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
養蘭花為什麼?還不是為了賞花聞香嗎?很多蘭友在種植蘭花時,費盡了心機,總算把蘭花種植成活了,也看到了花苞萌出。心想這下沒問題了吧,可沒想到的是花苞竟然乾枯了、發黴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消苞。
蘭花消苞是什麼原因?這得從蘭花的生長機理上說起。我在養蘭花時,也常常地遇到消苞的現象(雖然我的養蘭環境接近自然,所以說自然環境下的蘭花,也是會消苞的)。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得出的蘭花消苞結論,無非是這兩點:
一、環境溼度太小蘭花生長對於水分的要求是怎樣的?我認為環境溼度比土壤溼度更重要。因為在野外的蘭花,常常因為連續無雨,土壤非常乾燥,但只要環境溼度不差的話,蘭花生長沒有問題。因為野外有闊葉林葉片上的露水,還有一些霧水(蘭花山上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有霧的)。
我在去年秋天(10月)將一盆帶蕾春蘭放在不能淋雨淋露的走廊上,由於自己管理疏忽大意了,連續一個多月沒有進行環境噴霧,結果就是導致了消苞。這種情況下的消苞很好辨認,花苞是慢慢乾枯的狀態。
二、環境溼度過大上面說的是環境溼度小,太乾燥了導致消苞。其實環境溼度太大也會消苞的,同樣是去年(2019)的例子,一盆帶苞的春蘭,由於環境溼度太大(當時是出苞比較早,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花苞在出土後,竟然變成了葉芽。
很多朋友不理解,花芽怎麼會變成葉芽呢?以前我也不知道會有這種變化,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蘭花的花芽在合適的環境下,是可能會轉變成葉芽的。因為我有監測環境的習慣,得出當時(半個月左右)的環境溼度是大於80%的,當然土壤溼度也不小(可能大於50%)。
三、入室過早以上兩條說的是溼度的關係,太大和太小都可能導致消苞。除了這兩種原因以外,陽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2017年我送了兩盆帶蕾春蘭蕙蘭給一朋友,他是在縣城開賓館的。當時看到兩盆蘭花特別喜歡,就放在自己天天工作的吧檯上。
賓館的吧檯肯定是曬不到陽光的,而且冬天時常關門避寒,蘭花就沒有陽光和新鮮空氣的滋潤了。一個月後,他電話給我說,蘭花的花苞長了一些黴斑。說實在的,我自己以前沒有見過長黴斑的蘭花苞。後來才明白,這就是典型的缺少陽光而導致的消苞。
最近很多朋友留言給我問:為什麼蘭花出花苞後,常常會出現消苞的現象?因為單獨回復可能性不大,因此才寫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將我自己曾遇到過的情況,和蘭友們分享一下。希望新手蘭友,在以後的養蘭之路上不會走太偏了。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