊時間十分鐘計算,大約每4年減半一次。回顧過往兩次比特幣獎勵減半,從長期趨勢看,比特幣的價格在減半後都出現了增長。第一次減半之後,比特幣價格從2012年11月的12美元上漲至2013年11月1000多美元。第二次減半發生在2016年7月,比特幣價格從650美元上漲至2017年7月的2500美元以上。

這一次,比特幣還能延續前兩次減半後的市場走勢嗎?幣圈投資者翹首以待。而就在第三次減半前夕,比特幣又上演了一輪瀑布行情,原本的喜悅期待瞬間被驚嚇取代。5月10日早上8點開始,比特幣在半小時內從9500美元價位瞬間下跌了上千美元,最低價格跌破8200美元。

5月12日3點23分43秒,比特幣區塊鏈網絡630000高度區塊被挖出,播報方是螞蟻礦池(Antpool)。至此,比特幣第三次獎勵減半如期發生,但市場所期待的「大暴漲」並未出現。當日,市場表現平靜,比特幣價格波動並不大。5月14日,比特幣重回9000美元。

在孔劍平看來,減半是一個導火索,但和幣價上漲並無必然關係。「比特幣減半會影響人們的心理預期,也會對短時間內的產出和需求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價格變化是可能存在的,但兩者並不是必然關係。」他認為,決定比特幣未來成長的核心,在於數字貨幣在數字經濟時代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同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樣,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同的用戶將實現更高效的連接,進而催生更多的數據和價值。如果比特幣是數字世界之錨,那麼它整個空間還非常大,可以呈指數級增長。」孔劍平表示。

目前,比特幣已經經歷了兩次減半,從每個區塊50個比特幣獎勵,減少到每個區塊12.5個比特幣獎勵。5月的這次減半後,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將只有6.25個。這也意味著,礦工獲取剩餘比特幣的門檻將進一步提高。對於礦機企業來說,同樣是巨大的壓力。

比特幣減半後,更多舊機型面臨「開機即虧損」的狀態,將直接被遺棄。新一輪「軍備競賽」開啟,礦機廠商能否推出更高算力、低功耗的礦機,直接決定著未來座次。

嘉楠科技備戰情況如何?公司董事長張楠賡在公司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新產品的研發未受疫情影響,已於二月份完成研發工作,且相較於上一代量產產品,這一代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改善了約20%~30%的性能功耗比。

據了解,在區塊鏈ASIC晶片方面,嘉楠科技完成了基於中芯國際14nm產品的研發工作,將在今年二季度量產出貨,基於臺積電5nm技術的產品也正在研發中。

「今年的豐水期和比特幣減半的市場行情,對公司來說也是機會。大量舊型號機器會在今年淘汰,替換需求會比較高。公司也在積極研發更先進的礦機,給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嘉楠科技相關高管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礦業競爭加劇,對於未來走向,孔劍平看到一個趨勢:原本,一個礦工買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礦機,但隨著進入的資本越來越多,採購礦機的訂單達到了幾千萬元,甚至幾億元,挖礦產業正向集中式採購礦機發展。「對於參與資金量不大的個體,其實可以以買雲算力等方式進行合作,相當於有了更專業的團隊來參與產業鏈各個環節。」嘉楠科技也在近日推出了區塊鏈新產品「嘉楠雲」,支持合作夥伴搭建區塊鏈雲算力平臺。

孔劍平強調,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最為人熟知的應用,「數字貨幣領域,新的機會其實已經不多了。」他認為,「而區塊鏈+實體產業,從國家到地方,從國企到主要民企、創業公司都很支持,這方面機會特別大。但是對於新入場的創業公司而言,這裡面的機會反而也不大了。這個領域需要和更多傳統企業進行配合,更有優勢資源的機構都會進入這個領域,創業公司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

追尋下一個增長點:搶灘AIoT市場

比特幣誕生十年,期間起起伏伏,歷經多輪牛熊市,礦機企業裹挾其中,幾經沉浮。時至今日,波動的幣價、激烈的行業競爭、下滑的利潤,礦機企業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過去。在這個十字路口,礦機企業該如何布局未來?作為上市公司的嘉楠科技,更不能允許業績一直被幣價「綁架」。

正如張楠賡在上市儀式上所說:「上市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我們新的開始。」

嘉楠科技的新戰場早已選定——AI晶片。

礦機的核心競爭力在ASIC晶片,嘉楠科技認為自己在算力領域的技術積累,恰好能解決人工智慧晶片算力不足的問題。無獨有偶,第一大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也將二次創業的方向放在了AI晶片上。

孔劍平不認同進軍AI晶片領域是嘉楠科技的轉型,「更確切地說,是公司產品線的拓展。因為AI晶片和礦機業務的本質均是晶片的設計。」

具體到產品上,嘉楠科技選擇了更下沉的端側市場,將重點放在了諸如智能家居、智能樓宇等物聯網場景上。在嘉楠科技的展廳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除了阿瓦隆礦機、區塊鏈電視、區塊鏈取暖器等產品外,還陳列著人臉識別晶片、智能玩具機器人、智能水錶等。

對於這一布局,孔劍平也考慮到了技術壁壘。「雲端晶片壁壘其實很高,整個生態比較完善。而相對來說,邊緣晶片門檻沒有那麼高。同時,萬物互聯的AIoT領域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新進入者,更有切入機會。「

2016年初,嘉楠正式研發AI晶片。2018年,公司推出第一代AI晶片「勘智K210」,這也讓其成為行業內第一家提供基於RISC-V架構的商用邊緣計算AI晶片的公司。

圖片來源:勘智官網截圖

在2019年5月,張楠賡曾公開表示,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公司礦機與AI業務收入比例達到1:1。而從目前的收入構成上來看,礦機業務依然是嘉楠科技的絕對核心,AI產品的盈利性尚未顯現。據財報披露,2019年,嘉楠科技AI產品的收入為260萬元,僅佔公司總營收的0.2%。

對此,孔劍平表示,1:1並不是指礦機業務在縮小,公司未來仍將「兩條腿走路」。「這兩個行業都會有大的增長,最終公司業務構成可能會是1:1,但並不是說我們要強調1:1。」

「其實,公司AI產品的收入已經增長很多。我們在智能門禁、智能抄表、智能玩具機器人上的應用都已陸續落地,也和百度等頭部企業建立了合作。」孔劍平介紹道。目前,嘉楠科技也正在開發第二代AI晶片產品,計劃在今年推出並量產。

相比2018年,當前AI晶片的熱度已明顯冷卻。不過,孔劍平對AI晶片未來的發展空間充滿信心,「現在我們身邊的設備除了手機可能智能一些,大部分產品還未智能化。而未來隨著晶片的成本越來越低,算法越來越多,應用場景越來越廣,將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大部分設備都將智能化,每人可能擁有幾千個晶片甚至更多。」他認為,「(未來空間)是非常巨大的。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算法類公司,『算法四小龍』估值也很高,但AIoT並沒有真正爆發,還需要時間去積累和推動。」

談及市場競爭,孔劍平對自家產品充滿信心。「邊緣計算細分很多類型,勘智在定位上有它獨特的低功耗、高計算性能,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而英偉達等半導體巨頭的晶片更偏雲計算的GPU市場,在新賽道上,我們其實並不比他們弱。」他稱,「傳統晶片方面,國外有很強的專利壁壘,國內與之相比,仍有差距。但在區塊鏈ASIC晶片等很多新領域,中國的技術已經領跑全球。」

在公司組織架構上,孔劍平介紹,嘉楠科技AI板塊的研發人員已超過了礦機板塊的研發人員。礦機的核心也是晶片,整臺礦機大概80%的成本是晶片,嘉楠科技此次上市所募資金也將主要用於高效能計算及AI晶片領域的研發。

孔劍平還表示,短期內,公司沒有相關投資收購計劃,但不排除未來會對人工智慧、區塊鏈產業上下遊相關的優秀公司進行投資。

同時,他認為,未來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將更有效地結合,未來的計算形式、計算網絡都會有巨大的變革。「我們能參與哪幾個環節,都會提前對這些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研究和做一些布局。」

孔劍平相信,未來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必將加入B(Blockchain,區塊鏈),成為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ABIoT,AI、Blockchain、IoT),他喜歡將此稱為「價值智聯網」。

「未來數以千計的智能終端將伴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它們會實時記錄數據。如果隱私被侵犯,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危害人類的情況,那將很恐怖。而有了Blockchain,我們就能知道這些。」他解釋說,「無論是信息安全,還是在價值高效轉移層面,都需要與Blockchain結合,形成一張真正有價值的、智能的網絡。」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嘉楠科技上市半年兩遭做空 去年虧10億毛利率為負數
    嘉楠科技2月份遭做空:隱瞞關聯交易 陷集體訴訟據華夏時報,今年2月20日,做空機構Marcus Aurelius Value發布了一份嘉楠科技的做空報告。報告稱,自2016年以來三度未能在亞洲交易所上市後,嘉楠科技充分利用這些泡沫洶湧的市場,於2019年11月完成了納斯達克的首次公開募股。
  • 嘉楠科技單季虧8600萬 張楠賡與「杭州幫」內鬥惹的禍?
    然而市場對礦機的需求在第三季度繼續反彈,嘉楠科技已收到了大量預售訂單,預計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表示,截至11月底,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預售訂單交貨金額合計已在4500萬美元以上。
  • 嘉楠科技原7人董事會大換血:孔劍平等5人離任,補4名獨董
    全球第二大礦機製造商嘉楠科技(NASDAQ:CAN)董事迎來大換血。8月4日,嘉楠科技發布公告稱,根據8月3日其披露的文件,因任期屆滿,孔劍平和孫奇鋒不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會聯席主席和董事職務,兩位於2020年7月31日任期屆滿。任期屆滿後,孔劍平和孫奇鋒將不會尋求任命或參加公司董事會的選舉。
  • 由盈轉虧、市值腰斬礦機第一股嘉楠科技被疑「虛假交易」
    礦機第一股嘉楠科技(CAN.US)交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嘉楠科技營收14.23億元,同比降低47.41%,淨虧損為10.34億元。根據嘉楠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書2018年則為淨利潤1.22億元。財報發布後,嘉楠科技股價應聲下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0%。
  • 「礦機老二」再遭做空!去年巨虧超10億元,嘉楠科技能撐起多少市值?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上市半年,礦機「老二」嘉楠科技遭連續做空,掛牌交易第一天就跌破發行價9美元/股,自此再未跨越這一「門檻」。最近一段時間,「礦機家族」熱鬧非凡。而在今年2月,另一做空機構Marcus Aurelius Value質疑其造假,客戶存在違規行為等。01 合理市值1億至2億美元?2016年6月,嘉楠科技欲借殼嘉魯億通登陸A股,可最終失敗。2017年8月,嘉楠科技轉戰新三板,彼時加密貨幣交易被禁,迫於政策壓力其於2018年3月主動放棄掛牌。
  • 嘉楠科技上半年淨虧損5673.3萬元 董事長張楠賡:三季度礦機已被...
    嘉楠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楠賡表示,2020年5月,比特幣平穩完成了「減半」,比特幣價格也逐漸企穩並緩慢上漲。由此促進嘉楠科技售出的比特幣礦機數量以及對應售出的算力總額均大幅上漲,推動公司財務狀況和運營業績的表現持續改善。  張楠賡還表示,在第二季度,公司庫存已經基本清空,第三季度待生產的礦機也已經被預訂一空。
  • 嘉楠科技的AI晶片生意 教育機器人市場「無人能敵」
    全球區塊鏈第一股嘉楠科技(canaan)上市已經滿一周年,回顧其過去一年的表現,股價隨著比特幣價格波動。相比比特幣價格的不確定性,AI晶片未來幾年的高速增長則十分明確,而增長也伴隨著機遇。2018年,眾多AI晶片通過PPT比拼性能,嘉楠科技就推出了首款AI晶片,這也是全球最早量產的RISC-V架構商用邊緣AI晶片。嘉楠把RISC-V用起來的首款產品是2018年發布的勘智K210,這款AI晶片功耗小於0.3W,典型應用場景功耗小於1W,AI算力為1TOPS。
  • 嘉楠科技:下一代AI晶片K510預計在明年Q1前開始量產
    【TechWeb】9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區塊鏈第一股、比特幣礦機製造商嘉楠科技(Canaan Inc.)表示,它正在加緊研發下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K510,該晶片預計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開始量產。
  • 比特幣破一萬美金後暴跌,嘉楠科技漲的十億能保住麼?
    但是高位轉瞬即逝,5月9日比特幣開始下跌,10日則更是一反最近上升趨勢,暴跌10%,價格再次回到8100美元。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比特幣這波高位行情還是對股市造成了一定影響。8日,A股市場眾多數字貨幣相關概念股紛紛漲停。被稱為區塊鏈第一股的嘉楠科技更是趁勢大漲。
  • 嘉楠科技三季報「報憂」 出海挖礦能否止虧?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針對營收環比下降一事,嘉楠科技旗下公眾號也發文解釋道,公司二季度銷售主要以庫存為主,至三季度初庫存已基本銷售完畢。二季度結束後,市場逐漸明朗,公司的量產和投片在三季度逐步開始,但這些三季度的投產晶圓基本會在90-120天後,也就是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做成整機開始交付客戶,因此對三季度本身的營收貢獻不大。
  • 單位算力毛利由盈轉虧,比特幣減半能否成為嘉楠科技轉折點?
    事實上,在這之前不久,還有一家中概股被做空過,它就是全球第二大礦機廠商嘉楠科技(CAN.US)。 2月20日時,華爾街做空機構Marcus Aurelius Value(以下簡稱「MAV」)在其官網發布做空報告,指控嘉楠科技隱瞞關聯交易、客戶和經銷商問題頻發、商業模式無法持續的三大「罪症」。
  • 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挖礦業務有望成嘉楠科技(CAN.US)新增長點
    由此可見,嘉楠科技的礦機業務、AI業務均處於高景氣周期,且公司表示,未來6個月內將開展挖礦業務及持有數字貨幣的相關業務,以協同效應謀求更大發展。如此看來,股價雖已漲近3倍,但對於處於全新周期的嘉楠科技而言,或許才是開始。
  • 陳凱獲任新力控股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陳凱獲任新力控股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3月2日,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力控股」)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張園林(即原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 三季度虧損8640萬元,嘉楠科技為何把自己「挖」出了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美股研究社美東時間11月30日美股盤前,嘉楠科技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營收同比大跳水,淨利潤實現扭盈為虧,導致財報發布後,盤後股價下跌13.04%。
  • 單位算力毛利由盈轉虧,比特幣減半能否成為嘉楠科技(CAN.US)轉折點?
    事實上,在這之前不久,還有一家中概股被做空過,它就是全球第二大礦機廠商嘉楠科技(CAN.US)。2月20日時,華爾街做空機構Marcus Aurelius Value(以下簡稱「MAV」)在其官網發布做空報告,指控嘉楠科技隱瞞關聯交易、客戶和經銷商問題頻發、商業模式無法持續的三大「罪症」。同時,洛杉磯一家律所指責嘉楠科技違反了證券法,開始代表投資人進行調查索賠。
  • 嘉楠科技獲36氪WISE 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
    12月10日,嘉楠科技獲選36氪 WISE 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本次評選涵蓋醫療大健康、企業服務和新技術等新經濟十大領域。其中,嘉楠科技手握晶片重器,以黑馬之姿殺入新技術賽道,連續兩年蟬聯中國新經濟之王。作為一家晶片公司,嘉楠科技在區塊鏈和AI兩大新經濟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
  • 嘉楠科技公布Q2財報 AI商業化亮眼聯手大疆入局STEAM教育
    北京時間8月31日,嘉楠科技(「Canaan Inc.」或「公司」)公布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當季」)合併報表後的財務數據(下同),公司當季總淨收入達1.78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60.9%。值得注意的是,一直飽受質疑的AI業務,也在當季連續迎來了商業化落地的佳音。在疫情期間,各國提倡將保持「社交距離」作為防疫的重要手段,物理無接觸式的經濟活動方式得到快速發展。嘉楠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楠賡表示,我們相信,在後疫情時代,疫情中形成的用戶習慣和基礎設施將幫助許多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跨過數位化轉型鴻溝。
  • 嘉楠科技獲36氪WISE 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影響力企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嘉楠科技獲選36氪 WISE 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本次評選涵蓋醫療大健康、企業服務和新技術等新經濟十大領域。其中,嘉楠科技手握晶片重器,以黑馬之姿殺入新技術賽道,連續兩年蟬聯中國新經濟之王。
  • 確認新CEO及首次上市失敗,比特大陸成立5年後的危機與未來
    不過,2014因為安全性受到質疑比特幣狂跌,讓比特大陸在成立不久後就首次面臨危機。危機最終被化解,2015年到2017年,比特大陸一路高歌,營收從1.37億美元增至25.1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28.2%。
  • 蔣尚義回歸中芯任副董事長,聯席CEO憤然請辭?官方回應來了
    2016年底曾出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合約3年期滿後離職,同年年底轉戰武漢弘芯。92Desmc武漢弘芯項目被曝爛尾前,今年6月,蔣尚義正式辭去武漢弘芯的職位,如今正式進入中芯國際的董事會。92Desmc蔣尚義到任引不滿,高管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