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讚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

2020-12-23 沙漠軍志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據央視新聞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本月在法國巴黎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該報告預測了經合組織成員以及世界上其他重要經濟體在2020年和20201年的經濟增速情況。經合組織對中國的經濟也進行了預測,也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議。

經合組織研究中國

重磅消息,經濟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至少萎縮4%以上,這個預期好於在今年6月份和9月份的兩次預測,但是形勢也不是特別樂觀。在全世界的各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將繼續是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相對於2000年的萎縮,經合組織預測在明年即2021年,世界經濟將增長4%以上,而這其中中國的增長將實現8%的幅度。該組織的數據基於10月份以前的數據,因此預測結果較為可信,該組織研究報告認為經濟復甦之後中國經濟發展可能回到原來的軌道。

新冠肺炎衝擊經濟

實際上,雖然近幾年科技進步,世界經濟總體趨勢向上,但是由於受到政治矛盾和局部地區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形勢並不好。中國由於實行了一帶一路等政策,經濟持續向好,國內市場容量逐漸擴大,出口商品逐年增多。

但是川普上臺以後, 對中國開展經貿戰,限制中國出美商品的數量,大幅增加關稅,導致中國外貿數量銳減,中國開始轉向非洲等其他地區和國家,以實現外貿正增長。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全世界的經濟,外貿往來幾乎停滯,中國經濟出現了短暫的下滑趨勢以後,中國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並逐步步入正軌。

中國經濟反彈迅猛

結合組織的預測並不是沒有道理,實際上中國經濟近期表現良好,已經出爐的多項經營數據都證明了經合組織所言不虛。在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達到52.1%,這已經是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了,這個數據表明了中國製造業增長恢復得很快。

中國通過提高收入和增加就業可以促進消費,就業是促進消費的最主要的因素。工資增長以後可支配收入增加,也會增加消費力度。新冠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以後,疫情將得到有限控制,市場信心更會大增,全球經濟復甦也會加快,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更高。

經合組織讚揚中國,其認為中國控制疫情迅速,從而促進了世界經濟快速復甦,而美國對新冠疫情的控制不利導致其他國家的經濟復甦速度被拉低。該組織認為,在未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經合組織發布報告預測 明年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
    2021年在新冠疫苗接種等利好因素作用下,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4.2%,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報告指出,受疫情防控封鎖措施影響,大部分G20國家經濟2020年上半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下降。從經合組織發布的相關數據看,2020年,中國不僅是G20經濟體中實現正增長的國家,還將是世界範圍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合組織曾在此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受疫苗研製順利等利好因素影響,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
  • 經合組織全球經濟展望報告 明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超1/3
    央視網消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2%,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
  • 經合組織報告:中國將是2020年G20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當地時間9月16日,經合組織發布了《經濟展望中期報告》,將全球2020年GDP變動預期從下滑6%上調至下滑4.5%,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步上調至5%。此外,報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經濟和疫情態勢,中國將是2020年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日顯
    有分析認為,最新的PMI數據延續近幾個月來的穩健走勢,為全球經濟復甦打下了良好基礎,有利於穩定金融風險,幫助實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世界經濟呈現出的緩慢回升態勢,也在國際機構最新研究中得以印證。12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表現將略好於預期,明年將實現4.2%的增長。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11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並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4億人民上下一心,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這一成果來之不易,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 包括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包括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這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大裡程碑,為推動區域乃至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新的動力。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東亞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在這一背景下,15個成員國保持密切磋商,如期籤署RCEP,一個涵蓋30多億人口、佔全世界三分之一GDP總量、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應運而生。
  • 【經合組織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預期,稱世界經濟格局或產生持久變化...
    2020-12-01 23:03:50來源:FX168 【經合組織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預期,稱世界經濟格局或產生持久變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2月1日發布最新經濟展望時指出,儘管有效疫苗研發的進程為結束新冠疫情帶了希望,全球經濟前景仍然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 經合組織:G20三季度經濟顯現強勁復甦勢頭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巴黎12月14日電(記者劉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4日發布公報說,今年第三季度,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顯現強勁復甦勢頭,整體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上漲8.1%,但仍比去年第四季度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下滑2.4%。
  • 外交部:中國將為後疫情世界的穩定與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有記者問:中國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多家外媒稱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汪文斌表示,近一個時期,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海外網評:中國經濟強勁復甦是「帶給世界的禮物」
    圖為位於湖南省長沙經開區的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型挖機裝配車間。(圖源:新華社)中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多家外媒稱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2月16日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一個時期,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資持續湧入中國,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
  • 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吉隆坡宣言
    我們讚賞亞太經合組織為抗擊疫情付出大量努力和貢獻額外資源,向勞動者和各行業提供支持,促進經濟復甦。 我們將以安全的方式合作促進必需品、服務和人員流動便利化,消除不必要的貿易壁壘,增強供應鏈韌性。我們認識到要在當前艱難時刻共同努力確保貿易和投資繼續流動。我們為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實施而倍受鼓舞,敦促各經濟體確保應對疫情的緊急貿易措施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 外交部:中國將為各國互利合作創造更多機遇,為後疫情世界穩定繁榮...
    針對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月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大門的進一步擴大,中國將為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創造更多機遇,為後疫情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 ...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訪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前夕,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新冠疫情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再次彰顯了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希望本次會議能夠發出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一致信號。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但二季度以來,隨著中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神州大地生機勃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權威國際機構均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個唯一「正增長」,對於14億人口的大國殊為不易,其背後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而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更顯難得,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支持,提振全球戰勝疫情的信心。
  • 世界經濟重心結構性東移 智慧金融打造中國資產新格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中長期來看,我國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將持續增長、金融開放不斷深化、金融科技加速驅動,這些因素也將為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推動中國的財富管理形成新的格局,迎來新的時代。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 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 外交部:體現各國對中國經濟...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冉):中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表示,外資持續湧入中國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
  • 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橫濱開幕 聚焦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新網11月13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8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3日在日本橫濱開幕,來自21個成員的領導人或代表出席。如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成為此次峰會的最大焦點,與會各方將經過為期2天的討論發表首腦宣言《橫濱願景》。胡錦濤主席今天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引起與會者積極反響。日美兩國領導人藉此次峰會之機舉行會談,就深化同盟關係達成一致。
  • 張啟迪:為糾正以三駕馬車計算GDP貢獻率的錯誤,我們重新計算了外需...
    Wind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投資、淨出口「三駕馬車」佔GDP的比重分別為55.4%、43.1%和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也就是說,2019年,內需和外需佔GDP的比重分別為98.5%和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9%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