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日本共同社也梳理了從「大化」到「平成」為止的共247個日本年號,其中「昭和」持續時間最長使用了62年零13天。
日本新年號「令和」公布 直播視頻截圖
據日本共同社4月1日報導,在從「大化」到「平成」共247個日本年號中,「昭和」持續時間最長。據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教授山本博文介紹,「昭和」使用了62年零13天,遠長於其他年號。第2位的「明治」持續了43年9個月零7天。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治以來制定了一代天皇使用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度。鎌倉時代還有過僅持續了2個多月的短期年號。
過去不僅是新天皇即位時,在發生大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以及饑荒、疫情蔓延等情況時也會更改年號。從公元645年的「大化」至江戶時代最後的「慶應」,約1200年間共出現了243個年號。單純計算的話,平均約5年就有一個新年號誕生。最短的年號為鎌倉時代的「歷仁」(1238至1239年),僅持續了2個月零14天。據稱是由於其日語發音與漢字的「略人」相似,使人聯想到「人被從這個世上略去(人死後消失)」,所以不受歡迎。第二短的是奈良時代出現的首個四字年號「天平感寶」(749年),持續了3個月零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