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啼食療方

2021-02-22 重慶康慧堂

夜啼是指小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的一種現象。多見於新生兒及嬰兒。排除病因是治療的首要。如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所致的啼哭,應先予祛除病因。部分小兒是由於飢餓、驚恐、尿布潮溼、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引起啼哭,屬生理性活動,針對性處理,很快能安靜下來。所謂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臨床證型分為脾寒氣滯、心經積熱、驚恐傷神,其中驚恐傷神與心經積熱(心火)為心神不寧。

脾寒最早見於《諸病源候論·夜啼候》:「小兒夜啼者,髒冷故也。夜陰氣盛,與冷相搏則冷動,冷動與髒氣相併,或煩或痛,固令小兒夜啼也。」可見,脾(髒)寒導致夜啼的根本原因為「或煩或痛」與「髒氣相併」,顯然是心神受到幹擾而不寧。而「胃不和則臥不安」,除食積外,在傳統中醫產生的年代更多因為飢餓引起,飢餓才會心慌神亂、坐臥不安。

仔細觀察,找出患兒啼哭的原因,以便對因治療。

臥室應保持清潔、安靜。

平時勿驚嚇小兒,以免使小兒因精神緊張而夜啼。

注意飲食衛生,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小兒夜啼,不宜給巧克力、可可糖之類的糖果加以哄騙,這些都是含有興奮性物質的食品對病情不利。

切忌濫用鎮靜藥。

1.要求從乳母懷孕期間注意調理,以免嬰兒受母體積熱或寒涼影響。孕婦懷孕期及乳母哺乳期,少食辛辣厚味或過吃寒涼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飲食清淡易消化又富於營養食品。

2.脾寒夜啼者,注意腹部保暖,適當服食溫中散寒之品,如在乳汁中或牛乳中滴幾滴白豆蔻汁或生薑汁等。驚駭者可在每次哺乳時適當搽少量珍珠粉在乳母乳頭,哺乳完後抹乾淨。

3.中醫有「胃不和而臥不安」之說,故夜啼孩子,當高度注意乳食餵養的合理性,切忌過飽而致「胃不和」,1周歲後小兒須戒除半夜或臨睡前餵養習慣。

1.薑糖飲

[組成]  生薑3片,紅糖10~15克。

[用法用量]  將生薑洗淨切絲,放入瓷杯中,以沸水衝泡,蓋上蓋浸5分鐘,再調入適量紅糖飲服。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紅糖

2.丁香肉寇奶

[組成]  丁香0.5克,肉豆蔻3克,牛奶150毫克,白糖少許。

[用法用量]  丁香、肉豆蔻煎煮取汁,兌入熟牛奶,以糖調味,即可餵食。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肉豆蔻

3.砂仁茯苓粥

[組成]  砂仁3粒,茯苓10克,粳米50克。

[用法用量]  砂仁、茯苓打碎研末,入粳米同煮成稀粥,定時餵食。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砂仁

4.燈芯飲

[組成]  燈芯草2扎,冰糖少許。

[用法用量]  將燈芯草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加入冰糖少許調味,取汁飲。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燈芯草

5.竹葉粥

[組成]  淡竹葉5克,粳米25~30克。

[用法用量]  先煮竹葉取汁,入米熬成粥,取米湯頻飲。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淡竹葉

6.赤小豆粥

[組成]  赤小豆10克,粳米15~25克。

[用法用量]  先將赤小豆煮至熟軟,再放入粳米煮成稀粥,加入冰糖調味,取米湯頻服。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赤小豆

7.冰糖百合龍齒飲

[組成]  鮮百合20克(幹品12克),龍齒30克,冰糖適量。

[用法用量]  將百合洗淨,與龍齒、冰糖一起文火熬煮,到百合熟爛止。代茶飲。

[功能主治]  用於驚恐傷神型

龍齒

8.棗仁飲

[組成]  酸棗仁7個,白芍6克,茯神15克,冰糖適量。

[用法用量]  將酸棗仁連核砸碎,加白芍、茯神煎水後入冰糖飲用。

[功能主治]  用於驚恐傷神型

酸棗仁

文獻參考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許尤佳《兒童保健與食療》

小兒推拿對夜啼哭鬧效果顯著,改善孩子睡眠質量,促進生長發育。

平肝潛陽,寧心安神為夜啼的基本調理方法。

幫助小兒建立天人合一的晝夜節律,使小兒終生受益。



重慶康慧堂小兒推拿是一家致力於用小兒推拿的方式給萬千家庭的寶貝帶來健康,促進寶寶茁壯成長。集臨床調理與教學為一體的綜合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專業用心「手」護寶寶健康,願天下寶寶常無病!

愛琴海店

地址:重慶市兩江新區金開大道1005號愛琴海購物公園旁玫瑰天街C8-3-3

電話:023-67033186

營業時間:09:30 - 19:30


華潤萬象城店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55號華潤萬象親子館1-36-37

電話:023-68829556

營業時間:09:30 - 19:30



相關焦點

  • 小兒夜啼與七星茶
    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於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    嬰幼兒之所以容易出現夜啼,是由其生理特性和致病特點導致的,小兒臟腑嬌嫩、形體未充,稚陰稚陽之體,如遇驚嚇、餵養不當、或被邪熱刺激等誘因下,易出現夾食、夾滯、夾驚的病理特點。
  • 治療小兒夜啼(夜哭)的推拿按摩方法
    夜啼(夜哭)是小兒白天安靜,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時啼哭。
  • 小兒夜啼,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許多家長都對小孩夜啼憂心忡忡,不堪煩憂。孩子哭得辛苦,家長聽得鬧心,有經驗的長輩會說:「你這娃是個夜啼郎呀」。為什麼會夜啼?怎麼應對夜啼?就讓「知了」為大家解憂吧!6月內的小兒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各種欲求與苦痛,大多通過啼哭來表達,飢餓、口渴、受驚嚇、尿片潮溼或有大便、衣被過冷過熱等引起小兒不適的原因都會導致孩子啼哭,這種啼哭在餵哺乳食、撫慰、更換尿布
  • 「小兒夜啼」是怎麼回事?淺析道經中的禁小兒夜啼符!
    又說,「亥水塘,方團汪,天生小兒夜啼郎,天皇皇,地皇皇,不犯亥水壽命長」,意思是陽宅的亥方(西北方位)有方形或者圓形的水塘、水汪,死水一潭,家中也會出現「夜哭郎」。亥方,在天星風水中對應天皇星,所以明朝時就有了這樣的「夜啼咒」:「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往來君子讀一遍,安眠穩睡到天光。」
  • 小兒鬧夜(夜啼)是怎麼回事
    中醫上面有個專業術語叫「小兒夜啼」。你看多形象,小兒夜晚啼哭。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於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小孩子鬧夜,睡不好,那麼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呢?影響是非常巨大的。1、抑制生長。什麼常說「陽化氣,陰成形」。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身體是屬於陰的範疇,而晚上的休息就是在滋陰補陰。
  • 濟南小兒推拿培訓李波:小兒夜啼證候分析、辨證論治以及中醫小兒推拿療法
    濟南小兒推拿培訓李波:小兒夜啼證候、辨證論治以及中醫推拿療法[小兒夜啼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
  •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淺析道經中的禁小兒夜啼田字符
    小孩子,如果白天一切正常,只是到了夜裡就啼哭,有的定時啼哭,有的大半夜的突然哭起來怎麼也哄不好,有的甚至整夜哭個不停,這在西方醫學上屬於兒童睡眠障礙的一種,中醫稱之為「小兒夜啼」,俗稱「夜哭郎」、「夜啼郎」,常見病因是脾寒、
  • 乾貨分享 | 脾寒、心熱引起夜啼?幾個手法解決它
    其實造成小兒夜啼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引起寶寶夜啼的兩種原因和應對的小兒推拿手法。一、脾寒症狀:多見於受寒著涼後,寶寶的哭聲低弱,時哭時止,睡覺時喜歡蜷曲著身體,腹部喜歡摩按,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口也不好,小便清長,大便溏薄。
  • 天氣乾燥小兒鼻出血 幾款食療方可以防治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兒科徐雯介紹,小兒流鼻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大部分小兒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幾乎都發生在鼻前部,常見於鼻內毛細血管破損。醫生提醒,家長最好帶孩子及時就醫查明病因,早期幹預和治療。居家細節做好預防徐雯介紹,日常生活中,預防鼻出血則要從改善居住環境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
  • 天氣乾燥,如何防治小兒鼻出血?這幾款食療方快收好!
    鼻出血是小兒常見的症狀之一,少量鼻出血中醫稱為「鼻衄」,嚴重出血稱為「鼻洪」。鼻出血時,血液就會流到鼻腔後方、口腔,有的進入胃部引起不適,導致嘔吐,有的則可能進入氣管甚至肺部,引起劇烈咳嗽。 小兒流鼻血與五個因素有關 徐雯介紹,小兒流鼻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大部分小兒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幾乎都發生在鼻前部,常見於鼻內毛細血管破損。
  • 濟南小兒推拿楊曉:生薑的功效有哪些?有哪些常用的生薑食療方?
    濟南小兒推拿楊曉:生薑的功效有哪些?有哪些常用的生薑食療方? 生薑 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能夠散寒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日用本草》:治傷寒、傷風、頭痛、九竅不利。入肺開胃,去腹中寒氣,解臭穢。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
    家長會問:為什麼3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這些食療方?3歲以下,食材少放一些、水加多一些可不可以吃呢?可以喝湯不吃渣嗎?3歲以下有適合的食療方嗎?甚至有不少家長問:用食療方煲出的湯水衝奶,餵給嬰兒寶寶可以嗎?看來家長們對食療方的依賴還是比較大,我們的讀者中家有3歲以下寶寶的也比較多。本期我就來好好說一說這個超熱門的問題。
  • 夜啼,如何讓孩子夜晚安心睡好覺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夜啼這個惱人的壞毛病,看中醫是如何治療的。小兒夜啼多因脾寒、 心熱、 傷食、 驚恐或心腎虧虛所致。 脾寒者, 常因孕婦素體虛寒, 胎兒出生後稟賦不足;或因其母食貪涼, 好飲生冷;或護理小兒失慎, 腹部中寒、 寒冷凝滯、 氣機不利。夜屬陰, 脾為至陰, 喜溫而惡寒, 腹中有寒, 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 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夜啼
    分析:夜則陰盛陽衰,脾寒愈甚,寒邪凝滯,腹中作痛而夜啼不安。《保嬰撮要·夜啼》云:「夜屬陰,陰盛則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因痛而啼,痛解而寐,故時哭時止。脾臟虛寒,運化失司.故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虛寒內盛,故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均為脾寒所致。
  • 小兒推拿穴位--小天心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兒推拿科普穴位--小天心穴。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
    3歲以下有適合的食療方嗎?   甚至有不少家長問:用食療方煲出的湯水衝奶,餵給嬰兒寶寶可以嗎?看來家長們對食療方的依賴還是比較大,我們的讀者中家有3歲以下寶寶的也比較多。本期我就來好好說一說這個超熱門的問題。
  • 小兒七珍丸,兒科必備
    用於小兒感冒發熱,夾食夾驚,乳食停滯,大便不通,驚風抽搐,痰涎壅盛。內包裝如上圖,由兩小瓶裝的芝麻大小丸劑組成。採用的是微丸製作工藝相傳乾隆年間,有一韓姓太醫,家有祖傳秘方,專治嬰幼兒發熱不退、夜啼不安、驚風抽搐等急性熱病,服後,少則一天,多則三天,熱退神清,啼止便通,平安入睡,且飲食增加,恢復較快。
  • 張漢臣小兒推拿(二)
    本期內容主要介紹張漢臣小兒推拿手臂部穴位按摩手法。【主治】:心經有熱,驚風,夜啼,潮熱,口舌生瘡,實火牙痛及一切實熱證。【主治】:小便閉塞,淋證,痰溼,咳喘,牙痛,睡時磨牙,久病體虛,夜啼,消乾性囉音。
  • 揭秘嬰兒「夜啼」的兩大真兇,掌握這些妙招讓寶寶秒變天使
    嬰兒夜啼是指寶寶經常在夜間啼哭,有時間接發作,有時持續不斷,甚至通宵達旦。那麼嬰兒為什麼會夜啼?夜啼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嗎?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寶寶夜啼……今天的企鵝專家課將由遠東龍崗婦產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黃菊芳,為大家詳細講解「小兒夜啼」的相關知識,各位寶媽們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 神奇的中醫療法--小兒推拿療法
    小兒推拿中的某些手法可以增強寶寶體質,還有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中醫作用。一般來說,小兒腹瀉、便秘以及咳嗽、發熱等呼吸系統疾病,通過推拿可以起到不錯的療效與保健作用哦。小兒推拿是指運用各種手法刺激小兒穴位,從而使小兒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種保健方法。如今小兒推拿其功效越來越得到大眾的肯定,成為一種時尚的小兒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