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淺析《漢宮春曉圖》

2021-02-19 杭州書畫社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漢宮春曉圖》,是由明代畫家仇英所繪的人物畫,收錄於《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公眾號後臺回復 漢宮春曉圖

獲取高清資源連結(tif格式圖片)//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30.6×574.1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宮春曉圖》用筆清勁,賦色妍雅,極勾描渲敷之能事,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廷女子的生活情景,卷中115個人物姿態各異,造型準確,形象秀美,神情鮮活,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

那麼,為什麼明代的畫家仇英要畫漢代宮廷女性呢?

 

 

 

約生於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仇英出身低微,「起初為漆工,見為人彩繪棟宇,後徙而業畫,工人物樓閣」(張潮《虞初新志·戴進傳》附記)。仇英善畫青綠山水、界畫、仕女人物等,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並稱為「明四家」,亦稱「天門四傑」。

 

仇英出身貧苦,從未進過私塾讀書,不能詩文(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不題詩,可能是為了藏拙),後來成為明代大畫家,除了他自己卓越的天賦,刻苦、謙虛、務實的態度,以及善於將眾家之長融會貫通的學習習慣外,還跟他的際遇有關。

 

「實父」、「仇英」

文徵明十分賞識仇英,不僅常邀請仇英共同作畫,還在仇英的很多作品上題字點評。和文徵明的交遊,使仇英在文人圈子裡名氣大漲,後來,經文徵明推薦,仇英拜唐寅的老師周臣為師,得到系統、正規的指導和教育。

 

文徵明晚年肖像

周臣對仇英悉心栽培,在周臣門下,仇英深得院體畫的傳承,學到了紮實的造型和繪製能力,他臨摹唐宋名畫,幾可亂真。

 

 

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1525-1590)對仇英的繪畫生涯產生了極大影響。

項元汴是當時著名的收藏家和鑑賞家,他的許多藏品被後來的清代收藏家們繼承,又大量成為宮廷藏品。他曾邀請仇英至其「天籟閣」研習、觀摩、臨寫他所收藏的歷代名畫十年之久,過程中,仇英形成了他兼容晉唐宋元歷代繪畫的「集大成式」藝術格局。此外,項元汴對仇英的作品非常認可、推崇,這無疑是除文徵明、周臣等文人外,來自收藏家的另一種肯定,是當時最好的「宣傳」。

 

項墨林像

自然,仇英接受項元汴的委託,根據他的品味和愛好,複製古畫,創作大量作品,還應不少收藏家和商人的要求繪畫。務實勤奮的仇英,沒有文人畫家清高的一面,「以畫為生」的他,在應邀而作的過程中,形成了雅俗共賞、文質兼備的藝術面貌。

【看到這裡,是不是以為項元汴是一位比仇英大很多的長者?其實,細心的讀者要是看到先前項元汴的生卒年,會發現仇英逝世時,項元汴也才只有28歲!

 

攜李文人數子京,閣收遺蹟欲充楹。

雲煙散似飄天籟,明史憐他獨掛名。

   ——同為大收藏家的乾隆帝為天籟閣題的詩

其實,畫漢宮春曉圖的原因很簡單

明中葉,江南地區商品經濟興盛,市民階層崇尚「博雅」,書畫作品成為士、商交際、饋贈的禮物,藝術品收藏群體也從權貴、士人擴大到中小商人和普通百姓,藝術市場得到了蓬勃發展。因此,市民階層對藝術風格的偏愛,總是影響著畫家的題材選擇和風格變化。

 

唐寅《王蜀宮妓圖》

當時,宮廷仕女題材的繪畫很受歡迎,很多仕女被放在了文人畫題材中。終身以職業畫家的身份活躍於世的仇英,他的作品廣泛參與了市場交易,他選擇畫仕女畫,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基於市場的需求。

另外,經分析,此卷雖名漢宮,但並不特指漢代,而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卷中人物的服飾、建築裝飾風格等有唐宋以及明的風格,而且整體氛圍積極向上、有趣歡樂,應該是符合當時明代市民階層的喜好的。

《漢宮春曉圖》局部

仇英工寫兼備,諸體兼善。在工筆人物畫上,他尤長於仕女,有「仇派」之說,《明畫錄》就評價其仕女畫為:「發翠毫金,絲丹縷素,精麗豔逸,無慚古人。」

那麼,《漢宮春曉圖》中的女子,她們在春日的清晨,又有哪些鮮活的表現呢?

敬請期待小編為您撰寫

「趣看篇」——「宮廷人物圖鑑」

參考資料:

1.易善炳:仇英《漢宮春曉圖》存在的疑點和問題

2.華彬:仇英與項元汴交遊來往關係探究

3.常德強:「文氣」與「士氣」的融合:仇英繪畫風格的社會生成

4.百度百科

5.其他網絡資料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杭州書畫社成立於1959年,由郭沫若題寫招牌,是杭州著名文化單位、專業商店和老字號。

作為杭州市的一個文化窗口,杭州書畫社一直都以自身品牌的文化價值為基本核心。以書畫、篆刻及各類工藝美術、藝術創意為紐帶,搭建展示、宣傳、教育、交流的平臺,並以展覽、雅集、體驗、講座、研討、品鑑等多形式呈現。

2019年杭州書畫社藝術空間(鬥富二橋33號)修葺升級,將茶文化、茶生活融入進金石字畫中,在淺色映庭裡,品一杯浮光凝露,賞一角媚蘭淑景。

地址:杭州上城區小營街道鬥富二橋33號

時間:每日AM 9:00 - PM 18:00

點擊右下角在看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趕緊欣賞一下《漢宮春曉圖》吧!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人物畫,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圖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漢宮春曉圖》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仇英《漢宮春曉圖》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讀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明代畫家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它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全貌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重彩畫。重彩畫在中國繪畫早期階段佔有重要地位,「丹青」是古人對於中國畫的稱謂。
  • 中國十大名畫系列 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幅畫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的創作與流傳一直是個謎,大家都想知道,可沒人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說法,我們也只能從圖上找一些蛛絲馬跡了。
  • 絕世名畫《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漢宮春曉圖》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甚至成為當時仕女畫的時代典範仇英這副畫詳盡的記述了中國漢朝時期仕女漢宮景象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畫中人們各司其職一派和諧美好的模樣。
  • 傳世名畫 第2幅|仇英·《漢宮春曉圖》
    而他的「青綠」技法,就被他完美地運用到了《漢宮春曉圖》長卷人物場景中,這幅畫不僅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同時也入選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仇英出生在明代社會尚奢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期,他早年接觸和浸染在這樣的世俗文化之中,直接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漢宮春曉圖》就是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產生。
  • 【名畫賞析】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就是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 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
  • 絕世名畫《漢宮春曉圖》(超清細賞)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 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高清圖賞析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 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
  •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漢宮春曉圖》是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 一卷《漢宮春曉圖》長卷繪出漢宮侍女的春曉的歡快姿態
    然而宮廷仕女生活也有歡快開心的一面,今天小陽就給大家帶來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的《漢宮春曉圖》。《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而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他與沈周,文徵明和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 ,也稱「天門四傑」。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哪十幅你都知道嗎?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哪十幅你都知道嗎?一、《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製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一幅宮廷嬪妃美人畫卷,被列入中國傳世十大名畫,放大看更驚豔
    作為中國人,有些有關中國文化的基礎知識是必須要知道的。例如中國有哪些朝代?四大名著是哪些?傳世十大名畫是哪些?等等。其實這些你都不用刻意去記,很多知識點都是你在日常中能接觸到的,比方《洛神賦圖》,中學課本裡面就有,它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 名畫鑑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
    《唐宮仕女圖》《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和周?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漢宮春曉圖》
    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最為人熟知的要屬《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了,但如果了解過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位列其中的《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古中國十大傳世國畫-漢宮春曉圖
    在明代中期的大收藏家項元汴的家中,有一幅人物畫力作,這幅作品在項元汴的眾多繪畫藏品中價格最高,它就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作品《漢宮春曉圖》。這幅作品規制宏大,構圖巧妙,設色妍麗,人物形象生動自然,它也是能代表仇英作品整體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 江南百景圖漢宮春曉圖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江南寶藏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平生得意之作,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圖中不僅生動形象地繪製了漢代仕女群像,還融入當時各種人文風情:歌舞、彈唱、下棋、妝扮、插花、讀書、觀畫、揮扇等等。
  • 《漢宮春曉圖》生動描繪了宮中嬪妃的生活,成為當時仕女美的典範
    在之前我們介紹了凡爾賽宮,美第奇家族以及洛可可繪畫,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中國名畫《漢宮春曉圖》,帶領大家看一看咱們中國"重彩第一長卷"都說了啥。《漢宮春曉圖》創作時間為明代,作者是仇英,尺寸為縱37.2釐米,橫574.1釐米,收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 走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是華夏文明的巨著。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皆為歷代不二至寶。《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今天我們便走進並了解來自東晉顧愷之的著名畫作《洛神賦圖》。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 《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明代仇英作,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相信見過繡架的人很多,可圖中這樣用桌案規格來製作的繡架你有見過嗎?實在太 任性!這個繡架簡直就是一張沒有面板的矮畫桌,繡架兩頭嵌入支撐刺繡的繃棍,方便更換繡圖,讓人看著也好想加入手工娛樂區去耍一耍。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凸顯古人畫技
    《漢宮春曉圖》 寫像局部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稱「吳門四家」。這裡重點討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仇英《漢宮春曉圖》卷。《漢宮春曉圖》歌舞局部《漢宮春曉圖》宮廷畫師為貴嬪寫像那一段應為本幅重點。一位上身穿著朱紅色寬袖衫的貴嬪端坐於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