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汽車,痴迷二手貨,從不旅行……日本的「後浪」是怎樣的摳門?

2020-12-07 環球網旅遊

「低欲望」「佛系」「不愛消費」是對日本當下這一代年輕人的普遍評價,與上世紀90年代「消費即美德」的瘋狂爆買相比,這屆年輕人簡直「摳門」到令人髮指。對此,日本政府可謂「操碎了心」,商家和媒體也拼命鼓吹消費,然而年輕人不為所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收入驟減,他們更是將「摳門」進行到底。

去公園野餐就算旅遊了。

「遠離汽車」是熱點話題

近些年,日本媒體對年輕人的形容可謂五花八門。窩在家裡看動漫、打遊戲的「宅男」,低欲望、得過且過的「食草男」,相比滿腔熱血的「昭和男兒」,日本的90後甚至被謔稱為「平成廢柴」,慘遭各界批判。筆者在網上搜索欄輸入「日本年輕人」,便有「不願意消費」「追求極簡生活」「遠離消費的一代」等詞句跳出。過去的日本年輕人有「三樣神器」:汽車、酒、海外旅行,以此彰顯他們對生活的追求與熱愛,然而與父輩反差明顯的是,現在的很多日本年輕人對汽車和酒完全無感。

近幾年,日本年輕人「遠離汽車」的特點反覆被提起,甚至還成為2019年熱門話題。筆者發現,除了在澀谷或新宿等繁華地段偶然能見到幾輛土豪級轎車,普通民眾駕駛的基本都是價格低廉的本土所產汽車,駕駛員通常也是中老年人居多。不願購買私家車的年輕人逐漸增多,對豪車的推崇更是逐年走低,年輕人更願意選擇方便快速的地鐵。筆者有位在大公司就職、月薪人民幣兩萬多元的日本朋友也完全不考慮買車,他認為:「買汽車太麻煩了,雖然價格並不貴,但停車是很大的問題。每個月要增加汽油的花費,還要付高昂的停車費,而且公司都會報銷上下班交通費,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添置一個沒必要的物件呢?」儘管商家絞盡腦汁,汽車類廣告「滿天飛」,但依然無法打動年輕人的「小心靈」。

很多日本年輕人也覺得海外旅遊太麻煩,寧可在家附近散步或在家睡覺打遊戲,也不願意去消費和「買買買」。日本媒體曾在街頭採訪年輕人:「最近是否想去海外旅行?」令人震驚的是,回答「不太想去,連護照都沒有」「自出生以來,一次都沒有出過國」的年輕人竟佔到一半以上。

用「二手商品」成時尚

到日本旅遊的人一定能看到,繁華的商業街上到處都是寫著「中古」字樣的二手商店。筆者剛來東京時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買二手物品呢?使用別人用過的東西難道不會覺得不舒服嗎?然而日本的二手店隨處可見,連寸土寸金的銀座都不能免俗。有的二手商店佔地面積相當於大型賣場,從服裝、圖書到影像製品、動漫周邊,再到汽車等,在日本都可以買到二手的。筆者曾去過二手服裝店,生意紅火到令人咋舌,且店裡顧客多為年輕人。據調查,光顧二手服裝店的多是大學生和年輕的上班族。問他們為什麼如此鍾情二手貨,他們會口氣無比自然地說,因為價格十分優惠,且「買二手物品也是一種時尚和與眾不同」。

不僅實體店生意火,近些年日本開始流行二手物品網站和APP,尤其是年輕人,更願意線上淘買二手物品。筆者身邊就有日本同學是「二手物品的狂熱擁躉」,衣服、背包、化妝品、相機等,都是她在二手貨網站上斬獲的「戰利品」。我問她是否對別人用過的東西心存芥蒂,她不置可否,只是說:「二手的東西會便宜很多。」

慶應大學曾經對日本年輕人進行過「是否介意二手物品」的調查,結果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認為「並不覺得有什麼反感」。他們還對年輕人進行了「購物時你最在意哪方面」的網調,結果80%以上的人表示最在意「價格」,其次是「質量和性能」,只有不到30%的人表示「希望是新的」。

「摳門」不是貶義詞

日本社交媒體上有種說法,叫「富女子」。很多二十幾歲的女性都會以在「三十歲之前存款1000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66萬元)為目標,所以拒絕奢侈品、海外旅遊或娛樂活動,省吃儉用,拼命存錢。據日本媒體調查,80%的日本年輕人每月都會存款,買東西必貨比三家,與店家近乎「殘忍」地砍價,對奢侈品的攀比或優裕的物質生活並不感興趣。筆者在日本同學的「教導」下,也漸漸掌握了砍價的技能,前段時間想去商場買臺電腦,日本同學反覆叮囑我:「一定要記得和店員講價!你可以多跑幾家商場對比看看,因為每家店的價格都不太一樣。」平時看起來彬彬有禮的日本年輕人,在網絡上砍價時卻異常彪悍,幾十日元都可以爭論半天。讓人不禁感嘆:「這也太摳門了!」

日本年輕人並不覺得「摳門」是貶義詞,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勤儉節約,是寶貴的品質與美德。某日本媒體還曾發起「哪個地方的人比較摳門?」的投票,結果大阪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愛知縣和京都。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三個地方的人認為這樣的評比沒有批判或嘲笑之意,反而有門楣生輝之感。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更追求精神生活,渴望擁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拒絕「不需要的東西」,崇尚斷舍離和極簡生活。但在外國人看來,這無疑是相當「摳門」的,曾經有來自中國的女同學跟我吐槽:「每次和日本朋友吃飯都要AA制,這是他們的習慣和文化,我也能理解,但正追求我的日本男生還堅持每頓飯都要和我AA,出去逛街的時候即使是很便宜的小東西他都沒有替我付帳的意思!」我不忍心提醒她,這樣的「摳門」或許是日本年輕人的一種約定俗成。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日本年輕人:「摳門」成習慣
    「遠離汽車」是熱點話題 近些年,日本媒體對年輕人的形容可謂五花八門。窩在家裡看動漫、打遊戲的「宅男」,低欲望、得過且過的「食草男」,相比滿腔熱血的「昭和男兒」,日本的90後甚至被謔稱為「平成廢柴」,慘遭各界批判。筆者在網上搜索欄輸入「日本年輕人」,便有「不願意消費」「追求極簡生活」「遠離消費的一代」等詞句跳出。過去的日本年輕人有「三樣神器」:汽車、酒、海外旅行,以此彰顯他們對生活的追求與熱愛,然而與父輩反差明顯的是,現在的很多日本年輕人對汽車和酒完全無感。
  • 消費主義盛行,為何後浪卻開始熱衷摳門文化?
    這與平常的認知不同,在這個消費主義的盛行的時代,《後浪》裡光彩耀人的年輕人變成了苦心經營精打細算的歐巴桑,赤裸裸的展示了當代年輕人的浮世繪。 年輕人真的太窮了 去年11月13日,尼爾森在北京發布了《2019年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
  • 汽車圈赴美IPO的前浪、後浪與破浪
    2020年五四青年節的前夕,一段名為《後浪》的演講視頻火遍了朋友圈,且不說在此之後這段雞湯式的激情演講引發了怎樣的爭議,但不可否認它帶火了一個詞——後浪。這段古訓中寫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時隔千百年後於2020年再度流行了起來,「前浪」與「後浪」近乎可以包含各行各業,比如近段時間赴美IPO的理想汽車,就預料之中的被打上了「後浪」的標籤。
  • 後浪,用青春為祖國綻放——讀「後浪」有感
    今天,朋友圈被「後浪」霸屏了。什麼是後浪,恐怕和我一樣年紀的人,主要想到三個描寫「後浪」的版本: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不管是「正經」的版本,還是「玩笑」的版本,根本上還是說明:社會的發展要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作為中堅力量來推動。
  • 日本也有「後浪」,他們最想遠離:留學,相親,還有情人旅館~?
    二戰後日本時尚「美國化」的趨勢相當明顯,到了90年代,美式休閒的穿搭風,即所謂的Amekaji(アメカジ,American Casual的縮寫)風格在日本民間迎來了它的巔峰。 然而,經過水洗牛仔褲和僵硬粗糙的原色牛仔褲等不同時尚的幾輪更替,近年來日本年輕人對牛仔褲的熱情慢慢開始有所冷卻。 其實,日本人出社會工作後就與Amekaji不再有太多的關係了,除了那些待業在家的邊緣人物,日本的主流是正裝文化。
  • 生活進階 後浪們需要怎樣的中級轎車為幸福打CALL?
    很多中生代後浪們開始更多新的嘗試,嘗試參照抖音,在家做一頓西餐,嘗試在家裡修理頭髮,嘗試用智能科技化解生活中的難題……也重新看待愛與陪伴。 其實,後浪們並非變得「摳門」,只是想把省下的錢花在生活關鍵處,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在買車上,這樣的趨勢同樣明顯。生活進階中,就是要給家人和孩子更高品質生活。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車型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答案很簡單,幸福生活需要集所有美好於一身的高價值車型。就像一汽豐田之前在廣州車展上發布的ALLION。
  • 中國式摳門實錄
    報復性消費沒有來,大家倒紛紛加入了「摳門神教」,簡稱「摳教」。 原本以為「摳門」是個貶義詞,沒想到一深入了解,發現它居然可以成為一種信仰般的生活方式。 而且,中國摳門屆人才濟濟,既有乘興而摳,敗興而浪的,也有為了省錢,摳出花樣的。
  • 男生最摳門的三大星座,不過對老婆特別大方,出手從不吝嗇
    男生最摳門的三大星座,不過對老婆特別大方,出手從不吝嗇第1個是十二星座中的雙子座。雙子座的男生,他們只要是決定給老婆買禮物,那就是很爽快的立馬買下,不會磨磨唧唧的。也不會假心的去詢問老婆意見,愛對方就直接會為對方買下。
  • 「後浪」時代奔湧而來,90後漸成消費主力軍——90後汽車用戶洞察報告
    編前: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聯合懂車帝發布《「後浪時代」:90後汽車用戶洞察報告》,以年輕用戶為主要研究對象,從用戶畫像、行為喜好、消費決策三個層面對90後年輕汽車用戶展開分析,探求「後浪」群體的真實購車心理和意圖,解讀汽車市場最新發展趨勢。
  • B站登陸央視黃金時段,發布青年宣言片《後浪》
    速途網5月3日消息(報導:李楠)今晚,央視在《新聞聯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後浪》,這是B站首次登陸央視黃金時段。據悉,《後浪》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和觀察者網6家主流媒體聯合B站發布,為當代青年風採發聲。
  • B站五四演講《後浪》全文來了!你身邊轉發的是50後、70後還是90後?
    昨晚,B站發布了五四演講《後浪》的視頻。演員何冰鏗鏘的語調配合視頻中配合感人畫面,讓不少人熱淚盈眶。這裡將《後浪》全文奉上——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 滿懷羨慕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 刷屏的「後浪」,英語怎麼說?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相信大家都被《後浪》這支視頻刷屏了。我們知道,「後浪」來源於一句古詩:長江後浪推前浪。這裡,「後浪」比喻年輕一代。所以如果沒有前後語境(解釋),直接把「後浪」翻譯成「the waves behind」或者「the rear waves」,由於缺乏文化背景,老外是無法理解的。
  • 這梗指二手貨
    這梗指二手貨時間:2020-10-15 15:1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古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二手貨 釋義: 1.已經被人使用過 又拿出來當成商品買賣 的物品,即我們常說的二手貨。 2.可能被人使用過,但保存完好的物品。
  • B站發布青年宣言片《後浪》首登央視黃金時段 網友看哭
    「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5月3日,嗶哩嗶哩彈幕網(B站)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這段視頻中,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登臺演講,認可、讚美與寄語當今年輕一代。
  • 95後接任董事長職務,力帆汽車能靠後浪崛起嗎?
    力帆汽車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關注的重點是82歲的老董事長尹明善提出讓25歲的孫女尹安妮接任董事長職務,該提案獲得了董事們的一致通過。正好最近有個叫《後浪》的視頻很火,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人已經逐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 二手貨的價值觀:李斌~蔚來保值率堪比寶馬奧迪,吹牛?
    百家車壇 | 必出精品原創作者 | 荊姚二手,從來都是足以引發貶值聯想的「貶義詞」,只是程度多少的問題,這也是殘值爭論的所在,更是汽車這樣一個高消費物品的是否高尚、高明經營之道的判別標準。1月3日的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會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舉例稱,蔚來用戶40.9萬買的車,開了兩年後還能賣到28.5萬,真實保值率高達69.7%,堪比寶馬、奧迪的豪華品牌。詳情實景,可見以下視頻。蔚來有這麼牛?二手貨的背後,有多大的乾坤?新舊之間,有多麼奧妙的聯繫?本文淺談一下其中背後的邏輯。二手蔚來有那麼牛嗎?
  • 軍中「後浪」,火了!
    軍中「後浪」,火了! 最近有段名叫《後浪》的視頻 在朋友圈裡掀起一股熱潮 「前浪」對「後浪
  • 中國式摳門實錄「200元夥食費,活過一個月?」
    今天,整理了一份「中國式摳門實錄」,給大家看看「摳ers」是怎麼摳成藝術、摳成信仰、摳出境界的。摳門兒女:不求摳得多,只求摳得騷摳門江湖裡有句話說:人之初,性本浪。如果說花錢是本能,那麼摳門就是一種禮節和涵養。因為疫情的衝擊,很多年輕人紛紛有了危機意識。於是,他們想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處,從摳門裡得到些許自我寬慰。
  • 快手《看見》叫板b站《後浪》好評如潮,《後浪》真的輸了?
    ,而沉寂下去的《後浪》也再次被人拿起,將它與《看見》作比較。與此前b站《後浪》的罵聲一片不同,這次《看見》讓以「土味」著稱的快手圈粉無數。我們不禁思考同是對當代人的激勵,為何結局迥然不同。現代的人需要的不是《後浪》式的難以企及的奢華,而是看見普通人因努力而獲得幸福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