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時刻丨「策展與策展性」&「當代設計策展」系列講座

2020-12-14 澎湃新聞

來源:設計學院

「策展與策展性」講座系列

Curating & the Curatorial Lecture Series

2020.12-2021.04

講座嘉賓 | Guest Speakers

讓·保羅·馬丁 Jean-Paul Martinon

艾莉森·格林 Alison Green

保羅·奧尼爾 Paul O』Neill

維多利亞·沃爾什 Victoria Walsh

碧翠絲·馮·俾斯麥 Beatrice von Bismarck

學術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協偉 Xiewei Song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

Dean, School of Design, CAFA

學術召集 | Academic Convenors

王乃一 Naiyi Wang

當代設計策展主講教師

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薛天寵 Tianchong Xue

當代設計策展主講教師

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講座嘉賓 | Guest Speakers

讓·保羅·馬丁 Jean-Paul Martinon

讓·保羅·馬丁(Jean-Paul Martinon)現任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視覺文化和哲學」(Visual Cultures and Philosophy)教授,並與伊爾·羅格夫(Irit Rogoff)共同創建金史密斯學院「策展/知識」(Curatorial / Knowledge)的博士項目。他曾為維多利亞時代的工作坊撰寫專著Swelling Grounds (Rear Window, 1995年),出版著作包括探討德希達、馬拉布和南希作品中未來構想的On Futurity (Palgrave, 2007年),有關男性氣質的時空維度的The End of Man (Punctum, 2013年),以及探討在盧安達種族滅絕之後的和平概念的After 『Rwanda』 (Rodopi, 2013年)。近期著作包括《策展性:策展哲學》(The Curatorial: A Philosophy of Curating),以及探討策展作為一種倫理的哲學研究專著《作為倫理的策展》(Curating As Ethics)。

艾莉森·格林 Alison Green

艾莉森·格林(Alison Green)現任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文化、批評與策展」(Culture, Criticism and Curation)項目負責人。她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藝術歷史與理論學者、研究者,並以策展作為她的創意和社會實踐。她的研究聚焦於兩個方面:20世紀60年代作為變革的十年,是如何改變了藝術的本質、社會目的以及藝術家的工作方式;展覽史研究和策展性。她的近期研究項目以批判的視角考察了以時間作為主題的展覽史。近期著作包括《當藝術家策展——當代藝術和作為媒介的展覽》(When Artists Curat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Exhibition as Medium)和《為什麼實踐?》(Why Practice?)《全球化之後的策展》(Curating after the Global. Roadmaps for the Present)。她畢業於牛津布魯克斯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此前,她還獲得德克薩斯大學碩士學位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士學位。

保羅·奧尼爾 Paul O』Neill

保羅·奧尼爾(Paul O』Neill),愛爾蘭策展人、藝術家、作家和教育家。他於2017年起擔任PUBLICS的藝術總監,曾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策展研究中心(CCS)碩士項目負責人。著作包括《全球化之後的策展》(Curating After the Global: Roadmaps to the Present)、《策展文化與文化策展》(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s))、《策展研究》(Curating Research)、《策展與教育轉向》(Curating and the Educational Turn)、《策展話題》(Curating Subjects)等。作為研究型策展人,他在過去20年中擔任過眾多策展和研究職位,並任教於歐洲和英國眾多視覺藝術和策展項目。他在全球範圍內共同策劃了60多個策展項目,其中包括We are the (Epi)center (P! Gallery, 2016年),We are the 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ies (Hessel Museum, 2016-2017年等。

維多利亞·沃爾什 Victoria Walsh

維多利亞·沃爾什(Victoria Walsh)現任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藝術史和策展教授以及「當代藝術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項目負責人。加入RCA之前,她曾擔任倫敦泰特美術館公共項目負責人。她的研究和展覽工作涵蓋了從戰後到當代的時間跨度,並致力於跨學科合作。策展和研究項目包括與建築史學家Claire Zimmerman共同策劃的New Brutalist Image (Tate Britain, 2016年); Richard Hamilton: Growth and Form (Tate Modern, 2014年); Transfigurations (MACBA, 巴塞隆納) 以及Cultural Value and the Digital (Tate Research, 2014年)。她的研究聚焦於三個方面:合作作為一種策展實踐和研究形式;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對博物館的影響;以及藝術和文化在全球城市中的作用。

碧翠絲·馮·俾斯麥 Beatrice von Bismarck

碧翠絲·馮·俾斯麥(Beatrice von Bismarck)現任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藝術史教授,主要教授」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和「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她曾擔任法蘭克福Städel博物館20世紀藝術的策展人,曾任教於德國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y Lüneburg),她是呂訥堡藝術空間(Kunstraum der Universität Lüneburg)的共同創始人以及總監。此外,她是萊比錫項目空間/ D / O / C / K的共同創始人,同時也是「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碩士項目的發起人,該項目於2009年秋季開始。她曾共同策劃和指導了TRANScuratorial Academy項目(柏林-孟買-金邊,2017-2018年)。2018年,她曾擔任貝魯特美國大學「藝術史和策展」的客座教授。著作包括《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系列叢書1-4、《Of(f) 我們的時代-策展過時》(O(f)f Our Times: Curatorial Anachronics)等。她的專著《策展狀態》(The Curatorial Condition)將於2021年出版。她聚焦於「策展性」的研究項目曾獲得了Opus Magnum學術研究獎項(2015-2017年)。

「當代設計策展」講座系列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Lecture Series

2021.04-2021.06

講座嘉賓 | Guest Speakers

簡·博倫 Jan Boelen

保拉·安東內利 Paola Antonelli

雅娜·舒爾茨 Jana Scholze

賈斯汀·麥奎爾克 Justin McGuirk

科琳娜·加德納 Corinna Gardner

學術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協偉 Xiewei Song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

Dean, School of Design, CAFA

學術召集 | Academic Convenors

王乃一 Naiyi Wang

當代設計策展主講教師

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薛天寵 Tianchong Xue

當代設計策展主講教師

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講座嘉賓 | Guest Speakers

簡·博倫 Jan Boelen

(c) Z33/Jan Boelen/Veerle Frissen

簡·博倫(Jan Boelen),設計、建築和當代藝術策展人,現任卡爾斯魯厄國立藝術與設計學院(Karlsruhe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院長,法國阿爾勒設計實驗中心(Atelier LUMA)藝術總監。作為比利時Z33的創始人,他曾擔任該機構的藝術總監。他是第四屆伊斯坦堡設計伊斯坦堡雙年展(2018)的策展人,並於2012年在比利時發起了歐洲宣言展(Manifesta 9)。多年來,他一直通過展覽和策展項目鼓勵觀者以新的方式看待日常物品。近期著作包括《社會問題,社會設計》(Social Matter, Social Design: For Good or Bad, all Design is Social),其中他論述了設計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保拉·安東內利 Paola Antonelli

(c) MoMA/Paola Antonelli/Marton Perlaki

保拉·安東內利(Paola Antonelli)現任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建築與設計資深策展人暨R&D總監。近期策展項目包括《Neri Oxman: 材料生態學》(Neri Oxman: Material Ecology)、《破碎的自然》(Broken Nature)。目前,她與設計評論家愛麗絲·勞斯瑟恩(Alice Rawsthom)正在合作「緊急設計」(@design.emergency)項目,一個旨在探索新冠病毒爆發和後果中設計師的角色和影響的新項目。通過每周的Instagram在線實時對話,與設計行業中的主要人物一起對新冠病毒進行了回應。

雅娜·舒爾茨 Jana Scholze

雅娜·舒爾茨(Jana Scholze),設計策展人,現任倫敦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當代設計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項目負責人。該項目由倫敦金斯頓大學與倫敦設計博物館兩所機構聯合創辦,是全球第一個專注於設計策展的項目。她的跨學科研究涉及與社會,技術和環境參與的互動模式和當代設計實踐的問題。她是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的研究員,曾擔任V&A博物館當代和現代家具與產品設計的策展人,負責作品收藏和展覽策劃,並參與策劃了《什麼是奢侈?》(What is Luxury?)等展覽。她是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HRC)Peer Review College的成員,還是德國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和倫敦Stanley Picker Gallery的董事會成員。她是2020年」設計電影節「(The Design Film Festival)項目的發起人之一,並共同策劃了2021年法國聖埃蒂安國際設計雙年展(XII International Design Biennial Saint-Etienne)。

賈斯汀·麥奎爾克 Justin McGuirk

賈斯汀·麥奎爾克(Justin McGuirk)現任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 London)首席策展人。他曾擔任斯特雷卡出版社(Strelka Press)總監,《衛報》(The Guardian)設計評論家,Icon雜誌的編輯以及埃因霍溫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設計策展與寫作」(Design Curating & Writing)碩士項目負責人。2012年,他與城市智庫(Urban Think Tank)共同策劃的展覽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被授予金獅獎(Golden Lion),著作包括《激進的城市:穿越拉丁美洲尋找新建築》(Radical Cities: Across Latin America in Search of a New Architecture)。

科琳娜·加德納 Corinna Gardner

科琳娜·加德納(Corinna Gardner)現任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設計和數字資深策展人暨「快速反應收藏策略」(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負責人。她的研究聚焦於當代產品和數字設計及其在社會中的作用,近期策展項目包括V&A博物館20世紀&21世紀設計的新畫廊,同時為博物館開發和提供數字設計收藏策略。此外,她還致力於策劃有關設計和公益的展覽,以及研究當今世界的塑料問題。2015年,她聯合策劃了展覽《一切皆屬於你》(All of This Belongs to You)。加入V&A博物館之前,她曾任職於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Art Gallery),策展項目包括:《OMA:進程》(OMA: Progress)、《包浩斯:作為生命的藝術》(Bauhaus: Art as Life)、蘭登國際(Random International)的《雨屋》(Rain Room)以及科裡·阿肯吉爾(Cory Arcangel)的《擊敗冠軍》(Beat the Champ)。

設計指導 | Design Director

劉治治 Zhizhi Liu

視覺設計 | Visual Design

陳琪心 Qixin Chen

倪爾璐 Erlu Ni

主辦 | Host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School of Design, CAFA

戰略合作媒體

Strategic Partners & Media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資訊網

CAFA ART INFO

***

具體講座時間和參與方式將陸續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公眾號和CAFA設計學院網站(http://design.cafa.edu.cn)公布,敬請關注。

This lecture series will take place online on a Zoom platform, more details will be announced soon.

主編丨吳瓊

編輯丨何逸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策展時刻丨「策展與策展性」&「當代設計策展」系列講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講座預告|策展的藝術和策略
    教授)講座介紹講座主要通過過去十幾年裡在海內外策劃大型中國藝術展覽的經歷,講述了自己如何從完全沒有策展經驗,到成功獨立策劃大型國際展覽的過程。講座中的精彩策展案例分析,首先是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史料,其次也是對策展人所需要的多方面能力與素養,特別是實現藝術策展的實操策略的總結。獨立策展需要策展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這些能力的養成,是基於對社會的洞察力和歷史特別是藝術史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廣泛的人脈,健全的理念和審美意識,以及對應和解決突發事情的智慧,最終通過平面和空間設計兩種方式,落地一個在策展學上具有價值的展覽。
  • 策展團隊|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導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響力榜單」是雅昌藝術網從媒體角度對當代藝術領域的策展與展覽呈現進行全面搜集、記錄與跟蹤,從專業角度解讀「策展人」每月所策劃的展覽在學術性、策劃執行、公眾認知及影響力、國際化推廣、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與創新。
  •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啟動
    青年策展項目的設立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數字媒介與實體空間的互相補充、多維交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地域限制,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廣泛吸引藝術創作、藝術策劃、藝術產業等領域優質力量參與到雙年展項目中來。
  • 知乎Live:留美職業策展人分享策展專業留學,明日正式上線!
    點擊播放 GIF 0.2M不久前範兒姐在知乎上舉辦的Live講座倫藝學姐教你互動設計跨專業留學她獲得了來自兩個行業的截然不同的視角目前她在藝範國際藝術教育平臺擔任藝術類課程講師通過教學來為與她擁有相似規劃的學生傳授自己對策展實踐、藝術理論與寫作等獨特理解和心得講座大綱
  • 英國頂尖策展專業,原來側重點都不一樣?!
    今天,和創就為大家總結了英國四所藝術院校的策展專業,感興趣的同學就繼續往下看吧~01、南安普頓大學專業名稱:Contemporary Curation MA南安普頓策展專業全稱為:當代設計策展 MA,是一個側重於探索策展理論與實踐的最新概念
  • ...展和合之美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
    青年策展項目的設立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青年策展人前沿、創新的策展視野為雙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銳的視角。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數字媒介與實體空間的互相補充、多維交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地域限制,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廣泛吸引藝術創作、藝術策劃、藝術產業等領域優質力量參與到雙年展項目中來。
  • 英國留學新寵——策展專業
    面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美術館的主要社會功能和職責是公眾教育(education﹚。策展人有可以比喻成為 「 講故事的人(story teller﹚ 」 把專業領域的知識通過文字、圖像以及後來的新媒體手段的解說,用不同主題概念穿起線索引導,通過展品合理的陳列設計,娓娓道來講故事, 把知識和信息轉化為一種直觀的體驗與經驗。 一個展覽的實現包含了落地資源(場地空間和財務資源等等、社會資源等等)和展覽的內容。
  • 第三屆「策展在中國」論壇長沙舉行 看當代藝術「流動的邊界」
    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 通訊員 餘房金)第三屆「策展在中國」論壇暨202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系列活動正在湖南美術館舉行。為配合本屆學術論壇的舉辦,主辦方同時推出了「意象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和「流動的邊界:全球在地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兩個展覽將持續至12月3日。
  • 90後的策展人們
    其實,現在90後已經開始策展啦!今天,我們就和他們聊一聊,一同分享展覽背後的故事!Mika 畢業於UAL倫敦藝術大學,海內外舉辦數次個展/聯展,參與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合作;FiuFiu品牌聯合創始人及Creative Director,先鋒創意香氛品牌SENSUS LAB的Creative Director,曾為ME ft.
  • 固化不堪的策展模式,需要一些鬆動和策應
    虛構文本取代了各個板塊的介紹性文字,轉變為空間的註解,博物館文物和當代藝術作品則在其中呈現出並置與對話的關係。 展覽沿用了上一次的雙策展人模式。負責展覽文本和當代藝術部分的宋振熙是一名當代藝術策展人;負責展覽的整體框架和歷史文物部分的許瀟笑,目前是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的展陳負責人。在面對《打邊爐》的「做展覽」系列的問題時,二人的回應既有異同,也有契合。
  • 「策展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座城市」
    也如同一個精心編輯的媒體一場場流動不息的展覽每天都在發生著微小的創意爆炸那麼,書店是如何用「策展」思維呈現創意與思想的呢當書與書店因「策展」包裝成為公民社會喜聞樂見的節日主題時又將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什麼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城市:策展的時代」正在探索著這些可能性
  • 美國策展牛校推薦
    本周二,小編在艾特詩留學官網中發表英國策展牛校推薦後,很多藝術生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再多了解一下美國的策展牛校。沒問題,小編願滿足知識青年對知識的渴求。MA in Curatorial Practice策展實務碩士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縮寫:SVA,1947年成立,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是一所盈利性的藝術設計學院,目前開設有11個本科專業和22個研究生學位項目。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世界世界著」啟幕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啟幕活動現場合影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世界世界著」於2020年12月13日上午在濟南市美術館啟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在啟幕活動上致辭 作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單元的組成部分,「世界世界著」圍繞雙年展「和動力」這一主題進行闡釋和生成,旨在展現中國當代青年藝術群體在多元文化語境下所呈現出的多重趨向和創作活力
  • 不需要作品集就可以申到的專業,時尚策展算一個
    今天,和創藝術來給大家推薦全英唯一的倫敦時裝學院(LCF)時尚策展(Fashion Curation)。課程以調查時裝展覽的實踐和理論為中心,通過學生以時尚歷史和當代文獻的批判性學習和研究,提供給學生在時尚領域策劃、管理這一方面所需的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經驗。時尚是一門年輕而快速發展的學科,也因此,時尚策展課程的內容更具靈活性和實用性。將展覽與收藏的館藏活動融為一體,批判性地探討時尚展覽這個新概念的產生與未來發展。
  • 最文藝的移民專業:澳大利亞學策展,這裡有你要的詩和遠方
    化石收藏的策展人與當代藝術策展人、音樂節的策展人有什麼共同之處?社區策展、共同策展、數字策展和人群策展在哪裡?」策展的藝術與科學網站提出。 如果你認為策展意味著整天呆在黑暗的房間裡清點塵封的物品,那就再想想吧。策展人一致認為,它最終更多的是關於人而不是物。德比博物館的製作策展人丹尼爾-馬丁告訴《衛報》:」我們不再整天潛伏在發黴的商店裡了,這一切都是關於人的。
  •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招募青年策展項目
    本屆雙年展特別設置策展人提名板塊和青年策展項目板塊,兩個板塊共同構成展覽的主題展;這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  青年策展項目鼓勵具有原創性和實驗性的展覽方案,呈現多角度的觀察和多元化的思維,讓奇思妙想的創意靈感在「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現場迸發出閃耀的光芒。現面向全社會招募青年策展項目。
  • 策展米開理」展覽-北京篇章
    而這張可愛的圖片目前正在「策展米開理」展覽北京篇章展出,該展覽是由 Gucci 與國際時尚雜誌《 A MagazineCurated By 》攜手合作的「策展米開理」三城藝術展其中之一,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展品,來共同詮釋「執迷於愛」這一主題。除了這張在現場被觀眾爭相合照的展品之外,本次展覽還有許多與「執迷於愛」有關的藝術展品。
  • ——對「研究型策展」的思考
    在這個泛策展時代,看似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策展人,其實從內到外都面臨著種種困境——這大概源自策展的一種永遠存在的潛力及其難以被精確定義的特徵。策展的工作遠遠超過「做展覽」這件事,但方法論卻頗為鬆散、因人而異。作為一種「在地性」非常強的實踐,引導策展行動的是一種包含廣度和深度、全局與細節的思考。研究,幾乎是每一個展覽的起點,但研究的起點是什麼?方法與過程將如何影響策展的行動?
  • 全球與本土:探討當下意義 關注青年所思所想——2020「策展與未來...
    座談活動現場9月23日,2020「策展與未來」青年策展人系列學術座談活動最後一場座談「全球與本土」,在中華世紀壇發布廳順利舉行。本次學術系列座談活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和中華世紀壇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聯合主辦。
  • 曬offer|恭喜央美「少年小趙」獲得倫敦藝術大學策展與收藏專業offer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後回復「資料包」送你offer拿到手軟的大招藝範offer捷報恭喜藝範藝術Zhao同學喜獲倫敦藝術大學策展專業碩士專業介紹「策展」Curating 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策展」源自西方藝術發展史上的「策展人」即「curator」,就像音樂會上不能沒有指揮家一樣,展覽上也不能沒有策展人。不論是對藝術的欣賞能力,還是對社會的洞察力,亦或是創新能力和執行力,都需要十分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