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有腸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手術切除,會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2020-12-21 問醫生

專家發現,腸癌中的80%--90%的患者,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所以人們在查出腸息肉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害怕會不會發生癌變,要不要手術切除呢?手術切除後還會不會再復發?

什麼是息肉,再人體一些空腔臟器的部位,有一塊組織隆起了,就是息肉。說白了就是一塊突起的肉疙瘩,常見的有胃息肉,腸息肉等等。

但是息肉發展到癌症需要經過十多年的時間,需要經歷一些列漫長的變化過程,比如腺瘤樣的息肉發展到癌變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一般大部分需要5--15年的時間,平均就是10年的時間。

為什麼會形成腸息肉?

腸息肉目前形成的具體原因還不是非常清楚,可能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

比如大便的刺激和機械的損傷,大便中的殘渣以及異物,或者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了腸黏膜的損傷,進而長期的刺激腸黏膜,就會形成腸息肉。

與飲食因素也息息相關,比如愛吃紅肉的人,攝入的粗纖維蔬菜比較少,抽菸喝酒都會造成腸息肉的發生。

還有腸黏膜的長期慢性炎症,長期的炎症刺激也會導致腸黏膜的息肉狀的肉芽腫。或者是自身的基因突變以及遺傳因素都會有關係。

以及膽汁代謝紊亂,長期的便秘腹瀉等等都會有造成腸息肉的可能性。而且大約有一半的腸息肉患者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都是在檢查完腸鏡後發現的。

檢查有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雖然腸息肉有發展成腸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是說所有的腸息肉都是容易癌變的。

息肉是否容易癌變,要看息肉的病理檢查結果,以及息肉的大小,還有息肉的數量。

而且息肉如果越大,癌變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息肉的直徑小於1釐米的話帶有蒂,惡變率就不會超過1%。

如果檢查發現只有1--2個息肉,病理檢查結果是小於1釐米的管狀腺瘤,是增生性的息肉,這些癌變的機率都會小一些。

容易癌變的息肉可能是數量比較多,個頭比較大,比如發現了3個以上的息肉,直接大於1釐米的管狀腺瘤,病理檢查是有高度異型增生或是高級別以上的上皮內瘤變等,這些就容易癌變,需要及時的手術。

如果手術切除,會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雖然腸息肉可能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為了防止癌變,在查出腸息肉後,醫生會建議手術切除。但是很多人又在擔心,切除後是不是還會再長呢?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切除腸息肉後,還是有可能再長出來的。

腸息肉復發的話,一般是因為手術沒有切除乾淨,或者是真正又復發了,或者一些小的息肉沒有看到,沒有切除掉。尤其是肥胖或者高血脂以及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復發。

所以,腸息肉切除後,需要做的就是定期複查和做好預防措施。日常飲食需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紅肉以及高脂肪的食物,適當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並且根據醫生的要求,定期進行腸鏡的複查。

相關焦點

  •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切了以後會不會復發?
    身上長了息肉,要不要治,會不會癌變?總有一些人拿到體檢報告後,被身上長出的小息肉弄得十分焦慮。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專家戴春海主任指出:有些息肉,可能就是腫瘤的前期徵兆,有些可能是良性的,但是還是要提高警惕。那麼,哪些需要提高警惕?該如何治療呢?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如果某一部位長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就叫「多發性息肉」。我有以下特徵:1.我長得很慢,藏得很深一般來說,我生長的速度比較緩慢,也很隱蔽,不會輕易暴露自己。這類息肉通常癌變機率不大,因此不必有太大心理負擔;對已發生出血、疑有或已有癌變的息肉以及直徑大於2釐米的息肉,則不論息肉多少、類型、有蒂無蒂,一定要切除。此類息肉通常可在胃鏡下切除,但對已有癌變的息肉,如腫瘤可疑突破到黏膜下層,胃鏡切除有困難或不易切乾淨時,腹腔鏡手術做胃部分切除可達到更徹底的效果。什麼人要篩查?
  • 息肉一定會癌變嗎?提醒:四種息肉拖不得,越早切除越好
    胃息肉是多種息肉之中癌變率最大的一種,尤其是腺瘤性胃息肉。所以一旦發現自己胃部長有息肉,就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摘取,防止它發生癌變。並且在切除乾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要每年至少去做一次胃鏡的檢查。同時也要自我注意,例如食物方面吃的清淡些。
  • 發現子宮內膜息肉怎麼辦,會不會癌變?
    每年到了體檢高峰期,都有不少大媽,婆婆,或者年輕的妹子,拿著B超單來找我諮詢,「李醫生,我這個子宮內膜息肉是不是很嚴重,會不會癌變,要不要動手術?」因此,我想跟大家一起來對子宮內膜息肉「起個底」。有研究者通過對766例患者分析發現,息肉最大徑線>1 cm會增加其惡變或潛在惡變的風險。另一項研究在多變量分析中發現,息肉≥1.5cm的絕經後婦女發生惡變的可能性更高,是較小息肉的3.6倍。此外,多發性息肉顯著增加其惡變轉化或癌前病變的機率,宮腔內有3個或以上息肉的患者形成癌前病變或惡性息肉的機率較單發息肉的女性高約31.3倍。
  • 體檢查出腸息肉,要不要切除?若是遇到3種息肉,早處理比較好
    檢查手段的不斷更新讓人更容易發現身體內的異常變化,比如息肉,更容易被人們發覺。在體檢中有的人會被查出腸息肉,心理就開始打鼓,不會是腸癌吧?要不要切除?癌變,有數據顯示,腸息肉的尺寸越大,發生惡變的風險越高。
  • 人的腸壁可長上萬個息肉,患上就會癌變?
    前不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主任何恆正教授團隊,成功為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湘西患者張嬋(化名),在腹腔鏡下實施了全大腸切除加迴腸儲袋肛管吻合微創手術。術後三天,張嬋即恢復正常飲食,很快康復出院。張嬋之前的腹痛、便血等情況不再出現,再也不用擔心體內的息肉今後會癌變了。
  • 會不會發生癌變?
    現在的人都有很強烈的健康意識,也會注重自身的變化情況,有異常的時候,會直接去檢查,其實有這樣的習慣也是挺好的,這樣也能預防很多疾病出現,就算患病了,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減少損害。腸息肉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它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不良的飲食所致。平時的飲食喜歡吃高脂肪、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且還不愛喝水,導致腸道的負擔加重,息肉就容易找上門,對身體也會造成影響。從腸癌肉到腸癌的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息肉出現癌變,並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若是查出有腸息肉後,還依舊保持我行我素的態度,就會加速癌細胞的出現。
  • 肛門息肉會自己消失嗎 肛門息肉的注意事項
    很多的人會出現肛門長息肉的症狀,那麼肛門息肉會自己消失嗎?為什麼肛門會長息肉呢,肛門息肉的病因有哪些呢?患上肛門息肉怎麼辦,肛門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肛門息肉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肛門息肉會自己消失嗎一般不會的。肛門息肉是痔瘡的一種,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併發症出現,需治療,有癌變的可能性。
  • 膽囊結石和息肉會癌變嗎?哪些情況需要手術?醫生終於講實話了
    導致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他上網查了,網上說膽囊息肉和結石都有可能癌變,所以非常的害怕和擔心,想諮詢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做手術有什麼風險。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膽囊結石和息肉的一些知識。膽囊息肉和結石確實會癌變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是有可能癌變的,但是不用怕,癌變機率都很低,絕大部分的膽囊息肉和膽囊結石都不會癌變。
  • 腸息肉原來分5種,前2種儘快切除,若不警惕,當心癌症「後腳到」
    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適感、噁心嘔吐和體重下降。腸道息肉分為5大種類,大部分腸息肉屬於良性的,只有兩種發生癌變的可能性大,可以來了解一下。腸息肉的類型有哪些?1、結腸腺瘤大部分大腸癌是由結腸腺瘤發生病變引起的,結腸腺瘤在早期是良性的,腸道中生長息肉後,可影響腸道正常功能,減慢腸道蠕動,導致腸道環境越來越惡化,從而加劇結腸腺瘤的惡化速度。因此一旦發現腸道中有結腸腺瘤,必須通過手術方式切除。
  • 發現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不一定,這種息肉用藥就能好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癒後可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必須有所警惕,它一般不會自行消失,如果長久存在於腸腔內,則有惡變的可能。因此,檢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無須特殊處理,每隔1—2年做一次結腸鏡隨訪即可。
  • 結腸息肉會復發?切除並非一勞永逸,做好4個護理
    腸息肉是一種在腸黏膜表面顯著生長的組織,在確定其病理特性之前,將它們統稱為腸息肉。腸息肉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增加,大多數腸息肉是良性的,但直徑超過兩釐米的息肉可能是惡性的。大多數息肉可以通過內窺鏡檢查治癒,如果沒有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可能會導致息肉復發,甚至誘發腫瘤病變。結腸息肉應該做好哪些護理?
  • 大腸息肉——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必須格殺勿論!
    這個過程是遲滯和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發現並及時切除掉,以絕後患。結腸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大多都是在常規的結腸鏡檢查、直腸指診或手術中發現的。所以,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就是體內的定時炸彈,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它100%會癌變,如不及時發現並切除,早晚會釀成大禍。一、常見症狀(絕大多數沒有症狀)90%以上的腸息肉不會產生任何症狀,往往在長大、癌變後才會出現,所以醫生們稱之為「隱匿的殺手」。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保養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對於腸息肉是什麼?得了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可能也沒有注意過,平時了解關注的也少。這裡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趕緊看看吧。腸息肉大多愛發生在中年人身上。
  • 人的腸壁可長上萬個息肉?專家帶你認識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
    發病時可見到息肉布滿患者結腸和直腸,多數腺瘤有蒂,乳頭狀較少見,息肉數量從一百個到數千個甚至上萬個不等,大小從黃豆至直徑數釐米,密集排列,有時成串,其組織結構與一般腺瘤無異。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如果夫妻雙方均患有息肉病,其子女100%會遺傳腸道多發息肉;如果夫妻倆只有一人患病,那麼他們後代患病機率也高於50%。
  • 體檢發現腸息肉怎麼辦?看海醫二院專家如何解答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去體檢,但很多人看到體檢結果上有「腸息肉」字樣後都會感到恐慌,常常會拿著報告向醫生諮詢:息肉發現時是否一定要摘除?內鏡下手術和開腹手術哪個好?手術後息肉還會再長出來嗎?息肉是不是會癌變?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李平副主任醫師帶大家了解腸息肉。  腸息肉是啥?
  • 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讓腸息肉復發?你真的知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腸息肉有很多種的類型,有的腸息肉它本身就不容易復發,而有的腸息肉就比較容易復發,有一定的復發機率,當然有部分跟我們有沒有把它切除乾淨有一定的關係!那麼到底哪些腸息肉就比較容易復發了?哪些就不容易復發?真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我們的腸息肉復發嗎?我們今天就來詳細的聊一聊這個話題?
  • 為什麼癌症患者做了手術切除後,還可能會復發?或有4個原因
    為什麼癌症患者做了手術切除後,還可能會復發?這是手術沒有切除乾淨還是醫院檢查的時候出現了紕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癌症復發的四種原因,防止悲劇再次發生。01癌變細胞沒有完全切除癌症患者手術切除沒有完全的話,有很高的復發
  • 九個問題,帶你全面了解直腸息肉!!!
    大約有超過90%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很多人查出腸息肉後感到恐慌不安,那麼,到底什麼是大腸息肉?為什麼會得大腸息肉?腸息肉嚴重不嚴重,需不需要切呢?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切除後還需要做什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腸息肉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大腸息肉?
  • 痔瘡會不會癌變?需不需要把痔瘡割掉?很多人都做錯了
    那麼,得了痔瘡,是不是都需要手術切掉呢?痔瘡會不會癌變?今天曾醫生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痔瘡不會癌變!痔瘡是一種良性疾病,並不會癌變,首先給大家吃一個定心丸。痔瘡不是癌前病變,不會轉變為癌症。第四, 輔助檢查做直腸指檢可以發現70%至80%的直腸癌,因為距離肛門8釐米以內的直腸癌,通過直腸指檢都可以被觸及,直腸癌表現為質地堅硬的硬塊,指套有血染,而痔瘡可觸及柔軟的痔核,指套無血染。痔瘡要不要手術治療我們前面講過了,痔瘡不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