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去體檢,竟雙雙確診肺癌!醫生說女性患者在增加!

2020-12-14 半島晨報

寧波姐妹倆一起去體檢

查出肺結節

最後確診竟都是肺癌!

48 歲男子胸痛 2 年多

忍了兩年沒有去檢查

最後確診是肺癌晚期 ......

記者從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了解,2019 年醫院共接診肺癌患者 2800 例,其中接受手術治療的 1769 例,從醫院接診的肺癌患者情況看,肺癌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且女性患者佔比高達 45%。

姐妹兩人都被查出肺結節

結果確診是肺癌

市民黃女士今年 50 歲出頭,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過後,讓她開始重視健康保健。2 個星期前,她約上自己 40 歲的親妹妹來到醫院體檢,不料雙雙被查出肺部結節。

於是兩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胸外科主任沈韋羽的門診,經過檢查,醫生高度懷疑這姐妹倆患的都是早期肺癌。果然,姐妹倆接受了手術治療後,最後都被確診為腺癌。幸運的是她們兩發現得早,醫生通過胸腔鏡微創技術切除了腫瘤,排除了身體裡的隱患。

圖文無涉 (圖片來源 包圖網)

"這幾年肺癌患者越來越多,肺癌手術量每年都在攀升。"沈韋羽介紹,這幾年肺癌的發病率一直位居我市惡性腫瘤首位。之前肺癌男性比女性多的多,大多數是與吸菸相關的鱗癌、小細胞癌,然而近幾年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這 5 年來女性的病人不斷增加,甚至和男性比例相當。

沈主任表示,過去一年,醫院接診的像黃女士姐妹這樣的女性肺癌患者不在少數,去年醫院接診的 2800 名肺癌患者中女性佔到了 45%,而這在 5 年前,肺癌患者中女性的比例大概在 20-30%。

"這與環境汙染、工作壓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關。"沈主任說,除了女性患者增多,肺癌的另一個趨勢是明顯的年輕化,去年他接診了不少年齡才 20 出頭的患者。

醫院統計數據顯示,2800 名肺癌患者中,60 到 70 歲人群佔到了 38.7%,60 歲以下的人群也很多見,大約 39.3%,不少是 50 歲以下的青壯年,共接診了 423 名。

"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同時肺癌的種類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鱗癌為主,但這幾年卻是腺癌的比例越來越多,去年佔到了 75.4%。"沈韋羽主任解釋說,腺癌目前認為主要還是跟環境、不良生活方式、高壓生活工作狀態相關。

48 歲男子胸痛忍了 2 年

最後查出晚期肺癌

"大約 2 年前就開始右邊胸部有點隱隱的痛了,醫生說這個是典型的症狀。" 48 歲的蔡先生後悔地說。2 年前,他總感覺右邊胸部、背部偶爾有點疼痛,感覺不是很厲害,蔡先生就沒放心上。

這半年來,蔡先生感覺胸痛越來越頻繁,也比之前痛了很多,到醫院一查已經是肺癌的中晚期。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吳宏成介紹,胸痛胸悶、痰中帶血、喘鳴、咳嗽這些是肺癌的常見症狀,如果這些症狀長期不緩解或者出現症狀加重、性質發生改變等,建議到醫院專科就診。但是,由於早期肺癌往往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也往往導致疾病的延誤診治。

"高危人群建議做肺癌的早期篩查。"吳宏成主任介紹,目前肺癌早期篩查的方法也很多,低劑量螺旋 CT、腫瘤標誌物、基因檢測等,綜合篩查可以提高檢出率。

建議以下人群定期做肺部的早癌篩查:年齡>40 歲長期吸菸者,吸菸指數(每天吸菸支數 × 吸菸年數)>400;長期被動吸菸者;長期接觸外界環境汙染或室內汙染如油煙、煤煙及裝潢材料等;3、長期接觸石棉、氡氣、鎳、鉻、砷、焦油及石油中的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有慢性肺部疾病者;直系親屬中有肺癌家族因素的等。

沈韋羽主任提醒,預防肺癌,還要關注"三霾五氣"。三霾指室外大氣汙染,例如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等;室內空氣汙染,例如菸草引起的二手、三手煙,廚房油煙、室內裝飾材料中的氯、甲醛、苯;三是指心理陰霾,例如愛生悶氣、高壓狀態等,都不利於肺部健康。

專家還建議,霧霾天少外出,廚房要安裝油煙機,改變烹飪方式,少些油炸、燒烤的方式;選擇安全的裝修材料,剛裝修的新房不要急於搬進去;平時重視心理健康,學會排解不良情緒。

來源:寧波晚報

相關焦點

  • 醫生都攔不住!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陳主任說,最近幾年,門診因為肺結節來就診的患者較前明顯增加,幾乎佔到門診就診病人的一半以上。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前段時間體檢,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就行。但老陳等不及,他心慌意亂,忍不住每個月都去查一次。每次結果出來前,他都很緊張:擔心情況變糟了,每次結果都是與前相仿,他又擔心下個月會不會變糟。
  • 20歲女孩體檢發現肺結節過大 最後確診癌症!杭州近年來肺結節患者...
    可是3個月後,小張的母親手術後早已出院,可她在複查肺CT時發現結節大小並沒有變化,於是醫院立即給她手術取病理,結果發現確實是肺癌,屬於微浸潤腺癌。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得早,手術及時,術後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8%以上。醫生說,小張手術後恢復較好,已於幾天前出院。
  •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4個關鍵因素,決定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小A的大伯之前說身體不適,後來在家人陪同下去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結果被確診肺癌晚期。因為是癌症,大家都知道很難治療,而且大伯家裡並不富裕,於是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但是小A的爺爺奶奶卻不同意,他們說:「必須治療,哪怕只能多活一年,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別自己先給自己斷了後路。」
  • 一次單位體檢,杭州姐妹雙雙確診!這種癌越來越年輕化……有這3個...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我的乳房從來沒有出現異樣或不適,現在也沒檢查出問題,為什麼以後還要複查?」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
  • 為什麼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說出兩個大實話
    某某某得了肺癌了,都成晚期了!什麼?我記得他從來不抽菸啊,不是說抽菸才能得癌嗎?這難道是上輩子作孽了?大部分國人對癌症都有錯誤、過於單一的理解,只要提到肺癌就會想到吸菸,甚至武斷的認為吸菸就是肺癌的唯一危險因素。
  • 一次體檢,浙江姐妹雙雙確診!這種癌越來越年輕化...有這3個症狀...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  「我的乳房從來沒有出現異樣或不適,現在也沒檢查出問題,為什麼以後還要複查?」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
  • 1年看上萬張片子的醫生透露: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 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
  • 大媽手指粗圓像「鼓槌」,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肺癌!怎麼回事?
    於是肖女士的女兒帶著她到市裡的醫院檢查,結果做了胸部CT後發現,肖女士的右肺長了腫塊,經過進一步的檢查,肖女士被確診為肺癌。 有近一半的肺癌患者有咯血的症狀,如果40歲以上的吸菸者出現了痰中帶血絲或小血凝塊,肺癌的可能性很大。 胸痛。有30%-40%的肺癌患者會出現胸痛的症狀,一般表現為間歇性不劇烈的胸痛,多為胸內的鈍痛或者鑽痛,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如果是腫瘤侵犯到了胸膜,則疼痛會呈持續性固定疼痛,且痛感會比較劇烈。
  • 一家四姐妹大姐確診卵巢癌,醫生讓三個妹妹也去做檢查!其中兩人...
    一家四姐妹,大姐被確診晚期卵巢癌,醫生讓其他三姐妹也去做個檢查,結果兩個姐妹的卵巢癌致病基因都是陽性,總體終生患卵巢癌的機率高達40%—60%。說到婦科腫瘤,大家對於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實際上,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又被稱為「最兇婦癌」。
  • 醫生拍了拍你:年終體檢季 需要掌握的體檢知識 都在這裡√
    到了年末,去醫院體檢的市民較其他時間增加了不少。但是,怎麼選項目?怎麼檢查?怎麼看報告? 你是不是和小直一樣懵懵懂懂?走,一起去聽聽醫生的講解。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突然確診癌症晚期,體檢還有必要做嗎?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吳女士乙狀結腸處有腫物,隨後進一步檢驗發現她患有腸癌伴隨著肝臟多發轉移,最終確診腸癌晚期。 這個結果,讓吳女士一家備受打擊,同時並疑惑,明明自己體檢項目的癌抗原年年正常,怎麼就突然確診癌症了?
  • 5種方式來確診肺癌,帶你全面了解肺癌的前生今世
    早期肺癌通過體檢不一定能查出來,因為一般體檢單純用的是胸片,病灶小,特點不突出,小於1釐米的病灶胸片很難發現的,建議運用對人體損害小的低劑量CT檢查,CT可以發現1釐米以內的病變
  • 熱心醫生上門給患者送體檢報告 一通電話引出一個暖心故事
    一次暖心的體檢  「我姓丁,退休前是郵政局的職工,去年10月20日在六院體檢,從開始到結束,服務都特別周到,感覺很好。」原以為暖心的體檢就此結束了,「沒想到,幾天後,我接到體檢醫生高偉娥的電話。」電話裡,高醫生告知其胸部CT檢查發現肺部有一個1.3cm的混合型磨玻璃結節,邊緣不規則,建議儘快去取報告,到專科進一步檢查或就診。
  • 去年體檢發現321例高度疑似癌症病例甲狀腺癌發現率最高,達165例...
    醫生會根據報名人的情況,取20名,最後憑身份證去醫院體檢。  浙江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胡培英、浙江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呂蕾醫師說,癌症跟個人生活習慣和遺傳關係很大——  肺癌:正在吸菸、有吸菸史或吸二手菸嚴重的、有職業病史、家族中已有患肺癌的中老年人、45歲以上人群、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應該對肺癌保持警惕。
  •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近些年隨著人們風險意識逐漸覺醒,各地區的保單持有量都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去年銀保監會曾做過一個數據統計,全國重疾險保單已經超過了3億張
  • 肺癌早、中、晚期患者,用中醫該如何調理?中醫的優勢又在哪裡?
    在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快的是肺癌,也是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在全國大約75%的肺癌患者,查出來確診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的時機。所以有關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早期肺癌一般會出現咳嗽、咳痰、胸悶、咳血、發熱等症狀,但是大約1/3以上的肺癌患者,早期可能沒有症狀,只有在體檢中做低密度螺旋CT時發現肺部有結節。這時肺部結節有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一個重要表現。如果我們不予以重視,有可能隨著結節的長大,肺癌的一些惡性跡象會越來越明顯。
  • 熱心醫生上門給患者送體檢報告 一通電話引出一個暖心故事,南通網...
    一次暖心的體檢「我姓丁,退休前是郵政局的職工,去年10月20日在六院體檢,從開始到結束,服務都特別周到,感覺很好。」原以為暖心的體檢就此結束了,「沒想到,幾天後,我接到體檢醫生高偉娥的電話。」電話裡,高醫生告知其胸部CT檢查發現肺部有一個1.3cm的混合型磨玻璃結節,邊緣不規則,建議儘快去取報告,到專科進一步檢查或就診。
  • 一次體檢,到底吃進多少輻射?醫生來告訴你……
    但專業機構和科學家傾向於認為,低劑量電離輻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只不過這種風險是很低的。依據2011年的美國醫師協會發出的聲明,醫療影像學檢查時每次所採用的放射劑量低於50mSv或短期內100mSv的多重劑量所帶來的致癌風險,因劑量過低而無法檢測,或這種風險根本不存在。浙江醫院放射科專家說:「對於健康人群來說,體檢是接觸輻射最主要機會。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原來是因為……
    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據了解,發病的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