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皮膚科醫生來說,即將到來的5月26日可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全國護膚日。而今年護膚日上提出的口號是:科學護膚,保護皮膚屏障。
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的口號呢?
以前的皮膚科醫生,更關注皮膚疾病與皮膚屏障的關係,如溼疹啊痤瘡啊什麼的。但是,隨著大家護膚意識的增強、護膚品種類的增多、各種護膚神器的出現,以及微商護膚產品的泛濫……導致皮膚敏感的人群越來越多,日常的皮膚護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一項針對皮膚科醫生的調查顯示:在接診的患者中,40%-70%的患者存在皮膚敏感問題,其中大多數都是皮膚屏障被破壞所導致的。看到這裡,你一定很疑惑,皮膚屏障是什麼?怎樣辨識皮膚屏障發生損傷的表現,又如何避免損傷的發生?如何利用日常護膚品來修復皮膚屏障?
是不是被這些問題搞暈了?別著急,我先來講個故事:
我在門診接待過一個典型的患者。
她最近4個月來反覆出現紅色的小疹子,時癢時不癢。這種疹子一般3-7天可以自行消退,癢的厲害或者疹子超過7天沒下去的時候,她就會來皮膚科就診。醫生一般會診斷為「過敏性皮炎」,給予口服抗過敏藥,以及根據皮損的輕重程度給予含激素或不含激素的藥膏。
圖片來源:Google
患者說一般用個3-5天,疹子消退了也就不用藥了。可誰曾想,停藥1-2周後皮疹又出現了。這皮疹反覆出現,不時瘙癢,也不敢化妝,對她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我仔細地觀察了她的面部以後,問了一個問題:你的臉在遇冷、遇熱的時候會不會發紅?比如說去吃火鍋的時候,會有明顯發熱、發紅的狀況嗎?患者聽了頻頻點頭:沒錯沒錯,我的臉啊遇冷遇熱都會紅,吃完火鍋還會出現點兒小疹子呢。所以啊,我都已經有1年多沒吃過火鍋了。
通過這個問題,我可以初步判斷她的皮膚屬於敏感肌膚,而且已經持續1年以上的時間了,而現在出現的「皮膚反覆過敏」呢,其實是皮膚屏障受損逐漸加重後出現的症狀。所以,每次的抗過敏治療對她來說,其實是個「治標不治本」的過程。
所謂皮膚屏障,其實包括很多:比如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化學屏障、免疫屏障等人體天然保護屏障。簡單地說呢,就是由我們的角質層細胞和細胞之間的「脂質」以及「天然保溼、抗菌因子」組成的「磚牆結構」。
圖片來源:Google
這其中的「磚」,就是我們皮膚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它們的排列非常規律。而「磚塊之間的水泥」,就是細胞間的脂質,如神經醯胺(約佔40%)、膽固醇和脂肪酸等。而我們皮膚表皮脫落的細胞,以及皮膚表面的油脂就是「牆壁表面的膩子」啦。
要知道,皮膚屏障對我們的皮膚健康非常重要。
保護皮膚不受物理因素(紫外線/熱/冷)、化學因素(護膚品)等的刺激;
保持皮膚的水分,也就是保溼;
防止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進入人體而引發疾病,扛起調節抗炎的大旗;
圖片來源:Google
皮膚屏障的損傷有輕有重,輕者可能幾天自愈,重者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患者一樣,頑固不化。所以,當你的皮膚出現不正常的易發紅髮熱時,就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皮膚保護層受到了損傷,需要及時採取措施來減輕症狀,並修復損傷。
比如,
·皮膚敏感,易發紅、發熱、易瘙癢;
·皮膚易過敏,易起疹子,久治不愈的痤瘡
·皮膚老化,暗沉嚴重,粗糙乾燥
·經常遭遇各類皮炎症狀等等……
那麼在日常護膚中,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或者減輕對皮膚屏障的損傷呢?
這種油脂是人體對皮膚的自我保護措施。無論是油皮還是幹皮,都應該避免所謂的「深層清潔」、頻繁地去角質,或者過度使用各種潔面儀等神器。關於潔面的原則和潔面產品的選擇,我之後會單獨寫一篇詳細介紹,咱們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圖片來源:Google
說完這些注意事項,我們又該選用哪些措施來促進皮膚屏障的修復呢?
要知道,皮膚屏障既勇敢又敏感,它悄悄地幫我們抵禦了很多來自外界的傷害,卻有可能在某個風吹日曬的下午、用了幾次潔面儀後…出現損傷。由於皮膚角質形成細胞的更新代謝很慢,所以皮膚屏障的修復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以月為單位來計算,結果往往差強人意,所以,預防性保護比損傷後的修復更加重要。
1、 皮膚屏障是人體的天然保護屏障,承擔著為我們的皮膚提供保溼、抗菌、消炎等重要工作。
2、當皮膚屏障發生損傷,我們的皮膚就會出現:易發紅髮熱、瘙癢、易過敏、易出現炎症等反應。
3、為了保護皮膚屏障,日常護膚中我們要注意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控油,以及減少不良護膚習慣。
4、修復皮膚屏障要注意,避免使用含酒精、水楊酸、果酸等成分的護膚品,多選擇無色素無香料的護膚品,注意保溼和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