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7月1日,英國《銀行家》發布2020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單,為連續第50年發布。《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源於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是為世界範圍內的銀行界和企業界的財務決策者提供基本金融信息的知名讀物。是發布年度世界前1000家大型銀行排名的權威雜誌。
作為專注銀行投資的投資者,我特意訪問了銀行家雜誌的官網拿到了部分排名數據(前25名)。之前國內很多銀行投資者動不動就以國外銀行為標杆,但是當你看到2020年的銀行排名後,相信你對國內銀行的認知會有所改觀。我們先看一些外圍數據:中國於2020年有143家銀行進入1000強,僅次於美國(184家)。而且,我國上榜銀行的總存款和總貸款都2倍於美國上榜銀行。143家中國銀行入圍是什麼概念呢,基本上大家能看得到的國內上市銀行都在列表內。比如:我連財報都懶得看的華夏銀行今年排名第51位比去年上升了5個位次,連貴陽銀行這種規模的小銀行在榜單內都排到了234名。所以,不難看出很多我們眼中的爛銀行在全球也是排得上號的「大銀行」。英國《銀行家》給銀行排名的主要指標是核心一級資本,在2020年的排行中在前10名中有4家中資銀行,分比是排名第一到第四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而排名前25的銀行中還有7家中資銀行分別是:交通銀行(11),招商銀行(17),浦發銀行(20),興業銀行(21),郵儲銀行(22),民生銀行(23),中信銀行(24)。但是,如果按照利潤排名,排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前十名中將會有5家中國銀行,其中第五家就是招商銀行,以167.57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力壓西班牙國際銀行和滙豐銀行排名第九。更多的數據參考表1:

表1看完資本排名,我們再來看看資本回報率(ROC,Return of Capital)。這裡補上一個小知識點:ROC 和 ROE的區別是什麼?ROE(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而ROC=淨利潤/(淨資產+長期債務)。可以看到ROE和ROC的分子都是淨利潤,唯一不同的就是ROC的分母多了一個長期債務,這裡的長期債務通常包括永續債,資本債等。如果對於前25名的銀行按照ROC進行排序可以看到,中國銀行的排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前十名被中美兩國的銀行完全包攬,其中美國的4家銀行都在前5名,而唯一入選前五名的中國銀行不是巨無霸工商銀行,而是招商銀行。但是,我國的銀行ROC平均排名要比核心資本排名要高不少。最後一名是排在第十八位的中信銀行。美國的四大行之所以排名前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是混業經營的銀行,而且收入中非息收入佔比較高。而招商銀行的ROC能排名第二充分說明了招行即使在全球的銀行中也是有相當競爭力的。老有人把招行稱為中國的富國銀行,我覺得這個比喻一點都不恰當。富國的經營指標遠不如招行。而ROC排名第六的居然是大家都瞧不上的興業銀行。一開始我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經過核對後證實數據沒錯。所以,這裡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興業銀行不透明的業務模式下是否也有它一定的過人之處。更多的數據參考表2:

表2如果,我們關注一下表2的末尾可以看到主要的日本,歐洲銀行都在末尾。其ROC基本只有8%以下,而ROA不到0.4%,絕對是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而且,大家要注意這些數據只是基於2019年的業績,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所有歐美日系的銀行業績都會有大幅度地衰退。中國銀行業明年霸榜資本回報率排行是大概率事件。很多鍾愛港股投資的投資者最喜歡拿滙豐銀行和招行比,要我說滙豐銀行你配麼?真是搞不明白,平保跑到香港去掃貨滙豐的股票出於什麼目的,有那個錢配置工行,建行不是更好?另外,從這個表單可以看出0利率或負利率對銀行體系的傷害巨大。所以,對於國內部分所謂經濟「磚家」要求0利率和赤字貨幣化的提議,我一直是嗤之以鼻的。還好央行和銀保監會的立場還是比較堅定的:中國現在絕對不會搞0利率。最後,再來看一下銀行的不良率和成本收入比的情況。排名前二十五的銀行中,不良率分成3大塊:第一集團是以美日銀行為代表,不良率基本在1%以內;第二集團就是中國銀行業的11家銀行,不良率分布在1%~2%之間;第三集團就是歐洲的銀行+高盛,不良率分布在2~4%之間。所以,可以看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率在全球範圍內屬於中遊水平。再來看成本收入比,這項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銀行業壓倒性的優勢,前十名全部是中國的銀行。而且,中國銀行業的成本收入比除了郵儲銀行外,都在40%以下,而歐美日的銀行成本收入比多數都在50%以上。中國的銀行業成本收入比之所以這麼低有2個重要的原因:1,中國銀行業的從業人員和歐美日同行比顯著偏低。2,中國銀行業的數位化率非常高,離櫃率很高,這大大降低了銀行的營運成本。更多的數據參考表3:
表3通過前面的數據展示和分析不難看出,雖然我國的商業銀行發展時間不長,但是我國的銀行業在全球銀行業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而且,我國銀行業在很多經營指標上已經表現出相當的競爭力。所以,我們的投資者是否也應該糾正一下認識呢?我國的銀行業已經開始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相信到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時候,中國的銀行業也會有更優的表現。國家強則金融強,只要中國能夠持續發展,中國的銀行業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ice_招行穀子地連結:https://xueqiu.com/1821992043/15346084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