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讚留下你的評論。
蕙蘭現在大多進入排鈴期了,從花苞育成一直到現在,蘭友們也花了不少的心思。眼看著就要開花的蕙蘭,卻常常在半途中消苞,這是什麼原因呢?上一篇關於蕙蘭的文章,
《蕙蘭排鈴期,最怕怎樣管理?這幾條不要碰就可以》我講了在排鈴期的管理要點,基本上是水分、陽光和肥料。但這些都是常識,我們在養蘭花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今天要講的就是這種突發狀況如何處理。
說起這種現象,其實在去年以前的文章中也提過,只是未加詳細分析。今天早上我在看蘭花的時候,發現我的一盆蕙蘭(下圖)就出現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處理,這樣的蕙蘭花苞很快就會枯萎,別說開花了,連蘭苗也一樣會遭殃。
三天前這棵蕙蘭還是很正常的,當時在寫排鈴期管理文章時,用的照片就是這盆蕙蘭。只隔了三天時間,今天再看它就很慘了。這也和我的大意有關係,沒有想到今年這種害蟲提前暴發了。以往的時候,這類害蟲都是在3月底才會暴發,因此關於殺蟲管理也沒有及早作準備。
這就是蚜蟲,蚜蟲腹部有管狀突起(腹管),蚜蟲具有一對腹管,用於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禦液,成份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狀,長常大於寬,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為植物大害蟲。不僅阻礙植物生長,形成蟲癭,傳布病毒,而且造成花、葉、芽畸形。
因為蚜蟲的吸食特點,所以它會優先選擇花朵、嫩芽作為食物。蕙蘭在排鈴期,會在花杆上分泌出很多的花露,而且花苞本身也是多汁的,因此就會成為第一代蚜蟲的主食。相對而言春蘭遭受這種蟲害就少,因為春蘭的花期與害蟲的暴發期是錯開的。
在農村除了蘭花會被蚜蟲侵害,像我種植的紫藤花每年在發新芽時,也是蚜蟲的最愛。還有山核桃的嫩芽、以及其他植物的新芽,都是蚜蟲的目標。因此這些植物每年3月底的管理工作中,防治蚜蟲就是一個重要環節。
蚜蟲越冬時是潛伏在植物的枯葉爛枝中的,也有的蚜蟲是越冬前產卵在枯葉裡,等天氣暖和的時候這些蟲卵就會孵化成蟲,進行危害植物的活動。蚜蟲的繁殖力很強,一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世代重疊現象突出。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而且蚜蟲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懷孕(即孤雌繁殖)。
為什麼有蚜蟲就一定有螞蟻?我們常常看到花朵和嫩枝被蚜蟲侵害時,會有很多的螞蟻聚集在那裡。是不是螞蟻會吃蚜蟲呢?不是的。蚜蟲的天敵是七星瓢蟲,而不是螞蟻。
蚜蟲與螞蟻有著和諧的共生關係。蚜蟲帶吸嘴的小口針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層,吸取養分。每隔一兩分鐘,這些蚜蟲會翹起腹部,開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蟻趕來,用大顎把蜜露刮下,吞到嘴裡。一隻工蟻來回穿梭,靠近蚜蟲,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場的擠奶作業。螞蟻為蚜蟲提供保護,趕走天敵;蚜蟲也給螞蟻提供蜜露,這是一個合則兩利的交易。
如何有效防治蚜蟲?首先越冬前要將蘭花的枯葉修剪乾淨,不讓病蟲害有潛伏之所,這是清除病蟲源頭最有效的一步。然後就是仔細觀察了,每年3月上旬(日均氣溫15度以上時)就要小心。我今年也是大意了,最近幾天溫度一直在上升,應該可以預見到蚜蟲會暴發的。
防治蚜蟲我都是用吡蟲啉+氯氰菊酯的模式,或者只用吡蟲啉也可以。一袋吡蟲啉大約一塊錢,可以噴二三十盆蘭花,所以說每盆蘭花花費還不到一毛錢。噴藥殺滅蚜蟲要選擇好的時機,晴天的上午和傍晚都是非常好的,這時是蚜蟲進食的最旺盛時期。當然,如果考慮到防治紅蜘蛛,還可以順便加一些阿維菌素。
還有就是看蚜蟲的進化情況,在它剛剛蛻殼時進行殺蟲,效果最好。蚜蟲在蛻殼前進食會放緩,噴藥效果就欠佳。一旦它蛻殼成功就會猛進食,此時噴灑殺蟲藥剛好可以超度它們。蚜蟲的蟲蛻很好辨認,而且它們在花朵上不會存在很長時間。所以看到花朵上有蟲蛻時,就可以判斷有一批蚜蟲剛剛蛻殼成功,馬上用藥就可以收到效果。
總結:養蘭花千萬不要小看蚜蟲的危害,它不僅會讓花朵難以開放,更要命的是它的針刺口會感染病菌。蚜蟲噴藥必須要兩次以上,一般每隔3天左右補噴一次(用藥與第一次相同),就可以殺滅蚜蟲了。蘭友們,當天氣暖和時快看看自己的蕙蘭吧,說不定已經有蚜蟲在吃你的花苞了。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