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出了個總統

2021-02-18 閆小壞兒6

寫字不足以謀生,必須要出個攤貼補一下家用。我的小店新上架了幾款廠家直供的日本鞋和外貿襯衫,還有洛川高山蘋果、任小米、高品質的面膜眼膜精華等,歡迎掃碼進店,下單的都是衣食父母,拜謝!

2013年當選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聯穆拉圖•特肖梅(Mulatu Teshome)是北大留學生校友,1977年至1991年在北京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日表示,中方祝賀穆拉圖當選衣索比亞總統,並願與埃方一道,推動兩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持續深入發展,並稱讚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穆拉圖當選衣索比亞新總統 曾留學北大

穆拉圖現任埃塞駐土耳其大使,曾先後擔任埃塞駐日本、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的大使,也曾擔任衣索比亞政府經濟發展及合作部國務部長、農業部部長。2002年10月起任議會聯邦院議長。擔任駐華大使和議會聯邦院議長期間,穆拉圖為中國和衣索比亞兩國關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衣索比亞憲法規定,衣索比亞實行議會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由人民代表院提名,經聯邦院和人民代表院三分之二多數同意後通過,任期為6年,最多可連任兩屆。2001年10月埃塞人民代表院通過的「總統法案」規定:總統由無黨派人士擔任,不得有任何政治組織背景,卸任後亦不得參與政黨活動;總統因死亡或疾病不能履行職責時,由議會任命代總統。

在2013年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導,衣索比亞聯邦議會7日宣布,由執政黨提名的穆拉圖•特肖梅當選為衣索比亞新總統。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說,穆拉圖總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們對他當選表示祝賀。衣索比亞是中國在非洲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埃建交43年來,特別是2003年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以來,兩國政治互信日益鞏固,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中方願與埃方一道,推動兩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持續深入發展,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穆拉圖•特肖梅的中國情緣

穆拉圖•特肖梅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談起中國的歷史文化頭頭是道。穆拉圖197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82年獲學士學位,1985年至1991年在國政系繼續深造,師從趙寶煦先生,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

作為北京大學的傑出校友,穆拉圖非常關心母校北大的發展。2003年他曾回北大訪問,與有關院系的領導和老師親切會談,對母校的建設給出了很多建議。2009年,新中國接受外國留學生60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行,穆拉圖先生作為留學生校友代表在慶祝活動上發言。

2010年9月,在新中國來華留學60周年慶祝大會舉辦前夕,一本向來華留學教育獻禮的作品——「北京大學國際交流叢書「之《燕園流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穆拉圖等北大留學生校友為新書揭幕。

2003年4月,擔任衣索比亞議會聯邦院(上院)議長的穆拉圖攜夫人、兒子訪問華時曾經前往桂林,「我很久沒說漢語了,水平退步了很多。要是10年前,我一口『京腔』,人家會以為我是北京人。」號主微信dj417765當記者誇穆拉圖漢語說的好時,他幽默的說。

穆拉圖學習生涯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幾乎全都在北京——1976年到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1977年1991年在北大深造,算得上是個地道的老北大了。

說到中國留學的故事,穆拉圖說。小時候,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空軍飛行員,因為在他眼裡,空軍的服裝十分帥氣。可是,上中學後,他的想法漸漸改變了。那時,衣索比亞政局不穩,一些思想進步的大學生常常到中學裡宣傳革命思想,穆拉圖和其他很多中學生一樣深受感染,將毛澤東當成了自己的偶像。穆拉圖讀高中時,他所在學校獲得了保送學生到中國留學的名額。品學兼優的他成了被選送的對象。

到北京後,隨著語言學習的進步,穆拉圖漸漸熟悉了周圍的環境,還與很多中國人交上了朋友,有空的時候,他常和他的中國同學一塊逛街、喝啤酒、聊天。對北京的大小胡同,他都十分熟悉。穆拉圖學習刻苦,是老師眼裡的優秀學生。而他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教育體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北大的教育感到滿意,這些促使他後來決定在北大完成碩士和博士的學習。2003年訪華,穆拉圖還來到了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並且特意回北大看望了自己的老師。

在中國的學習,為穆拉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年僅34歲的他以參贊銜進入衣索比亞外交部,很快就晉升為政策制定及培訓司司長。此後,穆拉圖先後擔任駐日本、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的大使;擔任衣索比亞聯邦政府經濟發展及合作部副部長、農業部部長;2002年10月起任議會聯邦院議長。

2003年的中國行,穆拉圖感慨良多,因為他所到之處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在北京,若不是看到路名,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就是我從前熟悉的地方。」「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值得世界各國學習。」 穆拉圖說,中國的輕工業品在衣索比亞很受歡迎,幾乎在每一個店鋪裡都能看到中國商品,中國服裝往往意味著名牌服裝。「但這兩年,出口衣索比亞的中國服裝出現了做工不精等現象,希望你們能注意質量,因為這關係到信譽的問題」 穆拉圖認真的提出建議。

1981年,穆拉圖曾經在北大的組織下,和其他留學生總共150多人一道來桂林遊玩。或許因為「懷舊情緒」,他此次在安排行程時,特意點了桂林的名。他再次興致勃勃的遊覽了灕江和靈渠後感嘆:「山還是那麼秀麗,水還是那麼清澈,桂林山水美麗依然,可桂林的城市面貌與20多年前相比,卻判若兩樣。桂林正朝著現代化都市邁進。」在穆拉圖眼中,桂林旅遊業發展迅速。「上次遊灕江時,鮮見外國人的身影;可我這回發現,灕江上的遊客,差不多有一半是外國人。」

穆拉圖的兒子也非常喜歡桂林,喜歡中國,他鄭重其事的向爸爸宣布:「我長大後也要到中國留學,和您一樣攻讀北京大學的博士學位!」

多國領導人曾留學中國

北大出了一位總統,但是北大不是第一個培養出國外領導人的中國高校。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外國學員中,已經出了5位總統、1位副總統、1位總理、8位國防部長。作為我軍對外開放的窗口,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每年都承擔數十個國家百餘名軍事留學生的培訓任務,先後為100多個國家培養3300多名軍事留學生,許多學員學成回國後在本國軍隊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08年8月,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馬利用觀看北京奧運會機會,專程到自己的母校——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訪問。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總統約瑟夫•卡比拉也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接受過培訓,雖然時間不足半年,但卻給當時的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1998年2月春節過後沒多久,國防大學高級指揮員班恢復了非洲法語班的招生。當時的剛果(金)總統之子約瑟夫•卡比拉,以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的身份,到國防大學參加了為期半年的高級指揮員班培訓。

卡比拉到中國幾個月後,就因剛果(金)發生叛亂而不得不提前回國。回國後,他很快就幫助父親鎮壓了反叛武裝。2001年父親遇刺身亡後,卡比拉臨危受命接替父親掌管政府,控制了國內的局勢。整個過程中,他表現得非常沉穩。

當時國防大學正安排學員在山東考察,一天晚上,卡比拉突然急急忙忙地找到教員說國內發生叛亂了,他必須立刻回國。國防大學了解情況後,立即幫他買好了第二天一早由濟南飛往北京的機票。國防大學原本打算安排卡比拉先回學校收拾東西再回國,但卡比拉一到首都機場就說他必須立刻回國。

於是,國防大學教員立即又幫他購買了前往剛果(金)首都金夏沙的機票。事實上,從中國飛往剛果(金)最便捷的方式,是由北京乘坐法航的班機飛往巴黎,再從巴黎轉機前往金夏沙。但是卡比拉堅決不坐法航的班機,原因是其父上臺前,剛果(金)名為薩伊共和國,其政權的支持者是法國,卡比拉擔心在法國會受到刁難,便委託國防大學購買了由北京飛往香港的機票,再從香港轉機前往南非約翰尼斯堡,最終回到金夏沙。這一考慮足見在緊急狀況下,卡比拉的謹慎周密。

2002年,卡比拉以剛果(金)總統的身份來華訪問,曾請求外交部幫助安排他回母校探望。由於國防大學在北京共有3個校區,因此外交部首先將他送到了位於海澱區紅山口的一校區。沒想到卡比拉一看校門便堅決地說「這不是我的學校。」工作人員這才恍然大悟,趕緊將他送往位於昌平區的防務學院。

當母校再次出現在眼前時,卡比拉顯得非常激動,他回到曾經住過的宿舍、曾經上過課的教室,並向陪同訪問的官員講述了當年老師和同學們為他慶祝27歲生日的情景,說場面非常感人。國防大學特意將他當年在學校的錄像和照片製作成光碟送給他。

2006年6月,56歲的阮晉勇出任越南總理。鮮為人知的是,阮晉勇曾留學於中國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10月,在南寧參加了第二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後,阮晉勇還專程前往母校探望,受到1000多名廣西師大師生和越南留學生的熱烈歡迎。當時,阮晉勇參觀了校園內的中越友好紀念碑和原越南育才學校校舍。他還特意前往當年住過的宿舍參觀,追憶那段青春歲月。

老舍曾經說他的作品是夢話囈語,結果他卻預料了老舍的命運!

1949年,喬治·歐威爾發表了驚世駭俗的反烏託邦小說《1984》。

奧威爾預言說:「極權統治賴以運轉的條件之一:對外仇恨,樹立一個長期敵人,灌注仇恨,充分利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缺了對外仇恨,人民就不生存在恐怖之中,不生存在恐怖之中自然不需要集權的保護。恐懼、謊言、仇恨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老舍那時候在美國,恰巧看到這本書,他是這樣評價的:

「最近一個英國人寫了一本書,叫做《1958年的英國》(書名都記錯了),那一本小說是描寫英國共ssss產化了以後的情形的。照那位作者說,在未來一點自由都沒有,即使你在家裡寫日記,政府都能用無線電給探查出來。一個人要反抗,給捉去弄死了。全書就是充滿了這樣的驚險的幻想,充滿了陰森的謠言……」

老舍的評論成了自己的魔咒。

時間拉到1966年8月24日,老舍獨自來到了太平湖,在湖邊坐了整整一天,最後步入湖水自盡。死後,連骨灰也未保留。

不知道老舍在最後的那天,守著靜靜的湖面,是否想到了奧威爾的那本書。

這個世界上並非沒有先知。毫無疑問,奧威爾就是那極少數先知中的一個,他預言了災難,卻沒有辦法讓人們規避災難,因為人類太自負了。

現在,文學界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多一個人讀奧威爾,自由就多了一分保障!

奧威爾的作品被稱為最好的反烏託邦小說,他的作品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曾一度成為禁書!

作為英國作家,奧威爾目前的影響力在世界上不亞於莎士比亞。

今天,小編特意為大家推薦了奧威爾的四部作品:《一九八四》、《動物莊園》、《奧威爾自述》、《上來透口氣:我的前半生》、《巴黎倫敦冒險記》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20世紀具影響力的文學經典,世界偉大的反烏託邦、反極權之政治諷喻小說。這部小說披著愛情的外衣,卻讓你讀過之後忘記愛情,只有周身泛濫不絕的徹骨寒意。

《動物莊園》

農場裡的一頭豬(老少校)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造反」的理論之後死去,若干天后農場裡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造反,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嘗到了造反成功的喜悅,農場更名為「動物莊園」並且制定了莊園的憲法──七誡。但不久,領導造反的豬們發生了分裂,一頭豬被宣布為敵人;此後,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特別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終蛻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莊園的名字也被放棄。

《奧威爾自述》

1934年作者調查了英國北部煤礦工人的生存狀況,他第1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階級的存在,並被礦工們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他們表現出的勇氣和忍耐深深地打動了。他在北部工業區停留了兩個月,深入走訪礦工家庭,實地考察礦工井下作業,做了大量翔實的筆記,回去後整理出版了這本長篇紀實文學。 

《上來透口氣:我的前半生》

《上來透口氣:我的前半生》是喬治·歐威爾的一部長篇小說,寫於二戰前夕。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住在倫敦的中年人,作者通過他的遭遇,揭示了: 城市鬧哄哄的擴張給環境帶來的汙染;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巨大的壓力; 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慌。 本書文筆幽默,充滿溫情,擺脫了奧威爾一貫給人的嚴肅、憂慮的印象,讓人眼前一亮。

《巴黎倫敦冒險記》

在這部以描述貧困真實而聞名的作品中,奧威爾敘述了一位不名一文的英國作家的冒險:他發現自己迅速陷入了兩個歐洲大首都的骯髒的心臟。在巴黎洗過盤子,他以生動的細節描述了法國豪華餐館的不堪內幕;在倫敦 他遭遇了街頭人們與慈善庇護所的煩擾世界;在他找工作、食物和寄居所的時候 他以幽默和清晰的方式講述了他欺騙房東和跟當鋪談判的冒險。

多一個人讀奧威爾,自由就多一分保障!

奧威爾作品集

五冊同售158元(包郵)

新疆、西藏每套需補收30元。

相關焦點

  • 當年質問柯林頓的北大女生,後來嫁給了美國人,現在過得怎樣?
    ——南宋教育家陸九淵還記得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參觀北京大學,並開設演講會,就在演講後期開始自由討論時,就美國自由問題,一個北大女孩站了出來,她覺得美國總統柯林頓講述的有問題,她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位北大女孩的舉動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勇敢的,要知道常人一般沒有人有這樣的勇氣敢站出來質疑美國總統,這份膽量讓人佩服。之後,這位北大女孩的事跡紛紛被媒體們爭相報導。
  • 北大培養的美女學霸,曾說學成歸國,卻改了國籍嫁給美國人
    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綜合學府,建校一百多年來,為祖國培養出了許多的大師和學者,也為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精英人才。從北大誕生那年開始,學生想要考進北京大學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只有那些真正的"天之驕子"們才能到北大讀書。
  • 歐洲又出黑天鵝?法國總統熱門人選揚言脫歐
    今年5月,法國要選出新總統。4號,準備參選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宣稱,法國應脫離歐元區。勒龐在法國選民中有不低的支持度,她的脫歐言論,備受關注。瑪麗娜·勒龐表示,她認為法國應以新的國家貨幣來計算法國政府債券,歐元區國家應該退出歐元單一貨幣,回歸一種「共同貨幣結構」,而每個國家自己的貨幣可以與「共同貨幣」相關聯。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而這些大學「很不幸」都上了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的「制裁黑名單」。可見這些大學的實力。他們是國家的頂梁柱。就國防來說,清華和北大是先天不足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清華北大就不行了。 北大的強項是在科專業,也同樣為國家輸送了很多人才 北京大學歷史悠久,可稱之為中國第一大學。
  • 「北大笑長」漫畫人面狗身 作者稱勿對號入座
    ■引發關注 「北大笑長」抱骨頭漫畫惹爭議本月16日零時,供職於某媒體的職業漫畫撰稿人鄺飈在他的微博上更新了一幅名為《北大笑長雕塑》的漫畫。在這幅漫畫中所謂的「北大笑長」被刻畫成狗身人頭形象,手中抱著骨頭,身後的尾巴還在搖擺,站在汙穢物上,周圍更是蒼蠅亂飛。
  • 當年質問柯林頓的北大女孩,嫁美國人後被拋棄,如今只想要回女兒
    這件事一經發生,這位北大女學生迅速走紅世界各國,令人吃驚的是,她親口說自己當年的提問是為了引起美國前男友的注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馬楠,北京大學1994級中文系學生。1998年6月29日,柯林頓來到北大進行演講,提到了「國家自由」和「個人自由」,柯林頓表示,「不要為了國家的自由而犧牲自己的自由」,聽到這種觀點的馬楠在他演講完畢後立馬舉手發問。
  • 北大青鳥是北大嗎?北大青鳥學校和北大什麼關係
    北大青鳥是北大嗎?北大青鳥和北京大學有什麼關係?北大青鳥學校是北京大學的校辦院校之一,在研發課程體系上,無論是網絡工程師BENET課程還是軟體開發工程師ACCP方面均是由北京大學的資深教授研發而成,並且課程進行體系研發前,北大青鳥會向全國的各行各業IT企業調查相關崗位技能的需求,始終追求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方面,來研發適合在校學員學習就業的課程體系。
  • 北大不需要網紅,但網紅需要北大!
    12月20日,李雪琴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和自己的偶像吳亦凡的合照。 出身北大的她可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 住個總統套房
    然後話題一改,說,過年之前他要要出一次海,賺點出海費給養家,然後今年過年就一家三口團聚。 陸橋帥問:過年我媽不回奶奶家,我也要跟媽媽在一起,不去奶奶家。 致禮:咱們一家去個好地方。 陸橋帥便問什麼好地方。 致禮說:你想知道總統們住什麼樣的房間嗎?我們去住總統套房。
  • 北大圖書館的五個模樣,你get到幾個?
    從東門步入校園,抬頭便能與北大圖書館面對面。從外觀上看,東樓與記憶中的圖書館似乎並無二致,但它的重啟並不僅僅意味著一棟承載著歷史的建築向全校師生敞開大門,讓萬卷藏書更加觸手可及,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能夠帶著新的視野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2020年11月15日,《北大青年》同各校園媒體記者一起,與北大圖書館現任館長陳建龍教授展開對話,走近圖書館東樓的新氣象。
  • 哈佛女孩在北大
    「我想來北京,我想來北大。」2017年,馮瑋欣曾在一次交流活動中與北大初逢。在這裡,她與大師氣度和北大氣息撞了個滿懷:遇到了只在網絡上有過交流的教授,被北大學者淵博的學識和待人的熱情所打動,對校園中古色古香的建築印象深刻……一切都觸動著馮瑋欣。就這樣,從哈佛大學畢業後,馮瑋欣選擇北京大學作為自己求學之路的下一站,並通過激烈競爭之後得償所願。
  • 3年積累英語詞彙量一萬五 北大又出一位勵志「保安哥」
    原標題:北大又出一位勵志「保安哥」   昨天,一條「北大保安小哥英語詞彙量一萬五」的新聞衝上熱搜。當天,北京大學舉辦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北大「保安小哥」許文龍分享了英語學習成效。他三年積累單詞量一萬五,能與留學生流利對話。
  • 哈佛居首,清華北大均進前50
    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研究型高校,建校時間超過了300年,培養了包括歐巴馬、羅斯福在內的等八位美國總統。截止至2020年,哈佛大學共獲得160個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哈佛大學作為一所享譽世界的名校,每年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和的教師。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師資力量,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強大的硬體設施,排名第一也無可厚非。
  • 北大英文校名漫談
    【編者按】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06級校友李梁對北京大學的英文校名作了歷史探究,共分五個部分:北京當年為什麼叫「Peking」; 再次回顧北京大學歷史上曾經採用過的英語校名 ;被淡忘的老「北大」;「北大,Beida,我們共同的姓名」;「PKU」是一種病。全文材料翔實,線索明晰,特轉發以饗讀者。
  • 在北大當學霸的義大利帥哥來重慶創業 招員工先看中文好不好
    當時可以選填三個志願,他全部填了北京大學,一副非北大不讀的姿態。因為他了解到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在這裡能更好地學習中文。 張盧卡如願以償,並在入學考試取得第一名。他去北大留學生辦公室提出一個請求:不想跟外國學生一起上「留學生班」,想跟中國學生們一起學習。北大也為他「破例」,張盧卡成功「混」入全是中國人的班,成為一個「特殊」的學生。
  •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SCI三者的區別及怎樣發表北大核心
    比如:如果50個4區和一個nature,大家一定要選擇後者。前面無論是你發表多少篇,也不如一篇優質的期刊文章能讓你在大學及學術界立足。所以sci是要看看具體的if和分區情況。具體怎麼分呢?主要看影響因子,即if。影響因子是指一篇論文所在期刊的文章的平均被引用率。比如一個期刊一年12期,一期20篇文章。一年就是240篇文章。如果一共被引用了240次,那麼本年度if等於1。
  • 「北大學堂」在線教育平臺開通!聽原汁原味北大課程
    12月26日,「北大學堂」在線教育平臺正式開通。該平臺上線多門原汁原味的北大課程,課程體系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理學、管理學等12個學科門類、60餘個二級學科。平臺面向社會開放,其中有免費和付費課程。
  • 把北大「穿在身上」!
    編者按 據說,你一定能 從一個北大學生身上 找到北大的痕跡 可能是言行、思想、氣質
  • 盧敦信與汾陽北大照像館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英籤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中國向外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隨後,大批商人、傳教士來到中國,照像術也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傳入中國的香港、廣州等地。汾陽晚清時期教會醫院等最早的照片同樣出於傳教士之手。那麼,汾陽人自己的照像館創辦於哪個年代呢?汾陽有記載最早的照像館為雷升堂創辦的四升堂照像館(兼修鐘錶),北大也是汾陽較早的照像館。
  • 三年積累英語詞彙量一萬五 北大又出一位勵志「保安哥」
    原標題:北大又出一位勵志「保安哥」   本報訊(記者任敏 實習生鄭宏民)昨天,一條「北大保安小哥英語詞匯量一萬五」的新聞沖上熱搜。當天,北京大學舉辦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北大「保安小哥」許文龍分享了英語學習成效。他三年積累單詞量一萬五,能與留學生流利對話。