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足協新政公布:中超隊年支出上限6億元 隊名不得使用非漢字

2020-12-18 東方體育

國內 | 足協新政公布:中超隊年支出上限6億元 隊名不得使用非漢字

原標題:國內 | 足協新政公布:中超隊年支出上限6億元 隊名不得使用非漢字

12月14日,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中國足協對於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

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

2-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

3-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

4-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等等。

5-俱樂部股東如果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過足協批准,可以使用該名稱。

6-俱樂部或其股東、投資人出資設立的其他企業,或者俱樂部關聯方,未經足協同意,不得使用俱樂部的全部或部分名稱。如果已經有的名稱,需要在俱樂部完成2021賽季註冊備案後六個月內,完成該企業的更名手續。

7-今年12月31日前,要把中性名上報足協競賽部審核。足協最晚明年1月15日答覆意見。符合要求的,去辦更名手續。不符合的,1月31日前繼續提交新名字,足協5個工作日內反饋。

8-明年2月28日前,各俱樂部要完成2021賽季的註冊。

會議還通過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發布2021-23賽季的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

具體指標

其中,中超俱樂部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中甲不超過2億元,中乙不超過5000萬元。

這個限額,其中包括青訓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訓練基地建設費用。青訓費用不包括獨立於俱樂部的、由俱樂部股東或關聯方投資管理的足校運營費。

相關焦點

  • 足協公布俱樂部改名規範:名稱不得超過四字,不得使用非漢字
    中國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2-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3-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4-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等等。5-俱樂部股東如果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過足協批准,可以使用該名稱。
  • 「中超新政」強勢出爐!限薪、中性名等細則,會產生哪些影響?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公布了中國足球各級別聯賽的一系列新政,對於諸如限薪、中性名等外界關心的話題,如今都有了明確的回答!而且,此次中國足協的態度,可謂十分強硬。
  • 足協新政一出,中超球隊從此「勒緊褲腰帶」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組織召開了2020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專項治理工作會,並於會上發布了2021-2023賽季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同時規定了俱樂部名稱的規範、相關要求和名稱變更程序,並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
  • 足協限薪新政公布:本土球員稅前500萬 外援不得超300萬歐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上,中國足協正式公布各級聯賽新一輪減薪的相關具體方案以及俱樂部變更中性名稱的相關規定。中國足協規定,中超俱樂部全年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如若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出20%的將扣除聯賽積分6分,超出20%但不高於40%的扣除聯賽積分12分,最高不超過24分.如果俱樂部違規發放獎金將扣除年度聯賽積分3分處罰.中超國內球員頂薪被限制在稅前500萬,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外援頂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俱樂部外援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超稅前1000萬歐元.
  • 足協公布投資帽:中超俱樂部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足協公布投資帽:中超俱樂部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虎撲12月14日訊 今天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及媒體通氣會
  • 每經15點丨足協:中超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俱樂部將全部...
    每經15點丨足協:中超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俱樂部將全部採用中性名;閱文回應反壟斷被罰:已嚴格按照監管部門要求積極整改 每日經濟新聞
  • 最嚴新政能救中國足球嗎?
    按照規定,俱樂部名稱的標準格式應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不得帶有企業或者老闆的名字,不符合規定的俱樂部將會被拒絕參賽。簡而言之,新政實施後,像國安、上港、蘇寧等名字就不能用了。球員薪資調控方面,中國足協規定,從2021賽季開始,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至6億元人民幣;中超國內球員單賽季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全隊平均年薪最高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而在外援方面,中超外援單季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全隊外援總薪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953萬元)。
  • 足協發改名規範: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長度≤4字
    中國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 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 3-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 4-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等等。
  • 足協主席痛批中國足球燒錢:難道良心已死?
    昨天,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足協主席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 中國足協:俱樂部名稱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
    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操縱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各級職業聯賽的投資人峰會,會上足協公布了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具體如下:
  • 中性名新政: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長度不超四字
    北京時間12月14日,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上公布了一系列新政細節。 有關中性名: 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4個漢字)+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
  • 足協中性化改名是否可折中,企業名稱作後綴保留,官方使用簡稱
    中國足協推行新政,各俱樂部需要進行中性化名稱更改,並由此長期延續下去,不再是從前那樣換個企業就換個隊名。對於各隊新名字,除上賽季就確定的大連人隊,近期確定的廣州城隊,其餘球隊至今仍沒有確切定論。根據中國足協此前公布的審核流程,各隊必須在12月31日之前提交中性名審核,然後進入緩衝變更期,到2021年2月28日前完成新賽季註冊。近日關於中性名政策始終爭論不斷,其熱度非常之高,支持者與反對者都非常多。中國足協多少是有些陷入兩難境地的局面,外界的質疑聲非常之大,球迷們吐槽的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 足協中性名政策遭破解!2家俱樂部成功將母公司名稱塞進了隊名中
    2家俱樂部成功將母公司名稱塞進了隊名中 經過3年時間的預告,中國足協在今年終於如期展開了隊名去企業化政策,也就是中性名政策。
  • 足協重申中超工資帽+中性名
    信息時報訊(記者 鄒甜)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今日在上海舉行,中國足協正式推出各級聯賽財務新規以及中性名的通知,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支出年度限額不超6億人民幣,中超國內球員單季薪酬不超過稅前500萬,外援不超稅前300萬歐。
  • 歐洲彎路莫重走,一個好隊名不僅利己還利國
    本文的觀點與幾支球隊決定採用的新隊名有所衝突,希望大家能理解作者的初衷是基於善意的,各位閱讀時不妨一起思考下自己理想中自家球隊的隊名應該是怎樣的。按照足協的規定,新賽季起國內各俱樂部隊名必須去企業化採用中性名稱。隨之,各路消息紛紛曝出,我國聯賽可能將會出現數支叫「XX(地名)FC」的球隊。對此,足協出臺規定要求隊名簡稱不得使用非漢字,於是相關消息中的XXFC則是變成了XX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