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牛部位分割圖各部件

2021-02-07 養牛吧

為你詳細解一下牛

看完了這些基本上可以成專家了

活牛屠宰後,經過放血、剝皮、去頭去蹄去內臟,製成標準

二分體,然後分割成臀腿肉、腰部肉、腹部肉、胸部肉、肋部肉、肩頸肉、前腿肉7個部分,在此基礎上最終進行12-17部分的分割。主要包括:牛柳、西冷、眼肉、前胸肉、腰肉、頸肉、部分上腦、肩肉、膝圓、臀肉、大米龍、小米龍。

分割的重點是位於肉牛背腰部的高檔牛肉塊:牛柳、西冷

和眼肉。

牛柳和西冷在西餐中一般用來烤制牛排,在中餐中一般

用來熘炒。

眼肉在西餐中通常用來燒烤。

1)牛柳(腰大肌)

牛柳也叫裡脊,就是腰大肌。分割步驟如下:

①先剝去腎脂肪。

②沿恥骨前下方把裡脊剔下。

③由裡脊頭向裡脊尾,逐個剝離腰椎骨橫突,取下完整的

裡脊。

2)西冷(背最長肌)

西冷也叫外肌,主要是背最長肌。分割步驟如下:

①沿最後一節腰椎向下切。

②沿眼肌的腹壁一側向下切。

③在第12-13胸肋之間切斷胸椎。

④逐個把胸、腰椎骨剝離。

3)眼肉(背闊肌、肋最長肌、肋間肌等)

眼肉主要包括縱向肌肉。眼肉的一端與外脊相連,另一端在第5-6胸椎處。分割步驟如下:

①先剝離胸椎,抽出筋腱。

②在眼肉的腹側,約8-10釐米寬的地方,分幾塊切下。

4)上腦(背最長肌、斜方肌等)

上腦的分割方法是,剝離胸椎,去除筋腱,在眼肌腹側距離為6-8釐米處切下。

5)胸肉(升肌和胸橫肌)

胸肉的分割方法是,在劍狀軟骨處隨胸肉的自然走向剝離,

修去部分脂肪。

6)腱子肉(前肢肉、後肢肉)

腱子肉的分割方法是,前牛腱從尺骨端下刀,剝離骨頭,

後牛腱從脛骨上端下刀,剝離骨頭取下。

7)小米龍(牛腱肌)

小米龍的分割方法是,牛後腱子取下後,按小米龍肉塊的

自然走向剝離。

8)大米龍(臀股二頭肌)

大米龍的分割方法是,剝離小米龍後沿大米龍肉塊的

自然走向剝離。

9)膝圓(臀股四頭肌)

膝圓的分割方法是,大米龍、小米龍、臀肉取下後,沿

膝圓肉塊周邊(自然走向)分割。

10)腰肉(臀中肌、臀深肌、股闊筋膜張肌等)

臀肉、大米龍、小米龍、膝圓取出後,分割的最後一塊肉

就是腰肉。

11)腹肉(肋間內肌和肋間外肌等)

腹肉也就是肋排,分無骨肋排和帶骨肋排。一般

包括4-7根肋骨。



肩胛部位(chuck)位於牛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頭肌構成,筋肉叢生,表面有筋膜覆蓋。因此適合慢燉、燜燒,來使肉質變軟。



前胸肉主要是胸大肌,在軟骨的兩側,纖維較粗,比較難料理,適合慢燉,或者做燻牛肉和醃製。



位於牛第六到第十二根肋骨之間,是油花最豐富的部位,而且分布均勻,非常的漂亮,因此肉質也最具有風味。此部位運動量較少,嫩度僅次於菲力,只需要稍加煎制就能享用十足的風味。



前腰脊部位於第12、13肋骨到最後的腰椎處,表面脂肪覆蓋不完全,有一層完整的背部筋膜覆蓋,此部位稍有運動量,因此肉質稍欠柔嫩,富有嚼勁,此部位主要用作牛排,適合煎制。



位於前腰和後臀之間,和前腰部位外形非常相似,柔嫩欠佳,富有嚼勁,但很美味,是經典的牛排部位,適合煎制。



腰內肉也就是裡脊肉,每頭牛身上僅有兩條,此部位幾乎運動不到,因此肉質最柔嫩,而且精瘦少脂肪,口感鮮嫩多汁,因此也最珍貴。



位於肋脊部下方,前半段部分肥肉和瘦肉層層排列,即是「五花肉」,後半段為牛腩,此部分比較適合中式煎炒燉煮。



後臀部位運動量大,因此肉質瘦而硬,油花較少,不太招人待見,但經過小火慢燉或燜制,也能釋放美味,此部位比較適合燉、滷。



腿部運動量最大,鍛造了兩腿肌肉,肉質精瘦,幾乎沒有油花,需要滷和醬入味軟化。


希望通過「養牛吧」平臺讓你在養牛路上少走彎路祝大家養牛成功,養牛賺錢!

精彩推薦:母牛人工授精配種後,如何確定已經成功受孕?

神器!給牛打針、輸液、斷角和修蹄必備

中國農村養牛的人都有哪些?為什麼那麼多人都開始張羅養牛呢?

相關焦點

  • 【科普】最全的牛部位分割圖
    7)小米龍(牛腱肌)小米龍的分割方法是,牛後腱子取下後,按小米龍肉塊的自然走向剝離。8)大米龍(臀股二頭肌)大米龍的分割方法是,剝離小米龍後沿大米龍肉塊的9)膝圓(臀股四頭肌)膝圓的分割方法是,大米龍、小米龍、臀肉取下後,沿膝圓肉塊周邊(自然走向)分割。
  • 牛排全攻略之牛肉分割圖
    點擊貴族世家牛排免費訂閱牛排全攻略之
  • 牛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不過不同部位的牛肉分別對應不同的做法喲!牛肉的好吃程度和個人的喜好有關係,當然也和牛肉部位的劃分有關係啦!藍藍個人喜好燉牛肉和炒牛肉,所以偏好牛腱子和牛柳這2塊肉到底親親喜歡那塊肉,還是要一一吃過才知道。今天呢,就能各位來分享一下牛肉部位的分割方式1,牛肉的分割法
  • 終極吃牛指南,教你完美處理各部位的牛肉
    牛柳又是什麼部位,牛身上居然還有辣椒和黃瓜條?看完這篇就都明白~牛肉各部位的叫法,在各地比方言還多樣,所以我們採用國家標準進行講解。按照國標,牛胴體主要包括辣椒條、上腦、眼肉、外脊、裡脊、胸肉、腹肉、臀肉、大黃瓜條、小黃瓜條、牛霖、米龍、腱子肉(不包括牛頭、蹄子、尾巴、內臟以及生殖器官,我們擇日再講這些零碎)。
  • 土豬肉的分割圖及部位肉的用法指南
    豬肉分割圖及部位肉用法指南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烹調時有不同吃法,按照烹調的需要豬肉有以下部位: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 「牛小排」是什麼部位?為什麼賣那麼貴?牛小排好吃嗎?
    有很多人把「牛小排」列為自己最愛吃的部位,沒有之一。個人認為,牛小排只有一個缺點——貴,同等級相比較,牛小排價格甚至要高於三大經典部位的眼肉和菲力,作為「非主流部位」,牛小排的價格一直是最高的,當然它的口感也讓這個價格冠軍當之無愧。
  • *牛的各部位及料理方法*----牛肉部位對應名稱(英文)
    牛的各部位及料理方法牛肉的等級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特級:裡脊一級:上腦、外脊二級:仔蓋、底板三級:肋條、胸口四級:脖頭、腱子。牛肉各部位中英文名稱和質地簡介由上到下,由嫩到老排列。肘子,蹄胖,牛腱子 . (前後小腿,瘦)Plate ... 弓扣,牛筋肉,牛腩 . (上腹肌,瘦)Brisket . 胸口,奶脯,牛筋肉 .
  • 牛部位講解丨「有筋有肉」 — 牛腩肉!
    以皓月分割標準來看(在2008年1月,以皓月分割標準為版本的《鮮、凍分割牛肉》標準和《鮮、凍四分體牛肉》標準被上升為國家標準。),牛腩的部位圖示如下:坑腩: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肋排或旁邊牛肋條部位的的肉。
  • 食尖 哪個部位的牛排最「牛」?
    ▶菲力牛排取自牛的腰內肉部位,一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位,通常也是價格最高的牛排。牛的這個部位運動量極少,所以肉質細嫩且油脂含量極低。建議烤製成3或5成熟,以品嘗菲力的鮮嫩口感。
  • 牛肉各部位做法大全
    在吃之前,務必要從牛的品種到牛的各部位分類了解的清清楚楚,然後才會開始考慮該如何吃才最美味。古語云「庖丁解牛」,大約也就是如此了。世界上最厲害的牛排,一塊價值7000元,誰吃得起啊!說到牛肉和牛排,對其最了解的也許並非是養出世界頂級牛肉的日本人,而是對美食素來執著的法國人。
  • 牛腩熱量是西冷2倍不算最高,軟嫩多汁牛味最濃是哪個部位?
    之外,牛排其實可以來自牛的不同部位,哪個部位的牛排最美味?最昂貴?熱量最高?一隻牛的各部位有其專屬名稱,對牛較少研究的人士多數認識肋排(Rib)、西冷、T骨、牛腩、牛腱及牛筋,若深入了解一隻牛的各部位其實都有好深的學問。
  • 庖丁解牛——細說牛種、等級、部位
    牛西冷、菲力、肉眼安格斯、和牛、黑毛和牛A級、M級傻傻分不清今天就來細細分說牛肉吧    很多西餐廚師說世界三大美味是鵝肝、松露、魚子醬,近來開始有人認為和牛應該加入最美味行列並列前四,個人覺得和牛的甜嫩美味程度並不輸給前三
  • 美英牛肉分割圖及各部分牛肉中英文對照圖
    以下是牛肉各部位和質地簡解.由上到下,由嫩到老排列。  一、腰 腹 部 分(質嫩):適合炒肉片,火鍋  Tenderloin (Short loin)  裡脊 ...肘子,蹄胖,牛腱子 . (前後小腿,瘦)Plate ... . 弓扣,牛筋肉,牛腩 . (上腹肌,瘦) Brisket .... 胸口,奶脯,牛筋肉 . (胸脯肉,肥)教你識牛肉  牛分黃牛、水牛、犛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
  • 牛窩骨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窩骨是牛身上的哪個部位
    牛身上每個部位的肉的做法和口感都是不一樣的,其中牛窩骨就是一種常見的食材,用牛窩骨可以做出好多鮮香美味營養可口的菜品,那麼牛窩骨是牛身上的哪個部位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牛窩骨是牛後腿膝蓋部位。軟筋比較多,吃起來軟脆有嚼勁,並且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鈣和蛋白質。牛窩骨可以用於紅燒、煲湯等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 牛肉到底哪個部位好吃 各部位怎麼做好吃(附圖)
    ——滷、醬牛肉▲ 牛腱的位置平時買牛肉的時候,牛腱出鏡率相當高 這個牛腱就是牛的前左腿、前右腿、後左腿、後右腿四條腿大腿部分的肉。從小牛誕生開始,牛的那點運動就全靠這四條腿了,所以牛腱是由一條一條緊實的肌肉纖維構。成的。這些肌肉中只夾雜著一些筋,幾乎沒有什麼脂肪,和我們胳膊上掛的那點肥肉很不一樣。
  • 牛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好你知道麼?
    牛脖肉位於牛的勁椎部位,表面附有筋膜,肉中有大量的頸韌帶,主要用於製作熟食當中的醬牛肉、低溫烤牛肉。脖仁:脖仁,也叫雪花肉。所謂「脖仁」就是牛脖子上那塊微微突起,最經常活動的肉的核心部分。脖仁的產量非常稀少,一頭1千斤的牛,往往只能切出一兩斤的脖仁。
  • 牛腩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腩作為牛身上的肌肉地帶,營養價值豐富,屬常見的美味食材,很多人去外面都喜歡點這道菜,但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自己在家裡烹飪,但是購買時牛腩時知道牛腩是牛的什麼部位嗎
  • 食牛肉火鍋你知道牛的哪個部位最好吃嗎?
    肉分粗切和細切兩種,任何入行的小弟都得跟著有經驗的師傅先從粗切學起,只有經驗豐富的才能認準肌肉間的縫隙下刀,去掉油膜、肉筋等,將不同部位的肉分割開來。師傅們幾乎一個晚上手不離刀,他們決定了肉的出成率和口感。以五花趾為例,它位於牛後腿肌肉發達處,狀如梭形,外包膜、內藏筋,處理起來十分複雜,要去膜去筋,將肉完整取出。
  • 牛身上各部位肉名稱(食材)解析
    一隻牛可區分為肩胛、肋脊、前胸、牛小排、前腰脊、後腰脊、後腿、腱子、腹脅等九大部位。
  • 不吹牛,這是一篇很牛的「牛部位解析」推送
    ▲圖片來源:公眾號「文怡家常菜」;人體部位只是生動展示,具體以奇麟鮮品真實牛部位解析圖為準。牛背比喻成咱們的後背,牛腹一面自然就相當於咱們的前身了,用兩張圖一 一對應,生動形象、清晰明了~ 部位分解:上腦是在牛頸椎到第6胸椎間的肉,這部分肉由於「缺乏運動」,油脂均勻,鮮紅的瘦肉間密布著白色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