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指小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的一種現象。多見於新生兒及嬰兒。排除病因是治療的首要。如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所致的啼哭,應先予祛除病因。部分小兒是由於飢餓、驚恐、尿布潮溼、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引起啼哭,屬生理性活動,針對性處理,很快能安靜下來。所謂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臨床證型分為脾寒氣滯、心經積熱、驚恐傷神,其中驚恐傷神與心經積熱(心火)為心神不寧。
脾寒最早見於《諸病源候論·夜啼候》:「小兒夜啼者,髒冷故也。夜陰氣盛,與冷相搏則冷動,冷動與髒氣相併,或煩或痛,固令小兒夜啼也。」可見,脾(髒)寒導致夜啼的根本原因為「或煩或痛」與「髒氣相併」,顯然是心神受到幹擾而不寧。而「胃不和則臥不安」,除食積外,在傳統中醫產生的年代更多因為飢餓引起,飢餓才會心慌神亂、坐臥不安。
仔細觀察,找出患兒啼哭的原因,以便對因治療。
臥室應保持清潔、安靜。
平時勿驚嚇小兒,以免使小兒因精神緊張而夜啼。
注意飲食衛生,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小兒夜啼,不宜給巧克力、可可糖之類的糖果加以哄騙,這些都是含有興奮性物質的食品對病情不利。
切忌濫用鎮靜藥。
1.要求從乳母懷孕期間注意調理,以免嬰兒受母體積熱或寒涼影響。孕婦懷孕期及乳母哺乳期,少食辛辣厚味或過吃寒涼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飲食清淡易消化又富於營養食品。
2.脾寒夜啼者,注意腹部保暖,適當服食溫中散寒之品,如在乳汁中或牛乳中滴幾滴白豆蔻汁或生薑汁等。驚駭者可在每次哺乳時適當搽少量珍珠粉在乳母乳頭,哺乳完後抹乾淨。
3.中醫有「胃不和而臥不安」之說,故夜啼孩子,當高度注意乳食餵養的合理性,切忌過飽而致「胃不和」,1周歲後小兒須戒除半夜或臨睡前餵養習慣。
1.薑糖飲
[組成] 生薑3片,紅糖10~15克。
[用法用量] 將生薑洗淨切絲,放入瓷杯中,以沸水衝泡,蓋上蓋浸5分鐘,再調入適量紅糖飲服。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紅糖
2.丁香肉寇奶
[組成] 丁香0.5克,肉豆蔻3克,牛奶150毫克,白糖少許。
[用法用量] 丁香、肉豆蔻煎煮取汁,兌入熟牛奶,以糖調味,即可餵食。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肉豆蔻
3.砂仁茯苓粥
[組成] 砂仁3粒,茯苓10克,粳米50克。
[用法用量] 砂仁、茯苓打碎研末,入粳米同煮成稀粥,定時餵食。
[功能主治] 用於脾寒氣滯型。
砂仁
4.燈芯飲
[組成] 燈芯草2扎,冰糖少許。
[用法用量] 將燈芯草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加入冰糖少許調味,取汁飲。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燈芯草
5.竹葉粥
[組成] 淡竹葉5克,粳米25~30克。
[用法用量] 先煮竹葉取汁,入米熬成粥,取米湯頻飲。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淡竹葉
6.赤小豆粥
[組成] 赤小豆10克,粳米15~25克。
[用法用量] 先將赤小豆煮至熟軟,再放入粳米煮成稀粥,加入冰糖調味,取米湯頻服。
[功能主治] 用於心經積熱型。
赤小豆
7.冰糖百合龍齒飲
[組成] 鮮百合20克(幹品12克),龍齒30克,冰糖適量。
[用法用量] 將百合洗淨,與龍齒、冰糖一起文火熬煮,到百合熟爛止。代茶飲。
[功能主治] 用於驚恐傷神型。
龍齒
8.棗仁飲
[組成] 酸棗仁7個,白芍6克,茯神15克,冰糖適量。
[用法用量] 將酸棗仁連核砸碎,加白芍、茯神煎水後入冰糖飲用。
[功能主治] 用於驚恐傷神型。
酸棗仁
文獻參考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許尤佳《兒童保健與食療》
小兒推拿對夜啼哭鬧效果顯著,改善孩子睡眠質量,促進生長發育。
平肝潛陽,寧心安神為夜啼的基本調理方法。
幫助小兒建立天人合一的晝夜節律,使小兒終生受益。
重慶康慧堂小兒推拿是一家致力於用小兒推拿的方式給萬千家庭的寶貝帶來健康,促進寶寶茁壯成長。集臨床調理與教學為一體的綜合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專業用心「手」護寶寶健康,願天下寶寶常無病!
愛琴海店
地址:重慶市兩江新區金開大道1005號愛琴海購物公園旁玫瑰天街C8-3-3
電話:023-67033186
營業時間:09:30 - 19:30
華潤萬象城店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55號華潤萬象親子館1-36-37
電話:023-68829556
營業時間:09:30 -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