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肪率之謎:你比豬還胖嗎?

2021-02-12 果殼

被問及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選擇「胖」這個詞。但是最近網際網路上傳播的一則消息肯定讓不少人壓力山大——據日本一檔節目報導說,家豬的體脂肪率僅有15%左右。

節目截圖。圖片來源:Twitter 內藤ゆうすけ

相信不少人都會關心自己的體脂率,因為這項數據不僅關係到我們的體型,與健康也息息相關。男性人類的標準體脂率在15%左右,女性高一些,在25%左右。和節目裡的數據相比,這有些觸目驚心:原來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還不如豬在圈舍裡吃吃睡睡嗎?

其實,僅憑藉體脂率這一項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人類體型的好壞,對比人與豬的體脂率更沒有意義。而且如果豬的產肉品的質真有這麼好的話,健身教練推薦的食譜裡也就不用避豬肉不及了。

豬的脂肪率,標準一籮筐

為什麼要測量豬的脂肪率?顯然,人們所關注的並不是豬的身材是否玲瓏有致。目的只有一個:這個數據關乎豬肉的肥瘦比例。

豬脂肪率的測定,往往發生在對一頭豬的產肉品質做測定的時候。除了肉品的質量之外,測量豬肉組成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與脂肪率同時測定的,還有豬的屠宰率(即除去頭、蹄、毛、內臟後的豬身重量佔屠宰前體重的比值)等一系列指標。

屠宰後豬只的胴體,豬的體脂肪率往往是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測量的。圖片:shutterstock.com

把脂肪(含皮肌)、內臟周圍的板油、花油分離出來計重量,然後除以屠宰後的豬身重量,就可以得出豬的脂肪率。顯然,這麼幹很有難度,在實際生產中很少用到。人們會用一些簡化版的測量方法來反映這一數據,例如德式測量只測量後腿、前肩、腰、後頸項四處的脂肪重量,用以計算「富脂肪塊比率」。

另外,人們還從豬的常用參數中,總結了一些可以用來反映脂肪比率的指標,最重要的是「背膘厚」,即背後特定三處皮下脂肪層的厚度,求平均值。

但是,這些測量方式都沒有算上肌內脂肪,骨骼中的脂肪更不用說也被忽略了。當然,我們可以用化學測量法,即用有機溶劑反覆抽提豬體內的脂肪,來測量豬體內的脂肪總量;當然,現在已經可以用更精確的雙能X線吸收儀(DXA)、生物電阻分析儀(BIA)來分析這一數據。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熟悉的感覺?是的,其實許多測量人體脂肪率的儀器也是基於這些手段,畢竟這些手段是可以針對活體的。

對於一頭活豬而言,它的體脂防率有多高呢?根據國外的一項DXA測試,豬的平均體脂肪率在18.2%左右,雖然還是低於人的平均值,但是至少看上去沒有那麼嚇人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實驗中測得的數據從9.3%到24.3%不等[1]。

為啥差異這麼大?因為豬的體重受遺傳因素、三種性別的不同(除了公豬、母豬外,要加上閹割後的公豬)、飼料及管理因素的影響,脂肪率也隨之千差萬別。

胖有胖的用,瘦有瘦的用

不過,儘管豬的體脂肪率浮動較大,但一定品種內的固定規律還是有的。儘管生產中不需要用體脂肪率來對豬的身材挑三揀四,但所產肉中的肥瘦比仍然非常重要。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直接使用肥(瘦)肉佔胴體重比例的方式來計算「胴體脂肪(瘦肉)率」,因為它更適用於實際生產。

根據豬種提供肥瘦肉的不同,可以將它們分成三種經濟用途:

1. 醃肉型豬

除了生產鮮肉外,這種豬的肉也適於深加工,比如做個培根啥的,醃肉型豬因此得名。可以認為它就是瘦肉型豬。目前風行世界的豬種大部分為醃肉型豬,比如長白、大白豬等,節目中的豬也屬此類。

醃肉型豬的豬肉製作的培根。圖片:shutterstock.com

這類豬從外型看去就顯得頎長和精壯。它的背膘只有3釐米以下,胴體瘦肉率達到55-65%。它的一切優勢都與瘦肉率高相關:生長快,肥育期短。基因決定它們生產瘦肉的能力強,能夠有效地把飼料轉化成瘦肉——我知道大家一定也想要這樣的基因。

當然,這對飼料的品質和配比提出了較高要求,比如蛋白質含量要高,削弱碳水化合物的份額。聽起來和健身教練跟你說的話很像吧。

2. 脂用型豬

顧名思義,這類豬身上的脂肪較多,外形寬厚深邃。它的胴體脂肪率可高達55%-60%,胴體瘦肉率卻僅佔35%-40%,背膘厚可達5-6釐米。

醃製臘肉的材料,往往來自脂用型豬。圖片:shutterstock.com

與瘦肉型豬相反,它們的技能點加在了「耐粗飼」上:什麼廚餘、泔水、菜葉子、玉米棒全都能對付,在以前的農村,這種豬的體重變化經歷一般是先撐開身架,然後日積月累地填肥。因為這種特性,它們在我國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深受喜愛,我國傳統豬種一般都屬於脂用型。不過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現在正在被醃肉型豬擠佔市場。

3. 兼用型豬

兼用型豬介於瘦肉型豬和脂肪型豬之間,瘦肉率介於45%到55%之間,以生產鮮肉為主。我國培育的哈爾濱白豬、北京黑豬、上海白豬等豬種都屬兼用型豬。

兼用型豬肥瘦適中,大部分用來生產鮮肉。圖片:shutterstock.com

兼用型豬是一個折衷的選項:一方面它生產出的瘦肉比例比脂用型豬肉高,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人類的口味,另一方面,在養殖管理的時候,又會比醃肉型豬稍微容易一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決定豬只體型和脂肪率的因素,和人類中的是一樣的:首先是遺傳因素,後天的飼料、運動情況等因素也會對豬的肥胖程度造成影響。因此,這些不同類型的豬種甚至可以作為人類肥胖研究的模式動物。所以,「15%體脂肪率」這個沒什麼參考性數據之外,豬對於我們的減肥大業還是能起到一些實實在在的作用的。(編輯:老貓)

擴展閱讀

最正宗的回鍋肉正在走向滅絕?做回鍋肉的四川土豬——成華豬,已經瀕臨滅絕的困境。養殖品種也會滅絕嗎?

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體脂肪率,沒必要跟豬比
    節目截圖。圖片來源:Twitter 內藤ゆうすけ相信不少人都會關心自己的體脂率,因為這項數據不僅關係到我們的體型,與健康也息息相關。男性人類的標準體脂率在15%左右,女性高一些,在25%左右。和節目裡的數據相比,這有些觸目驚心:原來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還不如豬在圈舍裡吃吃睡睡嗎?其實,僅憑藉體脂率這一項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人類體型的好壞,對比人與豬的體脂率更沒有意義。
  • 你被體脂肪率束縛了嗎?
    大家都知道減肥不能光看體重計上的數字、要減到脂肪不要減到肌肉、體重低不如體脂低等等,是的,恭喜你打破體重迷思了,但體脂率呢?你是否有疑惑,為何XX體脂率比你高,看起來卻比你瘦?為何XX體脂率那麼低,看起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胖子?是否懷疑數據作假?是的,你還沒擺脫體脂謎團,來幫大家解開束縛吧!
  • 別再管胖子叫豬 人的體脂肪其實比豬還多???
    導語:被問及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選擇「胖」這個詞。但是最近網際網路上傳播的一則消息肯定讓不少人壓力山大——據日本一檔節目報導說,家豬的體脂肪率僅有15%左右。還是讓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體脂肪率跟身體的關係吧!
  • 別再管胖子叫豬,人的體脂肪其實比豬還多
    被問及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選擇「胖」這個詞。
  • 體脂肪率及自測方法
    因此,要判斷一個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參考指標外,另外還必須要檢測體脂肪率,這樣所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客觀。男性體脂>25%,女性>33%是診斷為肥胖的標準。結果:六個以上是肯定答案的話,說明體脂肪率在30%以上,危險指數:8你體內已經囤積了許多多餘的脂肪,再不採取行動改善的話,你會越來越胖。
  • 【健身科普】體脂肪率及自測方法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來判定,不過此種方法容易忽略了人體脂肪之多寡
  • 過年後你說你胖得像豬?對不起,別再這樣侮辱豬了!
    "你胖得像豬?"
  • 什麼是體脂肪率?
    當我們站到體重計上稱體重時,所得的數字實際上是骨骼、肌肉、器官、體液及脂肪組織等的總重量。體重的變化,其實並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減掉的到底是水分還是脂肪。所以我們今天要談一個能直接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指標,就是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例,即體內脂肪比率,體脂肪率(%)=體內脂肪含量(kg)÷體重(kg)×100。
  • 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體脂肪率(Body Fat),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體重過大不一定胖,體脂高才是真正的「胖」。另外,體脂率低不能代表你的身體狀況良好!它只能證明你是個「瘦子」,其他的什麼也證明不了。亞洲女性較正常的體脂率範圍一般在13%~30%之間,男性則為7%~25%。
  • 女性的理想體脂肪率是?
    女性的身體脂肪率會隨著年齡和荷爾蒙的平衡而變化,你可以通過控制身體脂肪率來保持健康。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身體脂肪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容易增長,還有通過運動、飲食、睡眠的方法來調整身體脂肪率。原本身體脂肪率就是體內脂肪的比例。這種體脂肪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兩種。首先,內臟脂肪是指腹部周圍的內臟的脂肪。在血液循環好的內臟周圍堆積,反過來說分解脂肪也會很快。這種內臟脂肪很容易作為肌肉的能量源被提取,所以相對來說男性比較接近這一種類。另一方面,女性接近的是皮下脂肪這種類型。
  • 什麼是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三)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體重過大不一定胖,體脂高才是真正的「胖」。另外,體脂率低不能代表你的身體狀況良好!它只能證明你是個「瘦子」,其他的什麼也證明不了。亞洲女性較正常的體脂率範圍一般在13%~30%之間,男性則為7%~25%。體脂肪率的測量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大概有這麼幾種:「水中稱重法」,「生物電阻抗法」,「皮褶厚度法」。
  • 體脂肪率的含義與健康意義
    體重過低影響未成年人身體和智力發育,影響成年人體力,還與免疫力低下、月經不調或閉經、骨質疏鬆、貧血、抑鬱等病症有關,最終影響壽命。綜合:在體重管理的過程中,體重只是一個數據,要衡量效果還必須結合脂肪率,體水分以及身體各圍度(尤其腰圍),不用太在意這一指標。
  • 男人體脂肪率多少,才能看到腹肌?
    體脂肪率35%,有腹肌嗎……體脂肪率30%,有腹肌嗎……體脂肪率25%,有腹肌嗎……體脂肪率20%,有腹肌嗎……如果體脂肪率3-4%,腹肌是這樣子狀態滴……如果你可以接受。
  • 教練口中得——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體重過大不一定胖,體脂高才是真正的「胖」。另外,體脂率低不能代表你的身體狀況良好!它只能證明你是個「瘦子」,其他的什麼也證明不了。
  • 教練常說的基礎代謝率、BMI、體脂肪率、肌肉量、體水分率
    但BMI也有不全面的地方,一是適合群體為普通大眾,對某些項目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來說不適用,經常健身的人群,肌肉量較普通人來說較大,BMI會偏高。二是不能反映出具體的身體健康情況。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是指你身體內所有脂肪組織的質量與體重的比值(主要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體脂率較之BMI來說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胖瘦」情況。體重過大不一定胖,體脂高才是真正的「胖」。
  • 【脂知識】什麼是脂肪率?為什麼體脂稱可以測量脂肪率?
    所以不要再那麼依賴你的體重計指針,有的時候它也會騙你哦!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胖是瘦,怎麼檢驗我們的減肥效果呢?肥胖 = 脂肪率過高我們減肥的目的,是最終能夠擁有美好的形體和健康的身體。我們減肥期間的每個行為,都是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努力的。
  • 體脂肪率的測定和計算
  • 體脂肪率—檢驗肥胖最忠實的金標準!
    體脂肪率(%)=【體脂肪的重量(kg)÷體重(kg)】×100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即肥胖程度。脂肪率可以通過專門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從目前的測量技術來看,主要是使用生物電阻法。其原理液是肌肉內含有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可以通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來計算電阻,並由此測量出脂肪率。
  • 再也不能說人比豬胖,你的體脂可能比豬還高!
    豬給大家以往印象就只有一個字「胖」▼肯定會有人想豬的體脂率肯定是非常非常高的吧▼豬平均體脂率15%根據研究發現,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家豬體脂率平均值在15%左右,這個平均值顯然低於人類。常常有人會嚷嚷「最近胖成豬了」,但其實豬一直都比你瘦,你的體脂可能比豬還高,扎心了老鐵!
  • 區分體脂率和脂肪率,如何保持正常的體脂率?讓身體更健康
    讓自己科學合理的把多餘的脂肪消滅掉,首先我們來了解脂肪率和體脂率在概念上有什麼不同。什麼是脂肪率、體脂率?脂肪率就是脂肪在身體中含量所佔的比例。體脂率指的是人體中脂肪的總含量在總體中所佔的百分比。它和脂肪率的不同之處在於:脂肪率是身體中脂肪的含量而體脂率指的是脂肪在身體中的重量。例如我們的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因為脂肪的含量太高而導致體脂率增大,所以我們保持正常的體脂率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正常的體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