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你被困在一棟著火的建築物中,並且無法找到逃生之路,「出口在哪兒呢?」你在大聲呼喊。這時有一個聲音透過煙霧傳了過來:「從大廳下去,右轉,下樓梯,右邊就是出口。」僅僅因為知道了出口的位置你就能得救嗎?不能,你必須迅速跑到出口才能逃生,假設你不知道出口,那就一定會被燒死。
你知道真理,不迅速行動起來,雖然不一定就會得救,但已經存在了得救的可能;而你不知道真理或不尋求真理,就註定不可能得救。
對於猶太人來說,《塔木德》是幫他們找到真理的生活指南。通過尋找真理他們獲得了智慧,通過智慧他們獲得了拯救。《塔木德》被譽為猶太人的第二部「聖經」,又稱猶太智慧羊皮卷,或猶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庫,它不僅在猶太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維繫了這個民族,而且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猶太人,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和有信仰的人。無論是馬克思還是愛因斯坦,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斯賓諾莎,都深受《塔木德》的影響。
2,《塔木德》成書於公元3世紀到5世紀,由1500名猶太拉比聯合完成,全套20卷,總計12000頁,250萬字,內容龐雜,卷帙浩繁,頭緒紛紜,大至宗教、律法、民俗、倫理、醫學、迷信,小到起居、飲食、洗浴、著衣、睡眠等無所不包。它以《舊約》的箴言為開端,接著是神話故事、詩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歷史回憶,題材廣泛,內容鮮活生動,雖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訓誡和道德說教,但讓人絲毫不覺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說《舊約》是一部永恆的書,那麼《塔木德》則是猶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侶,充滿著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機的良謀。它不是史書,卻在談史;它不是人物誌,卻在述說人物;它不是百科全書,卻包羅萬象。正是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成為猶太智慧的源泉。它與《聖經》、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和伊斯蘭的《古蘭經》,並稱為影響人類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傳世經典。
3,塔木德》和《聖經》的區別在於,《聖經》是神在說話,而《塔木德》是人在說話。一群飽經滄桑,每天都在探討智慧和哲理的猶太學者用了近400年的時間孕育了這部大書。因此,猶太民族是一個由信仰上帝到信仰真理的民族——由於信仰上帝,導致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念;由於信仰真理,導致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於上帝和真理都是超驗的觀念,導致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念,從而完成了現代文明的塑造和轉換。沒有上帝,就沒有絕對的道德;沒有真理,就產生不了民主;沒有法律,就沒有「自由和平等」的保障,因此,《塔木德》中有613條猶太誡律,這613條誡律正是現代法律的基礎。所以,有許多猶太智者成為世界一流的法律專家和美國聯邦法院的大法官。
4,《塔木德》不僅僅是一部講述發財的書,更主要的是,它是猶太人的「生活聖經」,內容涉及到:上帝與宇宙、人的教義、自己與他人、婚姻與家庭、肉體生活、道德生活、社會生活、末日審判和永生,所以,勒維納斯在《塔木德四講》一書中寫道:「人既非天使,也非魔鬼,而是與善惡交織在一起的存在,是欲望糾纏的生靈;沒有戒律的猶太人對世界是一種威脅;人類在他們的本質上不僅是為己者,而且是為他者,並且這種為他者必須敏銳地進行反思;自由就是責任;猶太人是所有人類的人質,因此,猶太人需要世界——世界需要自己的人質猶太人——猶太人離不開猶太教——世界也離不開猶太教文化。」
5,需要提醒讀者的是,目前國內真正能稱得上《塔木德》的書為數廖廖,只有山東大學版的《大眾塔木德》和重慶出版社剛剛推出的真正的羊皮卷《塔木德》。《塔木德》就仿佛猶太人的《論語》一樣,不讀《塔木德》,就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